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它不仅符合幼儿自身的年龄属性,同时也符合我国幼儿素质科学教育的方针战略。本文围绕幼儿区域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性建议,旨在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效。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材料 投放 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13-01
引言
幼儿园的活动区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种很好模式,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活动场景的设计,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活动材料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继而借助这一过程来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生理、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活动区域既包括室内活动区,也包括室外活动区,因而活动区域涉及到的材料种类和内容就很多,不仅有游戏性的材料,还有教育性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投放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的内涵
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投放时必须遵循合理有效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遵循适宜性的原则。针对幼儿群体的普遍心理及生理特点,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一方面应该尽量使材料形象生动,具备一定的美感;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使活动材料丰富多样化。此外,活动材料的投放还应该满足适时适地,切实为区域活动服务。
其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生理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尽可能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时,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的个体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材料投放时还要考虑到某些个体或小群体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此外,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也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投放。
第三,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具备一定的探究性。由于幼儿的思维体系还没有建立,所以好奇心很强,正因为思维没有固化因而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很快,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全面的思维体系和价值体系。在活动材料投放时不仅要根据活动开展和教育目标来进行材料的投放,同时还要尽可能涵盖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给幼儿留有空间去自由发现、自由思考和自由探索。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现状及问题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也在不断向可操作性、科学化、丰富化的方向发展,但实际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机构和人员引起注意:
其一,封闭性材料比例较重,开放性材料屈指可数。由于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就有了既定的目标,因此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也不自觉的受到目标的干扰,导致活动材料仅限于教师心中的既定目标,不具备开放性,如此一来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必然受到既定目标的限制,对于某些幼儿来说是符合内心的兴趣和爱好的,可对于另一些幼儿来说可能就感到无趣没有参与的积极性。
其二,对于投放材料的评价标准有偏颇。很多教师认为投放材料的丰富程度与投放数量和种类有关,但这个评价标准十分笼统,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比如同样种类的20个玩具,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会表现出更多的玩法,如果减少玩具个数会很明显的影响到幼儿的活动效果;同样的20个玩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如果减少数量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年龄层幼儿来说,数量并不是单一决定材料丰富度的指标。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1.利用活动内容来提高区域材料的利用度,人为增加开放性
对于教师来说,面对着不同年龄段、性格和爱好迥异的幼儿,完全依靠活动材料来满足所有的个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只能在丰富活动材料的基础上不断用新颖开放的活动内容来弥补。比如教师可以尽量选择不限制材料、不限制玩法的活动内容,只给出基本的活动规则和评判规则,这样可以由幼儿来根据自身的需求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很好地避免既定活动目标和既定活动材料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还经常会发挥奇思妙想来设计一些新的玩法,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2.区域活动评价体系的模式创新
很多幼儿园仍然沿用教师为主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不利于他们独立能力的养成。对此幼儿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将教师自己和幼儿放在同一个层面上,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变主动控制为示范引导。在具体区域活动实践中,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进行合理的材料投放,另一方面在活动各个环节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分享观点,通过幼儿的全程参与及自我评价满足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更加有兴趣去参与,更加有胆量去表达。
3.利用活动的各个环节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价值观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很多冲突事件,比如幼儿因为活动材料而引发的争抢行为,对于不按照规则我行我素的行为等等,对于这些冲突事件教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和惩罚,更应该利用这些机会来进行合理的引导,纠正思想上的错误价值观。
比如在冲突时,讓当事人进行身份互换:“如果你是对面的小朋友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引导来让幼儿减少自私的心理,能够慢慢体察到别人。又比如有些幼儿不喜欢整理活动材料,因为不想做就不做,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应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比如以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这种通俗的例子来引导和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责任意识。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幼儿机构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问题进行了探讨,帮助幼儿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根据目前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关注,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活动材料的投放,充分发挥出区域活动的价值和效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选择,秦铭蔓,刘珍珍,《青春岁月》,2011(16).
[2]科学探索室中物质材料投放的原则与指导策略,秦旭芳,孙晓明,《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2008(10).
[3]小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标的策略,黄莉,《家教世界》,2013(24).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材料 投放 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13-01
引言
幼儿园的活动区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种很好模式,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活动场景的设计,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活动材料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继而借助这一过程来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生理、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活动区域既包括室内活动区,也包括室外活动区,因而活动区域涉及到的材料种类和内容就很多,不仅有游戏性的材料,还有教育性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投放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的内涵
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投放时必须遵循合理有效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遵循适宜性的原则。针对幼儿群体的普遍心理及生理特点,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一方面应该尽量使材料形象生动,具备一定的美感;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使活动材料丰富多样化。此外,活动材料的投放还应该满足适时适地,切实为区域活动服务。
其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生理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尽可能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时,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的个体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材料投放时还要考虑到某些个体或小群体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此外,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也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投放。
第三,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具备一定的探究性。由于幼儿的思维体系还没有建立,所以好奇心很强,正因为思维没有固化因而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很快,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全面的思维体系和价值体系。在活动材料投放时不仅要根据活动开展和教育目标来进行材料的投放,同时还要尽可能涵盖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给幼儿留有空间去自由发现、自由思考和自由探索。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现状及问题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也在不断向可操作性、科学化、丰富化的方向发展,但实际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机构和人员引起注意:
其一,封闭性材料比例较重,开放性材料屈指可数。由于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就有了既定的目标,因此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也不自觉的受到目标的干扰,导致活动材料仅限于教师心中的既定目标,不具备开放性,如此一来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必然受到既定目标的限制,对于某些幼儿来说是符合内心的兴趣和爱好的,可对于另一些幼儿来说可能就感到无趣没有参与的积极性。
其二,对于投放材料的评价标准有偏颇。很多教师认为投放材料的丰富程度与投放数量和种类有关,但这个评价标准十分笼统,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比如同样种类的20个玩具,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会表现出更多的玩法,如果减少玩具个数会很明显的影响到幼儿的活动效果;同样的20个玩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如果减少数量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年龄层幼儿来说,数量并不是单一决定材料丰富度的指标。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1.利用活动内容来提高区域材料的利用度,人为增加开放性
对于教师来说,面对着不同年龄段、性格和爱好迥异的幼儿,完全依靠活动材料来满足所有的个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只能在丰富活动材料的基础上不断用新颖开放的活动内容来弥补。比如教师可以尽量选择不限制材料、不限制玩法的活动内容,只给出基本的活动规则和评判规则,这样可以由幼儿来根据自身的需求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很好地避免既定活动目标和既定活动材料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还经常会发挥奇思妙想来设计一些新的玩法,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2.区域活动评价体系的模式创新
很多幼儿园仍然沿用教师为主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不利于他们独立能力的养成。对此幼儿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将教师自己和幼儿放在同一个层面上,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变主动控制为示范引导。在具体区域活动实践中,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进行合理的材料投放,另一方面在活动各个环节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分享观点,通过幼儿的全程参与及自我评价满足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更加有兴趣去参与,更加有胆量去表达。
3.利用活动的各个环节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价值观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很多冲突事件,比如幼儿因为活动材料而引发的争抢行为,对于不按照规则我行我素的行为等等,对于这些冲突事件教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和惩罚,更应该利用这些机会来进行合理的引导,纠正思想上的错误价值观。
比如在冲突时,讓当事人进行身份互换:“如果你是对面的小朋友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引导来让幼儿减少自私的心理,能够慢慢体察到别人。又比如有些幼儿不喜欢整理活动材料,因为不想做就不做,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应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比如以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这种通俗的例子来引导和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责任意识。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幼儿机构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问题进行了探讨,帮助幼儿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根据目前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关注,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活动材料的投放,充分发挥出区域活动的价值和效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选择,秦铭蔓,刘珍珍,《青春岁月》,2011(16).
[2]科学探索室中物质材料投放的原则与指导策略,秦旭芳,孙晓明,《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2008(10).
[3]小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标的策略,黄莉,《家教世界》,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