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上的流星,转瞬即逝,却能划破长空,耀人眼目;《红楼梦》中的过场人物,来去匆匆,却形象飞动,惹人注目。第七十三回出场的丫鬟小鹊就是这样的人物,着墨仅一百七十字,不妨抄录如下:
却说怡红院中宝玉正才睡下,丫鬟们正欲各散安歇,忽听有人击院门。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她什么事,小鹊不答,直往房内来找宝玉。只见宝玉才睡下,晴雯等犹在床边坐着,大家玩笑,见他来了,都问“什么事,这时候又跑了来作什么?”小鹊笑向宝玉道:“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说着回身就去了。袭人命留他吃茶,因怕关门,遂一直去了。
曹雪芹如此廖廖几笔,就把小鹊这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掩卷难忘。妙在哪里?以少胜多。写小鹊,只写了她击门、进房、回走三个动作,问而不答、笑向宝玉两种神态,通风报信的一句话。惜墨如金,出奇制胜,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小鹊听见赵姨娘与贾政议论宝玉,便意识到这对宝玉不妙,而且情况紧迫,必须立即给宝玉透信。当时怡红院已关门欲睡,把小鹊唯一的一次出场安排在此时,不容小鹊久留。她匆匆而来,敲击院门。其敲门动作未从正面来写,而是从怡红院老婆子的听觉只写敲门声。深夜敲门,必有要事,且引人注意。小鹊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声夺人,以声造成一个紧张的氛围。小鹊进院后,急匆匆地直往房内来找宝玉,似乎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巴不得立刻将信儿报给宝玉,其急切心情力透纸背。小鹊报信后,连茶点也没顾上吃,回身就走,去之匆匆,其麻利劲儿跃然纸上。行动受思想性格的支配,又是思想性格的外在表现。小鹊击门、进房、回走的匆匆举动,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她办事果断、干练的思想性格。小鹊击门进院,怡红院老婆子问她什么事,她闭口不答。晴雯等都问她什么事,她笑而不理。小鹊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不让别人看出什么、觉察什么,以保守机密,防止走漏风声。小鹊面向宝玉,脸挂笑容,笑里显出安慰,笑里藏着力量。
小鹊对别人问她来怡红院什么事,一不答,二不理,直到见了宝玉才说出,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且使结构紧凑,语言简练。
小鹊给宝玉报信只说了三句话,言简意赅。第一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第二句,只说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议论宝玉一事,用“这般如此”略去议论的具体内容,不提宝玉自明,不说读者也清楚。小鹊的这句话,表明她在荣国府内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有认识、有倾向、有警觉,坚定地站在了宝玉一边,竭力维护宝玉的利益。第三句,要求宝玉对明儿老爷问话认真对待,仔细准备,免得临时吃亏。小鹊报信的话语,既表现了她对宝玉的同情、关心、爱护,也表现了她有头脑、有心计的性格。
一、烘云托月
过场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着力于自身的刻画外,还要点染、烘托主要人物。小鹊是赵姨娘屋里的丫鬟,平日里看出赵姨娘母子深恨宝玉,贾政与宝玉父子有隙。当听到赵姨娘与贾政议论宝玉,立即摸着黑,冒着风险,背着主子,到怡红院给宝玉报信,使宝玉心里有所准备,想些对策,以防被动吃亏。这种叛逆精神,在似“牢坑”的荣国府内,在大观园的奴婢中,是难能可贵的,是对贾宝玉叛逆精神的有力映衬和烘托。贾宝玉反对科举制度,厌恶仕途经济,同情下层奴婢,在封建家长眼里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不肖的孽障”。贾宝玉的这种叛逆精神,在小鹊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丰满、厚实。通过塑造小鹊及其他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为贾宝玉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使他的叛逆精神有了一定的依托和根基。
以过场人物烘托主要人物,不仅使主要人物周围有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其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而且过场人物在烘托主要人物中,也抬高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显示了自身的份量和作用,从而使过场人物与主要人物交相辉映。
二、投石激浪
小鹊报信的故事发生在贾政任学官回家探亲的一个晚上。事出有因:凤姐受旺儿媳妇之托,唤来彩霞之母,给她的女儿说媒提亲;而彩霞素日与贾环有旧,则命她妹子小霞来找赵姨娘,赵姨娘看中彩霞,可贾环不甚在意。无奈赵姨娘来求贾政,在贾政面前少不了说起宝玉,从而引出小鹊报信的事儿。
小鹊报信事儿虽小,却引起强烈反响,惊动了整个贾府。先是贾宝玉昕了小鹊的报信,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他不得不披衣夜读,预备明儿老子盘考。接着怡红院的丫鬟们也折腾起来,陪伴宝玉夜读。晴雯看宝玉“读书苦恼”,也难奏效,便以芳官外出小解说是看见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借题发挥,诈言宝玉吓着了。进而便搜查巡看,灯笼火把,大观园闹了个人仰马翻。更有甚者,第二天又惊动了贾母,从查问宝玉生病原因,又发现上夜的人不遵家规、大开赌局等情况,于是贾母即令认真查赌,从而自然地开启了“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等一系列重大情节。
小鹊报信仅是个小小的枝节,由于紧紧地镶嵌在小说情节的关键处,既承上更启下,以小小枝节引出重大情节,成为情节发展的契机。这小小枝节,犹如投石激浪,引起连环反应,推动大情节进展,使其显出独特的份量和作用。
却说怡红院中宝玉正才睡下,丫鬟们正欲各散安歇,忽听有人击院门。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她什么事,小鹊不答,直往房内来找宝玉。只见宝玉才睡下,晴雯等犹在床边坐着,大家玩笑,见他来了,都问“什么事,这时候又跑了来作什么?”小鹊笑向宝玉道:“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说着回身就去了。袭人命留他吃茶,因怕关门,遂一直去了。
曹雪芹如此廖廖几笔,就把小鹊这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掩卷难忘。妙在哪里?以少胜多。写小鹊,只写了她击门、进房、回走三个动作,问而不答、笑向宝玉两种神态,通风报信的一句话。惜墨如金,出奇制胜,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小鹊听见赵姨娘与贾政议论宝玉,便意识到这对宝玉不妙,而且情况紧迫,必须立即给宝玉透信。当时怡红院已关门欲睡,把小鹊唯一的一次出场安排在此时,不容小鹊久留。她匆匆而来,敲击院门。其敲门动作未从正面来写,而是从怡红院老婆子的听觉只写敲门声。深夜敲门,必有要事,且引人注意。小鹊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声夺人,以声造成一个紧张的氛围。小鹊进院后,急匆匆地直往房内来找宝玉,似乎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巴不得立刻将信儿报给宝玉,其急切心情力透纸背。小鹊报信后,连茶点也没顾上吃,回身就走,去之匆匆,其麻利劲儿跃然纸上。行动受思想性格的支配,又是思想性格的外在表现。小鹊击门、进房、回走的匆匆举动,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她办事果断、干练的思想性格。小鹊击门进院,怡红院老婆子问她什么事,她闭口不答。晴雯等都问她什么事,她笑而不理。小鹊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不让别人看出什么、觉察什么,以保守机密,防止走漏风声。小鹊面向宝玉,脸挂笑容,笑里显出安慰,笑里藏着力量。
小鹊对别人问她来怡红院什么事,一不答,二不理,直到见了宝玉才说出,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且使结构紧凑,语言简练。
小鹊给宝玉报信只说了三句话,言简意赅。第一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第二句,只说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议论宝玉一事,用“这般如此”略去议论的具体内容,不提宝玉自明,不说读者也清楚。小鹊的这句话,表明她在荣国府内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有认识、有倾向、有警觉,坚定地站在了宝玉一边,竭力维护宝玉的利益。第三句,要求宝玉对明儿老爷问话认真对待,仔细准备,免得临时吃亏。小鹊报信的话语,既表现了她对宝玉的同情、关心、爱护,也表现了她有头脑、有心计的性格。
一、烘云托月
过场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着力于自身的刻画外,还要点染、烘托主要人物。小鹊是赵姨娘屋里的丫鬟,平日里看出赵姨娘母子深恨宝玉,贾政与宝玉父子有隙。当听到赵姨娘与贾政议论宝玉,立即摸着黑,冒着风险,背着主子,到怡红院给宝玉报信,使宝玉心里有所准备,想些对策,以防被动吃亏。这种叛逆精神,在似“牢坑”的荣国府内,在大观园的奴婢中,是难能可贵的,是对贾宝玉叛逆精神的有力映衬和烘托。贾宝玉反对科举制度,厌恶仕途经济,同情下层奴婢,在封建家长眼里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不肖的孽障”。贾宝玉的这种叛逆精神,在小鹊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丰满、厚实。通过塑造小鹊及其他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为贾宝玉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使他的叛逆精神有了一定的依托和根基。
以过场人物烘托主要人物,不仅使主要人物周围有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其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而且过场人物在烘托主要人物中,也抬高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显示了自身的份量和作用,从而使过场人物与主要人物交相辉映。
二、投石激浪
小鹊报信的故事发生在贾政任学官回家探亲的一个晚上。事出有因:凤姐受旺儿媳妇之托,唤来彩霞之母,给她的女儿说媒提亲;而彩霞素日与贾环有旧,则命她妹子小霞来找赵姨娘,赵姨娘看中彩霞,可贾环不甚在意。无奈赵姨娘来求贾政,在贾政面前少不了说起宝玉,从而引出小鹊报信的事儿。
小鹊报信事儿虽小,却引起强烈反响,惊动了整个贾府。先是贾宝玉昕了小鹊的报信,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他不得不披衣夜读,预备明儿老子盘考。接着怡红院的丫鬟们也折腾起来,陪伴宝玉夜读。晴雯看宝玉“读书苦恼”,也难奏效,便以芳官外出小解说是看见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借题发挥,诈言宝玉吓着了。进而便搜查巡看,灯笼火把,大观园闹了个人仰马翻。更有甚者,第二天又惊动了贾母,从查问宝玉生病原因,又发现上夜的人不遵家规、大开赌局等情况,于是贾母即令认真查赌,从而自然地开启了“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等一系列重大情节。
小鹊报信仅是个小小的枝节,由于紧紧地镶嵌在小说情节的关键处,既承上更启下,以小小枝节引出重大情节,成为情节发展的契机。这小小枝节,犹如投石激浪,引起连环反应,推动大情节进展,使其显出独特的份量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