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方代表团与韩方共同举办首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向韩国同行学习公共外交的成熟经验;二是就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公共外交进行交流;三是推动中韩在公共外交领域加强合作并不断取得实质成果,从而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友好感情,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中国公共外交的六个特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开展公共外交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公共外交性质的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十分活跃,为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理解、认同和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公共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公共外交”首次被正式提上中国政府议程。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公共外交”首次写入中国执政党的政策文件,意义重大。
中国公共外交走过了一条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战略思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理念,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奠定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公共外交的性质和方向。
二是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对话为己任。悠久的中华文明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植入了厚重的文化根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来源。中华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为贵”、“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思想理念赋予中国公共外交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应有之义。
三是以增进相互认知和友好合作为宗旨。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旨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消除外界对华偏见、误解和疑虑,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与友好合作。
四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中国公共外交紧密围绕国家发展中心任务,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服从于整体外交的需要,维护和促进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同时致力于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在国际事务中多提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五是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根本方法。为适应新形势,解决“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中国人怎么看世界”这一双向问题,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既要放眼世界,面向国外的公众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也要立足于本国,工作既要对外,也要对内。既致力于引导外国公众准确认识中国,也努力使中国的公众更加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六是开展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我们围绕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开展公共外交,权威阐释中方立场主张,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我们与中外媒体和专家学者加强交流合作,不断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我们通过“公众开放日”、开放外交历史档案、“外交服务站”广播、“蓝厅论坛”以及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网站群、外交部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增进国内外各界对中国外交的理解与支持,汲取民智民意;中国驻外使领馆积极在当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公共外交活动,为中外友好交流合作发挥窗口和桥梁作用。
中韩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中韩公共外交不断走向深入。近年来,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韩的人文交流在持续活跃,“韩流”与“汉风”在交融中同行,人员往来络绎不绝,2012年已达720万人次。“中国梦”与韩国的“国民幸福时代”有很多契合之处,两国社会各界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两国开展公共外交合作可谓正逢其时、潜力巨大,既有利于进一步带动中韩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增进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向本地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展示东亚文化和价值观、增进地区国家之间的理解、互信、友谊。当前,中韩关系迈入新的2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双边关系,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达成了广泛共识,为两国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国公共外交经验值得中国借鉴。韩国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有着鲜明的韩国特色,而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韩国开展公共外交最成功的一个手段,就是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来展现韩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拉近世界人民同韩国人民之间的距离。1998年金大中任韩国总统后,推出“文化立国”政策,韩国政府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局,加之其后陆续设立的旅游综合支援中心、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产业振兴院、软件振兴院等多个机构,扶持相关产业发展。韩国文化产业的国际传播不仅为韩国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还为其实现带来的巨大的公共外交收益。
媒体在中韩公共外交合作方面的作用值得期待。在公共外交中,媒体的角色是多元的,既是公共外交重要的主体,同时也是受众,还承担着信息传播的重任。公共外交的主要手段就是交流与传播。交流,更多地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展开;传播则更多地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媒体可以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公共外交,参与公共外交,为中韩公共外交合作、增强两国相互理解、深化两国友谊发挥积极作用,在这方面,媒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中韩两国媒体应该更多地释放出两国友好的正能量。
中国将继续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坚持发扬亲仁善邻的优良传统,中方愿与韩方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为开拓两国关系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携手打造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
中国公共外交的六个特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开展公共外交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公共外交性质的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十分活跃,为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理解、认同和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公共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公共外交”首次被正式提上中国政府议程。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公共外交”首次写入中国执政党的政策文件,意义重大。
中国公共外交走过了一条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战略思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理念,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奠定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公共外交的性质和方向。
二是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对话为己任。悠久的中华文明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植入了厚重的文化根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来源。中华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为贵”、“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思想理念赋予中国公共外交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应有之义。
三是以增进相互认知和友好合作为宗旨。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旨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消除外界对华偏见、误解和疑虑,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与友好合作。
四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中国公共外交紧密围绕国家发展中心任务,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服从于整体外交的需要,维护和促进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同时致力于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在国际事务中多提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五是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根本方法。为适应新形势,解决“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中国人怎么看世界”这一双向问题,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既要放眼世界,面向国外的公众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也要立足于本国,工作既要对外,也要对内。既致力于引导外国公众准确认识中国,也努力使中国的公众更加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六是开展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我们围绕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开展公共外交,权威阐释中方立场主张,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我们与中外媒体和专家学者加强交流合作,不断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我们通过“公众开放日”、开放外交历史档案、“外交服务站”广播、“蓝厅论坛”以及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网站群、外交部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增进国内外各界对中国外交的理解与支持,汲取民智民意;中国驻外使领馆积极在当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公共外交活动,为中外友好交流合作发挥窗口和桥梁作用。
中韩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中韩公共外交不断走向深入。近年来,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韩的人文交流在持续活跃,“韩流”与“汉风”在交融中同行,人员往来络绎不绝,2012年已达720万人次。“中国梦”与韩国的“国民幸福时代”有很多契合之处,两国社会各界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两国开展公共外交合作可谓正逢其时、潜力巨大,既有利于进一步带动中韩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增进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向本地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展示东亚文化和价值观、增进地区国家之间的理解、互信、友谊。当前,中韩关系迈入新的2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双边关系,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达成了广泛共识,为两国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国公共外交经验值得中国借鉴。韩国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有着鲜明的韩国特色,而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韩国开展公共外交最成功的一个手段,就是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来展现韩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拉近世界人民同韩国人民之间的距离。1998年金大中任韩国总统后,推出“文化立国”政策,韩国政府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局,加之其后陆续设立的旅游综合支援中心、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产业振兴院、软件振兴院等多个机构,扶持相关产业发展。韩国文化产业的国际传播不仅为韩国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还为其实现带来的巨大的公共外交收益。
媒体在中韩公共外交合作方面的作用值得期待。在公共外交中,媒体的角色是多元的,既是公共外交重要的主体,同时也是受众,还承担着信息传播的重任。公共外交的主要手段就是交流与传播。交流,更多地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展开;传播则更多地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媒体可以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公共外交,参与公共外交,为中韩公共外交合作、增强两国相互理解、深化两国友谊发挥积极作用,在这方面,媒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中韩两国媒体应该更多地释放出两国友好的正能量。
中国将继续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坚持发扬亲仁善邻的优良传统,中方愿与韩方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为开拓两国关系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携手打造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