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肖邦《夜曲》的结构特征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其歌唱性的旋律和和聲与复调的运用以及织体形式的多样性都是关注的重点。
关键字:肖邦;《夜曲》;音乐家;
《夜曲》是肖邦的钢琴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浪漫主义为体裁的作品。19世纪爱尔兰钢琴家菲尔德首次创作了《夜曲》,其是主要以抒情为表现形式的钢琴作品。肖邦创作的《夜曲》一共有21首,不过肖邦二次创作的作品并没有仿照菲尔德,而是创新出了自己的风格。肖邦创作的《夜曲》在织体形式、歌唱性旋律以及和声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譬如,歌唱性旋律方面,肖邦巧妙地将插部安排在整首钢琴曲的主部和中间部之间,同时强化情绪转变的两个点主要采用慢板的旋律和快速的华彩音群来实现;在思想感情的流露上,《夜曲》主要是借助优雅动人的旋律促使作者心中细腻丰富的情感得以宣泄和流露。与此同时,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肖邦的创作风格进一步成熟,一种新的感情因素在《夜曲》创作中得以体现,这种新的感情因素就是充满力量的悲伤愤怒的音调,这种新的情感因素的注入使得《夜曲》有了质的变化和发展。
一、《夜曲》的结构特征
《夜曲》在创作结构上多是运用三部曲的形式,通常都是有一个对照的中段。尽管这样,也经常发展为随性并且复杂的形式。例如,F大调《夜曲》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三段式结构。呈示段是由五句构成的乐段,F大调,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具有歌唱性特征的抒情形式。中段是重新写成,以激愤躁动的戏剧性形象和呈示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段的结构是复乐段:首段始终都是运用呈示段的同音小段,第二段为首段的平行乐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二段的下半部分开始引出下段。像这样有着很强对照中段和早三段的乐曲是非常罕见的。《降E大调夜曲》之二是肖邦最流行的作品之一,变化再现三段式为其结构,呈示段自身就有一次重复和变化。主题A段是一首抒发情感且优美的歌。插部B段的旋律是经过8小节A段的主题装饰后引出的。A段经过3次重复以后进入了C段。其中穿插的小节是前面主题的拓展和延伸,宣叙调犹如在柔情似水地诉说内心的情感。中段与再现段相结合重复变化了一次,且呈示段的主题多次出现装饰的变奏,这就形成了主题分散变奏的结构。
二、《夜曲》的艺术特色
《夜曲》的艺术特色是有着歌唱性的旋律、胆大新奇的和声以及多变的织体形式,《夜曲》的这种艺术特色是《夜曲》得以成功并且闻名世界的主要原因。同时《夜曲》的成功也带给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新的动力。
(1)歌唱性的旋律
《夜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歌唱性的旋律。肖邦善长用钢琴的“歌唱”来感动人,作品主要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抒发情感以及歌唱性。肖邦所处的时代是浪漫的音乐艺术时期,当时是以追求艺术上的个性、情感的解放为主流的时代。那个时代的肖邦巧妙并且完美地将自己细腻且丰富的情感注入到《夜曲》的创作当中,并且这种细腻且丰富的情感是以旋律体现的。在肖邦所创作的大部分《夜曲》中,肖邦善于运用慢板的速度来表达情境之间的相互融合,因为这样更加有助于表达柔美的旋律线条。在旋律的创作上,肖邦惯用“加花变奏”的手法,即使这样使得器乐性比较明显,但并不阻碍基本的旋律基调,而且极大程度地加深了旋律的音调表现。
(2)和声与复调的运用
肖邦是和声方面的音乐大师。肖邦运用半音不协和音以及装饰音创造出了极具情意表达又十分胆大、新奇的和声效果。肖邦用其独到的处理和声的方式使他走在了音乐时代的前端,创造了不同凡响的色彩变化,甚至产生了戏剧性的效应。当然,肖邦的和声处理是和乐曲旋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肖邦这种把和声处理同旋律结合在一起的变化莫测的神奇的音乐效果得到了音乐界的惊叹。在我们过多地阐述肖邦运用和音所产生的效果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另一个重要手段的运用,即复调音乐,在肖邦的作品中,多声部就是复调,复调的运用经常使音乐产生很多出人意料的效果,即各个声部之间不雷同,也没有重复旋律。肖邦把每个声部连接在一起,让每一个声部都拥有符合自己特点的旋律。事实上,肖邦所运用的复调方法除了主要旋律的声部以外,还巧妙地使有了旋律化的、特殊的形式创造伴奏性质的多声部。这种形式一方面是为了烘托主声部,另一方面又比一般的伴奏声部具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风格。在《夜曲》中,这种现象经常可以见到,主要声部除外,低音以及和声都是具有自己独立特点的旋律线。如果单独弹奏这些声部的旋律线,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美妙的多声部是绝对不容忽略的。
他运用大量的色彩和声,并将半音阶和声以及伴随的不协和声发展到了以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肖邦擅长运用以大调来结束小调乐曲的音乐技巧,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以及功能来加深乐曲的情感色彩。
(3)织体形式的多样性
肖邦的创作在伴奏织体方向上,已不是前人那样仅运用简单、规范的分解和弦,而是采用多种手法来丰富其伴奏织体。《夜曲》的创作突破了前人菲尔德一贯运用的右手主旋律、简单的左手分解和弦为伴奏的织体形式,肖邦在《夜曲》的创作上主要运用了多种手段来润色和丰富作品的织体形式和伴奏手段。如拓宽和延伸伴奏的音域;在伴奏中运用旋律的因素或者复调的写法。例如,在B大调《夜曲》中,首段运用舒展的节奏,并用左手来分解和弦,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使得品的主旋律更加优美动人,并且随着感情的变化,双手渐渐地融入了双音。伴奏织体的旋律性非常突出,它不仅烘托主旋律,而且还要协作内声部,形成多声部的综合旋律,使得伴奏与主旋律完美地融为一体。肖邦使《夜曲》中伴奏的音域得到了拓宽,有的甚至到达了三个八度,同时肖邦在伴奏中也增添了旋律的因素,使得《夜曲》成为流动性的自由旋律。肖邦善于运用随性自由的复调音乐手法,并且采用独立动机的音乐型伴奏来烘托主题的旋律。我们在《夜曲》中还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多么小的一个篇节,肖邦都要给其加上前奏、尾声、补充等。可以看出,肖邦对于作品的创作,都是基于自己感性的联想以及理性的思考:感性的联想所造成的强烈的感情充斥在整部作品当中,这就造成了音乐发展的失衡。而他的理性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就是在这些失衡的部分加入尾声、补充扩充等,这又使得整部作品的音乐得到了重新的平衡完美。
三、结语
在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总是想像着我们处在美的氛围之中虽然美有优美、壮美,壮美有雄壮,也有悲壮。但音乐尤其是大师创造的经典音乐总能感染我们的情绪把我们带进各式各样的美的世界,而且令我们流连忘返,令我们久久难忘。
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感受。一首欢快的音乐,它的旋律,欢快跳跃,所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伤的歌曲,只要听到它的旋律,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是我学到的,无论听什么音乐,只要旋律一响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乐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这就是音乐鉴赏的所在,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
音乐对我们来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已经无法再忽视它的存在。总之,我们已无法离开它,拥有它使我们生活的充实有色彩。
参考文献:
[1]周世滨.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4]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关键字:肖邦;《夜曲》;音乐家;
《夜曲》是肖邦的钢琴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浪漫主义为体裁的作品。19世纪爱尔兰钢琴家菲尔德首次创作了《夜曲》,其是主要以抒情为表现形式的钢琴作品。肖邦创作的《夜曲》一共有21首,不过肖邦二次创作的作品并没有仿照菲尔德,而是创新出了自己的风格。肖邦创作的《夜曲》在织体形式、歌唱性旋律以及和声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譬如,歌唱性旋律方面,肖邦巧妙地将插部安排在整首钢琴曲的主部和中间部之间,同时强化情绪转变的两个点主要采用慢板的旋律和快速的华彩音群来实现;在思想感情的流露上,《夜曲》主要是借助优雅动人的旋律促使作者心中细腻丰富的情感得以宣泄和流露。与此同时,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肖邦的创作风格进一步成熟,一种新的感情因素在《夜曲》创作中得以体现,这种新的感情因素就是充满力量的悲伤愤怒的音调,这种新的情感因素的注入使得《夜曲》有了质的变化和发展。
一、《夜曲》的结构特征
《夜曲》在创作结构上多是运用三部曲的形式,通常都是有一个对照的中段。尽管这样,也经常发展为随性并且复杂的形式。例如,F大调《夜曲》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三段式结构。呈示段是由五句构成的乐段,F大调,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具有歌唱性特征的抒情形式。中段是重新写成,以激愤躁动的戏剧性形象和呈示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段的结构是复乐段:首段始终都是运用呈示段的同音小段,第二段为首段的平行乐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二段的下半部分开始引出下段。像这样有着很强对照中段和早三段的乐曲是非常罕见的。《降E大调夜曲》之二是肖邦最流行的作品之一,变化再现三段式为其结构,呈示段自身就有一次重复和变化。主题A段是一首抒发情感且优美的歌。插部B段的旋律是经过8小节A段的主题装饰后引出的。A段经过3次重复以后进入了C段。其中穿插的小节是前面主题的拓展和延伸,宣叙调犹如在柔情似水地诉说内心的情感。中段与再现段相结合重复变化了一次,且呈示段的主题多次出现装饰的变奏,这就形成了主题分散变奏的结构。
二、《夜曲》的艺术特色
《夜曲》的艺术特色是有着歌唱性的旋律、胆大新奇的和声以及多变的织体形式,《夜曲》的这种艺术特色是《夜曲》得以成功并且闻名世界的主要原因。同时《夜曲》的成功也带给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新的动力。
(1)歌唱性的旋律
《夜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歌唱性的旋律。肖邦善长用钢琴的“歌唱”来感动人,作品主要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抒发情感以及歌唱性。肖邦所处的时代是浪漫的音乐艺术时期,当时是以追求艺术上的个性、情感的解放为主流的时代。那个时代的肖邦巧妙并且完美地将自己细腻且丰富的情感注入到《夜曲》的创作当中,并且这种细腻且丰富的情感是以旋律体现的。在肖邦所创作的大部分《夜曲》中,肖邦善于运用慢板的速度来表达情境之间的相互融合,因为这样更加有助于表达柔美的旋律线条。在旋律的创作上,肖邦惯用“加花变奏”的手法,即使这样使得器乐性比较明显,但并不阻碍基本的旋律基调,而且极大程度地加深了旋律的音调表现。
(2)和声与复调的运用
肖邦是和声方面的音乐大师。肖邦运用半音不协和音以及装饰音创造出了极具情意表达又十分胆大、新奇的和声效果。肖邦用其独到的处理和声的方式使他走在了音乐时代的前端,创造了不同凡响的色彩变化,甚至产生了戏剧性的效应。当然,肖邦的和声处理是和乐曲旋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肖邦这种把和声处理同旋律结合在一起的变化莫测的神奇的音乐效果得到了音乐界的惊叹。在我们过多地阐述肖邦运用和音所产生的效果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另一个重要手段的运用,即复调音乐,在肖邦的作品中,多声部就是复调,复调的运用经常使音乐产生很多出人意料的效果,即各个声部之间不雷同,也没有重复旋律。肖邦把每个声部连接在一起,让每一个声部都拥有符合自己特点的旋律。事实上,肖邦所运用的复调方法除了主要旋律的声部以外,还巧妙地使有了旋律化的、特殊的形式创造伴奏性质的多声部。这种形式一方面是为了烘托主声部,另一方面又比一般的伴奏声部具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风格。在《夜曲》中,这种现象经常可以见到,主要声部除外,低音以及和声都是具有自己独立特点的旋律线。如果单独弹奏这些声部的旋律线,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美妙的多声部是绝对不容忽略的。
他运用大量的色彩和声,并将半音阶和声以及伴随的不协和声发展到了以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肖邦擅长运用以大调来结束小调乐曲的音乐技巧,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以及功能来加深乐曲的情感色彩。
(3)织体形式的多样性
肖邦的创作在伴奏织体方向上,已不是前人那样仅运用简单、规范的分解和弦,而是采用多种手法来丰富其伴奏织体。《夜曲》的创作突破了前人菲尔德一贯运用的右手主旋律、简单的左手分解和弦为伴奏的织体形式,肖邦在《夜曲》的创作上主要运用了多种手段来润色和丰富作品的织体形式和伴奏手段。如拓宽和延伸伴奏的音域;在伴奏中运用旋律的因素或者复调的写法。例如,在B大调《夜曲》中,首段运用舒展的节奏,并用左手来分解和弦,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使得品的主旋律更加优美动人,并且随着感情的变化,双手渐渐地融入了双音。伴奏织体的旋律性非常突出,它不仅烘托主旋律,而且还要协作内声部,形成多声部的综合旋律,使得伴奏与主旋律完美地融为一体。肖邦使《夜曲》中伴奏的音域得到了拓宽,有的甚至到达了三个八度,同时肖邦在伴奏中也增添了旋律的因素,使得《夜曲》成为流动性的自由旋律。肖邦善于运用随性自由的复调音乐手法,并且采用独立动机的音乐型伴奏来烘托主题的旋律。我们在《夜曲》中还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多么小的一个篇节,肖邦都要给其加上前奏、尾声、补充等。可以看出,肖邦对于作品的创作,都是基于自己感性的联想以及理性的思考:感性的联想所造成的强烈的感情充斥在整部作品当中,这就造成了音乐发展的失衡。而他的理性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就是在这些失衡的部分加入尾声、补充扩充等,这又使得整部作品的音乐得到了重新的平衡完美。
三、结语
在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总是想像着我们处在美的氛围之中虽然美有优美、壮美,壮美有雄壮,也有悲壮。但音乐尤其是大师创造的经典音乐总能感染我们的情绪把我们带进各式各样的美的世界,而且令我们流连忘返,令我们久久难忘。
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感受。一首欢快的音乐,它的旋律,欢快跳跃,所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伤的歌曲,只要听到它的旋律,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是我学到的,无论听什么音乐,只要旋律一响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乐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这就是音乐鉴赏的所在,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
音乐对我们来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已经无法再忽视它的存在。总之,我们已无法离开它,拥有它使我们生活的充实有色彩。
参考文献:
[1]周世滨.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4]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