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善于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方式 引发兴趣 引导实践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他们通过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我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引发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情趣和悬念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探究的兴趣,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新知并内化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创设趣味情境——激趣
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为背景,提供有效的材料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10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上,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学生所喜欢的活动,即:小猫钓鱼——鱼中藏着10以内数的认识的全部问题;芝麻开门——亮一个数,说一句话(可以说算式、组成或分解);搭桥过河——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点兵点将——同桌两个点完后,比较数的大小。这样,将学习的全部内容融进了游戏,孩子们在玩中思索、玩中学习。在学习途中,一旦有错,周围的同学就会及时启发他想。这样学生也不会因遇到了困难而轻易放弃。
2、创设问题情境——引探
“一问一答”的打乒乓球式的教学方式,其思维训练含量低,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探究性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中充分体验新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现有认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
例如,在教学《分类》一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先到超市参观,注意那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发现了什么,记录下来。在学习新课时,由于有了以上的活动作基础,所以学起来就十分得心应手了。当学完之后,再要求学生去听听叔叔阿姨们是怎样用分类知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在哪些方面还有更好的想法或创意,写在数学日记上。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实践,学以致用
小学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和获取成功的欲望,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操作目标
教师应充分注重操作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切实把握好操作的契机。低年级学生年龄越小就越需要通过操作活动来学习知识,而高年级可适当减少操作次数,但仍要以思维内化为主。
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表象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形成认知的表象是一个中介环节。因此,在学生进行有效的操作之后,就要引导他们回想操作的过程,由此建立深刻的情境表象。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在学生操作后就要引导他们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这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形边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回想操作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深化认识。
3、要将手、口、脑活动结合起来
在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将外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把操作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操作活动的有序性,可促进语言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发展。
4、注重实践,课后延伸
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采取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参加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但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可促使他们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三、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法指导。
促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集体教学比较省时,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学习同一教材的均等机会。然而,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只有通过适量的分组学习才能促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和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操作和讨论,主动发表各自的想法。在进行分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l、要创造合作交流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节时,我就安排学生分组学习,用绳子、尺子等去比一比,量一量,再动手折一折,从而认识到长方形的对边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就相互帮助,共同商讨。通过交流和实践,从中体验到同一个结果可采用多种方法来验证。
2、要提供乐于交流的话题
合作交流应成为开放式的探索活动。为使交流不流于形式,教师就需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新书华店、体育馆、学校同在一条笔直街道的两旁。新华书店离学校有300米,体育馆离学校有500米,新华书店到体育馆相距多少米”这类题目,就能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过合作交流,他们可寻找到以下两种答案,即如果新华书店和体育馆在学校的两边,就是“30+500=800(米)”。如果新华书店和体育馆挨着,那就是“500—300=200(米)”。出示突破常规思路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并从中培养其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促使他们活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要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学生在解答某个教学问题遇到障碍,且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也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地追求求异思维,往往是呈现问题情境之后,未给学生留有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即宣布“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由于来不及观察问题情境,也未进行独立思考,就极易造成优生的“一言堂”,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使用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学习方式 引发兴趣 引导实践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他们通过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我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引发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情趣和悬念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探究的兴趣,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新知并内化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创设趣味情境——激趣
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为背景,提供有效的材料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10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上,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学生所喜欢的活动,即:小猫钓鱼——鱼中藏着10以内数的认识的全部问题;芝麻开门——亮一个数,说一句话(可以说算式、组成或分解);搭桥过河——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点兵点将——同桌两个点完后,比较数的大小。这样,将学习的全部内容融进了游戏,孩子们在玩中思索、玩中学习。在学习途中,一旦有错,周围的同学就会及时启发他想。这样学生也不会因遇到了困难而轻易放弃。
2、创设问题情境——引探
“一问一答”的打乒乓球式的教学方式,其思维训练含量低,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探究性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中充分体验新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现有认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
例如,在教学《分类》一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先到超市参观,注意那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发现了什么,记录下来。在学习新课时,由于有了以上的活动作基础,所以学起来就十分得心应手了。当学完之后,再要求学生去听听叔叔阿姨们是怎样用分类知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在哪些方面还有更好的想法或创意,写在数学日记上。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实践,学以致用
小学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和获取成功的欲望,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操作目标
教师应充分注重操作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切实把握好操作的契机。低年级学生年龄越小就越需要通过操作活动来学习知识,而高年级可适当减少操作次数,但仍要以思维内化为主。
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表象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形成认知的表象是一个中介环节。因此,在学生进行有效的操作之后,就要引导他们回想操作的过程,由此建立深刻的情境表象。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在学生操作后就要引导他们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这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形边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回想操作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深化认识。
3、要将手、口、脑活动结合起来
在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将外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把操作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操作活动的有序性,可促进语言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发展。
4、注重实践,课后延伸
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采取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参加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但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可促使他们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三、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法指导。
促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集体教学比较省时,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学习同一教材的均等机会。然而,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只有通过适量的分组学习才能促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和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操作和讨论,主动发表各自的想法。在进行分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l、要创造合作交流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节时,我就安排学生分组学习,用绳子、尺子等去比一比,量一量,再动手折一折,从而认识到长方形的对边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就相互帮助,共同商讨。通过交流和实践,从中体验到同一个结果可采用多种方法来验证。
2、要提供乐于交流的话题
合作交流应成为开放式的探索活动。为使交流不流于形式,教师就需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新书华店、体育馆、学校同在一条笔直街道的两旁。新华书店离学校有300米,体育馆离学校有500米,新华书店到体育馆相距多少米”这类题目,就能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过合作交流,他们可寻找到以下两种答案,即如果新华书店和体育馆在学校的两边,就是“30+500=800(米)”。如果新华书店和体育馆挨着,那就是“500—300=200(米)”。出示突破常规思路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并从中培养其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促使他们活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要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学生在解答某个教学问题遇到障碍,且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也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地追求求异思维,往往是呈现问题情境之后,未给学生留有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即宣布“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由于来不及观察问题情境,也未进行独立思考,就极易造成优生的“一言堂”,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使用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