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碎片化的科技信息时代,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统整教学,融合资源,教师首先应立足教材,寻找学科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教材顺序的调整与教材内容的筛选、完善,以及不同学科间共同支撑点、连结点的发掘与利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展信息资源,寻求教学目标的后续生长点,使教学更加开放富有活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合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生活资源,挖掘各种教学创生资源,丰富语文教学活动,增强语文学习趣味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统整教学;融合资源;补充资源;创生资源;开放课程
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少、慢、差、费”的困境,一直是教学改革直击的重要任务。“科技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碎片化时代”催生了“主题教学”“统整教材”“融合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热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2016年春季以来,我校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以语文教材文本为出发点,寻找学科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教材顺序的调整与教材内容的筛选、完善,以及不同学科间共同支撑点、连结点的发掘与利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展信息资源,寻求教学目标的后续生长点,使教学更加开放富有活力。
一、融合资源,化零碎为系统
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完整、深层地理解“阅读教学”,而是片面、浅层地“零打碎敲”,有如盲人摸象,似乎每一个探索者都有所发现,却都难以把握“大象”究竟为何物。融合资源,首先应立足教材。鉴于我校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整体思想出发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成了我们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改革的第一步。
(一)单元统整,系列训练
整体解读单元教材、分析学情,提炼出单元语言训练目标和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再把各知识点与能力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有序、有层次地完成,以保证单元主题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知识能力目标训练的完整性和系列性。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每课重点实践练系——回归整体、拓展运用”为思路,整体确立单元教学模块。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动脑筋”这一单元,我们把主体课文教学与语文天地中的学习活动项目进行有机整合,把“有序的言语表达训练和培养爱动脑筋的思维品质”作为单元阅读训练的主要目标。在《称象》教学中,把说清曹冲称象过程作为言语训练重点,借助流程思维导图中表示先后顺序和称象时动作的词,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反复的言语表达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课文语言,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再迁移运用,让学生表述“为了弄明白‘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的问题,瓦特是怎么做的?”。在《狮子和兔子》教学中,运用统整策略,抓住狮子和兔子的相关关键词句,让故事情节记忆结构化,再让学生进行故事的复述和再创作。在语文天地多幅图说话训练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连接词,并利用“串珍珠”这一形象比喻,帮助了学生清楚具体连贯地说故事。这样同一主题,以“有序表达”为抓手,抓每课不同的认知能力训练点,层层感悟,升华认识,提高能力。
(二)合二为一,比较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主题单元《古诗二首》: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是送别诗,但风格迥异,一首描绘的是苍劲雄浑的边塞风光,一首描绘的是清新明丽的初春景象;一首充满昂扬向上的劝慰、鼓励之情,一首尽显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教学时,我们借助双文本的教学方式,采用对比阅读来理解、赏析诗句,在同中比异,在异中求同,体会诗人的独特心境。课前,让学生查阅、收集、整理这两首诗写作背景的相關资料;课上为学生提供自学单,对比着读,发现不同之处。
交流时,学生着眼的角度不同,发现自然也不同。在比景观物中,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发现前者描绘的是冬景,后者描绘的是春景;有的发现前者从雪入手,后者从雨入手;有的发现时间点不同,一首在黄昏,一首在清晨;有的从整体感知谈收获,前者给人苍凉之感,后者则给人清新之美;有的则从小处着眼,描绘情境,给人以画面的冲击……课堂成为一个资源共享,互相启发,相互补充,激活思维的平台。老师则在关键处,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境,我们还可以查找资料,联系背景,谈谈表达的情又有何不同呢?”孩子们在横向与纵向对比中,感受高适之乐观心态,英雄情怀,体会王维诗情画意的风格。
这样的古诗教学,合二为一,在归类中比较异同,同中比异,异中求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效。
总之,对于统整教学,融合资源,教师首先应立足教材,对教材本身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重组,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思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补充资源,化抽象为具体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补充课外学习资源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问渠哪得清如许”时,补充课外学习资源,探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妙趣;在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补充课外学习资源,开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一)互文阅读,形象感知 当今“语文阅读教学要上出文体特征。”成了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然而对于什么是文体?不同的文体其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有何具体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如何把抽象的学术表达,化为具体的意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文体特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同一主题不同文体或同一文体的不同文章进行互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确保不同文体教育价值的实现。
如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引入童话《骆驼和小马》,让学生把《沙漠之舟》和《骆驼和小马》两篇文章对比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读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都写骆驼,都介绍骆驼的生理特点及适应沙漠环境;也发现了其不同之处:《沙漠之舟》语言平实、简练,《骆驼和小马》采用对话,生动有趣。通过比较阅读悟出常识性说明文的表达特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又如辽宁李松老师执教的《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这篇文章极富特色,除了介绍说明对象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条理清晰的推测之外,在表达上还具有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品味文艺性说明文“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体裁特点,课上,李老师又让学生阅读《雪、雾霾和风》《菌儿自传》,让学生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其他两种表现形式:言语对话、人称转换。同时推荐阅读叶永烈所著《到月球上去种地》,从中感受文艺性说明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样,李老师在教学时把一类文章放在一起抓住同类的特点,在联系当中比较着读,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拓展阅读,丰富表象
在信息发达的科技时代,语文教师的视野应当更加宏观、开放、包容,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与课文相关联的“泛文本”,不断吸纳、补充、扩展文本以外的因素,实行拓展性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拓宽视野,丰富见识,增长才智。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拓展阅读》中的文本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对比阅读、延伸阅读。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学习《朱德的扁担》时,补充阅读《朱德元帅挖水井》,感受朱德元帅的高尚情操。教学现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时,补充阅读散文《会预告天气的动物》,了解文本以外动物的知识:羊是“活温度计”,青蛙被称为“活晴雨表”,麻雀对天气变化是“敏感者”,金花鼠的叫声也是预测天气的警报器……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自然的秘密,仿編诗歌也就得心应手了。《大禹治水》课文不长,语言精练,我找来《同步拓展阅读》中的《鲧禹治水》的长篇故事,让学生对比着读,了解洪水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场景,使禹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具体化、立体化、形象化。
在课堂教学中,适度补充、有效利用、拓展延伸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改变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分析辩解中理解内容、习得语言、丰富积累、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启迪智慧,高效率完成预设教学目标,促进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三、创生资源,化单薄为丰厚
学习资源并不只包括书本的资源和文字的资源,生活即资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资源都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开阔观察生活的视野,学习走进生活的方法,切换审视生活的角度,从而开掘出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信”,为让学生了解信的知识,并能在实践体验中习得写信的技巧,我们多方联系、多元合作、多种形式,开展了系列语文学习活动。首先邀请了泉州集邮协会朱智强副秘书长进行了一场《书信,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讲座,此次活动沟通了课堂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既为书信单元的学习搭桥铺路,又让学生增长了见识,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再来,借助我校三年一班与新疆昌吉五小三年一班的学生互通书信的契机,让全班学生练笔写邀请函,请来五位“小信使”,给学生讲信的正确书写格式、怎样写信封,听他们讲寄信的趣事。这堂让学生教学生学写信的特殊课,学生特别感兴趣,学得特认真,学习效率自然也高。然后,学生满怀兴奋与憧憬给新疆昌吉五小三年三班的同学写了封信,周末在家长的陪伴下,自己到邮局买邮票、贴信封,并把信投寄出去,了解了信的邮寄过程,并画出“信的旅程”流程图。后来,班上又开展了“六一”祝福的邮寄明信片活动,“我对老师说说心里话”“我为远方的亲朋好友写封信”的书信邮寄活动,创生了一个个语文学习情境,构建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听说读写思演练场。利用各种创生资源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实践的机会,而且使学生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的状态下,能追求到最大的教学收益,是每个教学实践者成功的标志。新课改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合理利用创生资源,挖掘各种教学创生资源,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融合课程的形态是多样化的,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更广泛的课程或学习领域的一部分,还可以贯串于整个课程体系。而作为语文学科,承载的不仅仅是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语文素养为统领,竖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标的”,加大语文课程资源的融合与开发,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
注:此文系泉州市“十三五”(第一批)立项课题编号QZ1351—15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关键词:统整教学;融合资源;补充资源;创生资源;开放课程
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少、慢、差、费”的困境,一直是教学改革直击的重要任务。“科技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碎片化时代”催生了“主题教学”“统整教材”“融合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热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2016年春季以来,我校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以语文教材文本为出发点,寻找学科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教材顺序的调整与教材内容的筛选、完善,以及不同学科间共同支撑点、连结点的发掘与利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展信息资源,寻求教学目标的后续生长点,使教学更加开放富有活力。
一、融合资源,化零碎为系统
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完整、深层地理解“阅读教学”,而是片面、浅层地“零打碎敲”,有如盲人摸象,似乎每一个探索者都有所发现,却都难以把握“大象”究竟为何物。融合资源,首先应立足教材。鉴于我校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整体思想出发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成了我们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改革的第一步。
(一)单元统整,系列训练
整体解读单元教材、分析学情,提炼出单元语言训练目标和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再把各知识点与能力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有序、有层次地完成,以保证单元主题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知识能力目标训练的完整性和系列性。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每课重点实践练系——回归整体、拓展运用”为思路,整体确立单元教学模块。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动脑筋”这一单元,我们把主体课文教学与语文天地中的学习活动项目进行有机整合,把“有序的言语表达训练和培养爱动脑筋的思维品质”作为单元阅读训练的主要目标。在《称象》教学中,把说清曹冲称象过程作为言语训练重点,借助流程思维导图中表示先后顺序和称象时动作的词,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反复的言语表达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课文语言,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再迁移运用,让学生表述“为了弄明白‘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的问题,瓦特是怎么做的?”。在《狮子和兔子》教学中,运用统整策略,抓住狮子和兔子的相关关键词句,让故事情节记忆结构化,再让学生进行故事的复述和再创作。在语文天地多幅图说话训练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连接词,并利用“串珍珠”这一形象比喻,帮助了学生清楚具体连贯地说故事。这样同一主题,以“有序表达”为抓手,抓每课不同的认知能力训练点,层层感悟,升华认识,提高能力。
(二)合二为一,比较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主题单元《古诗二首》: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是送别诗,但风格迥异,一首描绘的是苍劲雄浑的边塞风光,一首描绘的是清新明丽的初春景象;一首充满昂扬向上的劝慰、鼓励之情,一首尽显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教学时,我们借助双文本的教学方式,采用对比阅读来理解、赏析诗句,在同中比异,在异中求同,体会诗人的独特心境。课前,让学生查阅、收集、整理这两首诗写作背景的相關资料;课上为学生提供自学单,对比着读,发现不同之处。
交流时,学生着眼的角度不同,发现自然也不同。在比景观物中,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发现前者描绘的是冬景,后者描绘的是春景;有的发现前者从雪入手,后者从雨入手;有的发现时间点不同,一首在黄昏,一首在清晨;有的从整体感知谈收获,前者给人苍凉之感,后者则给人清新之美;有的则从小处着眼,描绘情境,给人以画面的冲击……课堂成为一个资源共享,互相启发,相互补充,激活思维的平台。老师则在关键处,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境,我们还可以查找资料,联系背景,谈谈表达的情又有何不同呢?”孩子们在横向与纵向对比中,感受高适之乐观心态,英雄情怀,体会王维诗情画意的风格。
这样的古诗教学,合二为一,在归类中比较异同,同中比异,异中求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效。
总之,对于统整教学,融合资源,教师首先应立足教材,对教材本身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重组,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思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补充资源,化抽象为具体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补充课外学习资源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问渠哪得清如许”时,补充课外学习资源,探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妙趣;在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补充课外学习资源,开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一)互文阅读,形象感知 当今“语文阅读教学要上出文体特征。”成了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然而对于什么是文体?不同的文体其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有何具体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如何把抽象的学术表达,化为具体的意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文体特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同一主题不同文体或同一文体的不同文章进行互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确保不同文体教育价值的实现。
如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引入童话《骆驼和小马》,让学生把《沙漠之舟》和《骆驼和小马》两篇文章对比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读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都写骆驼,都介绍骆驼的生理特点及适应沙漠环境;也发现了其不同之处:《沙漠之舟》语言平实、简练,《骆驼和小马》采用对话,生动有趣。通过比较阅读悟出常识性说明文的表达特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又如辽宁李松老师执教的《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这篇文章极富特色,除了介绍说明对象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条理清晰的推测之外,在表达上还具有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品味文艺性说明文“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体裁特点,课上,李老师又让学生阅读《雪、雾霾和风》《菌儿自传》,让学生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其他两种表现形式:言语对话、人称转换。同时推荐阅读叶永烈所著《到月球上去种地》,从中感受文艺性说明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样,李老师在教学时把一类文章放在一起抓住同类的特点,在联系当中比较着读,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拓展阅读,丰富表象
在信息发达的科技时代,语文教师的视野应当更加宏观、开放、包容,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与课文相关联的“泛文本”,不断吸纳、补充、扩展文本以外的因素,实行拓展性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拓宽视野,丰富见识,增长才智。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拓展阅读》中的文本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对比阅读、延伸阅读。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学习《朱德的扁担》时,补充阅读《朱德元帅挖水井》,感受朱德元帅的高尚情操。教学现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时,补充阅读散文《会预告天气的动物》,了解文本以外动物的知识:羊是“活温度计”,青蛙被称为“活晴雨表”,麻雀对天气变化是“敏感者”,金花鼠的叫声也是预测天气的警报器……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自然的秘密,仿編诗歌也就得心应手了。《大禹治水》课文不长,语言精练,我找来《同步拓展阅读》中的《鲧禹治水》的长篇故事,让学生对比着读,了解洪水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场景,使禹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具体化、立体化、形象化。
在课堂教学中,适度补充、有效利用、拓展延伸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改变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分析辩解中理解内容、习得语言、丰富积累、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启迪智慧,高效率完成预设教学目标,促进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三、创生资源,化单薄为丰厚
学习资源并不只包括书本的资源和文字的资源,生活即资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资源都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开阔观察生活的视野,学习走进生活的方法,切换审视生活的角度,从而开掘出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信”,为让学生了解信的知识,并能在实践体验中习得写信的技巧,我们多方联系、多元合作、多种形式,开展了系列语文学习活动。首先邀请了泉州集邮协会朱智强副秘书长进行了一场《书信,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讲座,此次活动沟通了课堂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既为书信单元的学习搭桥铺路,又让学生增长了见识,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再来,借助我校三年一班与新疆昌吉五小三年一班的学生互通书信的契机,让全班学生练笔写邀请函,请来五位“小信使”,给学生讲信的正确书写格式、怎样写信封,听他们讲寄信的趣事。这堂让学生教学生学写信的特殊课,学生特别感兴趣,学得特认真,学习效率自然也高。然后,学生满怀兴奋与憧憬给新疆昌吉五小三年三班的同学写了封信,周末在家长的陪伴下,自己到邮局买邮票、贴信封,并把信投寄出去,了解了信的邮寄过程,并画出“信的旅程”流程图。后来,班上又开展了“六一”祝福的邮寄明信片活动,“我对老师说说心里话”“我为远方的亲朋好友写封信”的书信邮寄活动,创生了一个个语文学习情境,构建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听说读写思演练场。利用各种创生资源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实践的机会,而且使学生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的状态下,能追求到最大的教学收益,是每个教学实践者成功的标志。新课改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合理利用创生资源,挖掘各种教学创生资源,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融合课程的形态是多样化的,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更广泛的课程或学习领域的一部分,还可以贯串于整个课程体系。而作为语文学科,承载的不仅仅是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语文素养为统领,竖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标的”,加大语文课程资源的融合与开发,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
注:此文系泉州市“十三五”(第一批)立项课题编号QZ1351—15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