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电影探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可辛“是一个善于把艺术和市场揉合到一起”的人,往往能得到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电影《中国合伙人》最终以5.39亿的票房,创造他进军内地后最高票房记录。本文将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为例,从电影叙事、电影镜头、声音的运用、寻根文化的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对陈可辛的电影进行解读。
  一、电影叙事
  陈可辛在多年的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他的电影中,常常把观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进行故事类型的重组,拍出观众需要的温情电影。陈可辛说过:“我从来都是千方百计地拍和观众接近的电影,大众喜欢的电影,不要说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它就是大众电影,我从来不拍小众电影。”[1]
  电影采用多重线索复调式结构,讲述三个内地人“中国式”成功的励志故事。影片包括爱情、友情和事业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插叙式的谈判事件。第二条线索为爱情线索。第三条线索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索为友情、事业线索,可概括为三次相聚,两次别离。
  陈可辛说:“《中国合伙人》包含了所有我喜欢的元素:情怀、回忆、怀旧、梦想、友情、创业,还有对美国的一种梦想和价值观,还有梦想从破灭到成功——都是很温暖的。”[2]
  二、电影镜头
  陈可辛的电影之所以受到大众欢迎,很大程度上源于导演对影片基调、细节、质感的把握,他善于刻画人物细腻的情感,善于变换运用镜头,注重聚焦表现人物内部、外部事件的冲突和情感的冲突。陈可辛常用摇镜头、特写镜头、俯拍、仰拍、空镜头等,这些镜头构成了如诗的电影语言。李·R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提到:“一部电影的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影像各方面的质量。镜头是看见影像的眼睛,是摄影机的焦点。要产生符合要求的精确影像就需要选择精确的镜头。决定选择什么镜头,是把影像转移到胶片上的关键因素。”[3]
  对于摇镜头,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认为:“摇镜头不仅可以使画面显得特别真实,而且能使观众与摄影机一同移动的时候,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4]大量运用摇镜头是陈可辛电影的一大特色。在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开头部分,成东青站在万人会场中演讲的场面,多次运用摇镜头进行大场景拍摄,将整个会场热情激烈的气氛衬托出来,提升了主人公的气场,展现出“新梦想”公司的发展盛况,拉近了观影距离,使受众感同身受。对于特写,“导演在特写镜头里展现出自己诗的感受,揭示出事物的面貌和表情,这些表情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反应了我们的潜在感情。[5]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大量运用特写镜头表现三人在不同时期的面部表情,通过面部特写将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表现出来,展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例如孟晓骏机场送别,三人依依不舍的痛哭的特写画面,深入解读友情,彰显了人物的真性情。另外,陈可辛还经常运用慢镜头来表现深厚的情感等。
  总之,陈可辛善于运用生活化的镜头展现生活细节,拓宽画面中的信息量,展现丰满而又真实的故事生活,表达诗意情怀。
  三、声音的运用
  陈可辛的电影中声音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恰到好处、符合情感的人物语言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音乐的运用上。他坦言:“其实我做人一直都很直白,没有什么东西放在心里,跟朋友聊天时什么都讲出来,朋友常说,再讲就没有想象空间了。我不能改变自己,也不会为了一部别人觉得好的电影而改变自己的风格。”[6]陈可辛的电影里的人物语言,处处都彰显着鲜明的人物性格,将人物真实的心理传达给观众。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王阳婚礼上有一番对白:“千万不要跟丈母娘打麻将;千万不要跟想法比自己多的女人上床;千万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开公司。”这种人物真实的心理表白,把长久以来积压的内心情感倾吐出来,让银幕内外的人能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处境,同时又不失幽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周传基在《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提到:“每一个时代的音乐,无论从社会内容、乐曲的旋律、曲式、演唱方式还是流行的乐器都各不相同。一首使用恰当的时代音乐远远胜过视觉方面的时代布景、道具、服装、发式。”[7]例如,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的歌曲《花房姑娘》、《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齐秦的《外面的世界》等歌曲,在上世纪90年代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这些歌曲代表了那个时代中人物的纯真岁月。陈可辛将经典歌曲放到这样一部青年奋斗史中,受众很容易被带回到充满泪水和汗水、痛并快乐着的上世纪90年代。这类经典、大众化音乐的加入,营造出一种亲切感,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历久弥新。
  陈可辛经常借用经典音乐给电影注入细节,表现角色背后的灵魂所在。在电影《甜蜜蜜》中,一首邓丽君的《甜蜜蜜》打动了无数人;《如果·爱》中齐秦同样以《外面的世界》将观众拉回歌曲流行的上世纪90年代。
  四、寻根文化的身份认同
  斯图尔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流徙》中指出:“文化身份是经常地出于变换和重构之中的。在流徙的过程中,这种变动尤其显得激烈——从个体到群体,从历史的线性到空间的横移,流徙群带来的文化移位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对自我被确认的质疑,由此文化身份也必然会在冲击下,不断地变化、扭曲、再生、重组。”[8]陈可辛前期的几部作品,包括《甜蜜蜜》、《如果·爱》、《双城故事》等讲述的都是“流徙者”的故事,带有草根阶层的流徙状态,表现出人物自身的生活境地,他们都试图寻找在社会中的生命根源。这些情节设置与陈可辛本人的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陈可辛生于香港,少年移居泰国,后来又去美国读书……在步入影视圈之前,一直过着流徙的生活。
  《中国合伙人》中的主人公是三个北漂男人起初梦想去美国寻找自由和价值的故事,最后真正去美国的只有孟晓骏。陈可辛说:“我们都很有目的性,对前途,对未来,对美国都有很多看法。我自己也去过两次美国,跟片中的孟晓骏一样,等于在不同的阶段跟美国有不同的缘分。本来都很相信美国的一套,但在美国却碰了不少钉子,回来以后重新反省自己的梦想。”[9]导演用细腻的视听语言放大了孟晓骏在美国的无助和失落,强化了他在陌生环境下的冲突。影片中有一段孟晓骏在餐厅打工的场景,作为busboy只能收拾桌子,帮别人倒咖啡、倒可乐来获得微薄的工资,连获得小费的资格都没有。陈可辛将镜头对准孟晓骏生活的无奈和现实的冷酷,为了交代一个重要信息:这里不属于他,他只是环境中的陌生人,不可能抬起头来骄傲地活着。
  结语
  陈可辛的电影始终把受众的审美需要放在第一位,他的电影不拘泥于单个类型模式,而是不断表现出对类型电影的颠覆和整合,他试图打造带有“陈可辛制造”印记的温情电影,为华语电影在新时期的大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红秀.电影《中国合伙人》励志片的质感与规则[J].四川戏剧,2014(4):131.
  [2]詹庆生.怀旧乡愁与香港的身份想象——《甜蜜蜜》的文化解读[J].解放军艺术学院报,2012(3):20.
  [3]李·R波不克.电影的元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67.
  [4][5]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58,170.
  [6]李谭龙.电影《中国合伙人》视听语言分析[J].电影评介,2013(13):54.
  [7]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89.
  [8]斯图尔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流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
  [9]沈扬.重释中国式的成功故事——论《中国合伙人》的身份转型与梦想实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15):63.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经典的转场,不仅能起到保持画面的多样性、使画面过渡自然平滑、保持叙事的连贯性等的基本作用,它应该还是一组优秀的镜头,并具有多层次的内涵。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综合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转场处理方式,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其中有的转场处理堪称经典。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转场 内涵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9.018    转场是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首由筷子兄弟创作的,浸润着“青春”、“梦想”与“坚持”的歌曲,一如其同名“微电影”——《老男孩》,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风靡整个互联网,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影片点击率高达五千万次,若以院线票房来计,其总收入应达到6至7亿。QQ、微博、SNS等媒介对它的关注、讨论与评价也不计其数,一时间,与《老男孩》有关的一切:主创、音乐、故事均成为最热门的网络关键词。《老
[摘要] 作为1980年代电影青春题材代表的《青春万岁》和《青春祭》中,导演以精英文化的姿态、个人化的艺术手法和理念表现现实主义风格的人性、人情,对青春意识的关注体现着影片的人文价值,对逝去青春的缅怀与喟叹,呈现出鲜明的集体反思特征和思想启蒙的主题内涵,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关键词] 《青春万岁》 《青春祭》 青春 追忆 反思  doi:10.3969/j.issn.100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于10月11日播出之后,迅速引起全国电视观众的关注,并且获得了全国网民在网络上的热议。在这档节目中,五对明星萌娃之间的亲子真人秀给当时歌唱类选秀节目火爆的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网络中连连获得好评,电视收视率也不断攀升。然而,节目并非完美,在2013年12月6日播出的第9期播出之后,其中的一个“换爸爸”环节的出现,引发了观
大众性流行文化的“俗化”是个普泛的现象。在流行文化较为发达的欧美一些国家,对之流俗恶果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警觉的,甚至他们会公开管制。诸如美国,尽管其一直倡导文化多元与自由,但在公共传媒中,诸如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不允许传播七字①①七字为shit,piss,fuck,cunt,cocksucher,motherfucher,tits.[1]低俗秽语。这一禁令为美国最高法院所判定,具备法律效
春天来了,一朵黄色的小花儿在老牛的土坟上开放,老人孤独的坐在树下,一双脏兮兮的手,握着一个牛铃,叮叮当当的声音在不远处的原野上回荡……这是纪录电影《牛铃之声》结尾处的镜头,优美而沉静,饱含诗意。  在商业电影泛滥成灾的时代,人们仿佛已经忘记了什么样的片子才能让人感动。韩国纪录电影《牛铃之声》,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复杂的剧情结构,没有华丽唯美的画面,电影故事的全部,就是这样一种磨灭时光的相守,被
《黑骏马》中,交融着草原文化的美与丑,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眼中,草原文化有它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也有着它的愚昧与落后。作者对草原有着深沉的热爱和依恋,他在作品中赞颂草原人民的勤劳善良,追忆草原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草原的愚昧不能理解,对草原文化作了独到而较为精当的分析。  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青年,十五岁就一心钻研畜牧业机械和兽医技术,从书中窥见了为他所不知的、新奇的世界。他一直向往着真
一、背景介绍  《赛德克·巴莱》是由台湾导演魏德圣筹划十二年之久拍摄的英雄史诗巨作,该片讲述日据时代,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率领族人抵抗日本军队而发动的“雾社事件”。  自马关条约签署以后,台湾陷入日据时代。日本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圈”作为现代殖民地制度与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物,不仅是一个政治的联合帝国,而且是一个经济配成整体的区域,其物资开发使用受日本人支配,并为日本人谋利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赛德克族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面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2012)的时候,如果用惯常的“抗日”眼光去看,恐怕会发生一些错位。《赛德克》是另一套迥异的叙事,除了敌对方是日本人之外,与通常的“抗日叙事”相似处寥寥,创作者对“国”与“族”的另类定义决定了该片与大陆抗战影片的本质差别。  一、 文明的碰撞  其实不难从《赛德克·巴莱》联想到美国的西部片,乃至近年的《阿凡达》(2009)。《赛德克·巴莱》的核心对抗图式是“原始VS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