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业人才输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满足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素质的需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根据职业需求,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更新课程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
【关键词】:职业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一.前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期望和政策扶持,这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以职业为导向明确了方向。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现高职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度的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竞技能力的提升。而教学内容中多以各类运动项目的教学为主,与学生职业的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锻炼。
2. 高职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缺乏科研探索的机会和平台,教学思想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是被动地参与学历发展和业务进修,自身的素质提升和思维创新很难有所改观。
3.在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大,体育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指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教材知识点的传授,缺少了对体育技能方面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
4.高职院校师生对体育课程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这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体育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这也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和运动兴趣的培养造成一定影响。
三、职业导向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1.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工作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因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工作需要。故而在高职院校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发展身体各项素质的课程。田麦久教授曾对运动项目进行项群分类, 将运动项目分为体能型和技能型。从高职院校的学科分类来看,专业所需体育能力可以归纳为手指灵活类、办公类、站立类、流动交往类和综合类。这些分类分别对应着项群里的运动项目, 选择不同项群的项目, 可以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有所偏重的发展其特需素质。
四、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学校制度保障
在校级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对于培养新型高职人才的重要性,从制度上明确体育教学要“以职业为导向”的必要性,给予体育教学部门推進改革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方案。其次,体育教学部门要重点研制适应性强、可行性高的体育教学大纲,要紧扣高职学生职业特征,研制适应职业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
2.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进修和培训机制,加大优秀人才的引入力度,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体育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经常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研讨,积极参与师资教育和培训,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或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让体育老师接触和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 重新设置高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应该从四维角度考虑,着重提出在体育课上发展学生职业身体素质的需求目标,通过合理的设置和安排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来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4.1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特点及未来从事职业对身体素质需求的不同,以运动项目的项群特点为依据,选用合理的教学内容。
4.2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在职业导向下,从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学生出发,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就业操作方面的应用,实现课程结构方面的升级和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体育需求,确保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5.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主观考评以及唯分数论的老套考评标准,从素质教育理念以及人本教学的理念出发,在高职体育教学考评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考评之中,保证考评内容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和多元性。
五.结语
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理念的倡导下,高职体育教学显得越发重要,为此,在今后的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 . 2006, 11 ( 3) : 17 - 19
【2】 李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途径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4):22-24
【3】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菇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报,2012(4)
【4】 任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6(1):83-85
【5】刘大明,田云平.工科高校不同专业的职业体能需求与运动项目的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
【关键词】:职业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一.前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期望和政策扶持,这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以职业为导向明确了方向。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现高职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度的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竞技能力的提升。而教学内容中多以各类运动项目的教学为主,与学生职业的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锻炼。
2. 高职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缺乏科研探索的机会和平台,教学思想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是被动地参与学历发展和业务进修,自身的素质提升和思维创新很难有所改观。
3.在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大,体育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指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教材知识点的传授,缺少了对体育技能方面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
4.高职院校师生对体育课程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这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体育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这也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和运动兴趣的培养造成一定影响。
三、职业导向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1.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工作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因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工作需要。故而在高职院校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发展身体各项素质的课程。田麦久教授曾对运动项目进行项群分类, 将运动项目分为体能型和技能型。从高职院校的学科分类来看,专业所需体育能力可以归纳为手指灵活类、办公类、站立类、流动交往类和综合类。这些分类分别对应着项群里的运动项目, 选择不同项群的项目, 可以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有所偏重的发展其特需素质。
四、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学校制度保障
在校级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对于培养新型高职人才的重要性,从制度上明确体育教学要“以职业为导向”的必要性,给予体育教学部门推進改革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方案。其次,体育教学部门要重点研制适应性强、可行性高的体育教学大纲,要紧扣高职学生职业特征,研制适应职业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
2.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进修和培训机制,加大优秀人才的引入力度,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体育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经常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研讨,积极参与师资教育和培训,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或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让体育老师接触和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 重新设置高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应该从四维角度考虑,着重提出在体育课上发展学生职业身体素质的需求目标,通过合理的设置和安排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来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4.1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特点及未来从事职业对身体素质需求的不同,以运动项目的项群特点为依据,选用合理的教学内容。
4.2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在职业导向下,从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学生出发,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就业操作方面的应用,实现课程结构方面的升级和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体育需求,确保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5.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主观考评以及唯分数论的老套考评标准,从素质教育理念以及人本教学的理念出发,在高职体育教学考评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考评之中,保证考评内容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和多元性。
五.结语
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理念的倡导下,高职体育教学显得越发重要,为此,在今后的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 . 2006, 11 ( 3) : 17 - 19
【2】 李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途径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4):22-24
【3】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菇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报,2012(4)
【4】 任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6(1):83-85
【5】刘大明,田云平.工科高校不同专业的职业体能需求与运动项目的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