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读者们看过电影《闪光少女》吗?在这部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中,有一段超燃”的斗琴片段:在一所音乐学校中,学习民乐的同学为了证明自己,向学习西洋乐的同学发起了挑战。首先,古筝发出“宣战信号”,然后,两派之间管对管,弦对弦,火花四射。关键时刻,学唢呐的同学挺身而出,独特的音色让没有准备的西洋乐器有点招架不住,这也决定了这场斗琴民乐队获胜。
当然,电影肯定有所夸张,不过实际上,东西方乐器确实很多都能匹配,有的还有血缘关系”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扬琴与钢琴:本是同根生
我叫揚琴。在电影里,我跟钢琴进行了一场大比拼,谁也没占得上风。其实,这很有道理啊,因为我们本身在各自的乐团中就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明朝末年,我从波斯(今伊朗)来到中国,从此融入了民乐大家庭。我主要是用木质材料制成的,琴身是我的共鸣箱,呈蝴蝶形,所以也有人称我为“蝴蝶琴”。演奏时,艺术家把我放在木架上,左右手各执一个富有弹性的竹制小棰,分别敲击琴弦发音。可以骄傲地说,在民乐团中,无论怎样配置,我永远都端坐在正中间,妥妥的C位。
除了在合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的独奏曲也是十分厉害的。比如《海峡音诗》扬琴协奏曲,是作曲家茅匡平、项祖华为了描写台湾的风土人情而创作的。乐曲生动描绘了绮丽、富饶的宝岛,表现了岛上人民勤劳乐观、开拓进取的性格,听起来既辉煌又壮丽。
介绍完我自己,再来说说我的远亲钢琴。这可不是我乱认亲戚,我们可是音乐史专家认证的同宗同源呢。作为亲戚,我们俩有个共同点:我是利用竹制小棰敲击琴弦发声;而钢琴则是通过手指触键,带动里面的击弦锤敲击琴弦从而发出声音,这使得我们都具有击弦乐器的特征。
箜篌与竖琴:高颜值姐姝花
我叫箜篌。虽然电影里与竖琴进行较量的是古筝,但其实我跟竖琴才像姐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不信?看看我们的外形就知道了。
我的祖先古代竖箜篌由远古狩猎的弓演变而来,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文明而诞生的弦鸣乐器,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大概也就只有石哨、骨哨、骨笛、埙、陶笛这几位能与我的祖先比比资历了。张骞通西域后,我的祖先竖箜篌来到中原,定居下来后改名箜篌,而他的兄弟则去了欧洲逐渐演变为竖琴。
自从来到中国,我一直很受欢迎。比如,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是这么描写女主人公刘兰芝的才能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见,大家多么喜欢我。
演奏时,艺术家采取坐姿,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这样左右手可以同时奏出旋律,相互不干扰,我的和声也因此拥有了丰富的变化。还有个小秘密告诉大家哦,如今的我,有类似古筝的琴码,我的共鸣箱是梨形的呦。
说起来,我的好姐妹竖琴虽然跟我长得像,她的共鸣箱却是三角形的。而且,她那垂直的前柱、斜立的长条形音箱和位于上方的弯曲的琴颈,形成一个三角形琴架。这些不同使得她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下发出的,比较清纯、柔和、稳定;而我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上发出的,比较清亮、浮泛、飘忽。
二胡与小提琴:据说咱俩很像
我叫二胡,有着“东方小提琴”的称号,尤其是我在高音区的音色,跟小提琴非常接近。所以在电影中,我跟小提琴对战《野蜂飞舞》,也能不落下风。
我的历史很悠久,从唐朝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我生活在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那时的我叫“奚琴”也叫胡琴。还记得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吗?其中就有我的身影。
到了近代,我才拥有了现在的名字: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优秀演奏家大胆尝试、多次改良,使我愈加完美,更具魅力。由此,我从民间伴奏乐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奏乐器。
再给你们说一说我的好朋友小提琴吧。目前,我还不知道我们俩是不是远亲,因为音乐界还没有定论,不过我俩的音色确实特别像。据说,她起源于“乌龟壳琴”。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声音,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就这样,年轻人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前身。
刚才说了,我与小提琴音色相似,所以很多曲目都可以相互交换演奏。不过,再相似的两个人也有区别。演奏《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小提琴曲时,我的表现力就比不上小提琴了;而《汉宫秋月》《江河水》《长城随想》等二胡曲,小提琴也是演奏不出我那种韵味的。
唢呐:“孤独”的我
我叫唢呐,有着非常特殊的音色。电影中,导演没有给我匹配对手,一曲《百鸟朝凤》使得学习西洋乐的同学们没有跟上后来的曲子,导致他们输了比赛。
公元3世纪,我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我的管身是木制的,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我的音色明亮、高亢,音量大而响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出现。经过不断发展,艺术家提高了我的表现力,让我成为一件别具特色的独奏乐器。
说到这里,不得不介绍《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在众多唢呐曲中,它最具代表性,将我的表现力演绎到了极致。乐曲中,我凭一己之力展现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你能从中听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感受到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电影中,西洋乐与民乐的较量只是小插曲,音乐没有谁比谁高等,也没有谁比谁低等,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力与美的就是好音乐。作为中国人,我们在追求西洋乐的同时,也要对中国民乐保留尊重和敬仰。
俗话说,音乐无国界。很多人可能语言不通,但是音乐却传达出同样的情感。其实,这就和文化一样,世界上存在很多种类的文化,大家在不同的文化中却能感受到同样的人类情感。
说了这么多,音乐毕竟是听觉的艺术。各位小读者有没有对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产生兴趣呢?这就要轮到《学与玩》有声杂志登场了。扫描二维码一起来听听吧!
当然,电影肯定有所夸张,不过实际上,东西方乐器确实很多都能匹配,有的还有血缘关系”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扬琴与钢琴:本是同根生
我叫揚琴。在电影里,我跟钢琴进行了一场大比拼,谁也没占得上风。其实,这很有道理啊,因为我们本身在各自的乐团中就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明朝末年,我从波斯(今伊朗)来到中国,从此融入了民乐大家庭。我主要是用木质材料制成的,琴身是我的共鸣箱,呈蝴蝶形,所以也有人称我为“蝴蝶琴”。演奏时,艺术家把我放在木架上,左右手各执一个富有弹性的竹制小棰,分别敲击琴弦发音。可以骄傲地说,在民乐团中,无论怎样配置,我永远都端坐在正中间,妥妥的C位。
除了在合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的独奏曲也是十分厉害的。比如《海峡音诗》扬琴协奏曲,是作曲家茅匡平、项祖华为了描写台湾的风土人情而创作的。乐曲生动描绘了绮丽、富饶的宝岛,表现了岛上人民勤劳乐观、开拓进取的性格,听起来既辉煌又壮丽。
介绍完我自己,再来说说我的远亲钢琴。这可不是我乱认亲戚,我们可是音乐史专家认证的同宗同源呢。作为亲戚,我们俩有个共同点:我是利用竹制小棰敲击琴弦发声;而钢琴则是通过手指触键,带动里面的击弦锤敲击琴弦从而发出声音,这使得我们都具有击弦乐器的特征。
箜篌与竖琴:高颜值姐姝花
我叫箜篌。虽然电影里与竖琴进行较量的是古筝,但其实我跟竖琴才像姐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不信?看看我们的外形就知道了。
我的祖先古代竖箜篌由远古狩猎的弓演变而来,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文明而诞生的弦鸣乐器,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大概也就只有石哨、骨哨、骨笛、埙、陶笛这几位能与我的祖先比比资历了。张骞通西域后,我的祖先竖箜篌来到中原,定居下来后改名箜篌,而他的兄弟则去了欧洲逐渐演变为竖琴。
自从来到中国,我一直很受欢迎。比如,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是这么描写女主人公刘兰芝的才能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见,大家多么喜欢我。
演奏时,艺术家采取坐姿,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这样左右手可以同时奏出旋律,相互不干扰,我的和声也因此拥有了丰富的变化。还有个小秘密告诉大家哦,如今的我,有类似古筝的琴码,我的共鸣箱是梨形的呦。
说起来,我的好姐妹竖琴虽然跟我长得像,她的共鸣箱却是三角形的。而且,她那垂直的前柱、斜立的长条形音箱和位于上方的弯曲的琴颈,形成一个三角形琴架。这些不同使得她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下发出的,比较清纯、柔和、稳定;而我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上发出的,比较清亮、浮泛、飘忽。
二胡与小提琴:据说咱俩很像
我叫二胡,有着“东方小提琴”的称号,尤其是我在高音区的音色,跟小提琴非常接近。所以在电影中,我跟小提琴对战《野蜂飞舞》,也能不落下风。
我的历史很悠久,从唐朝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我生活在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那时的我叫“奚琴”也叫胡琴。还记得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吗?其中就有我的身影。
到了近代,我才拥有了现在的名字: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优秀演奏家大胆尝试、多次改良,使我愈加完美,更具魅力。由此,我从民间伴奏乐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奏乐器。
再给你们说一说我的好朋友小提琴吧。目前,我还不知道我们俩是不是远亲,因为音乐界还没有定论,不过我俩的音色确实特别像。据说,她起源于“乌龟壳琴”。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声音,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就这样,年轻人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前身。
刚才说了,我与小提琴音色相似,所以很多曲目都可以相互交换演奏。不过,再相似的两个人也有区别。演奏《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小提琴曲时,我的表现力就比不上小提琴了;而《汉宫秋月》《江河水》《长城随想》等二胡曲,小提琴也是演奏不出我那种韵味的。
唢呐:“孤独”的我
我叫唢呐,有着非常特殊的音色。电影中,导演没有给我匹配对手,一曲《百鸟朝凤》使得学习西洋乐的同学们没有跟上后来的曲子,导致他们输了比赛。
公元3世纪,我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我的管身是木制的,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我的音色明亮、高亢,音量大而响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出现。经过不断发展,艺术家提高了我的表现力,让我成为一件别具特色的独奏乐器。
说到这里,不得不介绍《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在众多唢呐曲中,它最具代表性,将我的表现力演绎到了极致。乐曲中,我凭一己之力展现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你能从中听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感受到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电影中,西洋乐与民乐的较量只是小插曲,音乐没有谁比谁高等,也没有谁比谁低等,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力与美的就是好音乐。作为中国人,我们在追求西洋乐的同时,也要对中国民乐保留尊重和敬仰。
俗话说,音乐无国界。很多人可能语言不通,但是音乐却传达出同样的情感。其实,这就和文化一样,世界上存在很多种类的文化,大家在不同的文化中却能感受到同样的人类情感。
说了这么多,音乐毕竟是听觉的艺术。各位小读者有没有对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产生兴趣呢?这就要轮到《学与玩》有声杂志登场了。扫描二维码一起来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