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肠道菌群失调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术前一般需作包括抗菌药物在内的肠道准备,在年老体弱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常表现为术后第3天出现腹痛、腹胀、腹泻、腹腔引流液增多及大便细菌培养阳性,严重者有可能危及生命。

其他文献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小肠恶性肿瘤的20%和全部软组织肉瘤的5%,GIST平均年发病率大约为1/10万[1].近年来,GIST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GIST生物学特点、生物学治疗及生物学预后因素作一综述.
期刊
结直肠癌是发病率占世界第3位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排第4位[1].至20世纪90年代初,外科治疗独领风骚,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后,各种治疗方法(或方式)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相继问世并应用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入21世纪后,多学科综合治疗逐渐在国外开展起来,使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结直肠癌患者2002年的5年生存率就提高到64.1%[2]。
期刊
患者 男,36岁.因腹痛、腹泻伴便血2个月于2009年10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5cm×5 cm大小的包块,质韧,边界欠清,可推动,有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生化正常,血清甲胎蛋白3.07μg/L,CEA 0.82 μg/L,CA153 3.6 U/ml,CA199小于2.0 kU/L,CA724 1.26 kU/L
期刊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3岁.主诉:上腹部不适2年余,疼痛加重并伴上腹部肿块1年余.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烧心、反酸、嗳气,进食半小时后出现疼痛加重伴轻度恶心,未呕吐.发病后患者一直口服中药治疗,效果欠佳。
期刊
随着TME的广泛开展.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然而,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1]。
期刊
胃肠测压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客观、能够全面评价胃肠道运动功能的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获取胃肠的动力情况,对于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正常对照可以寻找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基础,进而对疾病的症状进行解释和指导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一间医院30年来胃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979-2008年间收治的2715例胃癌手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1974-1978年间收治的168例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3.393,高于对照组的 1.897(χ2 =12.193,P<0.01).研究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高于对照组的54岁(z=-6.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困难且复发率高,仍是当今临床一大难题.2003至2007年,我们采用改良式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个棘手问题,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自2006年起采用微创根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 男性,5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 d于2009年9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腹平坦,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麦氏点为重,未触及肿块,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4.8×109/L,中性粒细胞83%.立位腹平片:右下腹及左中腹小肠少量积气,余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继发性局限性腹膜炎.于入院当日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右下腹黄色混浊渗液约200 ml,阑尾长约10 cm,直径约2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