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经济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坚持真实性、针对性、主题性、启发性、实效性、适应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案例导入、案例穿插、案例讨论、案例辩论、案例体验等组织形式,同时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关键词] 经济学;案例教学;运用
高职院校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由于目前经济学教材仍存在理论性和系统性太强的问题,带有很多晦涩难懂的表述方式和理论模型,而帮助理解的合适案例偏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力,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除了对教材进行改革外,也需要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大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来适应高职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源于英文case,是一种将实证描述引入情景,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范例教学法。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推广开来。目前,案例教学在很多高校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教育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强烈的冲击,而且对提出了创新和变革的要求。
经济学案例教学就是应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高职经济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案例能较好地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二是突出学生角色的主体性;三是突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四是突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五是突出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二、高职经济学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
不同学科领域案例教学专家对案例有不同认知和理解。但总体而言,一个案例就是一个真实或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得好不好,合适不合适,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就高职经济学教学案例而言,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真实性原则。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案例的特定环境来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案例的分析中更好地理解和信服经济理论。
二是针对性原则。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三是主题性原则。教学案例虽因教学目的和任务而有所不同,但应该突出一个主题,以便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分析。
四是启发性原则。教师所选教学案例应该引人深思,启发思维,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是时效性原则。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应尽量选择现实世界中较新的素材和热点问题的案例,满足应有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六是适应性原则。教学案例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和高职生的实际需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虽然国外有很多经典的经济学教学案例,但由于国外的文化环境、制度设计和社会结构与我国有很大差异,照抄照搬来的国外案例教学效果往往不一定理想,因而在案例选择时应坚持国内案例为主和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案例为主的思路。
三、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形式
案例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分为:先讲解理论,再提出案例,然后用理论分析案例;或是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组织形式尤为重要。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一是案例导入。即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陈述一个与新知识相关的案例,目的是引起学生好奇和兴趣,而案例的具体分析放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再进行。比如,在讲解《需求》这节时,可以先举“某蓝领工人有买车的欲望但没有买车和养车的实力,而某大学教授有买车和养车的能力但没有买车的意愿”这个案例,并提出“他们是否是有效的需求”和“什么是需求”的问题。再比如,在讲解成本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举“上大学的成本”这个案例,并提出“上大学是否对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决策”这个问题。通过这些案例和问题的提出,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就能主动地思考、分析,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是案例穿插。在讲授经济学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时,通过案例穿插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穿插时,有些可以引导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比如,在讲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连续吃自己喜欢的菜或连续饮自己喜欢的饮料。再如,在讲解外部性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举出寝室里某同学养花或某同学抽烟的例子,来说明外部性的存在及其分类。
三是案例讨论。高职学生学习经济学更重要在于培养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一些涉及内容复杂、头绪多的案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入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可以选择一个小案例,也可以选择综合案例。小案例讨论适合于在某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进行。综合案例讨论则是在某一章或某几章学习结束之后,选取所涉及问题覆盖某章或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学完宏观经济政策这章之后,可以选取“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这个综合案例来进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综合运用的。案例讨论步骤一般包括课前准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归纳总结等。应用案例讨论时应提前将案例讨论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提前思考,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的效果。 四是案例辩论。案例也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去查阅大量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辩论这种形式更容易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并在辩论冲突中撞出思想的火花。比如:在学习宏观经济学部分后,可以设置在当前经济形式下,“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的货币政策”等案例,组织全班同学分正反组展开大辩论。运用案例辩论这种形式,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要中性化,尽量选择经济热点问题,并且案例的分析性和互动性要比较强;二要注意对学生的有效组织,引导和控制好辩论秩序,妥善处理辩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场、偏题、过激等情况。
五是案例体验。案例体验教学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最著名的个案就是博弈论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由教师给出案例,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角色,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从而让学生从中领悟教学内容。比如,“囚徒困境”、“寡头合谋博弈”等模型教学中,都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体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以上几种形式外,案例教学还有其他形式,比如组织专题报告或讲座,撰写交流经济学案例学习报告等。在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或者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另外,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了解其中的一般规律,案例的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这既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又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因此,案例除用文字表现外,也可以用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展示,强化学生“立体、直观”的感性认识。
四、高职经济学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法迥异的并且有诸多优点的教学方法。为合理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发挥其功能和优势,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旨在增强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离不开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持。一般来说,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分析基础和框架。没有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就缺乏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反过来也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深度和效果。
二是处理好经典案例与新鲜案例的关系。经典案例是指那些能够充分说明相关理论、被反复引用的通俗易懂的案例。比如生产可能性曲线可通过“黄油与大炮”的案例来解读;科斯定理可通过“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这一简单故事来解释;外部性可通过“蜜蜂和果园”的案例来说明。但是在经典案例中,有些或许已经过时,有些或许不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一些国外案例,由于时间差异、地域差异和体制差异等,造成学生不能透彻理解案例所表达的意思,以至于学完经济学原理后不能恰当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在引用经典案例的同时,更要关注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引用新鲜案例,使用本土化案例,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和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案例,使学生容易进入案例情境,容易结合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三是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和创造者,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设计者。教师的职责是选编案例,引导讨论,防止出现偏激和冷场。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深入案例,积极参与案例组织、分析、讨论和总结。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师生互动的原则,教学一直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许进杰.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
[2]张宏军.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
[3]陈晓芳.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J].考试周刊,2007,(22).
[4]陈建衡.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今日财富,2009,(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jgkt010
作者简介:
张光春(1973-),男,四川南部人,讲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组织宣传统战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教学。
[关键词] 经济学;案例教学;运用
高职院校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由于目前经济学教材仍存在理论性和系统性太强的问题,带有很多晦涩难懂的表述方式和理论模型,而帮助理解的合适案例偏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力,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除了对教材进行改革外,也需要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大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来适应高职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源于英文case,是一种将实证描述引入情景,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范例教学法。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推广开来。目前,案例教学在很多高校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教育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强烈的冲击,而且对提出了创新和变革的要求。
经济学案例教学就是应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高职经济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案例能较好地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二是突出学生角色的主体性;三是突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四是突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五是突出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二、高职经济学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
不同学科领域案例教学专家对案例有不同认知和理解。但总体而言,一个案例就是一个真实或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得好不好,合适不合适,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就高职经济学教学案例而言,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真实性原则。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案例的特定环境来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案例的分析中更好地理解和信服经济理论。
二是针对性原则。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三是主题性原则。教学案例虽因教学目的和任务而有所不同,但应该突出一个主题,以便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分析。
四是启发性原则。教师所选教学案例应该引人深思,启发思维,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是时效性原则。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应尽量选择现实世界中较新的素材和热点问题的案例,满足应有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六是适应性原则。教学案例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和高职生的实际需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虽然国外有很多经典的经济学教学案例,但由于国外的文化环境、制度设计和社会结构与我国有很大差异,照抄照搬来的国外案例教学效果往往不一定理想,因而在案例选择时应坚持国内案例为主和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案例为主的思路。
三、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形式
案例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分为:先讲解理论,再提出案例,然后用理论分析案例;或是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组织形式尤为重要。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一是案例导入。即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陈述一个与新知识相关的案例,目的是引起学生好奇和兴趣,而案例的具体分析放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再进行。比如,在讲解《需求》这节时,可以先举“某蓝领工人有买车的欲望但没有买车和养车的实力,而某大学教授有买车和养车的能力但没有买车的意愿”这个案例,并提出“他们是否是有效的需求”和“什么是需求”的问题。再比如,在讲解成本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举“上大学的成本”这个案例,并提出“上大学是否对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决策”这个问题。通过这些案例和问题的提出,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就能主动地思考、分析,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是案例穿插。在讲授经济学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时,通过案例穿插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穿插时,有些可以引导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比如,在讲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连续吃自己喜欢的菜或连续饮自己喜欢的饮料。再如,在讲解外部性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举出寝室里某同学养花或某同学抽烟的例子,来说明外部性的存在及其分类。
三是案例讨论。高职学生学习经济学更重要在于培养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一些涉及内容复杂、头绪多的案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入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可以选择一个小案例,也可以选择综合案例。小案例讨论适合于在某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进行。综合案例讨论则是在某一章或某几章学习结束之后,选取所涉及问题覆盖某章或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学完宏观经济政策这章之后,可以选取“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这个综合案例来进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综合运用的。案例讨论步骤一般包括课前准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归纳总结等。应用案例讨论时应提前将案例讨论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提前思考,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的效果。 四是案例辩论。案例也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去查阅大量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辩论这种形式更容易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并在辩论冲突中撞出思想的火花。比如:在学习宏观经济学部分后,可以设置在当前经济形式下,“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的货币政策”等案例,组织全班同学分正反组展开大辩论。运用案例辩论这种形式,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要中性化,尽量选择经济热点问题,并且案例的分析性和互动性要比较强;二要注意对学生的有效组织,引导和控制好辩论秩序,妥善处理辩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场、偏题、过激等情况。
五是案例体验。案例体验教学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最著名的个案就是博弈论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由教师给出案例,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角色,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从而让学生从中领悟教学内容。比如,“囚徒困境”、“寡头合谋博弈”等模型教学中,都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体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以上几种形式外,案例教学还有其他形式,比如组织专题报告或讲座,撰写交流经济学案例学习报告等。在高职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或者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另外,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了解其中的一般规律,案例的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这既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又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因此,案例除用文字表现外,也可以用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展示,强化学生“立体、直观”的感性认识。
四、高职经济学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法迥异的并且有诸多优点的教学方法。为合理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发挥其功能和优势,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旨在增强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离不开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持。一般来说,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分析基础和框架。没有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就缺乏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反过来也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深度和效果。
二是处理好经典案例与新鲜案例的关系。经典案例是指那些能够充分说明相关理论、被反复引用的通俗易懂的案例。比如生产可能性曲线可通过“黄油与大炮”的案例来解读;科斯定理可通过“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这一简单故事来解释;外部性可通过“蜜蜂和果园”的案例来说明。但是在经典案例中,有些或许已经过时,有些或许不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一些国外案例,由于时间差异、地域差异和体制差异等,造成学生不能透彻理解案例所表达的意思,以至于学完经济学原理后不能恰当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在引用经典案例的同时,更要关注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引用新鲜案例,使用本土化案例,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和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案例,使学生容易进入案例情境,容易结合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三是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和创造者,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设计者。教师的职责是选编案例,引导讨论,防止出现偏激和冷场。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深入案例,积极参与案例组织、分析、讨论和总结。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师生互动的原则,教学一直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许进杰.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
[2]张宏军.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
[3]陈晓芳.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J].考试周刊,2007,(22).
[4]陈建衡.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今日财富,2009,(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jgkt010
作者简介:
张光春(1973-),男,四川南部人,讲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组织宣传统战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