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本是神圣崇高、受人尊敬的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也有些素质低下的教师玷污了教师职业。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师德建设工作。
[关键词]教师 师德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师德也表现出其特点:道德标准的高要求、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不仅使学生一时受益,更能使学生一世受用,甚至还能给社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当前的师德状况
1.育人意识弱化。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行“应试教育”之实。社会、家庭、学校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此种社会现象折射到教师身上,便呈现了教师育人意识普遍弱化的趋向。教师通常“上完课走人”,认为没义务也没必要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交流,认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是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事。而班主任或辅导员通常以“学生不出事”为底线,仅与学生做最基本最浅层的沟通。
2.为人师表淡化。所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眼里,对学生起表率作用。但是,有些教师上课散漫,经常迟到早退,随意接打手机;有的教师言语粗俗、抽烟吐痰、随意而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思想偏激、信口开河、胡聊乱侃,向学生传播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有的教师好弄虚作假,领导面前一套学生面前又一套,临考前给学生透题,公开课前指定学生答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教师若是品行低劣,势必对学生造成极其恶劣且长远的影响。
3.功利主义严重。有些教师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他们仅仅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完全以挣钱为目的。这些教师往往无心钻研业务,把上课当差事应付,讲课枯燥无味,毫无效果可言。甚至发展第二职业,以至于更加无心主业。搞科研只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情绪浮躁,急功近利,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学术腐败。还有些教师相当势利,对给自己送礼的学生或对有助于提高个人业绩的成绩优异的学生特别照顾,而对其他学生不管不问或者态度恶劣。
4.基本道德缺失。还有少数教师却连最基本的作为人的普遍道德都无法遵守。有的教师随意体罚甚至毒打学生,有的教师猥亵甚至强暴学生,有的教师跟学生发展不伦关系,有的教师唆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些混在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已经对教师群体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社会对教师的信任危机出现了。
二、解决途径
首先,需要社会给予教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教师向来被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春蚕”等,这些称谓直接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及期望。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中,角色期望是指社会或是他人(或是自我)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这种期望越高,越能激发个体向上进取的力量。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对教师寄予的期望越高,越能激发教师个体的进取心,从而促进师德的良性发展。而师德越高尚,反过来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也会越高。这实际上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尽管当前有少数行为极其恶劣的教师,但社会切不可以偏概全,否认教师整体队伍,从而打消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刻板印象是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某一群体的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与要求。社会心理学家S·朱拉德认为过于顺从于刻板印象是身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考虑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社会应对教师持有较高的角色期望,但这种期望不可刻板化。这种刻板印象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而教师身心失调也是导致一些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其次,需要学校的鼓励、培训和监督。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在《成绩对工作满足的影响》一文中又提出“两类报酬”: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如感到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对自我存在意义及能力的肯定等等。教师需要内外报酬的双重激励,提高教师的待遇,更要提高教师的声誉。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兼顾并突显内在报酬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多多重视教师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育人成效等软性指标,鼓励表彰师德高尚的教师。学校还应当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各方面素质的培训,内容则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另外,学校应当负责提高“教师”的门槛,把害群之马隔绝在教师队伍以外,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必要的。
最后,需要教师个人的自律和教师间的互相影响和监督。社会风气间接影响着个体行为,多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教育界便多一分良好风气,长此下来,势必使师德建设向积极方向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袁兆春.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教师 师德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师德也表现出其特点:道德标准的高要求、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不仅使学生一时受益,更能使学生一世受用,甚至还能给社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当前的师德状况
1.育人意识弱化。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行“应试教育”之实。社会、家庭、学校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此种社会现象折射到教师身上,便呈现了教师育人意识普遍弱化的趋向。教师通常“上完课走人”,认为没义务也没必要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交流,认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是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事。而班主任或辅导员通常以“学生不出事”为底线,仅与学生做最基本最浅层的沟通。
2.为人师表淡化。所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眼里,对学生起表率作用。但是,有些教师上课散漫,经常迟到早退,随意接打手机;有的教师言语粗俗、抽烟吐痰、随意而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思想偏激、信口开河、胡聊乱侃,向学生传播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有的教师好弄虚作假,领导面前一套学生面前又一套,临考前给学生透题,公开课前指定学生答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教师若是品行低劣,势必对学生造成极其恶劣且长远的影响。
3.功利主义严重。有些教师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他们仅仅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完全以挣钱为目的。这些教师往往无心钻研业务,把上课当差事应付,讲课枯燥无味,毫无效果可言。甚至发展第二职业,以至于更加无心主业。搞科研只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情绪浮躁,急功近利,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学术腐败。还有些教师相当势利,对给自己送礼的学生或对有助于提高个人业绩的成绩优异的学生特别照顾,而对其他学生不管不问或者态度恶劣。
4.基本道德缺失。还有少数教师却连最基本的作为人的普遍道德都无法遵守。有的教师随意体罚甚至毒打学生,有的教师猥亵甚至强暴学生,有的教师跟学生发展不伦关系,有的教师唆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些混在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已经对教师群体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社会对教师的信任危机出现了。
二、解决途径
首先,需要社会给予教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教师向来被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春蚕”等,这些称谓直接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及期望。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中,角色期望是指社会或是他人(或是自我)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这种期望越高,越能激发个体向上进取的力量。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对教师寄予的期望越高,越能激发教师个体的进取心,从而促进师德的良性发展。而师德越高尚,反过来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也会越高。这实际上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尽管当前有少数行为极其恶劣的教师,但社会切不可以偏概全,否认教师整体队伍,从而打消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刻板印象是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某一群体的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与要求。社会心理学家S·朱拉德认为过于顺从于刻板印象是身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考虑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社会应对教师持有较高的角色期望,但这种期望不可刻板化。这种刻板印象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而教师身心失调也是导致一些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其次,需要学校的鼓励、培训和监督。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在《成绩对工作满足的影响》一文中又提出“两类报酬”: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如感到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对自我存在意义及能力的肯定等等。教师需要内外报酬的双重激励,提高教师的待遇,更要提高教师的声誉。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兼顾并突显内在报酬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多多重视教师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育人成效等软性指标,鼓励表彰师德高尚的教师。学校还应当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各方面素质的培训,内容则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另外,学校应当负责提高“教师”的门槛,把害群之马隔绝在教师队伍以外,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必要的。
最后,需要教师个人的自律和教师间的互相影响和监督。社会风气间接影响着个体行为,多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教育界便多一分良好风气,长此下来,势必使师德建设向积极方向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袁兆春.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