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学生历史问题解决能力和历史思维的重要学科,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们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学案教学被认为是最能够改善历史课堂的方法。本文首先对学案教学进行概述,提出“使用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这个观点,接着以历史问题解决和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知识特征总结三个教学案例,说明学案教学的基本应用模式,并对学案教学的具体作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历史教师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历史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不仅历史学习本身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升学。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可变性较低,加之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实际上高中历史课堂效果还没有达到教育和升学的要求。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可以采用学案教学的方法。
一、学案教学概述
(一)、学案教学的基本思路
学案最初被认为是学习的方案和材料,随着学案的使用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目前学案教学已经不仅限于教师编制教学案例或者学生使用教学案例,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倾向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学生先学习,教师再教学,学生后反悟”为主要的模式。
(二)、学案教学的特点
学案教学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预先掌握和理解,教师根据学生“预先学习”的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则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上。在学案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反悟则是元认知使用的过程。因此,学案教学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近现代教学理论的综合体现。
(三)、高中历史使用学案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不仅限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从中学习到理解现实、看待事物的方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高考对学生文科综合性思维的要求。学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元认知的成长有促进作用,符合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目前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目的的必经途径。
二、针对历史問题解决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课堂中提出学案
学案教学为教师如何提出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历史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学案,不但不会占用学生的学习精力,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空间。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为题,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洋务运动的代表事件,如江南制造总局的创立、发展和相关的评论内容,使学生通过这些较为经典的评论直接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实际意图和历史意义。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阅读学案材料后,教师根据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你对洋务运动有哪些看法?”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探讨。学生们会纷纷回答“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的新模式”、“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经济的开始”、“加速小农经济的破产”等等。这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已能够主动解决历史问题,这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基本状态;教师回应学生的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是,材料中对洋务运动的评论,你们认可吗?”学生们纷纷回答“说洋务运动‘误国’是不正确的”,“虽然是‘兴国之举’,但是并不能改善清末的现状,因为洋务运动始终是建立在腐朽的政治制度上的”,这就是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悟”的过程。
(三)、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能
在课堂中使用针对单独历史问题的学案,对提高课堂效能有很大帮助。首先,给学生的史料比历史教材高很多,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形成更清楚、明确的认识;其次,学案对知识的浓缩能够减少课堂中教师讲述知识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与学生讨论上,又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针对历史思维形成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作业式的学案
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作业纸上包括“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寻找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评价”、“你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看法”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写出答案的出处,包括阅读了哪些材料、使用哪些工具等;还要求学生在作业纸上记录完成每个问题所花费的时间。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分类的整理:大部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都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说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形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结构;而对复杂事件的串连性不强,因果总结还比较少,这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可能提高的空间;学生们在“寻找太平天国有关评价”的过程中多使用电脑进行关键词搜索,也有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系统,或者去书店阅读历史人物传记并从中寻找答案,说明学生自学的方法十分多样,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添加这些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教学评价——二次备课
作业式的学案教学将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都转移到了学生身上,看上去更像是学生完整的自学过程,多次的作业式学案教学能够使学生整理出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对自己的历史思维形成清楚的认知,即有意识的使用“元认知”。除此之外,作业式的学案教学还给教师提供了二次备课的机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发现学生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反悟”并且实现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针对历史知识特征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知识总结式的学案
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后,教师将各种政治制度按照出现的背景、出现的时间、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及制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其中发生过的特殊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并对每种政治制度给出几点权威评论,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横向为“中国、西方”纵向为“时间、事件、评论”的表格,作为“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学案”,带到复习课堂上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学习资料。
(二)、学案的运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资料,并指引学生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交叉的内容。使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并同时请学生根据这份学案的内容提出问题。10分钟之后,教师请学生以5人为一组,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过滤掉雷同的问题,总结出小组的学案学习结果,即产生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似与区别在哪里”、“不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显示了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差异”、“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西方封建王朝产生、发展和结束的共同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西方政治革命会胜利而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多以失败告终”等。教师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而是将这些问题又抛给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论点,例如,有的同学说“西方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古代社会,因此革命能够成功”,又有同学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较西方是更加发达的,可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却比较缓慢”。还有的学生开始仔细研究学案,或者翻阅教材和教参,试图从中获得支持论点的证据。一场讨论下来,学生们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發展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为基础的,反过来,政治制度又可能促进或者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客观的分析一段历史,必须将生产力背景和政治制度背景结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史的发展总是具有规律性,即封建王朝的兴起和覆灭以及农民起义,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学生们从学案教学中获得的关于历史知识特征的总结性认识。
(三)、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建构
无论是古代史还是现代史,无论是西方史还是中国史,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规律,对历史形成宏观的规律性知识建构,就能够将琐碎的历史知识分门别类的进行吸收和储存。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政治制度的变更(哪种生产工具或发明的诞生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对应着哪个王朝的变更),政治制度变更之后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哪个治世制度的执行),而繁荣的经济又使社会文化得到蓬勃的发展(发展出哪些文化),当社会繁荣到顶峰时,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又使得政治制度不再符合社会需要(爆发了哪些革命或起义活动),政治制度又再次变更。通过一次或几次的类似的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特征,并以此建构出历史知识的宏观的、完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梳理历史知识的细节,并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的记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学案教学的方法,对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和帮助学生们形成历史思维十分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个历史问题的解决形成小规模的学案,也可以将学案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帮助,还可以针对历史知识的特征设计学案教学。学案教学的模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力和领悟力的提高都有帮助,面对文科高考对学生的要求,学案教学模式是值得历史教师尝试和运用的。
参考文献:
[1]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5-9.
[2]刘春.高中历史学案教学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1):20-21.
[3]史继坤.浅析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月:10-12.
[4]鲍学红.高中历史学案设计与实施研究[J].成功教育,2010(07):15-16.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历史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不仅历史学习本身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升学。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可变性较低,加之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实际上高中历史课堂效果还没有达到教育和升学的要求。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可以采用学案教学的方法。
一、学案教学概述
(一)、学案教学的基本思路
学案最初被认为是学习的方案和材料,随着学案的使用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目前学案教学已经不仅限于教师编制教学案例或者学生使用教学案例,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倾向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学生先学习,教师再教学,学生后反悟”为主要的模式。
(二)、学案教学的特点
学案教学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预先掌握和理解,教师根据学生“预先学习”的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则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上。在学案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反悟则是元认知使用的过程。因此,学案教学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近现代教学理论的综合体现。
(三)、高中历史使用学案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不仅限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从中学习到理解现实、看待事物的方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高考对学生文科综合性思维的要求。学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元认知的成长有促进作用,符合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目前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目的的必经途径。
二、针对历史問题解决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课堂中提出学案
学案教学为教师如何提出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历史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学案,不但不会占用学生的学习精力,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空间。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为题,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洋务运动的代表事件,如江南制造总局的创立、发展和相关的评论内容,使学生通过这些较为经典的评论直接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实际意图和历史意义。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阅读学案材料后,教师根据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你对洋务运动有哪些看法?”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探讨。学生们会纷纷回答“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的新模式”、“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经济的开始”、“加速小农经济的破产”等等。这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已能够主动解决历史问题,这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基本状态;教师回应学生的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是,材料中对洋务运动的评论,你们认可吗?”学生们纷纷回答“说洋务运动‘误国’是不正确的”,“虽然是‘兴国之举’,但是并不能改善清末的现状,因为洋务运动始终是建立在腐朽的政治制度上的”,这就是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悟”的过程。
(三)、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能
在课堂中使用针对单独历史问题的学案,对提高课堂效能有很大帮助。首先,给学生的史料比历史教材高很多,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形成更清楚、明确的认识;其次,学案对知识的浓缩能够减少课堂中教师讲述知识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与学生讨论上,又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针对历史思维形成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作业式的学案
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作业纸上包括“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寻找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评价”、“你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看法”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写出答案的出处,包括阅读了哪些材料、使用哪些工具等;还要求学生在作业纸上记录完成每个问题所花费的时间。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分类的整理:大部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都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说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形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结构;而对复杂事件的串连性不强,因果总结还比较少,这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可能提高的空间;学生们在“寻找太平天国有关评价”的过程中多使用电脑进行关键词搜索,也有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系统,或者去书店阅读历史人物传记并从中寻找答案,说明学生自学的方法十分多样,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添加这些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教学评价——二次备课
作业式的学案教学将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都转移到了学生身上,看上去更像是学生完整的自学过程,多次的作业式学案教学能够使学生整理出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对自己的历史思维形成清楚的认知,即有意识的使用“元认知”。除此之外,作业式的学案教学还给教师提供了二次备课的机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发现学生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反悟”并且实现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针对历史知识特征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知识总结式的学案
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后,教师将各种政治制度按照出现的背景、出现的时间、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及制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其中发生过的特殊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并对每种政治制度给出几点权威评论,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横向为“中国、西方”纵向为“时间、事件、评论”的表格,作为“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学案”,带到复习课堂上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学习资料。
(二)、学案的运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资料,并指引学生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交叉的内容。使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并同时请学生根据这份学案的内容提出问题。10分钟之后,教师请学生以5人为一组,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过滤掉雷同的问题,总结出小组的学案学习结果,即产生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似与区别在哪里”、“不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显示了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差异”、“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西方封建王朝产生、发展和结束的共同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西方政治革命会胜利而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多以失败告终”等。教师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而是将这些问题又抛给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论点,例如,有的同学说“西方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古代社会,因此革命能够成功”,又有同学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较西方是更加发达的,可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却比较缓慢”。还有的学生开始仔细研究学案,或者翻阅教材和教参,试图从中获得支持论点的证据。一场讨论下来,学生们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發展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为基础的,反过来,政治制度又可能促进或者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客观的分析一段历史,必须将生产力背景和政治制度背景结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史的发展总是具有规律性,即封建王朝的兴起和覆灭以及农民起义,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学生们从学案教学中获得的关于历史知识特征的总结性认识。
(三)、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建构
无论是古代史还是现代史,无论是西方史还是中国史,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规律,对历史形成宏观的规律性知识建构,就能够将琐碎的历史知识分门别类的进行吸收和储存。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政治制度的变更(哪种生产工具或发明的诞生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对应着哪个王朝的变更),政治制度变更之后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哪个治世制度的执行),而繁荣的经济又使社会文化得到蓬勃的发展(发展出哪些文化),当社会繁荣到顶峰时,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又使得政治制度不再符合社会需要(爆发了哪些革命或起义活动),政治制度又再次变更。通过一次或几次的类似的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特征,并以此建构出历史知识的宏观的、完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梳理历史知识的细节,并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的记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学案教学的方法,对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和帮助学生们形成历史思维十分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个历史问题的解决形成小规模的学案,也可以将学案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帮助,还可以针对历史知识的特征设计学案教学。学案教学的模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力和领悟力的提高都有帮助,面对文科高考对学生的要求,学案教学模式是值得历史教师尝试和运用的。
参考文献:
[1]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5-9.
[2]刘春.高中历史学案教学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1):20-21.
[3]史继坤.浅析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月:10-12.
[4]鲍学红.高中历史学案设计与实施研究[J].成功教育,2010(0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