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100问(六)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空行走设备
  
  36 在国际空间站组装过程中,航天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出舱活动,为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需要提供哪些设备?
  在国际空间站的组装过程中,航天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出舱活动,但是仅靠航天员的双手是不能完成组装任务的,因为国际空间站的站舱和结构件都非常巨大而笨重,但安装精度又要求非常高,因此必须给他们提供各种工具和设备。美国航宇局为国际空间站组装而提供的设备主要是:简易出舱活动救生辅助装置;遥控机械臂和脚固定器。简易出舱活动救生辅助装置既是组装国际空间站用的一种设备,又是航天员的一种救生装置,因此它既属于机动装置的范畴,又属于出舱活动设备的内容。
  37 目前在太空共有多少台遥控机械臂?这些遥控机械臂在结构上各有何特点?它们在太空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目前在太空的遥控机械臂共有五台:航天飞机的遥控机械臂、国际空间站的机动服务系统、日本实验舱的遥控机械臂、欧空局的遥控机械臂和苏联的机械臂。
  (1)航天飞机遥控机械臂
  航天飞机的遥控机械臂是这几台遥控机械臂中最成功、使用最多和最可靠的一台,1981年11月在航天飞机STS-2飞行中首次使用,主要用于从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器的货舱中将有效载荷“吊取”出来,部署到太空指定位置;也可以将在太空自由飞行的有效载荷“抓住”,放进航天飞机的货舱内。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以后,美国航宇局在遥控机械臂上又安装了一个吊杆传感器系统,用于对航天飞机的腹部进行检查,主要是查看防热瓦的损坏情况。
  航天飞机遥控机械臂长15.2米,直径38厘米,重450千克,能做6个自由度的运动。这台机械臂上有6个与人的手臂相似的关节:肩部有上下运动和左右运动关节;肘部有上下运动关节;腕部有上下、左右和旋转运动关节。在腕部的末端有一个像手功能一样的效应器,能够抓获有效载荷。机械臂也分成两部分:上臂和下臂。上臂与肩关节和肘关节相连、下臂与肘关节和腕关节相连。遥控机械臂能处理重达29吨的有效载荷,能完成卫星的回收、部署和维修任务,能将太空行走的航天员送到较远的工作位置,通过臂上安装的电视摄像机,舱内航天员能够对航天飞机的外部和有效载荷的外表进行查看。这台遥控机械臂一般由2名航天员操作,一名航天员坐在航天飞机飞行甲板后部的控制室内操纵机械臂,另一名航天员协助他,主要是控制电视摄像机。坐在飞行甲板后部控制室内的航天员能够通过闭路电视和控制室上部的舷窗观看机械臂的操作和运动。如果要用遥控机械臂协助航天员太空行走,在机械臂末端要安装上脚固定器,以便航天员站在上面。机械臂将航天员运送到指定的工作位置,因为航天员的双脚是固定的,因此可以用两手进行操作,当然腰部还要系上安全带。
  从1981年以来,航天飞机遥控机械臂在卫星部署、回收和维修任务中,特别是在后来的国际空间站的组装任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国际空间站机动服务系统
  


  国际空间站机动服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一个重要设备,在组装和维修国际空间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设备主要用于在国际空间站周围移动大型结构件、支持航天员的太空行走、为国际空间站上的仪器设备提供服务等。该系统由国际空间站遥控机械臂、可机动遥服务基地和专用灵巧机械手三部分组成,属于航天飞机遥控机械臂的第二代产品,比第一代设计得更大、更好、更灵巧,于2001年4月由航天飞机STS-100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上。该系统完全伸展开时长17.6米,直径35厘米,有7个关节,质量1800千克,可移动116000千克的大型有效载荷。该系统还能沿着国际空间站的桁架移动,因此可以到达国际空间站的任何地方。由于有7个关节,遥控机械臂可以旋转540°,远远超过人体手臂的旋转能力。可机动遥服务基地是一个能沿着国际空间站长轴轨道移动的工作平台,体积为5.7米×4.5米×2.9米,质量1450千克,能移动和处理20900千克的有效载荷,于2002年6月送到国际空间站上。专用灵巧机械手由两只小臂、照明灯、电视摄像机、工具盒和4个工具夹具组成。
  (3)欧空局的遥控机械臂
  欧空局的遥控机械臂是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站舱上的一台设备,最大特点是能围绕国际空间站自动移动,它可以由人控制,也可以自控或半自控,其主要功能是安装太阳电池板、更换太阳电池板、对国际空间站进行检测、处理有效载荷和支持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欧空局的机械臂比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小、耗能低、没有机械手,是国际空间站遥控机械臂的补充,能完成国际空间站遥控机械臂不能完成的任务。该设备可以由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舱内控制,也可以通过太空行走在舱外控制。该设备长11.3米,质量630千克,能处理的最大有效载荷8000千克,最大移动速度每秒0.1米,定位精度5毫米。
  (4)日本实验舱的遥控机械臂
  这是安装在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的加压舱上的一台设备,主要用于完成日本实验舱内的一些任务和对实验舱进行维修和保养。为建造这台遥控机械臂系统,日本宇航局曾进行过大量的前期准备:1997年8月,在发现号航天飞机STS-85的飞行中进行过机械臂的飞行演示;1997年11月,又用工程试验卫星-7号进行测试,因而在开始正式设计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和设计经验。日本的机械臂由两只臂组成:主臂(长10米)和小臂(长2米),能够移动7吨的有效载荷。主臂的末端连接着小臂,每只臂上有6关节,可以像人的手臂一样活动。对机械臂的操纵是由在加压舱内的航天员来完成,臂的末端有摄像机,加压舱内有闭路电视。日本遥控机械臂的使用寿命是10年,如果发生故障航天员可以通过太空行走进行维修。
  (5)苏联的机械臂
  苏联的机械臂实际上就是一台简单的起重装置,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安装了两台起重装置。这种起重装置长14米,重45千克,安装在空间站核心舱的两边,每台装置能起吊700千克的有效载荷,航天员在核心舱内对起重装置进行操纵和控制。
  38 在出舱活动中为什么要对航天员的身体进行限制或固定?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不是都要使用脚固定器?
  在出舱活动中,在工作站上对舱外航天员作适当的限制或固定是非常必要的。在舱外工作站上应提供人员和设备的固定装置,以最大限度提高舱外航天员的工作能力。不能提供适当固定是航天员太空行走失败的主要原因。不良的固定装置不仅会影响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的完成,而且使航天员事倍功半、容易疲劳、增加生保系统的工作负荷,甚至不得不提前结束出舱活动。不良的固定装置也容易损坏出舱活动设备。熟练使用固定装置是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的主要内容。
  不同的工作站应使用什么样的固定装置应根据出舱任务而定。对于短期出舱任务,体力劳动强度又不太大,如完成设备仪器的检测和小修工作,使用安全带和扶手即可,完全不必要使用脚固定器;但在舱外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体力劳动或重体力劳动的航天员,就必需使用脚固定器。
  39 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有几种脚固定器?美国航宇局对脚固定器的设计有何要求?
  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共有两种脚固定器:便携式脚固定器和遥控机械臂上的专用脚固定器。便携式脚固定器用铝合金制成,重3.8千克,固定脚的踏板部分长40.49厘米、宽52.07厘米。脚踏板的倾斜度可以调节,一般向下倾斜20~30度比较舒适。遥控机械臂上的专用脚固定器和便携式脚固定器差不多,它是专门安装在航天飞机遥控机械臂的末端上,可以支托着航天员到距离比较远的工作位置完成任务。
  美国航宇局对脚固定器的设计要求是:①穿着航天鞋也能方便地从脚固定器中进去或出来;②脚固定器应适合各种尺寸的航天鞋使用;③穿着航天鞋的脚不可以无意中从固定器中拔出来;④在应急情况下航天员的脚应能迅速从固定器中拔出来;⑤脚踏板的倾斜度可以根据航天员的工作姿态进行调节;⑥脚固定器必需用金属制成,金属材料应符合美国航宇局的有关标准。
其他文献
日本决定派遣宙斯盾驱逐舰防范朝鲜试射导弹    介于朝鲜有疑似准备发射远程弹道导弹大浦洞-2导弹一事,日本防卫省已基本决定,为防备朝鲜发射的导弹飞向日本,将派遣装备有SM-3拦截弹的宙斯盾驱逐舰开赴日本海。  日本防卫省官员表示,若朝鲜发射准备迹象更加明显,将部署海上自卫队包括金刚号、鸟海号在内的6艘宙斯盾驱逐舰至日本海等海域。  1998年8月朝鲜发射大浦洞-1导弹飞越日本列岛、2006年7月又
期刊
美欧将联合探测木星和土星    美国航宇局(NASA)和欧空局决定首先寻求联合开展一项任务,对木星及其4颗最大的卫星进行研究,并对探测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和土卫二的另一项任务进行规划。这两个宏大的项目将为未来的行星科学研究搭建舞台。作为旗舰级的外行星探测任务,它们将最终回答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太阳系其它地方是否存在适居条件等问题。  这两项探测任务分别称为“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和“土卫六土星系统
期刊
印度展示载人飞船设计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09年印度航展上首次对外展示了其载人飞船设计方案。飞船由可乘3人的载人舱和用于任务管理的服务舱构成,将由2型“静地卫星运载器”或3型“静地卫星运载器”火箭发射,执行7天的飞行任务。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研制发射逃逸和生命保障系统。该组织主席奈尔称,如所需经费到位,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可在2015年进行,并说印度载人航天任务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月球。 
期刊
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2012年前装备印空军    印度和俄罗斯合资的布拉莫斯公司日前宣布,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研发计划进展顺利,首批投入实战部署的空射型导弹将于2012年前装备印度空军。  与陆基及舰载型相比,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在诸多方面均作了重大改进,如:减轻了导弹质量,减小了导弹助推器的尺寸,解决了导弹离开载机后的气动稳定性问题。  目前,印度空军已经决定将首批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部
期刊
随着嫦娥一号完美谢幕,月球探测计划“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便成了关注焦点,我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将实现探测器在月面上软着陆,最紧要问题是怎么选择落点呢?  我国卫星专家们给出了选点五大原则,请大家一起参谋一下:  第一,要有利于实现科学探测目标。为了实现科学探测目标,着陆区无疑应该选择在地质现象丰富的地区,如月海和高地的接触带、大型山脉、典型撞击坑构造区域等,以满足月球地质研究的需要;着陆区应
期刊
2009年2月12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一份来自北京的特殊礼物——全国第四届太空画展的获奖证书和奖品,令浙江省嘉兴市阳光小学的全体师生群情激荡:“我们得奖啦!我们的太空画获得全国第四届太空画展大奖啦!”  对于一所建校不到2年,拥有9个班级365名学生的新小学来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离不开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更离不开我校师生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求知精神。  未来
期刊
海南发射场3月底开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将于今年3月底正式开建,并力争在2013年具备发射条件。  “文昌发射场将取代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主要功能,将来我国的地球同步卫星都将主要在这里发射。”张建启说,“文昌发射场形成能力以后,原有的有污染的火箭将被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取代。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不
期刊
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她相伴494天的月球,然后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嫦娥一号留下的珍贵“遗产”    嫦娥一号在浴火中永生,在她的身后,留下的是十分珍贵的“遗产”。  
期刊
20年风雨征程,20年岁月如歌;  17次征战天疆,17次铸就辉煌。  屈指算来,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首发于1988年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星起,到2008年底第17枚火箭发射遥感卫星五号获得圆满成功,其间历时整整20年。漫长的20年,完美的17次发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做到了首发成功、发发成功。  2009年1月5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的型号工作会上,马兴瑞总经理代表党组向
期刊
哈德利和肖特的反射望远镜    如上期所述,格里高里的反射望远镜设计是超前的,真正制作出第一块金属抛物面镜的人是一位英国的数学家约翰·哈德利(John Hadley,1682~1744)。他设计了一套方法,用来检测镜面聚焦的精度:制作了一个照明装置,使得只有当镜面能够把光线会聚到一点时,整个镜面才能被均匀地照亮;如果检测发现镜面某部分的照明不均匀,就着重研磨那个区域。  这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