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15日,意西泽仁一家荣获成都十佳“好家训,好家风”家庭。
藏族作家意西泽仁25年间的一封封家书,慢慢展开了女儿意娜的未来:9岁时,她成为国内知名的小画家;18岁,她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连读硕士、博士、博士后;26岁,她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32岁,她成了四本畅销书的作家,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
一路走一路信,成长路上“爸爸的信”从未缺席,不仅伴随意娜度过童年和少女时代,还伴随她走过青年和而立之年,暖暖的,在心头,温馨而甜蜜。
爸爸出差了,一幅幅“童画信”记录思念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这首家喻户晓的《康定情歌》里所唱的就是意娜的故乡—四川省康定县。1982年,藏族姑娘意娜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并在连绵的青山和澄净的蓝天下长大。
意娜的父亲意西泽仁是一位作家,曾发表过新中国成立后藏族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大雁落脚的地方》。意娜小时候,意西泽仁经常带着她去图书馆,替她借几本儿童刊物。父女俩坐在一起看书,小意娜抱着书能专注地看上好半天。
5岁时的一天,意娜正在画画,父亲的一位画家朋友来家里作客。画家被她专注的样子吸引了,笑眯眯地问:“小意娜,你在画什么?”意娜回答:“我在画太阳。”“太阳怎么会有眼睛呢?”意娜开心地说:“因为它每天都在天上看着我们,没有眼睛怎么看。”画家赞赏地对意西泽仁说:“意娜很有想象力,是个画画的好苗子。”
朋友一句无心的评语,却被有心的意西泽仁记在了心上,他开始让小意娜系统地学习画画。事实证明,意娜的确对艺术创作十分有天赋。
6岁时,意娜创作了一幅《康定跑马山》水彩画,意西泽仁把这幅作品寄给了杂志社,这幅画被发表在了意娜经常看的《看图说话》杂志上。这给了意娜很大的鼓励,她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9岁以前,意娜已经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了100多件作品,成了一位颇具名气的小画家。
每次出去寻找素材和灵感,意西泽仁都会给女儿写信,然后托妻子转交。读爸爸的信,对小意娜来说,更像是看一本“游记”。不太会写字的她用画画的形式,把对父亲的想念画出来。这种“童画信”,成了父女俩独有的记忆。
几年下来,受父亲书信的熏陶,意娜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香喷喷的酥油茶》曾在国内某征文比赛中获奖。
1991年,意娜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在中南海接受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到了北京,见到天安门的意娜兴奋地非要给爸爸写封信,老师告诉她等信寄到时,他们可能已经到家了,有什么话不如留着到那时说,意娜不愿意。老师的猜测没有错,意娜到家时,信还没到。等意西泽仁收到信时,在家写作的他依然给女儿回了一封信,放到了女儿的书桌上。
小学五年级,因为父亲的工作变动,意娜随着家人搬到了成都。随着意娜慢慢长大,她和父亲的交流反而没那么多了。
2000年上半年,当众多高三学子还在紧张备战高考的时候,意娜却已经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对于意娜来说,那个暑假无疑是她最灿烂的日子。她忙着和昔日的同学道别,参加各种聚会。向来沉默的父亲开始话多起来,经常向意娜絮絮叨叨的交代一些琐事,让她好好照顾自己,遵守学校的纪律。意娜一遍遍地答应着,在她看来,爸爸的话太罗嗦,却不知道这一句句叮嘱背后的担忧和牵挂。
压在枕头下的信,那是父亲未完待续的话
2000年9月,把意娜送到学校后,父母踏上回程的火车。当晚,意娜在枕头下发现了一个信封。宿舍已经熄灯,她轻手轻脚地下床来到了走廊。拆开信封后,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那是爸爸的字迹。
看着这封信,意娜才明白,当暑假里自己欢乐地和同学们四处聚会的时候,父母在家里是怎样的不舍和牵挂;在她期待着早日开学迈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父母是多么希望时光可以慢一些;而父母一直不同意让她独自一人假期旅行,只是想多一点时间陪在她的身边……
看完父亲的信,意娜蹲在走廊里,埋着头哭出了声。父亲的爱是那样深沉,他从不轻易将爱说出口,却在她最孤单的时候默默陪伴着她。第二天,意娜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就这样,父女俩开始了一来一往的通信。意娜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总会在信里详细地告诉父亲,而父亲也会在回信里一一为她解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父女俩在一封封书信里讨论学习、交换思想、谈心聊天,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父女亲情。
千里寄家书,父爱是最温暖的一米阳光
因为意娜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她被保送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之后又读了博士。在这期间,她曾到德国和加拿大留学。因为地域相隔更远以及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意娜和父亲的家书也从书信变成了更为方便的电子邮件。但偶尔她还是能收到父亲从远方寄来的书信。
2008年8月7日,意娜参与了祥云圣火在长城的传递。回去之后,她收到了父亲发来的一封邮件。父亲的信填补了意娜没能回家的遗憾。
2009年,意娜完成了博士学业,回国后定居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
2012年12月,意西泽仁的散文集《雪融斋笔谈》出版了。他专门开辟了一个叫做“父女家书”的版块,收录了近20封写给女儿的家书。浓浓亲情,拳拳父爱,随着一封封的家书,陪伴着意娜的每一步成长。
2014年12月15日,《成都晚报》上公布了成都十佳“好家训,好家风”家庭,意西泽仁家庭赫然榜上有名。正因一封封家书中传递着的优良家风,意西泽仁才能培养出意娜这样优秀的孩子。
在意西泽仁的博客中,有一个分组专门收藏着他写给意娜的家书,他给这个分组命名为“离太阳最近的孩子”。然而在意娜的心里,父亲才是那一轮太阳,那一封封父爱溢满的家书,正是父爱的最好见证。
藏族作家意西泽仁25年间的一封封家书,慢慢展开了女儿意娜的未来:9岁时,她成为国内知名的小画家;18岁,她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连读硕士、博士、博士后;26岁,她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32岁,她成了四本畅销书的作家,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
一路走一路信,成长路上“爸爸的信”从未缺席,不仅伴随意娜度过童年和少女时代,还伴随她走过青年和而立之年,暖暖的,在心头,温馨而甜蜜。
爸爸出差了,一幅幅“童画信”记录思念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这首家喻户晓的《康定情歌》里所唱的就是意娜的故乡—四川省康定县。1982年,藏族姑娘意娜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并在连绵的青山和澄净的蓝天下长大。
意娜的父亲意西泽仁是一位作家,曾发表过新中国成立后藏族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大雁落脚的地方》。意娜小时候,意西泽仁经常带着她去图书馆,替她借几本儿童刊物。父女俩坐在一起看书,小意娜抱着书能专注地看上好半天。
5岁时的一天,意娜正在画画,父亲的一位画家朋友来家里作客。画家被她专注的样子吸引了,笑眯眯地问:“小意娜,你在画什么?”意娜回答:“我在画太阳。”“太阳怎么会有眼睛呢?”意娜开心地说:“因为它每天都在天上看着我们,没有眼睛怎么看。”画家赞赏地对意西泽仁说:“意娜很有想象力,是个画画的好苗子。”
朋友一句无心的评语,却被有心的意西泽仁记在了心上,他开始让小意娜系统地学习画画。事实证明,意娜的确对艺术创作十分有天赋。
6岁时,意娜创作了一幅《康定跑马山》水彩画,意西泽仁把这幅作品寄给了杂志社,这幅画被发表在了意娜经常看的《看图说话》杂志上。这给了意娜很大的鼓励,她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9岁以前,意娜已经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了100多件作品,成了一位颇具名气的小画家。
每次出去寻找素材和灵感,意西泽仁都会给女儿写信,然后托妻子转交。读爸爸的信,对小意娜来说,更像是看一本“游记”。不太会写字的她用画画的形式,把对父亲的想念画出来。这种“童画信”,成了父女俩独有的记忆。
几年下来,受父亲书信的熏陶,意娜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香喷喷的酥油茶》曾在国内某征文比赛中获奖。
1991年,意娜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在中南海接受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到了北京,见到天安门的意娜兴奋地非要给爸爸写封信,老师告诉她等信寄到时,他们可能已经到家了,有什么话不如留着到那时说,意娜不愿意。老师的猜测没有错,意娜到家时,信还没到。等意西泽仁收到信时,在家写作的他依然给女儿回了一封信,放到了女儿的书桌上。
小学五年级,因为父亲的工作变动,意娜随着家人搬到了成都。随着意娜慢慢长大,她和父亲的交流反而没那么多了。
2000年上半年,当众多高三学子还在紧张备战高考的时候,意娜却已经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对于意娜来说,那个暑假无疑是她最灿烂的日子。她忙着和昔日的同学道别,参加各种聚会。向来沉默的父亲开始话多起来,经常向意娜絮絮叨叨的交代一些琐事,让她好好照顾自己,遵守学校的纪律。意娜一遍遍地答应着,在她看来,爸爸的话太罗嗦,却不知道这一句句叮嘱背后的担忧和牵挂。
压在枕头下的信,那是父亲未完待续的话
2000年9月,把意娜送到学校后,父母踏上回程的火车。当晚,意娜在枕头下发现了一个信封。宿舍已经熄灯,她轻手轻脚地下床来到了走廊。拆开信封后,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那是爸爸的字迹。
看着这封信,意娜才明白,当暑假里自己欢乐地和同学们四处聚会的时候,父母在家里是怎样的不舍和牵挂;在她期待着早日开学迈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父母是多么希望时光可以慢一些;而父母一直不同意让她独自一人假期旅行,只是想多一点时间陪在她的身边……
看完父亲的信,意娜蹲在走廊里,埋着头哭出了声。父亲的爱是那样深沉,他从不轻易将爱说出口,却在她最孤单的时候默默陪伴着她。第二天,意娜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就这样,父女俩开始了一来一往的通信。意娜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总会在信里详细地告诉父亲,而父亲也会在回信里一一为她解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父女俩在一封封书信里讨论学习、交换思想、谈心聊天,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父女亲情。
千里寄家书,父爱是最温暖的一米阳光
因为意娜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她被保送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之后又读了博士。在这期间,她曾到德国和加拿大留学。因为地域相隔更远以及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意娜和父亲的家书也从书信变成了更为方便的电子邮件。但偶尔她还是能收到父亲从远方寄来的书信。
2008年8月7日,意娜参与了祥云圣火在长城的传递。回去之后,她收到了父亲发来的一封邮件。父亲的信填补了意娜没能回家的遗憾。
2009年,意娜完成了博士学业,回国后定居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
2012年12月,意西泽仁的散文集《雪融斋笔谈》出版了。他专门开辟了一个叫做“父女家书”的版块,收录了近20封写给女儿的家书。浓浓亲情,拳拳父爱,随着一封封的家书,陪伴着意娜的每一步成长。
2014年12月15日,《成都晚报》上公布了成都十佳“好家训,好家风”家庭,意西泽仁家庭赫然榜上有名。正因一封封家书中传递着的优良家风,意西泽仁才能培养出意娜这样优秀的孩子。
在意西泽仁的博客中,有一个分组专门收藏着他写给意娜的家书,他给这个分组命名为“离太阳最近的孩子”。然而在意娜的心里,父亲才是那一轮太阳,那一封封父爱溢满的家书,正是父爱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