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独特文化魅力的诗意彰显与活态传承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2018年,热门词汇之一绕不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不仅仅指经济的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大湾区在历史、人口、语言、文化上具有同一性,有着深刻的人文价值链,这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民间文艺根植于群众,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特文化魅力的诗意彰显。回顾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的发展,融合、创新、发展,成为其中的三个关键词。“9+2”城市群在人文地理上同属岭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中华文化在岭南大地上的孕育和发展。岭南地区的非遗文化、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悉数散落于各个城市中,又因地域性差异、中西文化交融等因素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特点,在取长补短的融合中寻求各自的创新与发展。
  一、概述:呈现互联、交融特点的大湾区民间文艺
  粤港澳大湾区囊括多元的民间文化,构成比较复杂。既包括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府民间文化、客家民间文化和潮汕民间文化,又包括明清时期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在中外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港澳民间文化、现代都市民间文化。在这些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下所形成的民间文艺,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也是大湾区内各地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广东民间文艺工作紧贴新时代脉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率先创办了岭南民俗文化节、“广东省民间歌会”“广东省麒麟舞大赛”“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广东省文化艺术之乡”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循着“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七大传统节日,民俗传承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不少沉寂已久、濒临消亡的地域性节庆礼仪和二十四节氣习俗等重新回归民众的视野和生活。[1] 传统古村落保护等民间文化遗产、民间工艺传承与保护工程等行动,进一步向大众普及了民间文化知识、唤醒民间文化自觉,使民间文艺的发展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时代新气象。2018年,广东省首次承办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是对广东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在颁奖会上,广东在本届评选中一共夺得两朵“山花”,云浮市的民间广场歌舞《禾楼舞》和范安琪的佛山陶瓷《戏曲人物》分别荣获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奖和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截止目前,广东共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40个。[2]
  就香港而言,从1841年开埠后,西方人口大量涌入,渐成华洋共处之势。历经150多年时间的打磨,中西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形成了香港独特而迷人的多元气质。这种“既中且西”的多元文化体现在香港的每一个角落,也浸透到了每一个香港人的生活中,而民间文艺正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有数据统计显示,香港文化中心在2017年6月就开展了60多场演出,包括粤剧、音乐剧、杂技、戏剧等。[3] 英式“赛马文化”和“俱乐部文化”继续影响香港人的生活,但同时,香港又将中国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农历春节,全家出动到黄大仙膜拜求签,争抢“头柱香”,或到车公庙祈福,转一转风车祈求好运;每逢端午,大澳会举行逾百年历史的“游涌仪式”,乡民们划着龙舟,后面拖着载有神像的小艇沿途焚烧宝烛,其他居民朝龙舟拜祭以祈求平安;源于19世纪的大坑舞火龙在中秋之夜必会吸引无数人前往观赏,阵阵锣鼓声中,一条条火龙在闹市的街道上往复穿梭,火光闪烁。可以说,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香港并行不悖、交相辉映,但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根。
  就澳门而言,从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已经是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贸易活动的兴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贸易、居住,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此诞生。澳门现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迹,具有东、西方风格的建筑物,大都具有“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特色。整个澳门约有1/5的面积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4] 同时,随着中国内地居民不断迁入澳门,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也被带入澳门,形成了澳门的主体民间文化。因此,澳门的民间文化是以中国民间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民间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民间文化。澳门的传统习俗与岭南文化相近。例如,在春节期间,澳门也会举办花市,居民在吃过“团年饭”之后,都会去逛花市。这个时刻也是澳门居民拜神祈福的最佳时间,澳门多信奉妈祖,因此在春节子夜,众多澳门居民纷纷前往妈祖庙、观音堂去祭拜,祈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而新年期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也会组织举办一系列贺岁活动,比如粤曲演唱、戏剧表演、武术表演等。
  二、“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力度空前
  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民间“非遗”项目非常繁盛,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曾经冷门的非遗,近年来成为热词,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
  1.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非遗传承工作
  2018年9月,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广东省1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5] 抢救性记录工程旨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存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和文化记忆,并为他人学习、借鉴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创造条件。2016年,广东省共有1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列入抢救性记录名单,涉及6个地级以上市,5个门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78岁,平均年龄79.6岁。经过2017、2018年历时两年的深入调查与系统拍摄,共采集、整理口述文字稿130余万字、图片5.6万余张、视频近380小时、音频近130小时,形成了包含文献片、综述片和工作卷宗在内的系列成果。同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也在抓紧落实中。鉴于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因此,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香港现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 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以不同方式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确认、立档、研究、保存、推广及传承。政府扶持推广、民间团体响应和学术机构支持是香港“非遗”保护的三股重要力量。2009年,香港开展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于2014年编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共有480个项目。2017年,香港从清单中精选出10个项目,再加上10个香港的国家级项目,组成首张《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项)。香港的“非遗”体系由此形成。香港“非遗”中心一直坚持进行其他项目的调查研究,根据项目缓急等元素制定保护措施,加强“非遗”的研究、保存和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基本法的基础上,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执行和开展提供了法律基础。[7] 从2015年開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推动澳门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4名申报者的申报工作。截止目前,澳门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个,其中有6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进一步普及并启发澳门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传递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每年都会举行推广文化遗产宣传活动。2017、2018年,澳门中华文化产业促进会还与内地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与大湾区区域内的佛山市、珠海市就整合非遗资源、建立非遗信息平台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2. “非遗+”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关键词
  非遗项目讲究“活态传承”。如何让“老古董”存活于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成为当下非遗传承的关键所在。“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特色小镇”“非遗+博物馆”等新方式的兴起,赋予了非遗传承新的活力。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广东)非遗周”在佛山市举行。“非遗展览+非遗民俗巡演”的方式,深深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佛山秋色传统民俗活动,每年金秋举行一次,已成为佛山市民重要的民俗活动。该活动以佛山秋色为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和地域风情为内容,集非遗展示、巡游表演、民俗活动等于一体。尤其是非遗活态展首次引入香港、澳门的非遗项目参加,参展项目达40多个,不仅展示了岭南文化,推进广东省非遗保护传承,还加强粤了港澳大湾区民间文化交流。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则在2018年把主题定为“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通过“非遗+生活、非遗+养生、非遗+产业、非遗+展演、非遗+公益”五大展示板块,展现新时代背景下非遗如何激活、非遗作品如何与生活共融共生的实践。在艺博会期间,还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产业高峰论坛,发布了《广州非遗+文化资源交易与合作手册》。
  3. 非遗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背景下,非遗工作保护力度可谓前所未有,非遗传承人队伍日益壮大。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省在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广东的非遗名录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1082人上榜。其中,广东共有48人入选,非遗项目包括广东音乐、粤剧、粤曲、木偶戏等。[8] 至此,广东的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32人,居全国第六位。香港和澳门地区各有1人和4人入选该榜单。截至2018年底,香港共有3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澳门共有7人入选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地方政府对保护非遗文化有贡献的个人和团体,给予了经济、荣誉等奖励,对进一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上来具有重大的意义。
  4. 非遗设施建设成果丰硕
  2016年底,广东粤剧院的粤剧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2017年,以“多彩南粤 魅力非遗”为主题的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展览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同年,广东网上非遗馆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充分调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投资建设非遗设施。例如,非遗传习所在各地遍地开花,民间艺人传承非遗技艺有了接地气的展示和传承平台,社区居民、非遗爱好者有了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学习非遗知识的阵地。东莞市高度重视非遗与科技的融合,与百度、阿里巴巴等社交媒体开展合作,搭建起非遗数字化传播平台、非遗产品网上交易平台、非遗墟市的线上平台等。而佛山市则计划在3年之内打造50个粤剧特色学校。香港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三、古村落、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双轨并行
  传统村落是乡村乡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综合载体,这是千百年的历史所铸就的。在经济全球化、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旅游乡村化的冲击下,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伴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呈现出新的气象——古村落“活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1. 以古驿道带“旺”古村落
  广东省内古驿道资源丰富,每年定期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其中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州从化古道、珠海中山岐澳古道、罗浮山古道等,成为“活化”古驿道沿线传统古村落的一个重要途径。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是明清时期的岭南古村落建筑群,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罗浮山古驿道相邻。2017年,南粤古驿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赛(惠州罗浮山站)在惠州拉开帷幕。借此机会,组委会通过旭日古村的定向大赛,同时在惠州埔筏村、香溪堡、岚派村、霞角村、双田村、黄坑寨、功武村、墨园村等10个特色古村落联动举办一系列定向大赛和徒步穿越活动,使古驿道与古村落得以有效连接。广州市从化区钱岗古村借助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热潮,对古村进行保护性修复利用,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还建成钱岗村史馆、文史馆、文化活动中心并对外开放。   2. 以文化提升古村落价值
  做好古村落的“活化”文章,要充分思考如何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底蕴,使文化服务于古村落保护,让古村落因文化而厚重,因文化而彰显价值。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于2013年入选中国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2017年,黄埔古村举行首届文化艺术节,旨在进一步活化古村的文物遗产。目前,古村内已有广绣、年画、古法装帧、活字印刷、剪纸、漆艺、陶艺、木艺、民族图腾、蜡染、扎染、植物染、通草画研究、珠绣、竹雕、茶文化、香文化、甲骨文、中医养生、太极、国画、油画、皮艺、石头画、音乐类(粤剧、吉它、非洲鼓、陶笛、古筝、钢琴)、摄影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古村落内现存的祠堂也成为了古村落保护的突破口。2018年9月,第六届岭南祠堂文化节在黄埔古村举行启动仪式。这是自201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的民间文化节,成为集中展现广府传统文化、古村祠堂文化的大舞台,每年都吸引大批的市民前來观看。
  3. 以旅游带动古村落活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古村落成为了旅游景区规划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多古村落如沧海遗珠一般,被发现、被追捧。适度的旅游开发给古村落带来商机、资金,从而更好地振兴古村落。近年来,佛山市着力于古村落的活化工作。到2016年底,已有30个古村活化任务基本完成,其中有13个达到成效显著,两年活化项目共523个。2017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扩大了古村落活化升级覆盖面,实施古村落活化升级延伸计划,提出在2017—2019年新增2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9]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千年水乡、古老桥梁、宗祠文化”为特色的顺德区逢简古村落每年接待游客累计超过150万人次;而“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南海区松塘村,每年接待游客累计超过80万人次。
  四、民间工艺:既埋头耕耘,又仰望星空
  纵观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民间工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2017年3月24日出台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标志着振兴传统工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10] 乘着这一东风,民间工艺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2018年,民间工艺中的玉雕、榄雕、灰塑、剪纸技艺、木版年画绘制技艺等,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政府不断加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为民间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民间工艺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市场经济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资金严重匮乏等困境,大大阻碍了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鉴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出台政策、融入民间活动、多途径加强交流等方式,为当地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
  1. 民间工艺融入生活
  民间工艺源于民间,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要保护好、传承好民间工艺,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民间工艺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例如,刺绣这项民间工艺,如今已经不仅仅是运用到服饰中,还广泛应用在各类装饰品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刺绣还有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如颇受年轻人喜欢的十字绣,就赋予了刺绣新的生命力。
  民间工艺家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与民众生活相结合。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发起创办了“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大讲坛致力于整合全省的优秀民间文艺家资源,开展民间工艺传承的体验与实践培训课程,通过主题展览、民宿游学、参观大师工作室、请大师上门教学等形式,打造以岭南民间工艺为主的民间文化大讲堂平台,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体验和学习正确的、自己喜爱的岭南民间工艺知识。如今,大讲坛已开设包括雕刻类、刺绣类、陶瓷类、扎作类等46项传统工艺项目的培训体验课目,先后在广东省内多个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2018年9月21日,广州市珠光街仰忠社区广府文化学习圈系列活动——我们的传统节日·贺中秋、迎国庆活动就迎来了一批民间工艺大师。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非遗传承人等,深入到社区与街坊互动交流。佛山市顺德区举办的“2018基层文体嘉年华之顺德非遗文化展示系列活动”,则把会场分散到北滘碧江金楼、五间祠、小蓬莱艺术馆以及陈村潭洲的三字经公园等地,真正把非遗活动设在家门口,让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具有顺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
  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在人民中去发现优秀传统民间工艺人,是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致力于推动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2017年,首届东莞全民尚艺节系列活动之“到人民中去——东莞市文联文艺志愿者‘欢乐下基层’”在清溪镇举行。在会上,方贡学、王可逊等30名东莞民间工艺家获评“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黄素明、鲁才恩等10人获评“东莞民间工艺名匠”。这是东莞市文联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寻找东莞传统手工艺能工巧匠”活动,得到了东莞各镇街文联的大力支持和东莞民间工艺家的积极响应。通过该活动,进一步摸清了当地民间工艺的家底,挖掘出一批具有东莞特色的民间工艺传承人和项目。
  2. 互联网为民间工艺插上翅膀
  在移动互联时代,保护与传承民间工艺离不开“互联网”思维。事实上,由于传承者青黄不接的问题,民间工艺面临许多发展窘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民间工艺人开始以“触网”的方式拓宽发展路径。而当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民间工艺发生碰撞、融合,便改变了传统工艺的商业模式,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这无疑为传统民间工艺的弘扬增加了新的动力。
  佛山石湾公仔的变革之路就是其中的典型。佛山石湾公仔又称石湾艺术陶瓷,是一种汉族传统陶瓷工艺品,不仅在广东艺术史,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页。2006年“石湾公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石湾陶艺一直是石湾窑赖以维持经济来源的一脉支流,也造就了不少技艺高超、具有独特风格的陶艺大师。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推广以及手工艺后继乏人,石湾公仔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更有人直言,石湾公仔错过了当代陶艺发展最好的30年。   这种现状随着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兴起而得以改善。互联网的普及深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少陶瓷艺术大师也加入了利用网络平台推广作品的行列。其中,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庞文全就是其中的一员。庞文全在淘宝注册“美陶世族”网店,短短3年时间,已经有将近3万的关注粉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关注传承了五千年历史的石湾陶艺文化。2017、2018年,“美陶世族”网店上有700多款不同的作品在售卖,每个月售出数百件作品。[11]“让世界各地的人有机会看到石湾公仔众多名家作品,”庞文全对这种推广方式抱以厚望,也希望石湾陶艺能更好地弘扬以及传承。
  3. 多途径加强交流
  切磋交流有利于不同地域间民间工艺的长足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深入人心,湾区内民间工艺互动交流日益频繁,初步显现以互相交流切磋促进融合创新的趋势。
  以展览促交流。2017-2018年的粤港澳大湾区民间工艺始终秉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不断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之间的交流协作,联合策划了丰富、多样的展览活动。在第十三届文博会期间,深圳市宝安区就携手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以及国内民间艺术代表性城市,共同打造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展”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了包括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广东省民间艺术大师等民间艺术家六十余人,参展品类涵盖面广,通过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与市民互动,增强文化认同,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018年9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广州开幕,来自粤港澳的百余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参会,展出近万件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此次博览会突出“名家+精品”的理念,展品包括肇庆端砚、石湾公仔、粤绣、广彩、玉雕、牙雕、手拉朱泥壶、古典家具等;一些工艺大师现场表演“看家绝活”,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2018年11月,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项目的《工艺源流·艺术语言》交流活动在佛山举行。活动现场还特设了佛山、香港艺术家交流活动报告展示——《佛山+香港手绘陶碟作品展》。数十位香港艺术家亲身来到佛山,与佛山的民间工艺同行交流,感受泥巴与釉彩在炉火中燃烧和升华后生成的奇异艺术。
  以培训促交流。组织集中培训、交流活动,成为培育民间工艺领域的新人、提升民间工艺家技艺水平的有效途径。2017年9月,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民间工艺类)传承培训班”正式开班。[12] 此次培训班以“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结合广东省民间工艺创作现状和学员需求,创新了教学组织方式和培训模式,将专题讲座、学员交流、现场体验与参观学习相结合,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切实提高艺德水平、艺术眼光与美学修养,加强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民间工艺家的互动与交流。2018年11月,广东省中青年民间工艺家雕刻艺术高级研修班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此次高级研修班学员为省内21个地市文联、民协,以及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推荐的50名中青年民间雕刻藝术工作者。在为期七天的学习中,学员们系统学习了具有前沿性、实用性的民间工艺培训课程,有效提升了广东省民间一线工艺从业者、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技艺水平,明晰民间工艺的传帮带责任,提高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以联动促交流。2017-2018年的粤港澳大湾区民间工艺,不仅专注自身、埋头耕耘,更是走出“深闺”,拥抱世界。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2017年12月,来自香港民间艺术团体“逸舞飞扬”舞蹈团、香港文舞汇艺术团“倾唱团”、香港儿童古筝团、“我们”俱乐部等37位代表到访广州,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开展了“百川汇海——中西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香港交流团通过参与游览广州市沙湾古镇、大师班交流论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艺术共融与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两地青少年共同探讨了中华文化艺术的成果和发展前景,并在活动中展演了精彩纷呈的创作精品,拉近两地青年人的距离,促进大湾区民间文化交流。2017年7 月,“深圳市福田区民间艺术国际友好城市巡展——袁曼君剪纸展览”在日本野县饭山市文化交流馆举行。活动除了展览之外,还安排了三场互动交流活动,把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传递给日本的中小学生与爱好中国文化的市民。这是自2012 年日本饭山市与深圳福田区结成友好关系后,民间文化交流互动活动的又一次“走出去”。
  4. “拥抱”当代年轻人
  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最终都要落到青年一代的肩上。然而,年轻人普遍对传统手工艺“不感冒”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一些传统技艺仍然面临后继无人或传承“断档”的困境。惠州市文化部门的一次调研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惠州每年都有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项目消亡或濒临灭绝。而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尽管广绣、木雕等濒危技艺经过抢救已经起死回生,甚至成为“90后”“00后”的兴趣爱好。[13] 然而,传承人的流失率依然高达80%-90%左右。传统民间工艺如何“对接”年轻一代,让年轻人与传统民间工艺擦出“火花”,真正从“原生态”走向“新生代”,是当前促进民间工艺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
  民间工艺进校园。从2018年始,惠州市开展柏塘传统花灯进校园活动。年初,博罗县教育局创建首批博罗县“初中美术实验工作室”,确立首批10所学校,成立了初心民间工作坊,聘请当地扎花灯和编竹篾的手艺人走进学校授课,创建无边界课堂。扎花灯手艺走进校园,不仅能让年轻一代学习传统民间手艺,充实了在校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通过创建无边界课堂的方式,让一些面临失传的传统民俗得到了传承。2018年,广东省民间艺术家深入信宜市池洞镇扶参小学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活动当天,来自广州等地的12位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进行了剪纸、广绣、木版年画、花灯、通草画等技艺的传授示范。民间艺术家把广东优秀民间艺术带进校园,走进课堂、融入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学习、体验、感悟更多的优秀民间艺术。   “对接”年轻人口味。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民间工艺,不少民间工艺大师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让年轻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广绣,广绣传承人梁秀玲先后创办了工作室和刺绣艺术馆,以此作为广绣的传承基地。而梁秀玲的儿女也受其影响,开始进行广绣创作,尝试将动漫、抽象图案等时代元素与广绣传统技艺相融合,努力发掘广绣作品的创新空间,激发年轻一代的审美兴趣。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沈卓娅曾向媒体展示了她的学生的作品——“书灯”。这本“书灯”,从外观上看是一本合起来的书,封面上有岭南特色的剪纸花纹。在书脊的下半部分延伸出一个插头,接通电源以后,打开书本,温暖的灯光就从灯笼般的书页中透出,变成了一盏伴读的“书灯”。这种兼具文艺性与实用性的创意,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五、民间艺术:新时代新魅力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有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因其受环境影响而具备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中心,在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传播媒介大众化的趋势下,大湾区民间艺术的发展受到剧烈冲击。这种冲击走向了两个极端,其一是日渐式微并逐步走向消亡,其二是融入时代而迸发鲜活魅力。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共建人文湾区”的发展理念,其内容包括: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并明确提出了要“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要“加强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支持新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等重点文化项目,增强香港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魅力”等与大湾区民间文艺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为大湾区民间文艺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綜观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的活动开展、理论研究、产业发展,不难窥见,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等市的民间艺术日趋活跃,深圳、香港、澳门因其作为移民城市,本土居民在晚近数十年以来已基本进入城市化,滋养民间艺术的乡村土壤已不复存在,因而许多流传远久的民间艺术项目日渐式微并逐步没落。所幸的是,深圳、香港、澳门政府高度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对部分已经没落的项目通过研究、口述、视频等方式进行抢救,意义十分重大。
  1. 岭南春色别样情
  粤港澳大湾区的春天因了民间艺术活动的开展,成为中华大地上别样的春天。临近春节及农历正月期间,各古村落的民间文艺活动十分纷繁,彰显了浓郁的年味和民间艺术的独有魅力。
  佛山是著名的醒狮之乡。俗话有云,无醒狮,不佛山。佛山醒狮文化与武术相结合,精彩绝伦。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民间文艺。佛山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春节期间,佛山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等待醒狮队走村串户拜年、贺岁,以祈求家门平安、风调雨顺。2017、2018年春节期间,佛山市黄飞鸿纪念馆每天都举行醒狮汇演,吸引数以百万的群众前去观赏。2018年央视春晚上,佛山有两支醒狮队在零点时刻上台表演,这是佛山醒狮第三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是广东省舞龙之乡。2017、2018年元宵节,20多条“草龙”舞动和穿行在吉隆的城乡,欢乐闹元宵。每年12月,当地民间艺术传承人即就地取材,用稻草制作草龙。做草龙的稻草颜色接近金黄,每根的长度几乎一致,细看之下也很难发现有特别不美观或发黑的地方。因草龙的狂野与原始,当地舞草龙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引人入胜。
  江门新会的木版年画是民间庆祝春节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木版年画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相结合的简明而夸张的手法,表现欢乐、幸福和吉祥等题材。印制年画要经过数次套色,先用模板把人物线条勾勒出来,接着用附件来印制人物的头饰、衣服的金边、身上的挂件等细部。
  中山、东莞、肇庆城乡的春节一派热闹景象,飘色、粤曲、醒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各个乡村尽情欢腾,庆贺春节。广州、深圳已然城市化,在现代都市的传统村落里,春节期间也是热闹非凡,举办粤曲展演、飘色、醒狮等民间文艺活动。
  春节期间,香港、澳门都会举办民间文艺巡游活动。通过邀请不同的艺术团体在市集演出,把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创意艺术融入街头,并加入流动表演环节,与众同乐,让现代都市焕发出无穷的传统艺术文化魅力。
  2. 理论研究硕果丰
  民间艺术是活跃群众文化的重要方面,作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产物,其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才。[14]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民间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老龄化,范围逐渐缩小,如何培养后备人才以及群众对民间艺术的热情这一问题变得愈发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都高度重视民间艺术的理论阐析及普及传播,通过民间艺术基础理论的拓展,既对民间艺术本源、发展、特征、规律、价值等认识上的传统因循,又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对新颖理念进行阐释,因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理论研究的鲜明个性。
  2017年,广东省社科联与惠州市委宣传部联合编写了《龙门农民画简史》,填补了长期以来龙门农民画理论体系研究的空白,为全国农民画理论支撑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18年,龙门县委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编写了《龙门农民画初级教材》,该套教材通过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进入了校园、进入了课堂,推进了民间艺术的青少年普及与传承。
  2017、2018年度,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市政协文史委、社科联、文联、地方志办公室都组织编写了有关当地民间文艺的理论图书。这些理论作品对当地民间艺术的各种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起大湾区民间艺术的价值理论体系,这是对大湾区民间艺术理论的一种有益的拓展。   香港、澳门的学术理论界更加具有抢救民间艺术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汉学文化研究中心,仅2017年度就开展了《粤剧与竹棚戏台》《元朗十八乡:花炮会景巡游》《天后诞》等11项民间艺术研究。澳门的民间社团繁多,依托澳门基金会雄厚的资金支持,澳门历史学会、澳门文物关注协会、澳门学者同盟等社团在2017、2018年开展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研究,部分重要成果编印成书,有的还被澳门大学《南国人文学刊》刊载。
  3. 产业发展有作为
  民间艺术是传统社会生活的积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面对工业化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产业及当代社会呈现张力性共存。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广绣、剪纸、木雕等,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式微的状态。因此,为提振民间艺术的发展活力,传统民间艺术开始了商业化发展之路,比如广绣,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市政府积极帮助广绣生产单位开拓市场,一方面主导建立有形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依托,通过市场来集聚人气,寻求商机。另一方面,借鉴苏绣、湘绣经验,促进刺绣产业与其他行业尤其是旅游业的进一步融合,将广绣产业基地和展览馆等作为文化旅游点之一,成效十分明显。
  2017、2018年,民间艺术在产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发挥的作用还有巨大空间。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民间艺术在于旅游、文创、科技等方面的融合市场需求巨大,拓展力必须进一步加强。通过考察,当前,大湾区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存在以下若干个制约。
  其一,分散经营不利于产生规模化效应。大湾区区域内,经济繁荣、产业兴旺,市场经济日臻完善,民间艺术产业分布相对分散的生产经营者往往处于劣势。民间艺术的经营人员处在相对分散的状态,彼此间缺少行业的协作力与凝聚力,不能实现产销一体化,这导致产业化发展迟缓。比如,再以广绣为例,广州、佛山从事生产与经营的企业虽然超过100家,但零散分布,大部分是经营单位分散、生产能力差,这一不成规模的经营情况,导致产品在研发、创作以及销售等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再加上是纯手工制作,制作数量相对有限。这一相对分散的经营状态,导致订单量的减少,在无形中减少了销量,而且容易产生恶性循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利于市场的开拓。
  其二,市场信息把控不到位,未创建高效销售网。传统民间艺术在实施产业化进程中,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实施了诸如“前店后厂”的模式,这虽然与家庭作坊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是沿用老思维,等着客户找上门来购买。传统民间艺术中有些是纯手工制作,这使得艺人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开展销售,更重要的是采取传统销售方式,民间艺人也不具备主动销售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不注重市场动态,导致其处在相对被动、消极的境地。
  其三,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传统民间艺术品逐步发展成高雅艺术品,当前真正对民间艺术品产生兴趣的是生活在城市中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群体。虽然当前开展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不是农民,但是因为长期在底层社会生活,与高品位的顾客接触的机会并不多,生活环境决定了其限制性思维。所以,民间艺术创作的主体难以考量欣赏者的真正喜好,只能借助中间商对作品种类的需要来加以把握,这样就容易出现生产与需要的脱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将促进市场经济、文化事业朝向更加融合、更加繁盛的方向发展,民间艺术是能给人带来深层次享受的商品,当然还需要借助文化品牌来不断提高知名度。要实现民间艺术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还必须着力创建品牌,通过市场机制与行动手段,凸显民间艺术的特色,强化推介与包装,做大、做强民间艺术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效应,切实提升民间艺术自身的软实力。
  (作者单位: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
  注释
  [1]  王锦强:《民间文艺40年: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国艺术报》2018年12月19日。
  [2]  吴鲁:《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广州揭晓》,新华网2018年1月4日。
  [3]  李豫川:《香港:百年浸润城市多元氣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新华社2017年6月12日。
  [4]  《澳门文化概况》,http://www.gmw.cn/03zhuanti/2004-00/jinian/macau/g0.htm。
  [5]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我省1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文号55999。
  [6]  刘慧、蒋波、刘洁妍、田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人民网-港澳频道2016年12月14日。
  [7]  《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即将生效》,人民网2014年02月24日。
  [8]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8〕8号,《中国文化报》2018年5月。
  [9]  广文:《记住乡愁 传承文化》,《精神文明报》2018年09月08日。
  [10]  罗昕:《振兴传统工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凤凰网2017年05月07日。
  [11]  朱蓉婷:《民间工艺+互联网 让石湾公仔走向全世界》,南方都市报2017年3月23日。
  [12]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我院顺利举办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民间工艺类)传承培训班》,2017年9月30日。
  [13]杨亮:《让年轻人爱上传统工艺》,光明网2017年4月8日。
  [14]苏锐、刘霞:《民间艺术发展有待发力》,《中国文化报》2013年1月25日。
其他文献
在中外文学史中,有些作家一直执著的在用自己的作品去构建一个地域空间,比如一生都在书写自己“像邮票一样大小的故乡”的福克纳、与自己笔下的“边城”一同走向世界的沈从文,还有将野性飞扬的“高密东北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莫言。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让读者难以忘怀的还有鲁迅的未庄与鲁镇、贾平凹的商州,王安忆的上海,张承志的西海固,邓友梅的北京,韩少功的马桥,苏童的香椿树街等等。由此可见,写作者都无法摆脱故乡对
期刊
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美学》(第一卷)中第一次将美学与逻辑学、伦理学区分开来,在严明规定逻辑学、伦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之时,也通过“感性学”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并赋予美学救赎人生的功能。故此,标志着学科形态的“美学”诞生。康德在鲍姆嘉通美学观点上又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力活动论证了人类主体自由的本质力量,使美学的学理依据真正确立起来,成为彰显人的主体性的学科体系。  20世纪初叶,王国维、
期刊
《连州刺史厅壁记》(唐·刘禹锡):“按宋高祖世,始析郴之桂阳为小桂郡,后以州统县,更名如今,其制义也。”宋高祖,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永初元年(420年)即皇帝位,崩于永初三年(422年)。宋高祖世,是指宋武帝刘裕在帝位期间,即420-422年。因此上文可理解为:“南朝宋永初时(420-422年),桂阳县由桂阳郡析为小桂郡,后以州(郡)统县,几经变名为刘禹锡受贬任刺史时
期刊
近读赵朴初1980年1月30日致茅盾函,曰:沈老:  承拨冗为鉴真和上像“探亲”撰诗,至为感佩。谨打缮一份送阅,其中为韵律及佛教关系,略作一些更易,是否有当,敬乞指正。朴初卧病医院,未能奉谒,特嘱魏承彦同志代为趋前请教,希赐见为幸。  顺祝  健康  赵朴初一月三0日  赵朴初称鉴真为“和上”,而不是和尚。这是为何?援何古例?  首先,赵朴初不止在这一处称鉴真为“和上”。他写于1963年3月的《金
期刊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世说新语·伤逝》)一一题记  从中年开始,不断受到与亲密师友长辈骤然离世,阴阳两隔的感情打击,精神和感情上的反复煎熬折磨简直要把人推向难以承受的境地。而当听到我最最崇敬的学者刘泽华先生遽然离世,更是把这种摧残推向了极致!  本来,我和刘泽华先生既有学科上的区分,也有年龄上的差异。但是,刘先生却是我在南开大学乃至整个中国学界对我人格和学术
期刊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早在二十世纪初已为学者所关注,汪辟疆的《近代诗派与地域》、梁启超的《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等文章,虽然各有着眼点,但基本上考虑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历史传承性。讨论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但最重要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创作理念、题材选择、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写“故乡”是中外文学史上长久不衰的主题;二是地域文化会促使当地
期刊
中国莎士比亚接受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即林则徐1839年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开始提及莎士比亚(当时译名为“沙士比阿”)。[1] 此后,郭嵩焘、严复、和林纾等人先后介绍和翻译过这位英国大文豪的作品,而“莎士比亚”这个延续至今的译名也是经由梁启超之手固定了下来。1921年,莎士比亚作品正式登陆中国,这一年出版了田汉翻译的莎剧《哈姆雷特》(当时译为《哈猛雷特》),完整的中文译本开始出现。20世
期刊
随着胡适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史料的披露与出版,使得在胡适批判这一问题上,逐渐获得愈来愈全面的认识。譬如相继面世的《顾颉刚日记》《邓之诚文史札记》《宋云彬日记》,展现了身在批判氛围中的文化人的各色行径与心态。从政治上讲,既然当局指定要批,那就意味着很难逃得掉,只能批判。这让我们有从他者看胡适的视差与倒错之角度。这些史料披露的好处便是胡适批判的细节愈发具体和细腻,批判过程也得以立面的呈现。然而也有些许遗
期刊
一  在接受山东大学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当前文学生活调查”课题研究的问卷式采访中,关于当代文学、当代文学评论,我老老实实做过大意如下的回答: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真正值得细读的东西实属凤毛麟角,真正称得上精品杰作的则更为罕见;文学评论方面同样不尽人意,信口开河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整体上已经失去广大读者的基本信任。  由于是填充式答卷采访,我只能给出几个字的结论性观点,无法进行探讨,更谈不上较为详
期刊
说《经史》  遗憾得很,只找到他一封信,记得曾有好几封的,不知塞到哪里去了:“周实先生:昨(日)得见大函。校样看过无误,寄还。何故需作者自校?如觉得有违碍或惹是非,则不必为难,可以不登。此文已收入集,不久即出版。如贵刊七月始刊出(二月寄去稿)说不定书已出版了。丑媳终须见公婆,恐此文仍以不写为好,既已发出也就罢了,若有是非,置之不理。敬礼。金克木98.6.5”。写完,又在信边补了一句“朱君何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