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态度韵律跨文化感知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听辨实验考察了30名法国和越南听辨人对19种普通话态度韵律的感知。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态度类别、听辨人的语言背景和汉语字调调值及组合对听辨人辨识率的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态度语音被识别;“蔑视”和“自信”没有被法国听辨人识别,“讽刺”同时没有被法国和越南听辨人辨识;句末字调的变化对识别率影响较为明显, 句末字调为阳平的语料获得的社会情感平均辨识率高于句末为其他字调的语料。该研究结果对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态度语音合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普通话 态度韵律 跨文化感知 汉语字调
  一、引言
  人类在言语交际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韵律是传递情感的主要载体,并辅以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使得情感信息更丰富和具体。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包括情绪、态度、感情、动机等不同的心理状态。态度与其他几种情感状态不同,其表达是在特定的语言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在交际中受说话人自主控制,反映说话人的意愿、观点和信仰(Aubergé, 2002; Fónagy, 1983)。正是由于其显著的文化性、社会性及交际性,态度韵律往往会给分属不同语言文化的交际双方带来一定的困扰,在交际中造成一些误解。
  为此,本文将尝试从跨文化的角度考察外国听辨人对普通话态度语音的感知模式,以及汉语字调及其组合方式对听辨人的感知可能产生的影响。
  表1 态度列表
  二、听辨实验设计
  我们从已有的态度语音库(卢琰et al.,2013)中选取了304句(16句文本×19种态度)用于听辨实验。这些语料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无形态句法变化。所有语料均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或数词。
  (2)长度以四音节为主。前期研究成果表明,四字短语相对于其他长度的语料(一字、二字、三字词语和九字长句),辨识率较高,因此,用于当前实验的语料以四字短语为主,共有4个三字短语,12个四字短语。
  (3)以字调调型及其在句中的位置为主要变量。每种调型分别被置于四字短语的首、末音节,而其他音节的调型则一律为“阴平”(由于语料库中无四个音节均为“阴平”的短语,因此我们用相应的三音节短语代替);轻声处于三音节词词尾。
  (4)语料在语义上均为中性,即不含任何暗示某种社会情感或情绪的字词,但是在语用层面,每个句子均可以在不同语境中用各种社会情感自然地表达。
  表2列出了用于听辨实验的语料构成,其中声调组合中的1、2、3、4表示普通话的四声,0表示轻声。
  30名听辨人参与实验,其中法语听辨人15名(9名男性,6名女性),年龄区间23岁-45岁,平均年龄33岁;越南语听辨人15名(7名男性,8名女性),年龄区间19岁-35岁,平均年龄27岁。所有听辨人均从未接触过汉语普通话,且身体健康,无任何听力或智力障碍。
  在了解了19种态度的定义和表达的交际情景后,听辨人在一个安静的房间中,佩戴耳机,通过软件操作界面逐一聆听语料,随即对听到的态度语音进行判断,并在19个备选项中做单项选择。所有语料随机播放,每条语料仅播放一次。听辨人选择判断的时间不受限制,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要求休息以缓解疲劳。
  表2 听辨实验的语料构成
  三、实验结果分析
  1.三因素方差分析
  我们首先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做三因素方差分析,三个自变量分别为:态度类别(19个水平)、字调组合(16个水平)、听辨人的语言背景(2个水平)。表3列出了方差分析的结果,其中,“态度类别”及“态度类别”与“字调组合”的交互效应有极显著的主效应(p<0.001),且η2(效应值)高于其他因素;“态度类别”与“听辨人的语言背景”的交互效应极显著(p<0.001),“字调组合”有显著效应(p<0.05),但二者效应值很小,只能解释观察到的方差中很小一部分。
  表3 总体方差分析结果
  由此可见,听辨人对汉语态度语音的辨识主要取决于态度类别和语料的字调组合。此外,态度语音的识别率在某种程度上与听辨人的语言背景有关,法国听辨人与越南听辨人对某些态度语音的感知有一定差异。随后,我们分别对法两组听辨人的辨识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字调组合对法国听辨人的识别有显著意义(p<0.05),但对越南听辨人则无显著意义(p>0.05);态度类别与字调组合的交互效应对两种语言的听辨人均有极显著意义(p<0.001)。
  2.听辨人的语言背景的影响
  如图1所示,我们首先以态度类别和听辨人的语言背景为变量,绘制了态度语音辨识率的统计直方图(同时显示了均值和标准差),以考察当听辨人属于不同的语言文化时,汉语态度语音辨识率的变化规律。
  从总体来看,绝大部分的态度语音的辨识率都在机遇水平(1/19,如图中红色虚线所示)以上,同时被两组听辨人识别。“蔑视”和“自信”没有被法国听辨人识别,而“讽刺”则同时没有被法国和越南听辨人识别。事实上,一项有关越南语态度语音的跨文化感知研究指出,法国听辨人在辨识越南语“讽刺”时表现出较大困难,识别率较低,而越南本族语听辨人却识别较好(Mac,Aubergé, Castelli,
其他文献
摘 要: 汉语句子的焦点类型分为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作为汉语主要的句子类型之一,特指问的焦点是常规焦点,后三者的焦点是对比焦点,从“空间-实体”的模型上看,前者的焦点指向开放性空间的实体,后三者的焦点指向封闭性空间的实体,其预设是开放性的,其预设是封闭性的,这是各类疑问句的根本不同。  关键词: 疑问句 焦点—预设 空间—实体  疑问句是汉语的四大句子类型之一。关于疑问句的分类,吕叔湘、朱德熙、陆
摘 要: 话语标记语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手段,被频繁使用于仲裁庭审话语中。本文选取10篇真实的中国仲裁庭审录音转写材料作为语料,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试图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仲裁调解中参与者使用的话语标记语“好”进行数据统计和语用分析,旨在准确分析其语用功能,并探讨参与者使用话语标记语与其权力之间的关系,借此为仲裁员在实际仲裁庭审中提供可借鉴的话语策略。  关键词: 仲裁调解 话语标记语 元语用功
摘 要: 有效教学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保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美术育人目标,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所谓“有效”,是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具体进步及美术素
探讨C57BL/6品系小鼠体内猪链球菌2型感染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机制和抗病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8周龄C57BL/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