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校园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载体。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我校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共同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教育是靠理念来指引的。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师生形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态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育人力量。
支塘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正修书院”和“正修蒙学堂”。因此,学校在深刻把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炼形成了“正德修业”的办学理念作为学校的校训。
“正德修业”的校训,既蕴含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内核,又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正德”就是匡正道德,这是成人之本。“修业”意即谨修学业,就是要打好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正德修业”的校训,既是对学生成长的指导性要求,也是对教师发展的指导性要求。要想学生“正德修业”,教师必须率先并不断地“正德修业”,才能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充分的解读,使办学理念逐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并逐渐内化为大家的共同价值取向,实现师生在“德”与“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平安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平安稳定的育人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没有平安稳定,和谐校园就失去安宁祥和,失去赖以生存的校园基础。
首先是抓好舆论宣传,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我校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向师生宣传平安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平安稳定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学校中一项全面的、整体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善于利用典型案例和学生身边的事情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校园中减少和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
其次是建立一支可靠的兼职保卫队伍。我们要求学校德育和总务后勤部门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政治、法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等理论知识,认真学习维护稳定、治安防范、防火灭火等专业知识,认真组织各种紧急疏散演练工作,努力提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充分发挥这些部门为学校平安稳定、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的功能。
最后是健全平安防控体系,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和谐校园的平安稳定。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在我们学校,我们努力倡导把孩子当做“孩子”看待:首先是把孩子当做“人”看待;其次是要把孩子当做“未成年人”看待;再次是要把孩子当做“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人”看待;最后还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像自己的孩子那样体恤、关照他们。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还要着力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高度重视教职工的地位和作用,创设公平、平等、民主的管理氛围,坚持公平竞争,任人唯贤,淡化权力意识的原则。同时要切实保障每位教师的合法权益,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创设更为公平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四、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充分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积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学校定期召开教代会,通过教代会完善、修改、确立事前已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协商过了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程序的实施,使得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出台都经过被管理者的充分加工和消化,成为教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竞争的起跑线和终点线,这样的规章制度才有可能成为教师的共同需要,才能在日后的管理中起作用。
五、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以此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优化物质景观系统。支塘中心小学的校园虽然不大,但这里有大柿子树的绿荫,这里有校园山石的遒劲,这里有正修亭的雅致,这里更有琅琅的书声和浓浓的学习氛围,这里正德修业的校训,这里勒刻着前辈学人题词勉励的巨石匾额以及精心雕琢的哪怕一个宣传牌、科室牌……这些无不时时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
二是规范行为文化系统。我们努力实践陶行知“爱满校园”的教诲,不断追求教育的和谐。从教师而言,和谐发展的教师,有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有着对学生的满腔热爱,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从学生而言,和谐发展的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校园中呈现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真正实现了各自的“正德修业”。
六、师生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归宿
和谐校园是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师生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归宿。
我校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中长期目标,开展教师群体建设课题研究,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造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支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面向新世纪的教师队伍业已初步形成。
我校充分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以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强调以“有效教学”为底线,追求“高效教学”。其中的“效”指的是“效果”“效用”和“效率”。围绕“效果”,我们关注学生的当下成绩;围绕“效用”,我们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围绕“效率”,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全面认识“基础”二字的深刻内涵,在追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追求教学的效用和效率,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
一、共同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教育是靠理念来指引的。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师生形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态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育人力量。
支塘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正修书院”和“正修蒙学堂”。因此,学校在深刻把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炼形成了“正德修业”的办学理念作为学校的校训。
“正德修业”的校训,既蕴含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内核,又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正德”就是匡正道德,这是成人之本。“修业”意即谨修学业,就是要打好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正德修业”的校训,既是对学生成长的指导性要求,也是对教师发展的指导性要求。要想学生“正德修业”,教师必须率先并不断地“正德修业”,才能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充分的解读,使办学理念逐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并逐渐内化为大家的共同价值取向,实现师生在“德”与“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平安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平安稳定的育人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没有平安稳定,和谐校园就失去安宁祥和,失去赖以生存的校园基础。
首先是抓好舆论宣传,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我校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向师生宣传平安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平安稳定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学校中一项全面的、整体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善于利用典型案例和学生身边的事情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校园中减少和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
其次是建立一支可靠的兼职保卫队伍。我们要求学校德育和总务后勤部门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政治、法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等理论知识,认真学习维护稳定、治安防范、防火灭火等专业知识,认真组织各种紧急疏散演练工作,努力提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充分发挥这些部门为学校平安稳定、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的功能。
最后是健全平安防控体系,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和谐校园的平安稳定。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在我们学校,我们努力倡导把孩子当做“孩子”看待:首先是把孩子当做“人”看待;其次是要把孩子当做“未成年人”看待;再次是要把孩子当做“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人”看待;最后还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像自己的孩子那样体恤、关照他们。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还要着力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高度重视教职工的地位和作用,创设公平、平等、民主的管理氛围,坚持公平竞争,任人唯贤,淡化权力意识的原则。同时要切实保障每位教师的合法权益,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创设更为公平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四、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充分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积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学校定期召开教代会,通过教代会完善、修改、确立事前已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协商过了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程序的实施,使得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出台都经过被管理者的充分加工和消化,成为教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竞争的起跑线和终点线,这样的规章制度才有可能成为教师的共同需要,才能在日后的管理中起作用。
五、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以此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优化物质景观系统。支塘中心小学的校园虽然不大,但这里有大柿子树的绿荫,这里有校园山石的遒劲,这里有正修亭的雅致,这里更有琅琅的书声和浓浓的学习氛围,这里正德修业的校训,这里勒刻着前辈学人题词勉励的巨石匾额以及精心雕琢的哪怕一个宣传牌、科室牌……这些无不时时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
二是规范行为文化系统。我们努力实践陶行知“爱满校园”的教诲,不断追求教育的和谐。从教师而言,和谐发展的教师,有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有着对学生的满腔热爱,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从学生而言,和谐发展的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校园中呈现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真正实现了各自的“正德修业”。
六、师生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归宿
和谐校园是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师生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归宿。
我校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中长期目标,开展教师群体建设课题研究,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造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支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面向新世纪的教师队伍业已初步形成。
我校充分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以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强调以“有效教学”为底线,追求“高效教学”。其中的“效”指的是“效果”“效用”和“效率”。围绕“效果”,我们关注学生的当下成绩;围绕“效用”,我们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围绕“效率”,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全面认识“基础”二字的深刻内涵,在追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追求教学的效用和效率,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