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夫妇知恩图报,辞工照顾19年前救命医生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处求诊未果,怀揣希望终遇名医
  
  河南农民李敬斋,因车祸留下了后遗症——股骨头坏死。40岁的李敬斋是一家八口人的顶梁柱,如果他身体垮了、下不了地。一家人的生活指望谁呢?
  1990年春节过后,李敬斋带着借来的钱到处求诊,他跑了很多大医院,医生都诊断他患的是“骨癌”,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次,李敬斋在郑州求诊时得知,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位叫袁浩的教授,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有特别的研究。李敬斋心底又燃起了希望。接着,李敬斋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又借了些钱,共筹集了3000元钱。
  到了广州后,李敬斋夫妻一路打听着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好心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袁浩教授家。开门的正是袁教授,看到门前站着一对衣衫破旧、面目憔悴的农民夫妻,男的还架着一副拐杖,他立即明白了访客的来意,他热情地把李敬斋夫妇让进了屋。
  看到袁教授如此和蔼可亲,李敬斋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袁教授当即决定收治李敬斋,因为这种病手术下来花费不菲,可李敬斋身上仅剩下2600多元钱了。袁教授皱了一下眉,面有难色地说:“不够啊,光手术押金就要一万元。”“那我没指望了……”妻子梁桂英一听这话,扑通跪在袁教授面前,哭着说:“袁教授你救救我们当家的吧,我们全家八口都指望他种田养家啊!”“快起来,快起来,我跟你们一起想办法。”
  五天后,李敬斋夫妇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袁教授把李敬斋的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了,不但为他争取到半价的住院费,还帮梁桂英在医院找了一份临时清洁工作,让她既能照顾住院的丈夫,又能顺便赚钱解决一日三餐。袁教授的周到细致让李敬斋夫妇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夫妻俩喃喃地说:“袁教授真是活菩萨啊!”
  
  感恩十余载,庄稼汉与大教授友情长存
  
  住进医院后,李敬斋盼着袁教授能亲自为他主刀做手术,可当他打听到袁教授是科主任,在国内同行中名气很大,等他做手术的人排长队时,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有位病友给他出主意,让他送个红包给袁教授。
  为了尽快动手术,李敬斋咬牙又从老家筹来500元钱,让妻子送到袁教授家。梁桂英趁袁夫人不注意,悄悄地把钱夹到书柜上的书里。
  几天后,袁教授成功地为李敬斋做了手术,李敬斋很是高兴。让夫妻俩更感动的是,手术后第三天,袁夫人拎着营养品、水果来探望他,并把那个500元的红包塞给了李敬斋。她笑着说:“老袁从来不收病人红包,你们经济困难,留着钱救急用吧!手术的费用他也想办法帮你们减免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术后治疗,李敬斋出院了。医院虽为他减免了一半费用,但出院结算时仍欠着院方1000多元钱。李敬斋想让妻子留下来当清洁工,还上欠医院的费用,但袁教授却笑着跟他说:“欠医院的1000多元钱已经给免掉了,你们还是放心地一起回家吧。”说着他又从兜里掏出几百元钱,塞给李敬斋,让他买回家的车票。
  “袁教授真是活菩萨啊,我长这么大,头一回遇到这么好心肠的人!”李敬斋回到家乡以后,逢人就讲自己这趟看病的经历。
  在老家休养一年多后,李敬斋又能下田干活了。他更加感念袁教授的救助之恩。每逢春节、中秋节,李敬斋都要给袁教授写信,在信里和恩人聊聊家常。而袁教授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他回信,鼓励他好好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19年来,通过与袁教授的交往,李敬斋觉得这个大教授不仅医术高明,治好了他的病,还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总想找机会报答恩人。
  
  教授夫妇中风。农民夫妻辞工照料救命恩人
  
  2008年9月,李敬斋得知袁夫人突然中风住进了医院,他立即带上妻子从河南老家前往广州。赶到广州后,他让妻子在医院护理袁夫人,自己则在广州找了一家养老院打工。
  2009年5月,李敬斋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说袁教授也中风了。李敬斋心里一沉,赶紧辞了工作,第一时间出现在袁教授的病榻前。
  袁教授的儿女们从外地赶回来后,看到李敬斋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的父亲,都非常感动。他们主动要求给李敬斋开工资,可李敬斋坚决不要,说自己照顾袁教授就是为了报恩,如果收了钱就不叫报恩了。袁教授的子女过意不去,就承担了父亲住院期间所有的治疗费和生活费。经济上没了负担后,李敬斋就一心扑在照顾老人上,他还劝袁教授的子女们早点回去工作,“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袁教授的。”
  然而照顾中风病人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护理知识。李敬斋在病房里,一遍遍地跟着医生学习护理知识。很多个晚上,袁教授因为肌肉收缩,四肢很难受,李敬斋就用简单的手法帮他按摩,有时一按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老人舒服地睡着了他才休息。
  中风后的袁教授语言不清,医生说中风病人要多说话,才能逐渐恢复语言能力。于是李敬斋一有空就跟袁教授聊天,每次出门散步时,他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树、蓝天、白云……袁教授也很配合地从头努力学起。每当袁教授能清晰地说出一个音节时,李敬斋心里便充满了成就感。
  袁教授中风后的几个月里,李敬斋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九点,直到袁教授安然入睡。在这期间他要给袁教授穿衣、喂饭、按摩,还要教他“说话”,陪着他接受医生的康复治疗。
  袁教授的生活很节俭,但他对经济困难的病人却非常慷慨,经常拿出钱来救济他们。袁教授这种悬壶济世、助人为乐的“大医”风范,让李敬斋觉得,能照顾这个老人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让李敬斋欣慰的是,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袁教授恢复得很快。2009年9月,袁教授出院回到了家里,不过,因为中风后遗症,袁教授说话的时候仍然吐字不清,写字也有障碍。李敬斋表示,只要袁教授需要,他们两口子会照顾袁教授夫妇一辈子。
其他文献
唐伯虎为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诗、书、画无不出类拔萃。可是他为什么不求上进,去科场考试,扬名天下呢?反而终日“风流游荡,不务正业”?  根据正史记载,他在科场曾受过“冤枉”,被判削除仕籍,所以一生失意,只能藉风流自娱。  说起来,他在科场受冤,还是受巨富徐经(徐霞客的高祖)所牵连,真是十足冤枉。徐经和唐伯虎,都在很年轻时即中了举人,都是年轻有为,惺惺相惜,因而交情非浅。  明弘治十二年,唐徐二人结
期刊
中国不乏硬骨头的文人。鲁迅先生,人称他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他向黑暗的社会冲锋陷阵。最近读了岳南先生写的《一代国学大师》一书,又认识了一位硬骨头文人刘文典先生。  刘文典和傅斯年、陈寅恪、沈从文是同一代人。他早年加入同盟会,还是个革命家。1907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日、英、德语,海归之后,一度担任孙中山的秘书。1917年受陈独秀之聘出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任《新青年》杂志英文翻译和编辑。他选
期刊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做好救灾减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科学分析、全面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明确当前的各项工作任务和重点,力求把今年的救灾减灾工作做得更好,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出新的贡献。  一是救灾减灾工作在“三保”中地位更加突出,我们承担的政治责任更加
期刊
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大概算是最雅的,凡是自认为有些文化的国人都不大敢说自己没有看过《红楼梦》。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红楼梦》只不过是一部闲书而已,看完之后大不了造成情绪短时伤感,过后该干嘛干嘛,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影响。《三国演义》就不同了,从众多帝王将相,到无数市井小民,许多代人从中吸收到了自己想要吸收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观。  《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最成功之处是为后
期刊
大人使权,小人用术,男人谋略,女人用计,三国,因为这些缤至纷来的招术,而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成为人人皆知的经典。只是,女人的计谋,最终成全了谁?  都说女人心细如发,慎密的思虑必然能制定出完美的作战方案,譬如貂婵不费一枪一弹,就将英勇无敌的吕布和权力盖天的董卓同时拿下。  但是,君不见,女人如此殚思竭虑,只不过完成了男人手中一枚棋子的任务,与自己有些什么相干?相貌堂堂的吕布害过貂婵吗?权力中天的董
期刊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基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救灾减灾工作,关系当前,影响长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救灾减灾工作要“以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着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着力提高科技运用能力,着力提高社会动员能力,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基本思路
期刊
金牌:明孝宗——张皇后    这对夫妻获得金牌实在是当之无愧,不为别的,只为明孝宗一辈子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这对夫妻只有一个儿子,正因如此,当时的大臣多次上奏要求皇帝多置内宠。可以想象,明孝宗和张皇后之间只要有一点点不和睦,明孝宗大可以顺水推舟,而他,没有这样做!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明明白白,无可争议。    银牌:隋文帝——独孤皇后    这对夫妻也是帝王之中罕见的一夫一妻,之所以屈居亚军。主要
期刊
在民国女作家中,冰心不知是因为太红还是别的原因,很不讨人喜欢,公然说出刻薄话的就有苏青和张爱玲。  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才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张爱玲不喜冰心是因为她的文字,苏青看不上冰心则是由于她的
期刊
“桃花人面”的真正起源是什么?谁都会想起“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典故吧!  唐诗人崔护踏青游春,行至效外时忽觉口渴,遂叩门求水,门开处,一妙龄少女站在桃花树下笑脸相迎。这一幕在崔护心中定格,历久弥新,不可磨灭。到了第二年桃花开的时候,他又去了那户人家,想再讨一碗水喝,再见一面佳人,然而门中空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就是“人面桃花”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版本了,被一而再地
期刊
1949年刚刚解放的深圳(当时叫宝安县)中英街上,一边是中国军人值勤,另一边是英国警察值勤,仅仅隔着一个界桩,可能是因为陌生,彼此好奇地对视,最后友好握手。这组历史照片,为我们再现了特殊的历史场景,历史是有趣而又生动的。墙上还贴着标语:“欢迎解放军”、“毛主席是人民的救星”,可知,解放军是初到深圳,难怪对面的英国朋友感到好奇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