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案例描述
1.起因
今年我接手当初二(6)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数学老师就在办公室抱怨我班的课没法上了,在我的询问下他告诉我是一个叫小强的学生在课堂上被他说了几句,竟马上拿起书包摔门而去,而且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听完我就火了,竟有这样的学生,眼里哪有老师!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叫小强的这个学生表现确实很不俗:衣着前卫,发型古怪,还戴着一只耳丁,整个人摊在座位上,一只脚横在过道上,我在讲台上使劲压住火,但他还是故意在抽屉摆弄发出很大的声响,我只能让他先出去了。课间他倒是开门见山的和我说他就是和我对着干,眼神是挑衅的,我也强硬的告诉他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他就得归我管,他说:“那是你的事。”完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僵持了几分钟,我想今天一定要让他软下来,就放下老师的架子,换一种口气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他以前也不这样,都是老师和他过不去,他也向我摆明立场,在家里他连父母也敢骂。那我也告诉他如果他在今后的一年半时间内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他必须想尽办法和每位老师搞好关系,老师们也会用新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他低下头不说话,我问他能做到吗,他说试试看。和我的态度缓和了许多,接下的日子在我的课堂上他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但他和数学老师的关系还是很僵。
2.经过
没过几天,小强因为劝阻一位学生不要在走廊上挡道,而和那位学生发生冲突,把对方打成骨折,对方家长气势汹汹,坚决要揍他,说小强的品质本身就恶劣。我挺身而出替小强辩护,那位家长的态度才缓和一些,但要求小强的家长出面解决医药费的问题。小强终于露出他脆弱的一面,我安慰他说:“事情出了,是男子汉就要面对,老师和你一起度过难关,你回家把家长叫过来。”“老师,他们不管我的,他们绝不会来的。”我看他都快哭出来了,最后他还是回家了,但失望而回。我看教育他的时机到了,便说:“现在老师和家长都不支持你,你就会被他们揍扁,为什么你家人不理你,是因为之前你做了太多让人失望的事,你如果真心悔改,我帮你解决这事,并和你父母说让他们原谅你。”他眼里闪着泪光,郑重的点了一下头,我转念一想能不能利用这件事情来缓解他和数学老师的关系,因为数学老师是老教师,说话德高望重,处理这种事情更有经验,让他去找她帮忙,这时候,正好数学老师来了,但没等他开口,数学老师就数落他怎样和她对着干,这一次他无奈的低下头,没有还嘴。事后,我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他的家长表示会赔偿费用和不放弃他们的孩子的,我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3.后记
在这一周的周记里,小强竟然写了满满的一张纸,字也写的比以前工整多了,诉说对我的感激之情,并想知道怎样才能报答我,而且承诺自己以后会好好表现,也坦白自己想和数学老师处好关系!那一天,我的心情好极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约他聊天,他显的受宠若惊,不自觉的拘谨起来,我充分肯定了他这段时间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希望他在此基础上做的更好,至于报答,我说如果他能在一个月内让我听到数学老师表扬他,那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他苦笑了一下,说很难,但会努力去做。两个星期后我终于从数学老师的嘴里听到了赞扬他的话。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他羞涩的低下了头!看的出他的内心很兴奋。虽然到目前为止,在学习上他还有很多缺点,如上课走神,作业完成不好,但基本上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因为他和老师之间的那扇门已经开启,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我想他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二、 案例评析与反思
通过这件事情,我清楚地认识到:
1.方法很重要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当我们遭遇学生的拒绝甚至顶撞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够“以权压人”,而要冷静地思考,尊重学生,摸准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师生之间会产生较强的对立情绪,很需要有一个缓解的过程,而只有充分全面了解情况,才可以较好地沟通和交谈。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谁要教学生,谁就应当体察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灵。”对于有些比较容易激动的师生,发生矛盾后,首先应让他们冷静下来后,采用“过后迂回”的方法,等“障碍”排除后再触及问题本身。另外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心理沟通”与“心理位移”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使矛盾有效化解。
2.爱更重要
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发现我自己的心态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以前对待学生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模式发展。结果很难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现在我真正认识到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用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所以我坚信对小强这种内心脆弱,外表桀獒不驯的学生,你只要放下架子用师爱关心他,用情感化他,用理说服他,是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理性的爱可以说是一种神奇的武器,是一种魔力,能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否则,就如罗素所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1.起因
今年我接手当初二(6)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数学老师就在办公室抱怨我班的课没法上了,在我的询问下他告诉我是一个叫小强的学生在课堂上被他说了几句,竟马上拿起书包摔门而去,而且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听完我就火了,竟有这样的学生,眼里哪有老师!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叫小强的这个学生表现确实很不俗:衣着前卫,发型古怪,还戴着一只耳丁,整个人摊在座位上,一只脚横在过道上,我在讲台上使劲压住火,但他还是故意在抽屉摆弄发出很大的声响,我只能让他先出去了。课间他倒是开门见山的和我说他就是和我对着干,眼神是挑衅的,我也强硬的告诉他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他就得归我管,他说:“那是你的事。”完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僵持了几分钟,我想今天一定要让他软下来,就放下老师的架子,换一种口气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他以前也不这样,都是老师和他过不去,他也向我摆明立场,在家里他连父母也敢骂。那我也告诉他如果他在今后的一年半时间内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他必须想尽办法和每位老师搞好关系,老师们也会用新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他低下头不说话,我问他能做到吗,他说试试看。和我的态度缓和了许多,接下的日子在我的课堂上他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但他和数学老师的关系还是很僵。
2.经过
没过几天,小强因为劝阻一位学生不要在走廊上挡道,而和那位学生发生冲突,把对方打成骨折,对方家长气势汹汹,坚决要揍他,说小强的品质本身就恶劣。我挺身而出替小强辩护,那位家长的态度才缓和一些,但要求小强的家长出面解决医药费的问题。小强终于露出他脆弱的一面,我安慰他说:“事情出了,是男子汉就要面对,老师和你一起度过难关,你回家把家长叫过来。”“老师,他们不管我的,他们绝不会来的。”我看他都快哭出来了,最后他还是回家了,但失望而回。我看教育他的时机到了,便说:“现在老师和家长都不支持你,你就会被他们揍扁,为什么你家人不理你,是因为之前你做了太多让人失望的事,你如果真心悔改,我帮你解决这事,并和你父母说让他们原谅你。”他眼里闪着泪光,郑重的点了一下头,我转念一想能不能利用这件事情来缓解他和数学老师的关系,因为数学老师是老教师,说话德高望重,处理这种事情更有经验,让他去找她帮忙,这时候,正好数学老师来了,但没等他开口,数学老师就数落他怎样和她对着干,这一次他无奈的低下头,没有还嘴。事后,我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他的家长表示会赔偿费用和不放弃他们的孩子的,我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3.后记
在这一周的周记里,小强竟然写了满满的一张纸,字也写的比以前工整多了,诉说对我的感激之情,并想知道怎样才能报答我,而且承诺自己以后会好好表现,也坦白自己想和数学老师处好关系!那一天,我的心情好极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约他聊天,他显的受宠若惊,不自觉的拘谨起来,我充分肯定了他这段时间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希望他在此基础上做的更好,至于报答,我说如果他能在一个月内让我听到数学老师表扬他,那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他苦笑了一下,说很难,但会努力去做。两个星期后我终于从数学老师的嘴里听到了赞扬他的话。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他羞涩的低下了头!看的出他的内心很兴奋。虽然到目前为止,在学习上他还有很多缺点,如上课走神,作业完成不好,但基本上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因为他和老师之间的那扇门已经开启,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我想他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二、 案例评析与反思
通过这件事情,我清楚地认识到:
1.方法很重要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当我们遭遇学生的拒绝甚至顶撞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够“以权压人”,而要冷静地思考,尊重学生,摸准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师生之间会产生较强的对立情绪,很需要有一个缓解的过程,而只有充分全面了解情况,才可以较好地沟通和交谈。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谁要教学生,谁就应当体察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灵。”对于有些比较容易激动的师生,发生矛盾后,首先应让他们冷静下来后,采用“过后迂回”的方法,等“障碍”排除后再触及问题本身。另外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心理沟通”与“心理位移”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使矛盾有效化解。
2.爱更重要
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发现我自己的心态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以前对待学生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模式发展。结果很难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现在我真正认识到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用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所以我坚信对小强这种内心脆弱,外表桀獒不驯的学生,你只要放下架子用师爱关心他,用情感化他,用理说服他,是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理性的爱可以说是一种神奇的武器,是一种魔力,能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否则,就如罗素所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