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是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因其对固定文本有较强较明确的针对性,再因其能充分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致使目前设问教学已经成为课堂上的主角,甚至成为了语文课的全部,再加上语文阅读考试一贯以设问解答的形式出现,越来越多的教师以提问问题代替了讲课,学生们则以解答问题代替了听课。于是乎看吧,一节语文课往往是被老师有针对性从头问到尾,不分具细,云里雾里,昏天暗地地狂问,而学生则是战战兢兢,迷迷糊糊,晕头转向地瞎答,这样的语文课堂称得上趣味性才怪。
作为阅读教学课堂上的必备正餐,问题设计如何能发挥最佳作用,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我觉得在问题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数量宁缺勿滥。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不是说问题设计得越多越好,要注意每篇文本学习的目的性,即表现教学的主要内容,或传授知识的主要点,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教学目的设计问题要注重质量而不是越多越好,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使整篇文本被过于细碎的提问冲淡了整体感知效果。
二、适当提高问题难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在磨砺中培养出来的,在学生正常承受值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对其的期望值,也就是适当给点难度,能够较快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而且一些知识点的传授要靠问题展示出来的,难度自然要有的。那么在问题的设置中教师应做到“学生会的坚决不问,学生似懂非懂的引导着问,学生不懂的探讨着问”。总之,用一个让学生们蹦一蹦才能摸到桃子的方法去设计问题,不仅能提高问题质量,还能启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三、立足文本,延伸课外。
教材文本是规范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必须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恰当的问题设计才能使学生快速有效的培养语文的技能和素养。同时语文是一门内涵深厚,外延广阔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做井底之蛙是不行的,要有开放的思想,广泛的接触,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所以教材并不能代表语文学习的全部,问题的设计要大胆跳出文本的局限和教参的限制没,这样既训练了能力,又开阔了眼界,也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四、尽可能模仿标准考试的试题形式。
语文学习的优劣,学生能力的高低多数是通过考试反映出来的,标准试题的问题设计严密规范,考察的目的性強,难易程度适中,还兼顾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考察,所以它是标准问题的设计模板。教师要多分析这类问题,探究规律性的方法,自行模仿设计具有类似效能的问题来,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及早地适应考试中问题的设计形式及解题思路。
五、问题设计目的明确、语言规范清晰准确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其文本是要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思想情感或作者的写作意图,再高一点就是培养并提高语文素养,最后起到开启心智,建立健全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初级目的还是高级目的,在所设计的问题中都要有所体现并做到有的放矢,层层推进。训练目的是否明确,效果是否明显,过程与方法是否合理。
同时为避免提问产生歧义,这要求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并运用语文学科专业词语,提问语言规范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或情感。问题的设计本意是教会学生思维并掌握知识技能,而绝非是为了卖弄而故意难为学生,更不能求偏求怪了。
六、承载知识技能与方法的价值核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侧重探究性发展。
一堂课热热闹闹形式花哨,如果没有涉及知识技能的讲解未免有些空洞,如果没有方法上的指导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毕竟让学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思考回答,去碰去撞所谓的标准答案是不可靠的,即使我们不提倡阅读问题搞什么标准答案,但起码在方向上必须要讲究的。那么,知识技能方法就是显现教师课堂主导低位的重要依据,教师的引导才有抓手。
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地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其中包括阅读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辨别能力、想象联想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等,更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意识起建设性作用,这种训练无不渗透着新课程理念中三维目标的要求。
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学习手段,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否大胆创新,是否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是语文课堂生命力与活力的重要表现。
七、叩击心灵,深入情感,引发共鸣。
这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本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者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或事件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这种情况下设计的问题或能引发共鸣的问题往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训练的效果。
八、开发学习兴趣,符合学生需要。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要想有兴趣,我认为无非就两点:一是愉悦、二是满足。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尤其是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跃,简单点就是给点笑声,且吊足学生胃口。幽默搞笑的发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缓解绝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当然还要注意知识的贯穿渗透引着学生跟教师走,不断让学生有收获感。
收获感实际是针对学生需求而言的,教师仅凭自己或教参的安排,过高或过低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把问题设计适当的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发问,由学生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才最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案是经过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设计出来的,那是设计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我们虽不能像名师那样睿智从容洒脱,口吐芳华般的造就一个个经典,但我们能凭着耐心毅力去创造片刻的精彩,哪怕仅是一个精彩的提问。
作为阅读教学课堂上的必备正餐,问题设计如何能发挥最佳作用,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我觉得在问题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数量宁缺勿滥。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不是说问题设计得越多越好,要注意每篇文本学习的目的性,即表现教学的主要内容,或传授知识的主要点,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教学目的设计问题要注重质量而不是越多越好,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使整篇文本被过于细碎的提问冲淡了整体感知效果。
二、适当提高问题难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在磨砺中培养出来的,在学生正常承受值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对其的期望值,也就是适当给点难度,能够较快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而且一些知识点的传授要靠问题展示出来的,难度自然要有的。那么在问题的设置中教师应做到“学生会的坚决不问,学生似懂非懂的引导着问,学生不懂的探讨着问”。总之,用一个让学生们蹦一蹦才能摸到桃子的方法去设计问题,不仅能提高问题质量,还能启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三、立足文本,延伸课外。
教材文本是规范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必须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恰当的问题设计才能使学生快速有效的培养语文的技能和素养。同时语文是一门内涵深厚,外延广阔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做井底之蛙是不行的,要有开放的思想,广泛的接触,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所以教材并不能代表语文学习的全部,问题的设计要大胆跳出文本的局限和教参的限制没,这样既训练了能力,又开阔了眼界,也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四、尽可能模仿标准考试的试题形式。
语文学习的优劣,学生能力的高低多数是通过考试反映出来的,标准试题的问题设计严密规范,考察的目的性強,难易程度适中,还兼顾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考察,所以它是标准问题的设计模板。教师要多分析这类问题,探究规律性的方法,自行模仿设计具有类似效能的问题来,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及早地适应考试中问题的设计形式及解题思路。
五、问题设计目的明确、语言规范清晰准确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其文本是要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思想情感或作者的写作意图,再高一点就是培养并提高语文素养,最后起到开启心智,建立健全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初级目的还是高级目的,在所设计的问题中都要有所体现并做到有的放矢,层层推进。训练目的是否明确,效果是否明显,过程与方法是否合理。
同时为避免提问产生歧义,这要求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并运用语文学科专业词语,提问语言规范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或情感。问题的设计本意是教会学生思维并掌握知识技能,而绝非是为了卖弄而故意难为学生,更不能求偏求怪了。
六、承载知识技能与方法的价值核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侧重探究性发展。
一堂课热热闹闹形式花哨,如果没有涉及知识技能的讲解未免有些空洞,如果没有方法上的指导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毕竟让学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思考回答,去碰去撞所谓的标准答案是不可靠的,即使我们不提倡阅读问题搞什么标准答案,但起码在方向上必须要讲究的。那么,知识技能方法就是显现教师课堂主导低位的重要依据,教师的引导才有抓手。
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地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其中包括阅读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辨别能力、想象联想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等,更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意识起建设性作用,这种训练无不渗透着新课程理念中三维目标的要求。
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学习手段,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否大胆创新,是否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是语文课堂生命力与活力的重要表现。
七、叩击心灵,深入情感,引发共鸣。
这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本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者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或事件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这种情况下设计的问题或能引发共鸣的问题往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训练的效果。
八、开发学习兴趣,符合学生需要。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要想有兴趣,我认为无非就两点:一是愉悦、二是满足。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尤其是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跃,简单点就是给点笑声,且吊足学生胃口。幽默搞笑的发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缓解绝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当然还要注意知识的贯穿渗透引着学生跟教师走,不断让学生有收获感。
收获感实际是针对学生需求而言的,教师仅凭自己或教参的安排,过高或过低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把问题设计适当的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发问,由学生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才最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案是经过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设计出来的,那是设计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我们虽不能像名师那样睿智从容洒脱,口吐芳华般的造就一个个经典,但我们能凭着耐心毅力去创造片刻的精彩,哪怕仅是一个精彩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