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台南音,源远流长,南音早又称“南管”、“南曲”、“弦管”。而“弦管”一词最早出现是唐贞元八年(793年)泉州的第一个进士欧阳詹写的《泉州泛东湖饯裴参知南游序》①,其中有“指方舟以直上,绕长河而屡回,弦管铙拍,出没花柳”。而“管弦”之词则更早见于《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管即箫,弦即琴瑟)。晋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后来如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曾有“千家绮罗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度”的诗句(由于詹敦仁为北方人,以官话仍称为“管弦”)。泉州人为何把“管弦”称为“弦管”,这是由于泉州方言与普通话有一种“同义移序”的关系,如“客人”泉语为“人客”,“热闹”为“闹热”,“蔬菜”为“菜蔬”等。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中,泉州民间对南音艺人也都称为弦管先生(不叫师父,以示尊敬),学南音也叫学弦管,“唱南曲”的说法也有,但“南曲”更多仅是指散曲,而“弦管”则包括“曲”、“指”、“谱”。台湾地区至今还是把南音称为“南管”者为多,而大陆把“弦管”、“南乐”、“南管”、“南曲”统一称为“南音”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事,但到目前民间仍还有“南音”、“南曲”、“南管”、“弦管”、“郎君唱”等的称谓。
南音发祥地泉州传承历千年
南音之称为“晋唐遗音”,即是由于晋“永嘉之乱”,中原衣冠南渡,晋人南迁在带来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中原优秀文化。中原古乐的许多音乐遗响,如先秦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以及旋法特点,汉代相和歌之“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演奏形式,魏晋时期的古曲谱等,都能在南音中找到印证或得以诠释②,南音乐器中的拍板与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歌者所执之“节”基本相同,连执琵琶的姿势也几乎一样。而“泉州南音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沉积,如先秦时期的洞箫、西汉时期的笛、魏晋时期的曲项琵琶、隋唐时期的拍板、宋代的奚琴与三弦等,同时它又是多元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等的融合,其历史衍变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③
泉州南音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对南音的评价,田青在《清刻本文焕堂指谱》一书中的序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人概括泉州南音特点是古、多、广、强、美。其所谓古,是指南音有千年的历史;其所谓多,是南音有大谱、散曲和套曲达二千首以上;其所谓广,是南音不只活跃在闽南地区,而且扩展到南洋群岛和台、港、澳以及欧美的一些地方;其所谓强,是南音历经无数的天灾人祸和漫长岁月的磨汰,还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其所谓美,是南音既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长撩曲,又有慷慨悲歌、一唱三叹的叠拍声。”台湾学者王镇华把南音称为“大生命的音乐”。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传承脉络与方式,通过艺人春秋二祭的崇奉孟昶乐神祭祀乐事、拜馆等仪式活动,世代传承,薪传不息。泉州南音的传承,历代多是口传心授为主,附以手抄曲本传承,明才有木版印刷的《明刊三种》,清才有《文焕堂指谱》,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有一些铅印的南音曲选、南音指谱大全等曲本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泉州开发了南音电脑软件,使古老的南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南音的传承。
泉州市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也是2007年6月文化部批准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之一。据2006年《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④刊载,现全市11 个县、区、市共有南音社团230 个,成员7425人。其中晋江市有南音社团48个,成员1704人;惠安县有南音社团16个,成员563人;永春县有南音社团11个,成员360人;鲤城区有南音社团17个,成员570人;丰泽区有南音社团23个,成员652人;安溪县有南音社团22个,成员485人:南安市有南音社团33个,成员有927人;石狮市有南音社团24个,成员有841人;德化县有南音社团22个,成员有326人;泉港区有南音社团4个,成员有392人;洛江区有南音社团10个,成员605人。以上成员人数是指登记在册参加南音馆社的乐员,实际上习乐者、爱好者远不止其统计之数字。从以上的调查统计,充分凸显了泉州市各级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这几年来对南音的保护、扶植的力度,也充分显示了南音在泉州这片故土上的强大人文积淀与生命力。
台湾南管(音)馆阁知多少
说到台湾,我们的话题自然会说到“开台圣王”郑成功和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1624年7月郑成功在日本平户一个僻静渔村出生,1662年由于积劳成疾卒于台湾,享年才三十有九。22年后的1683年施琅(1621—1696)率兵入台。施琅统一台湾后,采取一系列稳定民心、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设置行政建制,全面开发台湾。自十六世纪末叶之后,汉族大量移民入台,不仅带去生产技术也带去中原文化,十七八世纪之后汉族尤其是闽南地区的泉州人大量移民入台,他们带去了南音、北管、高甲、木偶……南音更是遍布于泉州人居住的村落、渔村、城镇。关于泉州南音何时传入台湾,至今仍很难找出准确的证据,但据泉州历史网的《泉南人名录·施琅》及《靖海纪事》附施德馨《襄壮公传》称施琅“性好音乐,至晚年尤甚,尝集诸词客制新声、谱之乐府。”施琅晚年坐镇台湾,施德馨是其族叔,举人出身,官台湾府儒学教授。二施皆晋江人,所称音乐,即是南音。施琅对南音在台湾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连横之《台湾通史·卷13·歌谣》云:台湾“始尚南曲,间有小调……台湾之人颇喜音乐,而精琵琶者前后辈出。”据有关考证,在二十世纪初,全台湾的南管馆阁至少有一百五十个,几乎只要有泉州移民分布处,“馆先生”开馆,随后成为固定组织,鹿港的雅正斋于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而台南的振声社于今也有二百年,南声社从创始人江吉四先生算起于今也有九十余年。在此也须一提的是泉州晋江深沪的沪江御宾社成立于明崇祯末年(1632年),至今已近三百年的历史,其现存的名闻遐迩的“裂石”琵琶及清朝鹤顶曲柄凉伞更是世之珍藏。
据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6年9月第10期刊载,目前台湾有南音(管)馆阁64个之多。台湾民族音乐学家吕锤宽、许常惠合著的《台湾传统音乐之美》⑤一书中的“汉族传统音乐”部分,对南管在台湾的传布有这样的表述:南管音乐是台湾的两大音乐系统之一,另一系统则为北管。南管音乐普遍存在于……北部、中部、南部、澎湖、金门。它较盛行的时期,据推测当为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吕锤宽在其另一专著《台湾传统音乐概论》⑥中对南管有更多的阐述:“南管为保存于福佬语系社会的古老乐种……南管音乐的历史悠久,传布的地区也较广,因此名称方面呈现多样性,分别有:弦管、南音、南乐、南曲、五音、郎君乐、郎君唱等”、“南管音乐主要分布于鹿港镇与台南地区,而高雄地区、台北市、基隆市以及澎湖、金门等地,也有南管曲的演唱活动”。根据吕锤宽的调查:“鹿港南管馆阁曾有五大馆:雅正斋、聚英社、雅颂声、大雅斋以及崇正声”、“台南市为南管文化荟萃的地区之一,根据说法,当地的南管馆阁亦有五大馆:振声社、南声社、金声社以及群鸣社”。台湾的南管馆阁除了在馆阁内传习展演外,也有在馆阁外进行的,“最早者当为台湾省交响乐团在该年所举办的南管研习,对象为台中市的国小与国中音乐班的学生”,“新型的南管传习活动也在馆阁内进行,以历年来的情形观之,台北市闽南乐府、台中县清水镇清雅乐府、鹿港镇雅正斋与聚英社、台南市南声社与振声社等,均有举办此类活动”。在南音艺人方面,吕锤宽在该专著中的卷首推崇两位盛名的南音艺人,一是黄根柏(1910—1991),“鹿港雅正斋的馆先生,洞箫、二弦的演奏技巧,最为南管音乐界推崇……柏先生传授南管的态度极其严格”,另一位是林长伦(1924—1993),“从民国四十年代开始经营台南市南声社。如果说,将台湾的南管推上国际,为南声社艺术性表现的自然结果,我们认为最大的奉献者,实非林长伦先生莫属”。
台湾南管除了有相对固定的南音馆阁活动之外,还举办不少的南音讲习班,如《台湾传统音乐之美》中吕文称:1978年,从台北市晋江同乡会获知,有南管研习班。又如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05年10月29、30日举办“南管音乐演习会”,主讲人施炳华系振声社前任社长、教授,擅长南管理论研究、南管演唱;蔡芬得系振声社社长及艺术总监,稔熟南管各种乐器及唱法;林秋华系振声社团员、文学硕士等。另南台科技大学推广部还开办“南管初级班”,其教材内容是:南管音乐的历史、特色、视谱法、奏唱法、台语、泉州音练习。
台湾的南管不仅在民间有馆阁设置,大、中学府也有南管学习组织,学校及社会团体还举办各种形式的南管演唱演奏会、研习班,以及带南管乐团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介绍、宣传、弘扬优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南管。如1979年许常惠“带南声社赴汉城参加第六届亚洲作曲家联盟大会,1981年学界于鹿港召开第一次南管国际学术会议,1982年许常惠再度带南声社巡回法、德、比、荷、瑞士五国,并在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留下珍贵录音,当晚十时开始演唱,至清晨六时才止,法国听众大为惊叹,电话不停涌入。
两岸南音 同承共荣
闽台一水之隔,两岸人民有共同的血缘,南音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见证,是两岸人民亲和往来的纽带,也是维系台湾和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1988年8月,祖籍福建泉州安溪龙门乡仙地村、被台湾音乐界誉为“民族音乐的领航者”的许常惠先生⑦来福建访问。随后,福建省民族音乐学家、南音学家王耀华、刘春曙先生于1990年6月25日至7月6日抵台进行访问和学术活动,实现了四十年以来首批大陆音乐学者访问台湾的盛举。随后开展多次两岸音乐交流活动,“闽南语民族音乐研讨会”、“台湾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闽台戏曲艺术研讨会”,以及台湾刘茜、黄玲玉两位女士来福建作民间音乐调查等。
1981年台湾鹿港举办了一次南管国际学术会议。1980年之后,台南、台北、鹿港、基隆、高雄等南管重镇新兴建的社团如:华声社、汉唐乐府、江之翠、中华弦管研究团、咸和乐团以及原旧的社团如雅正斋、聚英社、闽南乐府、清雅乐府等也陆续出访大陆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泉州作为海峡西岸工贸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南音发祥地,自1981年以来已举办过八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及三届国际南音学术研讨会。2000年2月,在泉州国立华侨大学举办的“泉州国际南音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有台湾吕锤宽的《论南管谱的结构》,廖锦栋、张美霞的《洞箫对南乐的影响》,卓圣翔、林素梅的《南管曲牌的基本腔韵及其衍化》等。
在此,还须特别指出的是,2003年11月由台南胡氏拾步草堂、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合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此书大陆已无,是台湾胡红波教授于2000年9月间在台南临安路玉市一书摊发现,高价购买后赠送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的。在此之前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提供的《明刊三种》,收录272首曲词及调名、曲牌,意义十分重大。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的出现,填补了明清以来具有极其珍贵史实价值的南音指谱。从《清刻本文焕堂指谱》的台湾回归,充分说明了两岸传统文化长期的传承与交融,也有力证明两岸人民的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扎得如此深厚广袤。2006年9月由泉州地方戏曲社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两岸论弦管》⑧问世了,该书有大陆的乔建中、刘德海、袁静芳等知名学者著文外,还有台湾吕锤宽的《论弦管谱的发展与演变》、王镇华的《大生命的音乐:南管》、王樱芬的《南管曲目分类系统及其作用》以及施炳华、施玉雯、林珀姬等有关《文焕堂指谱》的学术专论。该书的出版,除了其本身学术价值,也充分体现了两岸学者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共同心声,南音已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成为两岸人民感情交流的桥梁。前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在该书卷首的题词具有深邃意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家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在此还须补上一笔的是,台湾学者对南音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仅吕锤宽有关南音的研究的专著就有:《泉州弦管(南管)研究》、《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台湾的南管》、《南管记谱法概论》等。
泉州南音以其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人文气息、扣人心扉的乡音俚调,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抖落在海峡两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①②泉州历史网.“泉州民间音乐舞蹈”
③袁静芳.《对泉州南音历史源流几点思考》,2000年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④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6年第2期至第7期
⑤台湾许常惠、吕锤宽、郑荣兴合著.《台湾传统音乐之美》,(台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发行所2002年2月
⑥吕锤宽.《台湾传统音乐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3月
⑦王耀华.《许常惠教授的闽台情结》,闽台传统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6年4月
⑧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 《两岸论弦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9月
王丹丹 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南音发祥地泉州传承历千年
南音之称为“晋唐遗音”,即是由于晋“永嘉之乱”,中原衣冠南渡,晋人南迁在带来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中原优秀文化。中原古乐的许多音乐遗响,如先秦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以及旋法特点,汉代相和歌之“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演奏形式,魏晋时期的古曲谱等,都能在南音中找到印证或得以诠释②,南音乐器中的拍板与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歌者所执之“节”基本相同,连执琵琶的姿势也几乎一样。而“泉州南音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沉积,如先秦时期的洞箫、西汉时期的笛、魏晋时期的曲项琵琶、隋唐时期的拍板、宋代的奚琴与三弦等,同时它又是多元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等的融合,其历史衍变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③
泉州南音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对南音的评价,田青在《清刻本文焕堂指谱》一书中的序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人概括泉州南音特点是古、多、广、强、美。其所谓古,是指南音有千年的历史;其所谓多,是南音有大谱、散曲和套曲达二千首以上;其所谓广,是南音不只活跃在闽南地区,而且扩展到南洋群岛和台、港、澳以及欧美的一些地方;其所谓强,是南音历经无数的天灾人祸和漫长岁月的磨汰,还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其所谓美,是南音既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长撩曲,又有慷慨悲歌、一唱三叹的叠拍声。”台湾学者王镇华把南音称为“大生命的音乐”。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传承脉络与方式,通过艺人春秋二祭的崇奉孟昶乐神祭祀乐事、拜馆等仪式活动,世代传承,薪传不息。泉州南音的传承,历代多是口传心授为主,附以手抄曲本传承,明才有木版印刷的《明刊三种》,清才有《文焕堂指谱》,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有一些铅印的南音曲选、南音指谱大全等曲本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泉州开发了南音电脑软件,使古老的南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南音的传承。
泉州市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也是2007年6月文化部批准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之一。据2006年《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④刊载,现全市11 个县、区、市共有南音社团230 个,成员7425人。其中晋江市有南音社团48个,成员1704人;惠安县有南音社团16个,成员563人;永春县有南音社团11个,成员360人;鲤城区有南音社团17个,成员570人;丰泽区有南音社团23个,成员652人;安溪县有南音社团22个,成员485人:南安市有南音社团33个,成员有927人;石狮市有南音社团24个,成员有841人;德化县有南音社团22个,成员有326人;泉港区有南音社团4个,成员有392人;洛江区有南音社团10个,成员605人。以上成员人数是指登记在册参加南音馆社的乐员,实际上习乐者、爱好者远不止其统计之数字。从以上的调查统计,充分凸显了泉州市各级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这几年来对南音的保护、扶植的力度,也充分显示了南音在泉州这片故土上的强大人文积淀与生命力。
台湾南管(音)馆阁知多少
说到台湾,我们的话题自然会说到“开台圣王”郑成功和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1624年7月郑成功在日本平户一个僻静渔村出生,1662年由于积劳成疾卒于台湾,享年才三十有九。22年后的1683年施琅(1621—1696)率兵入台。施琅统一台湾后,采取一系列稳定民心、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设置行政建制,全面开发台湾。自十六世纪末叶之后,汉族大量移民入台,不仅带去生产技术也带去中原文化,十七八世纪之后汉族尤其是闽南地区的泉州人大量移民入台,他们带去了南音、北管、高甲、木偶……南音更是遍布于泉州人居住的村落、渔村、城镇。关于泉州南音何时传入台湾,至今仍很难找出准确的证据,但据泉州历史网的《泉南人名录·施琅》及《靖海纪事》附施德馨《襄壮公传》称施琅“性好音乐,至晚年尤甚,尝集诸词客制新声、谱之乐府。”施琅晚年坐镇台湾,施德馨是其族叔,举人出身,官台湾府儒学教授。二施皆晋江人,所称音乐,即是南音。施琅对南音在台湾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连横之《台湾通史·卷13·歌谣》云:台湾“始尚南曲,间有小调……台湾之人颇喜音乐,而精琵琶者前后辈出。”据有关考证,在二十世纪初,全台湾的南管馆阁至少有一百五十个,几乎只要有泉州移民分布处,“馆先生”开馆,随后成为固定组织,鹿港的雅正斋于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而台南的振声社于今也有二百年,南声社从创始人江吉四先生算起于今也有九十余年。在此也须一提的是泉州晋江深沪的沪江御宾社成立于明崇祯末年(1632年),至今已近三百年的历史,其现存的名闻遐迩的“裂石”琵琶及清朝鹤顶曲柄凉伞更是世之珍藏。
据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6年9月第10期刊载,目前台湾有南音(管)馆阁64个之多。台湾民族音乐学家吕锤宽、许常惠合著的《台湾传统音乐之美》⑤一书中的“汉族传统音乐”部分,对南管在台湾的传布有这样的表述:南管音乐是台湾的两大音乐系统之一,另一系统则为北管。南管音乐普遍存在于……北部、中部、南部、澎湖、金门。它较盛行的时期,据推测当为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吕锤宽在其另一专著《台湾传统音乐概论》⑥中对南管有更多的阐述:“南管为保存于福佬语系社会的古老乐种……南管音乐的历史悠久,传布的地区也较广,因此名称方面呈现多样性,分别有:弦管、南音、南乐、南曲、五音、郎君乐、郎君唱等”、“南管音乐主要分布于鹿港镇与台南地区,而高雄地区、台北市、基隆市以及澎湖、金门等地,也有南管曲的演唱活动”。根据吕锤宽的调查:“鹿港南管馆阁曾有五大馆:雅正斋、聚英社、雅颂声、大雅斋以及崇正声”、“台南市为南管文化荟萃的地区之一,根据说法,当地的南管馆阁亦有五大馆:振声社、南声社、金声社以及群鸣社”。台湾的南管馆阁除了在馆阁内传习展演外,也有在馆阁外进行的,“最早者当为台湾省交响乐团在该年所举办的南管研习,对象为台中市的国小与国中音乐班的学生”,“新型的南管传习活动也在馆阁内进行,以历年来的情形观之,台北市闽南乐府、台中县清水镇清雅乐府、鹿港镇雅正斋与聚英社、台南市南声社与振声社等,均有举办此类活动”。在南音艺人方面,吕锤宽在该专著中的卷首推崇两位盛名的南音艺人,一是黄根柏(1910—1991),“鹿港雅正斋的馆先生,洞箫、二弦的演奏技巧,最为南管音乐界推崇……柏先生传授南管的态度极其严格”,另一位是林长伦(1924—1993),“从民国四十年代开始经营台南市南声社。如果说,将台湾的南管推上国际,为南声社艺术性表现的自然结果,我们认为最大的奉献者,实非林长伦先生莫属”。
台湾南管除了有相对固定的南音馆阁活动之外,还举办不少的南音讲习班,如《台湾传统音乐之美》中吕文称:1978年,从台北市晋江同乡会获知,有南管研习班。又如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05年10月29、30日举办“南管音乐演习会”,主讲人施炳华系振声社前任社长、教授,擅长南管理论研究、南管演唱;蔡芬得系振声社社长及艺术总监,稔熟南管各种乐器及唱法;林秋华系振声社团员、文学硕士等。另南台科技大学推广部还开办“南管初级班”,其教材内容是:南管音乐的历史、特色、视谱法、奏唱法、台语、泉州音练习。
台湾的南管不仅在民间有馆阁设置,大、中学府也有南管学习组织,学校及社会团体还举办各种形式的南管演唱演奏会、研习班,以及带南管乐团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介绍、宣传、弘扬优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南管。如1979年许常惠“带南声社赴汉城参加第六届亚洲作曲家联盟大会,1981年学界于鹿港召开第一次南管国际学术会议,1982年许常惠再度带南声社巡回法、德、比、荷、瑞士五国,并在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留下珍贵录音,当晚十时开始演唱,至清晨六时才止,法国听众大为惊叹,电话不停涌入。
两岸南音 同承共荣
闽台一水之隔,两岸人民有共同的血缘,南音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见证,是两岸人民亲和往来的纽带,也是维系台湾和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1988年8月,祖籍福建泉州安溪龙门乡仙地村、被台湾音乐界誉为“民族音乐的领航者”的许常惠先生⑦来福建访问。随后,福建省民族音乐学家、南音学家王耀华、刘春曙先生于1990年6月25日至7月6日抵台进行访问和学术活动,实现了四十年以来首批大陆音乐学者访问台湾的盛举。随后开展多次两岸音乐交流活动,“闽南语民族音乐研讨会”、“台湾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闽台戏曲艺术研讨会”,以及台湾刘茜、黄玲玉两位女士来福建作民间音乐调查等。
1981年台湾鹿港举办了一次南管国际学术会议。1980年之后,台南、台北、鹿港、基隆、高雄等南管重镇新兴建的社团如:华声社、汉唐乐府、江之翠、中华弦管研究团、咸和乐团以及原旧的社团如雅正斋、聚英社、闽南乐府、清雅乐府等也陆续出访大陆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泉州作为海峡西岸工贸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南音发祥地,自1981年以来已举办过八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及三届国际南音学术研讨会。2000年2月,在泉州国立华侨大学举办的“泉州国际南音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有台湾吕锤宽的《论南管谱的结构》,廖锦栋、张美霞的《洞箫对南乐的影响》,卓圣翔、林素梅的《南管曲牌的基本腔韵及其衍化》等。
在此,还须特别指出的是,2003年11月由台南胡氏拾步草堂、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合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此书大陆已无,是台湾胡红波教授于2000年9月间在台南临安路玉市一书摊发现,高价购买后赠送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的。在此之前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提供的《明刊三种》,收录272首曲词及调名、曲牌,意义十分重大。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的出现,填补了明清以来具有极其珍贵史实价值的南音指谱。从《清刻本文焕堂指谱》的台湾回归,充分说明了两岸传统文化长期的传承与交融,也有力证明两岸人民的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扎得如此深厚广袤。2006年9月由泉州地方戏曲社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两岸论弦管》⑧问世了,该书有大陆的乔建中、刘德海、袁静芳等知名学者著文外,还有台湾吕锤宽的《论弦管谱的发展与演变》、王镇华的《大生命的音乐:南管》、王樱芬的《南管曲目分类系统及其作用》以及施炳华、施玉雯、林珀姬等有关《文焕堂指谱》的学术专论。该书的出版,除了其本身学术价值,也充分体现了两岸学者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共同心声,南音已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成为两岸人民感情交流的桥梁。前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在该书卷首的题词具有深邃意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家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在此还须补上一笔的是,台湾学者对南音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仅吕锤宽有关南音的研究的专著就有:《泉州弦管(南管)研究》、《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台湾的南管》、《南管记谱法概论》等。
泉州南音以其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人文气息、扣人心扉的乡音俚调,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抖落在海峡两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①②泉州历史网.“泉州民间音乐舞蹈”
③袁静芳.《对泉州南音历史源流几点思考》,2000年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④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6年第2期至第7期
⑤台湾许常惠、吕锤宽、郑荣兴合著.《台湾传统音乐之美》,(台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发行所2002年2月
⑥吕锤宽.《台湾传统音乐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3月
⑦王耀华.《许常惠教授的闽台情结》,闽台传统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6年4月
⑧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 《两岸论弦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9月
王丹丹 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