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基础。有四种实现模式,分别为自主创新自行投产模式、产介研接力技术转让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和企业技术联盟模式。实践中,模式的选择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专利技术产业化;理论基础;模式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63-02
以知识产权自主化为基础,实现知识产权的资本化、产业化运作,是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但中国众多专利技术中的大部分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将一些高质量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内涵
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中国科技界与政府部门使用较普遍的管理术语。是指某项成熟的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直至与该项技术创新有关的专利技术产品达到一定市场容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最终形成一个产业的过程。它是专利技术经过实施、转化、产业化的动态实现进程。专利技术产业化包含四个层次:(1)产品化。经过中间试验阶段,开发研究成果成为可投入的产品;(2)工厂化。为市场而进行批量生产;(3)系列化。新产品达到预期的大批量生产;(4)产业化。形成生产新产品的企业群或行业群。
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出现在所有的部门。强调投资在推进型产业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而导致全面的工业增长。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某些点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理论指出在区域内建立或嵌入高起点的推进型产业之后,会产生“乘数效应”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机理。
(二)技术创新集群理论
技术创新集群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不是孤立地均匀地分布在时间轴上,而是有群集现象,即在某一段时间内创新会比其它时间里多。最早提出创新群概念的是熊彼特,其有两层含义:首先,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艰难得多,一旦突破创新的门槛,就会给随后的创新带来外部性。其次,创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先前的创新会给后面的创新留下经验。创新的会聚可以是偶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是主观促成的。发展政策应结合创新的自然倾向,培育创新群,应着眼于技术系统和创新群,而不是单个的创新能力。应减少交易成本、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条件,为创新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土壤。
(三)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由美国学者罗杰斯于1962年提出。扩散理论认为,一项创新由于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供系统的功能(质量)而创造新的市场,使之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就会促使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周围地区为消除差异而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扩散经常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及国际贸易等方式加以实现。
三、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四种模式
(一)自主创新自行投产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对研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在企业内部自行投产进行产业化。其特点是专利技术的成果源与吸收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无需中间环节,因而既能减少交易手续和费用,又能省去诸如专利技术泄密等许多担心以及其它可能产生的磨擦,更由于企业内部科研人员对本企业技术和生产状况较了解,使专利技术更为适用、配套和完善。
这种模式产业化较全面、产业化率较高,但对企业自身条件要求也较高。因此这种模式较适合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较好,有强烈创新意识,有很强研究开发能力,有能力投入大量前期研发经费,并愿意且有能力承担可能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产介研接力技术转让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机构通过自主创新获取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以有偿方式将其专利技术转让或许可给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从而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其特点是专利技术的成果源与吸收体互相分离。它们之间往往通过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牵线搭桥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双方没有形成一种长期、连续、紧密的合作。
这种模式要求专利技术具有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运用该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前景好,技术本身比较成熟、完善、配套,适合受让方企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要求受让方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能够在受让专利技术后对其进行操纵、吸收、消化和改进。同时要求中介组织能建立起高效、快速、方便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库,提供专利技术交易场所以及专利技术资产价值评估、技术合同仲裁等方面的服务。
(三)产学研联合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之间合作,共同参与完成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其特点是产学研紧密结合,专利技术的成果源与吸收体之间是长期、连续、紧密的合作,充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一般地说,大学具有理论分析和计算优势,科研机构具有开发、设计、试制等优势,企业具有中试、形成工艺以至规模生产等优势。这三种优势的结合有利于顺利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降低无效投资和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缩短产业化周期,提高产业化率。此外,产学研结合还能突破产业壁垒,促进产业融合,分摊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
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创造出大量的专利技术,但技术开发能力有限,产品设计与销售能力更逊一筹,绝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都难以独立将其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中国大中型企业虽有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但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即使少数大型企业设有研究机构,但因研究力量有限,取得重大专利技术较少。因此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创新,容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的方式可以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共建基地甚至创立新企业。越是技术难度大的项目,采用产学研联合的模式越容易成功实现产业化。
(四)企业技术联盟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技术上建立联盟,进行优势互补,在经济上以合约的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并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其特点是同行业或技术互补型企业之间建立技术联盟,实现技术联合。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尤其是区域内较为集中的同行业企业或者是在技术上具有互补性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经济实力不强,单独进行专利技术产业化有较大困难。但是,可以一个中心技术企业为主进行企业联合,在技术上建立联盟,在经济上以合约的形式形成松散的联合。通过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开发,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对某一专利技术或者系列专利技术进行产业化,获得共赢效果。
这种模式是中小企业进行发展的极佳模式。成功的联合可以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并可能由此产生规模较大的新企业。但是需要实现较好的协调,最佳的方式是以一个与中心技术关系密切的企业为主,在产业化过程中明确技术与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形式,否则易使产业化过程半途而废。
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在实践中,对于专利技术产业化模式的选择,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分析具体条件,并结合形势的动态发展,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模式,甚至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模式。
国家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要保护专利技术拥有者的利益,要出台相关政策,使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保护,使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能够联合起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专利技术,让更多专利技术尽快产业化,为国家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雯.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党小梅,郑永平,於林峰.专利产业化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6):104-107.
\[3\]金海军.中国专利、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1):99-104.
\[4\]任秀奎.中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8,(2):67-69.
\[5\]唐宝莲,黄志臻.发明专利产业化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105-107.
\[6\]邢胜才.积极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11).
关键词:专利技术产业化;理论基础;模式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63-02
以知识产权自主化为基础,实现知识产权的资本化、产业化运作,是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但中国众多专利技术中的大部分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将一些高质量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内涵
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中国科技界与政府部门使用较普遍的管理术语。是指某项成熟的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直至与该项技术创新有关的专利技术产品达到一定市场容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最终形成一个产业的过程。它是专利技术经过实施、转化、产业化的动态实现进程。专利技术产业化包含四个层次:(1)产品化。经过中间试验阶段,开发研究成果成为可投入的产品;(2)工厂化。为市场而进行批量生产;(3)系列化。新产品达到预期的大批量生产;(4)产业化。形成生产新产品的企业群或行业群。
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出现在所有的部门。强调投资在推进型产业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而导致全面的工业增长。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某些点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理论指出在区域内建立或嵌入高起点的推进型产业之后,会产生“乘数效应”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机理。
(二)技术创新集群理论
技术创新集群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不是孤立地均匀地分布在时间轴上,而是有群集现象,即在某一段时间内创新会比其它时间里多。最早提出创新群概念的是熊彼特,其有两层含义:首先,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艰难得多,一旦突破创新的门槛,就会给随后的创新带来外部性。其次,创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先前的创新会给后面的创新留下经验。创新的会聚可以是偶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是主观促成的。发展政策应结合创新的自然倾向,培育创新群,应着眼于技术系统和创新群,而不是单个的创新能力。应减少交易成本、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条件,为创新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土壤。
(三)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由美国学者罗杰斯于1962年提出。扩散理论认为,一项创新由于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供系统的功能(质量)而创造新的市场,使之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就会促使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周围地区为消除差异而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扩散经常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及国际贸易等方式加以实现。
三、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四种模式
(一)自主创新自行投产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对研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在企业内部自行投产进行产业化。其特点是专利技术的成果源与吸收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无需中间环节,因而既能减少交易手续和费用,又能省去诸如专利技术泄密等许多担心以及其它可能产生的磨擦,更由于企业内部科研人员对本企业技术和生产状况较了解,使专利技术更为适用、配套和完善。
这种模式产业化较全面、产业化率较高,但对企业自身条件要求也较高。因此这种模式较适合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较好,有强烈创新意识,有很强研究开发能力,有能力投入大量前期研发经费,并愿意且有能力承担可能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产介研接力技术转让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机构通过自主创新获取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以有偿方式将其专利技术转让或许可给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从而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其特点是专利技术的成果源与吸收体互相分离。它们之间往往通过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牵线搭桥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双方没有形成一种长期、连续、紧密的合作。
这种模式要求专利技术具有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运用该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前景好,技术本身比较成熟、完善、配套,适合受让方企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要求受让方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能够在受让专利技术后对其进行操纵、吸收、消化和改进。同时要求中介组织能建立起高效、快速、方便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库,提供专利技术交易场所以及专利技术资产价值评估、技术合同仲裁等方面的服务。
(三)产学研联合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之间合作,共同参与完成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其特点是产学研紧密结合,专利技术的成果源与吸收体之间是长期、连续、紧密的合作,充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一般地说,大学具有理论分析和计算优势,科研机构具有开发、设计、试制等优势,企业具有中试、形成工艺以至规模生产等优势。这三种优势的结合有利于顺利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降低无效投资和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缩短产业化周期,提高产业化率。此外,产学研结合还能突破产业壁垒,促进产业融合,分摊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
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创造出大量的专利技术,但技术开发能力有限,产品设计与销售能力更逊一筹,绝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都难以独立将其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中国大中型企业虽有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但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即使少数大型企业设有研究机构,但因研究力量有限,取得重大专利技术较少。因此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创新,容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的方式可以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共建基地甚至创立新企业。越是技术难度大的项目,采用产学研联合的模式越容易成功实现产业化。
(四)企业技术联盟的产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技术上建立联盟,进行优势互补,在经济上以合约的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并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其特点是同行业或技术互补型企业之间建立技术联盟,实现技术联合。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尤其是区域内较为集中的同行业企业或者是在技术上具有互补性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经济实力不强,单独进行专利技术产业化有较大困难。但是,可以一个中心技术企业为主进行企业联合,在技术上建立联盟,在经济上以合约的形式形成松散的联合。通过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开发,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对某一专利技术或者系列专利技术进行产业化,获得共赢效果。
这种模式是中小企业进行发展的极佳模式。成功的联合可以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并可能由此产生规模较大的新企业。但是需要实现较好的协调,最佳的方式是以一个与中心技术关系密切的企业为主,在产业化过程中明确技术与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形式,否则易使产业化过程半途而废。
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在实践中,对于专利技术产业化模式的选择,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分析具体条件,并结合形势的动态发展,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模式,甚至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模式。
国家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要保护专利技术拥有者的利益,要出台相关政策,使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保护,使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能够联合起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专利技术,让更多专利技术尽快产业化,为国家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雯.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党小梅,郑永平,於林峰.专利产业化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6):104-107.
\[3\]金海军.中国专利、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1):99-104.
\[4\]任秀奎.中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8,(2):67-69.
\[5\]唐宝莲,黄志臻.发明专利产业化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105-107.
\[6\]邢胜才.积极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