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演奏音质的评价依据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管、弦乐演奏为例,论述了器乐演奏中对音质进行评价的几个重要依据。提出器乐演奏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教学实践更具科学性,并且突破常规对器乐演奏领域进行量化与细致的研究,具有独特的学科创新与引领意识。
  关键词:器乐演奏;音质;评价
  以往我们研究器乐演奏的音质,基本从乐器的材质和音色、演奏方法、演奏技巧方面入手,而这些研究方向最大的局限就在于主观因素过多,无论教师或学生,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判断音质的好坏。我国器乐表演专业一直没有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为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器乐表演专业的研究,急需突破传统方式与科技结合,用科学的方式与角度研究、解释演奏的音质,这样才能够更准确、全面地把握实际演奏。
  笔者以管、弦乐演奏为研究对象,经过大量的实验、测量、论证,得出对器乐演奏音质评价最重要的四个依据,以供同行及相关专业研究的交流与参考。
  1 音量的科学控制
  在乐音的三要素中,“音强”指的就是音量,音量的大小决定着音响的效果。而在物理学范畴的音量,通常用声压级(Lp)来表示,单位为分贝(dB)。这里我们不细究声压级的概念,只要知道声压级体现乐器的共振,其大小反映的是音量的大小就可以了。科学上把人耳能听见的最小音量,定为0dB,而超过120dB就能致聋。在音乐演奏中,人耳感觉舒适的音量大概在60dB左右。为了音乐表达的效果,声压级会随着乐曲表现及乐器特性的需要而有所改变,这就涉及到了我们如何在演奏中控制音量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以管乐为例,经过测量得出,演奏的声压级在55dB~110dB之间。①那么按照乐谱的要求,如果是ppp(极弱),演奏的声压级应尽量控制在55dB左右,依次的音量由小到大p(弱)、mp(中弱)、ff(很强)等。这些要求的音量控制也应该按其声压级范围分出适合的等级,这样的演奏在听者的耳朵里才能够达到完美音质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进行器乐演奏时,尽量注意对音量声压级的控制。重要的是演奏者要习惯某件乐器不同音量的声压级的音响感觉,并且保持这种声音共振的均匀持续,在日常训练的时候养成固定的习惯,就可获得良好的音质效果。
  2 音准的技术控制
  在器乐演奏时,我们经常提到音准的概念。普遍意义上音准,指的是音高符合一定的调置结构,或者称“律制”,而得到的固定音响。一般由于乐器结构、激发原理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管乐演奏的音准较易把握,而弦乐则需要演奏者具有更多的经验,甚至是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达到良好的音准要求。要培养一个演奏者的固定音感,通常是靠演奏者自身地磨练,因为每个人的音感都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排除训练的因素,从人耳先天的听觉上就已经存在了。比较科学地讲,音是人耳感受到的乐器被激发时震动的频率,当频率达到固定音高时,产生了音准。也就是说,多件不同的乐器,演奏的频率一致时,其音准也一致。
  我们在评价演奏音质时,音准是前提,只有保证音准,才能谈音质的优劣。而在教学或日常练习时,音准的训练也十分的重要,可以辅助一些仪器,如校音器类的设备或软件,来达到固定音准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在听觉上固定音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改变演奏技巧来调整,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作用才能保证音高的准确度,以确保音质的完美。
  3 音色的合理控制
  器乐演奏中的音色处理,通常基于一个原则,那就是尽可能在演奏中呈现出乐器本身应有的声音特点。而音色又属于音质的一种特性,所以评价器乐演奏的音质时,音色是重要的衡量依据。
  音色不仅可以被感知,还是可以测量的,用频谱仪测量不同乐器的频谱,会清晰地看到(如图1),乐音是由基音和泛音构成的,基音即音高。前面提到过,当音高一致时其音准一致,而当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高时,其基础音相同,泛音不同,也就是说,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取决于其产生的泛音情况。
  乐器演奏的频谱中,有一系列的泛音,我们叫其泛音列。实验证明,当泛音列成整数倍存在时,演奏产生的音色比较优美动听,而当泛音列杂乱无章,并没有规律时,其音色就不能被人接受,大多比较刺耳或不够优美。而形成的泛音列个数越多、整数的倍数越大,演奏的音色效果就越饱满,音质也越好。因此,我们要提高器乐演奏的音色,完全可以通过泛音列的练习来提高。利用各种技巧及手段,控制乐器产生的泛音列,使泛音列达到尽可能大的整数倍且个数尽量的多。这样使得演奏能够充分发挥出乐器本身的声音特性,从而更好地演绎乐器、诠释乐曲。
  4 声场的有效控制
  器乐演奏的声场控制,是相对于听众而言的,乐器在声场中的表现,是乐器本身音质的反映。不同声场环境中,空间对声音的吸收反射程度不同。乐器具有指向性,不同乐器在同一环境下由于本身的特性,所产生的声音能量分布也不同,造成演奏的音质感觉也一定不同。因此,器乐演奏的音质其实是与演奏所处的环境共同协调的结果。对音质的评价,必须要考虑演奏所处的声场环境。
  声场环境可以划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内对声音具有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室外则属于自由声场。室外适合大型的器乐演奏,这里不作为重点考虑。而室内声场,又分很多种,如音乐厅、汇报厅、排练室等。当声场环境吸声多反射少,则清晰度好,适合弦乐演奏;声场环境吸声少反射大,则丰满度好,适合管乐演奏。
  如果我们想追求更好的音质,就要注意演奏的声场控制,甚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变声场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以达到为听众提供最佳的音质感受。
  当今世界,欧美国家的音乐教育与研究相对领先,越来越多地利用科技手段指导实际,并得到了很好的成果。而在我国,将音乐与科技结合,从而指导实践的研究比较薄弱,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成果而忽略过程,事实上,科研手段的进步,才是最终推动教学成果的保障。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寻求多元化的技术支撑,器乐表演专业这一传统领域更加需要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来提高教学及专业的品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定量地对专业技术与理念进行指导,并站在科学的高度突破传统进行发掘,从而创新地推动未来专业研究的领域及方向。
  注释:①每个乐器演奏的声压级范围都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 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声学基础[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 齐娜,孟子厚.音响师声学基础[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非正式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这三所高校大学生对非正式学习的态度、技能掌握、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现状,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意识、时间管理、学习资源及环境支持等方面研究在新媒体语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对策研究  1 概念界定  研究此
期刊
摘 要:八达岭长城是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达岭长城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就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产品是流动的市场广告营销方式,它可以直接将旅游产品推广到国际,推动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旅游产品为例,通过对环境、地理位置、文化形式方面上进行深入研究,阐述如何设计出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创意特色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八达岭长城;旅游;产品;创新  1 旅游产品开发背景分析
期刊
摘 要: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充分反映了闽南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和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但是,闽南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文艺精品力作少,创意产业薄弱,文化旅游产品单调,开发与销售还未形成较大规模。本文通过列举政府支持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发展的举措分析,最后得出闽南传统工艺美术纪念品的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  关键词:工艺美术;美术纪
期刊
摘 要:2015年网络综艺行业论坛上,“纯网综艺”节目的口号被正式提出,表明视频网站的内容生产不再迁就于电视台。纯网综艺节目时代的开启,意味着会有更多带有互联网思维的作品出现,也标志着我国综艺内容生产步入一个新阶段。本文以《偶滴歌神啊》节目为案例,利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分析其节目的呈现形式,从而探究我国纯网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纯网综艺;表演;印象管理  随着2014年网络自制元年的开启,
期刊
摘 要:皮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皮影戏的传统技艺形式来表现,根据不同地域的本土文化,展现出各自不同的当地特色。本文以西安同朝皮影为例,以2015年在北京恭亲王府举办的“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为依托,对皮影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中国传统技艺应在创新发展中得到保护,从而使中国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发展。  关键词: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期刊
摘 要:甘肃从东到西,流布有各类称谓的曲子,这些民间曲子中既有依然属于曲艺形态的艺术,也有进化到小戏形态的艺术。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它流传于甘肃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甘肃陇中及其周边地区。本文概述陇中小曲的流派、形成发展、音乐体格和近些年的传承发展,希望这个承担了很多人文价值,但目前并不广为传唱的曲艺形式经久不息,为众人所知。  关键词:曲子戏;陇中小曲;音乐体格;传承发展  曲子戏从明朝开
期刊
摘 要:笔者简述了当今的影视文化现象,浅析了影视艺术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和渗透。概述了中美影视文化的异同;主要以好莱坞强势的影视文化特征和潮流为切入点,浅析了中美影视文化在文化特征,主题内涵,价值取向,存在和发展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异同。简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和影视发行泛滥成灾的现状,对比美国,审视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历程,展望中国影视未来的新发展。  关键词:中美影视文化的差异;好莱坞的强势电影文化输出
期刊
摘 要:《画皮》是蒲松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传播最广泛的一篇,曾经被改编成戏曲和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15年6月9日晚,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把《画皮》改编成话剧进行演出,这次演出演员众多,舞美、真实而细致。采用倒叙的方法并加入的大量歌舞内容,不仅丰富了该剧的内容,而且很大地提高了这部话剧的艺术价值。南山剧社演出的话剧《画皮》对《聊斋志异》的改编和传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画
期刊
摘 要:《春江花月夜》琵琶五重奏是顾冠仁依据卫仲乐先生演奏谱改编的重奏新形式,充分发挥了琵琶的和声性与线条性,琵琶自身的歌唱性和低音伴奏,再加上《春江花月夜》的诗乐性,琵琶重奏与合唱的音乐表现异曲同工,在琵琶重奏中融入合唱元素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琵琶重奏;合唱元素;《春江花月夜》  作为《春江花月夜》琵琶五重奏的一声部,又是一名TianKong合唱团的成员,每次在两者排练时常常觉得莫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贯通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融合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以揭示现代艺术中情色绘画的文化学意义。阐述了艺术表现中“情色”与“色情”的联系与区别。以现代艺术中带有“情色”倾向的绘画作为研究对象,对情色绘画的现状以及艺术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现代情色绘画与人性的关系,力求在社会道德与人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现代艺术中情色绘画面临的窘境与社会尺度进行反思,以寻求“雅俗共赏”的理想状态。试图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