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乳安全、方便、温度适宜、营养合理,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可增强母子感情,促进产妇子宫收缩,排出恶露,母乳喂养得优越性为全世界所公认,但我国得母乳喂养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临床剖宫产率的大幅度上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为产科护理工作中得重要环节。
1产前准备
1.1产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把有关母乳喂养得好处及人工喂养的缺点通过宣传栏、图片、看电视、录像等多种媒体向孕妇进行宣传,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1.2给予营养指导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保证孕妇的特殊需要,维持孕妇的正常代谢,促进胎儿生长和孕妇乳房发育。
1.3乳头和乳房准备
①纠正平坦和内陷乳头,做乳头伸展练习,配置乳头罩;②按摩乳房,在妊娠7个月后的孕妇中进行宣教指导,用手掌侧面轻按乳房侧壁,露出乳头,并围绕乳头均匀按摩。
2产后护理
2.1新生儿娩出
结扎脐带后30分钟内即进行面对面母婴皮肤接触,同时让新生儿吸允乳头,通过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母子感情,使母亲感到一种欣慰感和责任感,为产后母乳喂养打好坚实得基础。
2.2开奶前准备
护理人员用温开水为产妇擦拭奶头,开奶前不给新生儿喂任何饮料或奶粉,不用奶瓶喂奶,以免新生儿产后乳头错觉而引起拒乳。
2.3母婴同室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应尽量集中,母婴分开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这样可促进产后母乳喂养剖宫产产妇由于经历了麻醉和手术,常出现精神紧张、刀口疼痛、休息欠佳及早期进食受限,营养不能及时补充等情况,很多产妇因而有放弃哺乳的想法。实行母婴同室,哺乳时可采取侧卧位,最大限度地减小刀口疼痛,护理人员要指导并协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哺乳方法,哺乳前应轻轻按摩乳房,有利于泌乳反射。哺乳时应选择母婴均感舒适的姿势,婴儿身体必须与母亲的身体紧密相贴,婴儿的脸与双肩朝向母亲乳房,婴儿的嘴和母亲的乳头对齐,嘴和下颌紧贴乳房,哺乳时,婴儿嘴张大,含住母亲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婴儿在吸允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储奶的乳窦,有利于乳汁排出。
3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3.1精神因素
吸吮时刺激对射乳期的建立起关键作用。但感官刺激如听觉(婴儿哭闹)和视觉也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即神经-激素作用,完成喷乳反射。严寒、焦虑、疼痛,可使射乳减少。一般认为产后休息不好、生气、忧虑,对哺乳自己的孩子信心不足等因素能够抑制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在哺乳期应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3.2母婴健康
在孕期患病,如贫血、肝炎、甲状腺瘤等,能使产后母乳喂养时限减少。产后患感冒能使泌乳量锐减。[1]疾病可通过下列途径影响母乳喂养:①疾病本身导致泌乳量减少或无乳。②因病造成食欲差、营养不良、精神紧张、休息不好等。导致泌乳量减少。③因病用药产妇担心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而中止哺乳。④因患病害怕传染给婴儿而被迫停止哺乳。⑤婴儿有病拒乳,吸吮次数减少,产妇焦虑等。同样使泌乳量下降。为此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保证。
3.3产妇因素
产妇分娩时失血过多,剖宫产、会阴部感染、产后子宫出血、淋沥不断,对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不利。因此尽量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并建立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制度,培训医务人员帮助解决母乳喂养中的诸多问题。
3.4营养与泌乳
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的营养素摄入。Villar认为:为保证泌乳成功母亲必须在孕期贮存约4kg以上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需在每天摄入量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0g。乳母营养和饮食成份对乳汁量有明显影响[2]。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能提高泌乳量。正常健康产妇分娩后应以小米汤代水饮用,可使泌乳量增多。但有研究表明:当营养满足机体需要后,仍单纯增加营养并不能增加泌乳量。 [3]
3.5社会及环境因素
乳母受教育程度高,其婴儿母乳喂养率也高,社会经济地位,对乳母有明显影响。妇产科医务人员对乳母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产妇在哺乳期间住房拥挤,条件差、环境嘈杂、卫生不好,空气污染,使精神紧张,休息不好,不利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因为精神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上述因素可影响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喂养方式的选择。
因此在社会和家庭中创造母乳喂养得良好氛围,保证乳母有良好得心境、丰富得营养、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至少半年的产假,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文士.感冒后乳汁突减.四川中医,1986,11:41.
[2] 庞文贞.乳母营养对乳汁成份的影响.天津医学院学报,1984,2:30.
[3 王文广.北京市城乡乳母的营养状况、乳汁成份、乳汁量及婴儿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I.乳母营养状况、乳量及乳中营养素含量的调查.营养学报,1987,9(4):338.
1产前准备
1.1产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把有关母乳喂养得好处及人工喂养的缺点通过宣传栏、图片、看电视、录像等多种媒体向孕妇进行宣传,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1.2给予营养指导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保证孕妇的特殊需要,维持孕妇的正常代谢,促进胎儿生长和孕妇乳房发育。
1.3乳头和乳房准备
①纠正平坦和内陷乳头,做乳头伸展练习,配置乳头罩;②按摩乳房,在妊娠7个月后的孕妇中进行宣教指导,用手掌侧面轻按乳房侧壁,露出乳头,并围绕乳头均匀按摩。
2产后护理
2.1新生儿娩出
结扎脐带后30分钟内即进行面对面母婴皮肤接触,同时让新生儿吸允乳头,通过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母子感情,使母亲感到一种欣慰感和责任感,为产后母乳喂养打好坚实得基础。
2.2开奶前准备
护理人员用温开水为产妇擦拭奶头,开奶前不给新生儿喂任何饮料或奶粉,不用奶瓶喂奶,以免新生儿产后乳头错觉而引起拒乳。
2.3母婴同室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应尽量集中,母婴分开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这样可促进产后母乳喂养剖宫产产妇由于经历了麻醉和手术,常出现精神紧张、刀口疼痛、休息欠佳及早期进食受限,营养不能及时补充等情况,很多产妇因而有放弃哺乳的想法。实行母婴同室,哺乳时可采取侧卧位,最大限度地减小刀口疼痛,护理人员要指导并协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哺乳方法,哺乳前应轻轻按摩乳房,有利于泌乳反射。哺乳时应选择母婴均感舒适的姿势,婴儿身体必须与母亲的身体紧密相贴,婴儿的脸与双肩朝向母亲乳房,婴儿的嘴和母亲的乳头对齐,嘴和下颌紧贴乳房,哺乳时,婴儿嘴张大,含住母亲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婴儿在吸允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储奶的乳窦,有利于乳汁排出。
3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3.1精神因素
吸吮时刺激对射乳期的建立起关键作用。但感官刺激如听觉(婴儿哭闹)和视觉也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即神经-激素作用,完成喷乳反射。严寒、焦虑、疼痛,可使射乳减少。一般认为产后休息不好、生气、忧虑,对哺乳自己的孩子信心不足等因素能够抑制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在哺乳期应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3.2母婴健康
在孕期患病,如贫血、肝炎、甲状腺瘤等,能使产后母乳喂养时限减少。产后患感冒能使泌乳量锐减。[1]疾病可通过下列途径影响母乳喂养:①疾病本身导致泌乳量减少或无乳。②因病造成食欲差、营养不良、精神紧张、休息不好等。导致泌乳量减少。③因病用药产妇担心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而中止哺乳。④因患病害怕传染给婴儿而被迫停止哺乳。⑤婴儿有病拒乳,吸吮次数减少,产妇焦虑等。同样使泌乳量下降。为此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保证。
3.3产妇因素
产妇分娩时失血过多,剖宫产、会阴部感染、产后子宫出血、淋沥不断,对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不利。因此尽量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并建立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制度,培训医务人员帮助解决母乳喂养中的诸多问题。
3.4营养与泌乳
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的营养素摄入。Villar认为:为保证泌乳成功母亲必须在孕期贮存约4kg以上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需在每天摄入量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0g。乳母营养和饮食成份对乳汁量有明显影响[2]。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能提高泌乳量。正常健康产妇分娩后应以小米汤代水饮用,可使泌乳量增多。但有研究表明:当营养满足机体需要后,仍单纯增加营养并不能增加泌乳量。 [3]
3.5社会及环境因素
乳母受教育程度高,其婴儿母乳喂养率也高,社会经济地位,对乳母有明显影响。妇产科医务人员对乳母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产妇在哺乳期间住房拥挤,条件差、环境嘈杂、卫生不好,空气污染,使精神紧张,休息不好,不利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因为精神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上述因素可影响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喂养方式的选择。
因此在社会和家庭中创造母乳喂养得良好氛围,保证乳母有良好得心境、丰富得营养、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至少半年的产假,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文士.感冒后乳汁突减.四川中医,1986,11:41.
[2] 庞文贞.乳母营养对乳汁成份的影响.天津医学院学报,1984,2:30.
[3 王文广.北京市城乡乳母的营养状况、乳汁成份、乳汁量及婴儿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I.乳母营养状况、乳量及乳中营养素含量的调查.营养学报,1987,9(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