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设置原则与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有针对性、趣味性、层次性,要通过必要的活动、生活实践、游戏等来设置问题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据心理学研究,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喜欢具体直观的表达,而对抽象的逻辑推理性的表达则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因为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而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由于这样的现实,小学阶段的教学应尽可能以形象直观的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数学学科,不能从公式到公式,从计算到计算。应设法以形象化的手段来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其中重要的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问题情境来实施教学。
  问题的设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就能使得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能够变的更加主动,从而使得学生能通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使得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也使得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时必须要按照相关的原则来进行,这样才能使得创设的情境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
  1、针对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且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有这样才能使得问题情境能够很好的为教学服务,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
  2、趣味性原则
  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要本着一个趣味性的原则,从而使得通过这个问题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样能够使得学生顺利的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学生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的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使得问题情境有一定的趣味性,对学生产生一些吸引力从而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得情境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
  3、层次性原则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有相对比较丰富的内涵。要以点带面,通过问题情境逐渐的进行深入,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一个数学问题情境的分析可以使得自身的相关能力得到提升。这样一来就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精缩,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来设置层次性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得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从而使得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得问题情境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下面的方法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1、通过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很好的利用活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掌握的更加深刻。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很多种感官,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我提前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平行四边形的纸片,然后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的纸片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都拿起手中的纸片进行操作,学生通过拼、剪等将平行四边形变换成长方形,然后我在从旁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學生们发现长和高和面积没变,这样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得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也更便于他们今后学习利用,也使得他们掌握了这种理念。
  2、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将教学和生活很好的联系可以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也能使得他们会用所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讲解玩年月日这些章节后,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小明的妈妈在外地出差,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回家,小明每天都要给妈妈写一封信,那么在这两个月里小明一共写了多少封信呢。这样的问题就要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虑,学生要充分的了解哪个月有31天30天等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3、利用游戏进行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游戏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得小学数学的课堂更加充满趣味,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比如,在讲解两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时,我就分别把计算题和结果写到不同的卡片上,然后发给全班的学生,这样让学生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这样一来原本枯燥无味的乘法教学就变的有趣,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更加积极,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课程期待之间的矛盾和教师知识老化与计算机技术频繁更新的矛盾。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注重应用,少讲多练,了解学生,区别授课,依托情景,提问激趣,形象举例,直观呈现。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计算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进一步加强
【中图分类号】G620  第一点体会是渗透了信息技术和新课标下的一些新知识,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拓展并且富有新奇感。  例如: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中选择题:  第3题,在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xn,yn)(n≥2,x1,x2,...,xn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xi,yi)(i=1,2,...,n)都在直线y=x+1上,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样本相
摘要:随着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为要使教学活动不后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倡导新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奉献于学生。  关键词:切实;专;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名言,很好地阐释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工程师,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教学已经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