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风景叫八大关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非八关风景好,此生何必居青岛』,海风拂,秋色染,八大关开启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函谷关路的梧桐、紫荆关路的雪松、居庸关路的银杏、临淮关路的龙柏……一路一景,处处秋光。
  清晨,我偶然看见窗前的黄金槐似乎更黄了,叶片也稀疏了不少,地上静静地堆积了很多落叶。相邻的树木也不再油亮光鲜,憔悴了不少。妻看了便说:“该去八大关赏秋了。”这是我们定居青岛的第一个秋天,于是便趁着天气晴和前往。
  八大关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背山面海之处,因遍布众多民国时期的欧式古典建筑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是著名的风景疗养区。
  梧桐、小楼与异国情调
  赏秋要慢慢走,慢慢看。我们从韶关路开始向南漫步。道路右侧是多年的老树,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森然蓊郁,树下的落叶颇多,我捡起一片,只见叶片的边缘略有枯黄卷曲,看来秋意正沿着树叶边缘慢慢走近。左侧的街边公园里满是参天大树,路边时或矗立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小楼,在高高低低的树枝掩映下,露出一个棱角分明的侧面或一方风情摇曳的小窗、一截雕刻细腻的屋檐、一面爬着些红叶的山墙。街边时时飘过来淡淡的咖啡香味,让这民国时期形成的街区散发出一种异国气息。
  缓缓行至函谷关路,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干斑驳,枝条长长地逸出,树叶青黄稀疏,大片的阳光落在路边的落叶上,渲染出几分倦怠的朦胧秋意。在阵阵海风中,梧桐萧萧肃肃,每一片宽大的叶子掉落,都像一场仪式,缓慢、从容,让人也娴静起来。我们走在这高大的梧桐树形成的隧道中,偶尔一片梧桐树叶落在肩头,然后滑向街面,移动的脚步有时也会踢起一片落叶,仿佛落叶也有生命,在陪伴我们、跟随我们。我一向对梧桐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它们从异国被引种过来,虽早已是这片土地上的常见绿化树木,然而我总觉得它们还是异乡之物,有着隐约的异国情调,与这一片民国建筑极般配。
  行至一个小街口,小街窄窄的,曲折起伏,从两边院墙伸出的树枝、藤蔓,斜挂着、低垂着,风情摇曳。于是我们便转向小街,数十步后来到正阳关路口。正阳关路旁栽种着一棵棵紫薇,当是近年所植,大多才高丈许。紫薇树叶多已暗绿深红,仿佛喝醉酒的美人,懒懒地立在下午阳光下的街口,让经行者也有了些许醉意。两旁错落的别墅式小楼掩映在丛密的树林间,有的门窗紧闭,似乎早已没有人居住;有的窗前还晾晒着日常素衣,散发出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如同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居民楼,只有从门口的黑色名牌,才知它们有着一段不平常的来历。一些小楼欧风浓郁,让人一见就知其别致不俗。比如路右侧的一幢三层小楼,红色的屋顶在楼墙顶端如水下垂,与墙融为一体,这种风格,是欧洲、美洲常见的民居样式。
  雪松、银杏与花石楼
  我们沿正阳关路向东到紫荆关路,道路两侧是高大挺拔的雪松,在这渐黄的秋日里依然苍翠碧绿,就连穿过雪松落在脸上、手上、身上的阳光,仿佛也带着一股凉意。雪松那么高,走在它们脚下,油然而生莫名的庄严感。我们爬上一段缓坡后回望,只见在两旁雪松的夹持下,眼前只有那么窄窄的一线,柔和、沉静,没有落叶,这里还看不见秋天的影子。
  走到居庸关路时,道旁树木变成了银杏。银杏最细腻、最敏感,早已披上金黄的秋装,树下黄叶满地,透出浓浓的、暖暖的、明亮的秋意。站在银杏树下,仿佛站在温柔的旧梦里,柔软的情绪如丝如缕,在心中缓缓缠绕,如水如烟,在心中微微荡漾。正因为银杏叶金黄,满树满地,这里人流熙熙攘攘,多在拍照留念。道路两侧的街墙,下截是凹凸不平灰色的石墙,上截是浅黄的粉墙,前后一些大树依然摇曳一树老绿,粗糙与精细,温暖与清冷,就这样在这里汇集。我们一边在人流中穿行,一边欣赏着银杏和树下姿态各异的拍照的人们,特别是婀娜的美人,分外愉悦。
  走到黄海路口向南,便是一个三面临海的岬角,著名的花石楼就坐落于此。花石楼是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罗斯人于1930年修建的,外墻由花岗岩石砌筑,正门左侧为圆柱形塔楼,右侧为棱柱形塔楼,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整幢小楼既有希腊和罗马式建筑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楼内大理石贴墙,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这里曾居住过从蒋介石夫妇、董必武、陈毅等著名人物,见惯繁华。花石楼共五层,只开放地上一、二、三层供游人参观,布置简单,室内大致按照蒋介石夫妇居住时陈设。一楼墙面四周张贴着董必武、陈毅等参观的介绍文字。二楼三面有窗,可以远眺大海。我矗立窗前,想象当年那些风云人物居此,晨昏之际于此看海,激情澎湃,而今人物俱往,终归沉寂。
  楼外的院子不大,高树灌木错落有致,西侧墙壁上缓缓爬了些藤蔓,颜色红紫黄灿,宣示着秋的盛美。临海一角最是观海佳处,其下沙滩亦好,是青岛第二海水浴场,虽有秋凉,依然游人纷纷。想名山胜景处,终不为些许人独占独享。
  公主楼与蝴蝶楼
  出花石楼后沿山海关路、正阳关路行至居庸关路口,便到了公主楼。公主楼是典型的丹麦式建筑,其外部由一组不规则斜顶屋面组成,南部为宽敞的方形露台,绿色外墙,宛如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进入院中,院里摆放着安徒生及其童话人物的多座雕像和阁楼城堡模型。主楼错落有致,高高低低,形成不同的层次和空间。据说这座楼有个童话般的浪漫故事—1929年丹麦王子游览青岛时,被此处的美景吸引,便在1931年丹麦王国在青岛设立领事馆时,委托领事按照安徒生童话中的意境设计、建造了这座丹麦古典式建筑,准备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丹麦公主。不过,丹麦公主始终没有来过,“公主楼”的名字却留存下来。
  参观蝴蝶楼之后,我们又回到山海关路。山海关路沿着海岸线蜿蜒起伏,左侧是大海,右侧则是一座座藏在矮墙和树丛中的别致小楼,这些小楼每一座都颇有来历。我们特意参观了著名的蝴蝶楼,此楼于1934年建成,1935年成为由当红影星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的取景地,“蝴蝶楼”由此得名。如今的蝴蝶楼,淡粉红色的墙体,白色的窗框,砖红色屋顶,让整座院子仿佛浸在了粉红色的回忆中,带着暖意的、迷离的、浅浅的忧伤,在这秋天里,更让人生出一种对流逝的光阴的忧叹。蝴蝶楼是收费景点,墙壁上贴着旧时《劫后桃花》的海报和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的照片,烘托出摄影场的历史遗迹。有时这里还放映民国电影,纪念属于这座洋楼的影史记忆。这里最能勾起人对往昔的回忆,这里原本就是让人来回忆的。如果你有忧伤,此处可以安放。
  转过蝴蝶楼,右侧是海,左侧还是海。此时,西下的夕阳正在海面上恋恋徘徊,海滨的木步道舒适而优雅,许多新人正借着美好的夕阳拍摄婚纱照。我们在步道上流连,直到夕阳渐渐沉入海中,只在海面上留下一片烟雾般的红霞。
  熊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始祖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一个重要的分支,不仅在当代,即使在远古,人们有时也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面对无缘无故的存在、不明不了的死亡,如何缓解这种『焦虑』,是先民不断思考的问题,也许始祖神话就诞生于这样具有哲学性质的思考时刻。  神话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是通往古老世界的密码。在远古大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千百年后历史的尘埃早已掩盖了他们的痕迹,但通过阅读保存在文献里的零星字句
期刊
上山遗址堪称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地。2020年,是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20年前,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发现距今11400—8400年的上山遗址,之后,又有19处属于同一文化层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相继被发现。这些遗址皆位于長江中下游钱塘江流域,形成了一个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的遗址群,其所代表的文化被统称为上山文化。  上山文化遗址群是迄今所知东亚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人类
期刊
为什么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多是历史中的氏族领袖、统治者或帝王?哪些是神话?哪些又是历史?或者说,神话背后是否又隐含着历史信息?  出于畏惧与想象,早期人类天然地与神灵相关,也就产生了神话,其背后展现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的认知与观念发展。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认为:“一切原始社会,凡经可靠而胜任的观察者所研究过的,都很显然地具有两种领域:一种是神圣的领域或巫术与宗
期刊
是什么让我们组成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我们有何特别之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穿越重重迷雾,回望历史深处的地平线,去观察这壮丽的日出是怎样升起的。自然神话,正是这一抹东方的鱼肚白。  精卫衔微木 鲧禹治洪水  发鸠山上,林木葱茏,一只轻巧的小鸟,纹首、白喙、赤足,每天从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鳴。  这是《山海经·北山经》中描绘的一幅图景。这只小鸟原是炎帝神农
期刊
塔作为外来建筑,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它与各地的建筑材料、环境因素、建造技术和各种建筑形式相融合,超越了佛塔的原始功能,逐渐演化成为独具中国特色与魅力的一种高层建筑形式。  塔之源  中国古塔中绝大多数是佛塔,佛塔来源于印度的窣堵波(Stupa),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浮屠”,又有佛图、浮图、堵波、苏偷婆、兜婆等称呼。佛塔是用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并收藏其舍利的特殊建筑,此后也被用于收藏高僧大德的
期刊
《奇双会》被前人誉为『吹腔仅能走红之一出』,在民国时期的京剧舞台上颇受追捧,四大名旦均擅演此戏,近年来在京昆舞台上亦颇有复兴之势。  《奇双会》被前人誉为“吹腔仅能走红之一出”,在民国时期的京剧舞台上颇受追捧,四大名旦均擅长演出此戏。然时移世易,或受流派传承之影响,当下舞台上已不见程派、尚派、荀派传人演出此戏。音配像中所存两部视频均为梅兰芳先生录音,分别与生行之代表性人物俞振飞、叶盛兰合作演出。前
期刊
曾有人用『全国山河一片红』来形容川菜的火爆程度和麻辣口感。诚然,川菜所到之处,大受青睐,为吃货们大饱口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细究川菜的历史和传承,却不难发现这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古典川菜的记忆  现代一些川菜研究者总把川菜的历史追溯到秦汉之际,想当然地认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其饮食方式必定会继承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先祖,正如恺撒所说的“习俗是万物的主宰”,然而这恰恰是对川菜的误读。古典
期刊
好与坏不在性别,而在个人行为。《列女传》的编纂深意亦在于此。今天,我们阅读此书,应该学习其中的嘉言懿行,摒弃内里有损仁德之举,才算是明白此书在现代社会里的真正价值。  《列女传》为西汉刘向所编,今以八卷本最为常见。此书将古代女子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母仪(17)、贤明(15)、仁智(15)、贞顺(16)、节义(16)、辩通(15)、孽嬖(16),合共110位古代女子的故事。据《汉书·刘向传》所说,《列
期刊
替版、刻版、上桐油、刮浆、染色、刮灰、晾晒,吴元新用双手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蓝白艺术世界  吴元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40多年来抢救保护蓝印花布实物遗存及图片资料3万余件,创新设计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千余件,作品多次荣
期刊
酒到底是不是个好东西?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视酒为琼浆玉露,热衷于与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其中更是不乏嗜酒如命者。然而,晋代葛洪认为饮酒过度有害健康,他曾作《酒诫》一文,阐述其对纵酒行为的不认同。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将酒和药作为两大关键词,还原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尚。魏晋时期的正始名士,如何晏、王弼好吃药;竹林名士则好喝酒,如阮籍和刘伶喝得最厉害,不过,嵇康则爱吃药。鲁迅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