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本体的深度和美学精神的回归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生于湖南临澧,原名阚勒。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访学。
  现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艺委会主任。
  坎勒是一位很重生存品位和质量的艺术家。
  在现当代形态的艺术家中,很少见他这样在生存和艺术两个层面上,执着地将精致完美、深入等原本属于古典文化精神的标准令人信服地移植于现当代艺术之中的。面对坎勒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态度我常常想,如果在古典时代他定然是一位出色的古典主义艺术家,但命运却将他诞生于现当代时空,但坎勒却绝非一个对诞生的时代存拒斥之心的人,他是真实的现代主义者。于是在坎勒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区别于一般现当代艺术家的心态,他非常地淡定、自省,在他的精神和艺术观念之中,他是从结构形态的层次上将古典的文化和美学精神进行了具有个人性特征的创造性转换。在坎勒那里,人生和艺术是整合的,这其实就是叔本华美学的人生态度。
  一
  1996年坎勒在中国美术馆主办个展。个展的作品体现了他在北京中央美院徐悲鸿油画进修班结业后的探索和思考的成果,比较他在湘的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是熟悉并欣赏他作为湖南青年艺术家代表性画家的艺术作品的,但此次美术馆的一些新作,还是使我有“士别三日”之慨。我是他的这个展览的学术主持人,作为学术主持者,我为他写了一篇小文,并在开幕式上有一个由衷而又欣然的讲话,今天想来,依稀记得有两个意思,一是坎勒艺术探索的特征和意义,二是强调了年少如斯而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的可贵和勇气。
  十六年前坎勒在中国美术馆的这个个人展览,据我所知,应该是湖南年轻一代画家的第一人,虽然有年少气盛的意思,但其作品却并不稚拙,事实上他展览作品在两个方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得到了北京美术界同行的赞誉和一些权威人士的激赏。展览在北京的成功,对一个外籍青年画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曾经跟很多外籍青年画家,包括坎勒都说过,北京是文化故都,至今还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一个艺术家没有北京的经历、背景和检验,要成大气候是很困难的。但北京这个关卡又是极难过的。我在此前曾不止一次地在外籍画家讨论会听到北京美术界人士的一些中肯而又近似残酷的评论。有一部苏联电影,是讲述外籍苏联年轻一代在莫斯科生存发展的艰辛,其实北京更是如此,它更不相信失败者的眼泪。这个事实自古皆然,唐代就有一个著名故事,当时正值少年的白居易拿着诗抄拜见诗人宰相顾况时,顾况的第一句话就是:“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看到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又改变话锋曰:“有才如此,居易不难。”白居易故然是大才,但顾况也是火眼金睛。后来的故事是,白居易的诗名和成就远在顾况之上。这则诗话在历史时空中流播,讲叙的是天才和命运的佳话。
  其实,坎勒在中国美术馆的成功,说是年少得志,亦不为过。以我对他的才情的了解,我曾期望他趁势在北京发展,但坎勒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和孝子,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人不能完全为艺术而生存,于是坎勒还是选择返回湖南老家去了。临走放下一句话:一俟家事就绪,一定再来北京。
  一晃十多年,坎勒在湖南,齐家尽孝之外,事业未尝懈怠,我在北京听到的都是朋友快慰的好消息,作品在全国大展夺得银牌,当了市美协主席、大学系主任等,家里的事也是完美顺心。看到坎勒这一切,我不禁感叹,坎勒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但艺术追求完美,家庭生活、为人、为父、为夫、为友皆然。
  果然,坎勒为了事业的约定,再次来到了北京,先在中央美院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然后在宋庄租了画室,做起了北漂艺术家。
  二
  在北京几年的探索和思考使坎勒的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本质上说,缘于坎勒人性层次上的完美主义和精神追求,使他顺理成章地对绘画语言在本体上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追求。一个画家到了这个程度,学术的研究和分析很难再有更多的话要说,于是我只能将其归结于天赋,这天赋既是感觉的,又是能力的。坎勒在北京的一系列新作,如:《在那里》《幻影》《大楼系列》《舰队》《神舟计划》等作品,所达到的除了表达语言精致、缜密和高贵,就是语言和形式本体的深度,这种语言的深度常常使我有触动了神经末梢的感觉。但是,坎勒同时又是十分敏锐的和有鲜度的——达到了这个程度,我只能相信,坎勒的语言和他的精神最为敏锐的部分发生了关系,他的笔化合了心灵、精神和感觉。
  同时,坎勒的作品又有一种幽深感和神秘性。它既不荒诞,又不是梦幻,仿佛画家是将我们引向由他的心灵之光所照亮的现实。
  在表达方式上,坎勒应当属当代艺术家中最早的将新的材质引入艺术表达的画家之一。十多年前坎勒在美术馆的个展中,就有一批极富新的视觉感染力的作品,坎勒将其定名“玻卡水彩画”。说是水彩,其实已经没有了多少水彩的特征,但它们是从水彩艺术的表达元素中发展出来的,和传统的水彩画相比,坎勒的“玻卡水彩画”作品在视觉强度和厚度感上要大大地优于传统水彩画。今天坎勒的作品,已将“玻卡纸”,移入油画布,但他还是保留并展开了在“玻卡纸”上沉淀下来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这样就使他的新作,具有了引起美术界同行和批评家关注的表现力。可以说,坎勒在语言方式上,在当今艺术界是十分独特而有个人性的,因此就语言表达而论,坎勒的艺术可以在学术上定义为当代性的。
  三
  在精神上的完美追求,使坎勒一直在自己的艺术中坚守着审美的理想和原则。应该指出的是,他的这种坚守是发乎人性的,而非思潮和时尚的。
  发韧于西方的现当代主义美术运动,最后导致了所谓的“艺术的终结”的公案。上个世纪初西方权威艺术理论家就指出了这个事实,但深究起来,这里所说的“终结”,实际上是指古典艺术所承担的审美使命已经终结了,巴尼特·纽曼在1948年就说到:“现代艺术的冲动就是毁掉美的这种欲望——这是通过彻底否定艺术与美的问题有任何关系进行的,自杜桑的《泉》一出,艺术就似乎成为了‘形式生动的哲学’了——这其实是‘黑格尔惊人的历史哲学图景在杜桑作品中几乎得到了惊人的确认’。”(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
  只要具有稍许思想判断力的艺术家,在欧洲的文化空间中都会相信阿瑟·丹托理论的一定合理性,但这是西方的文化语境,把它生硬地移植到中国并简单地认为在中国审美也应该终结,那就太简单和糊涂了!原因很简单,欧洲在文艺复兴后将审美文化发展成文化的基本尺度,艺术也由此成为审美精神的最高载体。然而中国的艺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历史景观,艺术在精神文化建构中的作用比起欧洲简直是两重天地!由此才有大教育家、大学者蔡元培在游历欧洲之后的,对中国文化提出的变革之道著名论断:“审美代宗教。”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此前的现当代艺术对待艺术的审美功能的错误的态度是值得进行深入反思的。
  坎勒的作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在中国艺术界,他的作品所展示的完整而深刻的审美的趋势和品格,本身就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在精神文化误区的一个反拨和矫正,当然坎勒并不是一个人,但坎勒的追求在审美性的呈现上,是最为明确而坚定的,也是很富成果的,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承载审美文化历史责任的中国新一代现当代艺术已经呼之欲出!
其他文献
向本贵是湖南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继续在创作的道路上坚持自己多年来形成的特点且有所创新,奋笔疾书,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中短篇小说,而且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一、观察生活更深入,反映生活更及时  向本贵素来以观察生活细致,反映生活生动著称。《文艺报》曾发表了任晶晶写的《作家向本贵矢志不渝的追求,为农民而写,写农民故事》的文章,对向本贵关注农村现实,反映农民生活的创作
期刊
你见过水开了在炉子上咕噜咕噜的样子,可是之后呢?你见过烟花盛开在夜幕中璀璨迷人的情境,可是之后呢?在这个新闻比小说更小说的年代,文学还有作为的空间吗?对于这个被大家议论得已经有些腻味的问题,我有一个谬见。我以为,倘若说新闻描绘的是事件发生之时,譬如水在炉子上沸腾的样子,譬如烟花盛开的那一瞬间,那么,文学则追问的是“之后”。“之后”是围观的人群已经散场,“之后”是一段长长的沉默,“之后”是不可说也不
期刊
孟繁华说:“蔡东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可以期待的文学新力量,而且她是如此健康。”①这个判断令人信服。蔡东的小说创作,时间不短,作品不多,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慢慢写,写出真正想表达的,不急不躁,扎实沉稳。早期的《断指》《天堂口》和《毕业生》等篇,给读者留下了难忘印象。近两三年,蔡东迅速成熟,《往生》《无岸》《福地》《木兰辞》和《净尘山》等篇,无论是思考问题的深广度,还是小说的艺术表现力,皆堪称惊艳。初读
期刊
一手写诗,一手写小说,许多作品都发表在圈内重要的刊物上,叶临之这几年的创作收获非常丰硕。不过相比较于诗歌写作,叶临之的小说或许更值得引起关注,他的作品中既有以“文革”为背景的历史省思,又有对当下底层生活的细腻体察,他一面低回地叙说着农村的人情冷暖,一面又耐心地倾听着城市男女复杂的心灵私语,甚至还关心着海外留学生的生活遭遇。这似乎很难让人们把作者同一位尚处于创作摸索期、成长期的“80后”作家联系起来
期刊
廖静仁过去是从事散文创作的。他在散文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并被认为是新时期散文界的一匹黑马。我对资水的认识,便来自廖静仁的散文。他对资水岸边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命运的关注,他散文中充满浓郁风情的吊脚楼,以及在渡口、船只与吊脚楼之间来来往往的各种人物,各种人物的生活世相、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等等,都曾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又读到廖静仁关于资水的小说创作,我强烈意识到,廖静仁有一种鲜明的自觉,那就是用文
期刊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的生存、生活和终极精神归宿的思考。问题和关键就在于文学应该如何表现生活,如何成为人学。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不同时代、不同生命质地的作家会用各自生命体验和审美形式作出截然不同、属于每一个作家个人精神印记的解答。基于此,从古至今的文学既具有内在的、如周作人所言的“亘古未变”的文学母题,又有着日新月月新的属于每一个新时代、每一个新作家的绝不重复的审美经验表达,从而构成了一条凝聚着人类
期刊
一、流淌着血液的资江  刘绪义(以下简称刘):在我有限的文学阅读史中,我认为大陆作家写得最成功且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有两条河,一条是萧红的呼兰河,一条便是你廖静仁笔下的资江。巧的是,这两条河都是支流,呼兰河是松花江的支流,资江则是长江的支流。由此也似乎产生出两者诸多的相似之处。呼兰河的成功在于萧红那种独特的抒情诗式的散文风格,你廖静仁笔下资江的成功恰恰也是受益于抒情诗式的散文笔法;茅盾称萧红笔下
期刊
唐松喜欢沿着河边走一圈,顺藤摸瓜,图个痛痛快快,他第一次见到小冯就是在巡逻的河边。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最轻松了,坐在电瓶车上,只需看看一侧的店面,和河里的船,串串风,还有回味下刚吃进嘴里残余下来的菜味。一组四人,他是和老柯,吃过晚饭就要动工。是一起在所里吃的饭。所里的饭一直不太对人胃口,埋着头吃饭的时候,总能听见有人咕哝,让人觉得有东西刺激耳膜,当有意去查看,却又消失着,也许并没有。到了下午,所里基
期刊
坎勒的绘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别出机杼,独树一帜。记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坎勒曾在《世界美术》杂志刊登过一组水彩画作品,当时有朋友看了以后跟我说:这个“老外”的画很不错。我听了心里暗自发笑,因为我早就认识坎勒,知道他不但是中国人,而且还是我的一位湖南老乡。将中国人看成外国人,颠倒阴阳,不仅是因为坎勒的名字很像翻译名字,容易引起误读,更因为他的水彩画作品一改水彩的浸润效果,而变油画的凝重,溢出某种静穆
期刊
在近年的创作中,坎勒的作品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大楼系列》《在那里》以及最新创作的《幻影系列》。《大楼》强调社会学的叙事观照,突出不同的大楼在符号性背后所隐藏的权力话语。虽然《在那里》在语言与图示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艺术家对外部社会生存环境的考量,对自我存在的反思,仍与早期的作品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幻影》系列的出现意味着坎勒的创作脉络发生了一些断裂。其标志有二:一个是开始回归传统——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