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鹊报信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aaaq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上的流星,转瞬即逝,却能划破长空,耀人眼目;《红楼梦》中的过场人物,来去匆匆,却形象飞动,惹人注目。第七十三回出场的丫鬟小鹊就是这样的人物,着墨仅一百七十字,不妨抄录如下:
  却说怡红院中宝玉正才睡下,丫鬟们正欲各散安歇,忽听有人击院门。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她什么事,小鹊不答,直往房内来找宝玉。只见宝玉才睡下,晴雯等犹在床边坐着,大家玩笑,见他来了,都问“什么事,这时候又跑了来作什么?”小鹊笑向宝玉道:“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说着回身就去了。袭人命留他吃茶,因怕关门,遂一直去了。
  曹雪芹如此廖廖几笔,就把小鹊这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掩卷难忘。妙在哪里?以少胜多。写小鹊,只写了她击门、进房、回走三个动作,问而不答、笑向宝玉两种神态,通风报信的一句话。惜墨如金,出奇制胜,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小鹊听见赵姨娘与贾政议论宝玉,便意识到这对宝玉不妙,而且情况紧迫,必须立即给宝玉透信。当时怡红院已关门欲睡,把小鹊唯一的一次出场安排在此时,不容小鹊久留。她匆匆而来,敲击院门。其敲门动作未从正面来写,而是从怡红院老婆子的听觉只写敲门声。深夜敲门,必有要事,且引人注意。小鹊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声夺人,以声造成一个紧张的氛围。小鹊进院后,急匆匆地直往房内来找宝玉,似乎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巴不得立刻将信儿报给宝玉,其急切心情力透纸背。小鹊报信后,连茶点也没顾上吃,回身就走,去之匆匆,其麻利劲儿跃然纸上。行动受思想性格的支配,又是思想性格的外在表现。小鹊击门、进房、回走的匆匆举动,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她办事果断、干练的思想性格。小鹊击门进院,怡红院老婆子问她什么事,她闭口不答。晴雯等都问她什么事,她笑而不理。小鹊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不让别人看出什么、觉察什么,以保守机密,防止走漏风声。小鹊面向宝玉,脸挂笑容,笑里显出安慰,笑里藏着力量。
  小鹊对别人问她来怡红院什么事,一不答,二不理,直到见了宝玉才说出,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且使结构紧凑,语言简练。
  小鹊给宝玉报信只说了三句话,言简意赅。第一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第二句,只说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议论宝玉一事,用“这般如此”略去议论的具体内容,不提宝玉自明,不说读者也清楚。小鹊的这句话,表明她在荣国府内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有认识、有倾向、有警觉,坚定地站在了宝玉一边,竭力维护宝玉的利益。第三句,要求宝玉对明儿老爷问话认真对待,仔细准备,免得临时吃亏。小鹊报信的话语,既表现了她对宝玉的同情、关心、爱护,也表现了她有头脑、有心计的性格。
  一、烘云托月
  过场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着力于自身的刻画外,还要点染、烘托主要人物。小鹊是赵姨娘屋里的丫鬟,平日里看出赵姨娘母子深恨宝玉,贾政与宝玉父子有隙。当听到赵姨娘与贾政议论宝玉,立即摸着黑,冒着风险,背着主子,到怡红院给宝玉报信,使宝玉心里有所准备,想些对策,以防被动吃亏。这种叛逆精神,在似“牢坑”的荣国府内,在大观园的奴婢中,是难能可贵的,是对贾宝玉叛逆精神的有力映衬和烘托。贾宝玉反对科举制度,厌恶仕途经济,同情下层奴婢,在封建家长眼里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不肖的孽障”。贾宝玉的这种叛逆精神,在小鹊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丰满、厚实。通过塑造小鹊及其他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为贾宝玉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使他的叛逆精神有了一定的依托和根基。
  以过场人物烘托主要人物,不仅使主要人物周围有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其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而且过场人物在烘托主要人物中,也抬高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显示了自身的份量和作用,从而使过场人物与主要人物交相辉映。
  二、投石激浪
  小鹊报信的故事发生在贾政任学官回家探亲的一个晚上。事出有因:凤姐受旺儿媳妇之托,唤来彩霞之母,给她的女儿说媒提亲;而彩霞素日与贾环有旧,则命她妹子小霞来找赵姨娘,赵姨娘看中彩霞,可贾环不甚在意。无奈赵姨娘来求贾政,在贾政面前少不了说起宝玉,从而引出小鹊报信的事儿。
  小鹊报信事儿虽小,却引起强烈反响,惊动了整个贾府。先是贾宝玉昕了小鹊的报信,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他不得不披衣夜读,预备明儿老子盘考。接着怡红院的丫鬟们也折腾起来,陪伴宝玉夜读。晴雯看宝玉“读书苦恼”,也难奏效,便以芳官外出小解说是看见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借题发挥,诈言宝玉吓着了。进而便搜查巡看,灯笼火把,大观园闹了个人仰马翻。更有甚者,第二天又惊动了贾母,从查问宝玉生病原因,又发现上夜的人不遵家规、大开赌局等情况,于是贾母即令认真查赌,从而自然地开启了“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等一系列重大情节。
  小鹊报信仅是个小小的枝节,由于紧紧地镶嵌在小说情节的关键处,既承上更启下,以小小枝节引出重大情节,成为情节发展的契机。这小小枝节,犹如投石激浪,引起连环反应,推动大情节进展,使其显出独特的份量和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丛书源自南宋,宋高宗嘉泰二年(1202)俞鼎孙、俞经曾编《儒学警悟》,度宗咸淳九年(1273)左圭辑刻《百川学海》,这两部书被视为丛书之始。此后,刊刻辑纂之风一直相沿,明清之代此风大盛。其中既有民间之力,又有官府之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丛书要数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全书历时十年编纂而成,分藏七地。共分经、史、子、集四部,计收书3500余种,79300余卷,36000余册,逾10亿字,
期刊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直以来,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家常课”中,教师仍然着重教材内容、教学流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一厢情愿地训练讲解,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无奈地“被接受”、“被灌输。”很多时候,我们还在沿用着“纯知识教学”的教育模式,即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也不能否认这仍是一种主流模式。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过
期刊
经过调查发现,作文教学中85%的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评语,对教师的评语一翻而过、无动于衷。原因是教师评价作文时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而导致评语太过空泛、笼统,毫无激励性。其实,小学生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只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免不了,这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审视他们的习作。学生每次完成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为此,面对学生
期刊
近来我校语文教研活动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活动,老师们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看看每个人在自己的教学中有什么收获。金秋十月,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四年级老师上了《桂花雨》这一课。教学时,老师们按照预设,在让学生熟读精思,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品桂花香,演摇花乐……课堂中飘逸着桂花的香气,学生朗读表演充满了情趣。在突破课文的难点“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和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它是一个洋溢着生命律动的过程。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让自己的位置退后一步,把学生推前一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把精彩留给学生,让他们永远是课堂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呢?  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激发比知识的学习更为
期刊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的忠实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本文力图从当前对生成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反思并寻找相对应的策略,使动态生成的课堂成为学生、老师尽展才华的课堂,
期刊
这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为了得到可观的100万元奖金,多少人对这座架在两座高楼之间的惊心独木知跃跃试之:
期刊
如果让你作出选择的话,你是喜欢阅读那些“板着面孔说话”的文章,还是喜欢阅读那些语言风趣、有些幽默感的文章?我想,你选择的恐怕是后者,因为谁都希望阅读过程是轻松的、愉悦的。
期刊
阅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果阅读不带有个性,不带有创造性,那只能叫作“死读书”。
期刊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作者于良史,唐代诗人,历史文献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天宝十五年(756)前后在世,曾经当过徐州、泗州、濠州节度使张建封的从事,以后为张建封所推荐,在公元756-758年担任过侍御史的官职。其五言诗清丽超逸,善于描摹物态风光,笔下时有警策之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