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是一种自由选择。没有什么需要时刻在线,唯有生活,以及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朋友圈就是一个微型中国,社交媒体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浓缩到一个APP上,大面积占用人们的可支配时间。2月在京发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指出,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超过七成的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
有人神烦朋友圈,疲于将通讯录里的几千个好友逐一分组;有人为彼此相对、各自低头的现实社交现状感到无奈;有人被24小时on line的工作群信息闹得睡不安稳、神经衰弱;人人成了低头族,对小屏幕的过度关注以至于出门摔跤撞人的“蒙态”成为常事……
社交媒体成为众矢之的,但如果离开它,你的生活会好一点吗?
世界安静了,但你很无聊。
退出你的社交软件,或者索性将你的手机屏幕里社交软件APP颤抖的身影一键删除,其实就是现代隐居。有人可以卖掉北上广的房子,选择去大理生活,安安静静地待着;有人喜欢弄个小菜园,种田栽花,与世无争地自得其乐。
但大多数人不能,就如高晓松可以诗意远方,但芸芸众生通常只有锅碗瓢盆。
认识了好久的人,你没有他的电话号码,只有微信;没了微信,你们就成为不相干的陌生人。
原來可以不带钱包到楼下面包店买早餐,用微信支付还能打个八八折;现在只能默默去ATM取钱,折回来全额买单。
如果说人类是社会群体,那么社交媒体就是连接现代生活的网络。社交媒体正在全方位渗透我们的生活,连接一切,连接我们。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软件,七成人都在使用微信。这意味着,如果你不使用它,你就自绝于人群。
社交时代病,应该由谁来买单?
找不着手机时惊慌失措,人人恨不得把手机植入体内,使之成为我们的“器官”。耐人寻味的是,我们对待自己的任何一个器官的关切,都不如这个“机械器官”来得频密。
退出微信12小时,是一场生活方式的视频实验——关于社交网络时代病,我们需要反省的,不是“连接”,而是“连接过度”。
微信是一种辅助,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相遇、更方便地联系、更深地了解、更好地掌握彼此的动态。过度连接,挤压了真实的空间。“屏社交”的最大魅力,是与真实的人无障碍地接触和交流——与朋友鲜活交往、与伴侣用心相处、与家人真诚陪伴。
适可而止,方见初心。
速食爱情见怪不怪,“加个微信呗”比“网恋”炫酷得多。有一种恋爱叫一起玩手机,如果没有微信,又当如何在一起?爱情太快,安全感很慢,从微信开始了解,也需要从生活开始了解。
电话摆在手边,让你的心思没有空间装下旁人,哪怕是最重要的人。控制社交软件强迫感,才能明白自己忽略了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从前表达内敛,一辈子不曾说过“爱”,在微信上慢慢练习,然后把微信对话框放在一边的时候,终于也能面对面说出口。
好朋友好久没有联系了,突然看见她发的家族照,已经生了个宝宝。
感觉身体被掏空,打电话诉苦太打扰,于是在闺蜜群里抱怨,大家就开始扯淡……
许久不见,可我了解你——这就是社交媒体的魅力。
微信,是一种自由选择。没有什么需要时刻在线,唯有生活,以及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张晓玛摘自《新周刊》 图/点点)
朋友圈就是一个微型中国,社交媒体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浓缩到一个APP上,大面积占用人们的可支配时间。2月在京发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指出,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超过七成的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
有人神烦朋友圈,疲于将通讯录里的几千个好友逐一分组;有人为彼此相对、各自低头的现实社交现状感到无奈;有人被24小时on line的工作群信息闹得睡不安稳、神经衰弱;人人成了低头族,对小屏幕的过度关注以至于出门摔跤撞人的“蒙态”成为常事……
社交媒体成为众矢之的,但如果离开它,你的生活会好一点吗?
世界安静了,但你很无聊。
退出你的社交软件,或者索性将你的手机屏幕里社交软件APP颤抖的身影一键删除,其实就是现代隐居。有人可以卖掉北上广的房子,选择去大理生活,安安静静地待着;有人喜欢弄个小菜园,种田栽花,与世无争地自得其乐。
但大多数人不能,就如高晓松可以诗意远方,但芸芸众生通常只有锅碗瓢盆。
认识了好久的人,你没有他的电话号码,只有微信;没了微信,你们就成为不相干的陌生人。
原來可以不带钱包到楼下面包店买早餐,用微信支付还能打个八八折;现在只能默默去ATM取钱,折回来全额买单。
如果说人类是社会群体,那么社交媒体就是连接现代生活的网络。社交媒体正在全方位渗透我们的生活,连接一切,连接我们。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软件,七成人都在使用微信。这意味着,如果你不使用它,你就自绝于人群。
社交时代病,应该由谁来买单?
找不着手机时惊慌失措,人人恨不得把手机植入体内,使之成为我们的“器官”。耐人寻味的是,我们对待自己的任何一个器官的关切,都不如这个“机械器官”来得频密。
退出微信12小时,是一场生活方式的视频实验——关于社交网络时代病,我们需要反省的,不是“连接”,而是“连接过度”。
微信是一种辅助,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相遇、更方便地联系、更深地了解、更好地掌握彼此的动态。过度连接,挤压了真实的空间。“屏社交”的最大魅力,是与真实的人无障碍地接触和交流——与朋友鲜活交往、与伴侣用心相处、与家人真诚陪伴。
适可而止,方见初心。
速食爱情见怪不怪,“加个微信呗”比“网恋”炫酷得多。有一种恋爱叫一起玩手机,如果没有微信,又当如何在一起?爱情太快,安全感很慢,从微信开始了解,也需要从生活开始了解。
电话摆在手边,让你的心思没有空间装下旁人,哪怕是最重要的人。控制社交软件强迫感,才能明白自己忽略了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从前表达内敛,一辈子不曾说过“爱”,在微信上慢慢练习,然后把微信对话框放在一边的时候,终于也能面对面说出口。
好朋友好久没有联系了,突然看见她发的家族照,已经生了个宝宝。
感觉身体被掏空,打电话诉苦太打扰,于是在闺蜜群里抱怨,大家就开始扯淡……
许久不见,可我了解你——这就是社交媒体的魅力。
微信,是一种自由选择。没有什么需要时刻在线,唯有生活,以及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张晓玛摘自《新周刊》 图/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