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实现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呢?
一、进入情境,渲染文本自身的情感美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教学,应该是情感流淌的血脉,应该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特殊的葬礼》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并表达了往日瀑布那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再让学生感受今日瀑布在那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个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的凄惨景象,并把这两者进行对比。接着,教师动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他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他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见不到他了……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当读到“奄奄一息”时,许多学生热泪盈眶,读到最后,全班学生忍不住深情地齐读起来。教师的一段真情告白,自然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把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失带给人的伤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把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所造成的悲剧瞬间升华了!试想:这样的教学怎能不感染学生?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的环保意识又怎能不迅速提升?
二、品词析句,折射文本背后的内涵美
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更是灿烂辉煌,小学教材选取的内容充其量只能是文化海洋中的微小一滴。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探究教材背后的海洋,追溯历史,在语言与精神的烛光中拔节成长! 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时,课堂上一学生对“仅存的部分经卷”产生了兴趣,而这一词的背景却记录着祖国一段屈辱历史、一个民族悲剧。教师没有多讲,只是把余秋雨的《道士塔》节选部分章节出示给学生。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摞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
“(王圆篆)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是那样的不知轻重,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地把敦煌文物拱手送给外国人……
一次质疑引发一段丰盈的历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对一段历史的认识,还受到人文的熏陶,形成对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样的解读不仅是对文化的深入、顺应和皈依,而且还能让课堂教学思接千载,丰富灵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向往。在引领学生探究时,教师的无声表白,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任由文字默默地诉说,任由情感悄悄地滋润。课堂一片肃静,只看到一张张悲愤的面孔,只听到一声声轻轻的叹息,文本背后的情感和精神正流入学生心灵,感召学生的生命。
三、课后拓展,延续文本的意境美
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让学生记忆知识,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探求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那学生与生俱来的那种求知的渴望便会日渐泯灭。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每一堂都应该是课虽下而意犹存,每一堂课的结束也应该是课外学习的崭新开始!
一位教师执教《只捡儿童多处行》一课时,临近下课,她是这样处理的:
人们都称冰心老人是真善美的结合体,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儿童,献给了文学事业。这篇文章是冰心老人六十岁时候写的,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对儿童浓浓的关爱,感受到她的一颗炽热的童心。
巴金曾说: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沈从文说: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
读冰心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为我们留下了哪些作品:《三寄小读者》、《小橘灯》、《往事》、《南归》、《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繁星》……一个个唯美题目,像磁石一样地把学生的阅读渴望转向课外。一篇篇散文,一首首小诗,清新隽丽,轻倩灵活。“真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犹如一池春水,风过后,漾起锦似的涟漪。”
“情感美、内涵美、意境美”漾起涟漪之后,就是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这正是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之所在。
一、进入情境,渲染文本自身的情感美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教学,应该是情感流淌的血脉,应该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特殊的葬礼》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并表达了往日瀑布那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再让学生感受今日瀑布在那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个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的凄惨景象,并把这两者进行对比。接着,教师动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他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他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见不到他了……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当读到“奄奄一息”时,许多学生热泪盈眶,读到最后,全班学生忍不住深情地齐读起来。教师的一段真情告白,自然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把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失带给人的伤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把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所造成的悲剧瞬间升华了!试想:这样的教学怎能不感染学生?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的环保意识又怎能不迅速提升?
二、品词析句,折射文本背后的内涵美
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更是灿烂辉煌,小学教材选取的内容充其量只能是文化海洋中的微小一滴。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探究教材背后的海洋,追溯历史,在语言与精神的烛光中拔节成长! 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时,课堂上一学生对“仅存的部分经卷”产生了兴趣,而这一词的背景却记录着祖国一段屈辱历史、一个民族悲剧。教师没有多讲,只是把余秋雨的《道士塔》节选部分章节出示给学生。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摞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
“(王圆篆)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是那样的不知轻重,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地把敦煌文物拱手送给外国人……
一次质疑引发一段丰盈的历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对一段历史的认识,还受到人文的熏陶,形成对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样的解读不仅是对文化的深入、顺应和皈依,而且还能让课堂教学思接千载,丰富灵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向往。在引领学生探究时,教师的无声表白,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任由文字默默地诉说,任由情感悄悄地滋润。课堂一片肃静,只看到一张张悲愤的面孔,只听到一声声轻轻的叹息,文本背后的情感和精神正流入学生心灵,感召学生的生命。
三、课后拓展,延续文本的意境美
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让学生记忆知识,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探求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那学生与生俱来的那种求知的渴望便会日渐泯灭。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每一堂都应该是课虽下而意犹存,每一堂课的结束也应该是课外学习的崭新开始!
一位教师执教《只捡儿童多处行》一课时,临近下课,她是这样处理的:
人们都称冰心老人是真善美的结合体,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儿童,献给了文学事业。这篇文章是冰心老人六十岁时候写的,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对儿童浓浓的关爱,感受到她的一颗炽热的童心。
巴金曾说: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沈从文说: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
读冰心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为我们留下了哪些作品:《三寄小读者》、《小橘灯》、《往事》、《南归》、《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繁星》……一个个唯美题目,像磁石一样地把学生的阅读渴望转向课外。一篇篇散文,一首首小诗,清新隽丽,轻倩灵活。“真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犹如一池春水,风过后,漾起锦似的涟漪。”
“情感美、内涵美、意境美”漾起涟漪之后,就是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这正是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