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恶性淋巴瘤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以及效果;方法:选取三例以急性胆囊炎入院,后确诊急性淋巴癌的患者,分析其诊疗,以避免误诊;结果: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高 ,在我国占消化道肿瘤第 5~ 6位 ,胆囊肿瘤以腺癌多见 ,胆囊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 ,一般转移较早[1]。胆囊原发性淋巴瘤大多为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胆囊 MALT-ML(CCL 细胞型)较罕见[2]。以急性胆囊炎入院的患者,若发现淋巴瘤疑似,须进一步检查,防止漏诊;结论:急性胆囊炎发作,疑似淋巴瘤的患者确诊后,须对症治疗,配合放化疗,效果显著。对于有疑似恶性淋巴瘤患者,须进行筛查,争取治疗的最佳时机,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急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26-02
1 相关资料
1.1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
M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
检查手段:血常规及其涂片,骨髓活检及其涂片,血液生化检查,脑脊液穿刺检验,组织病理检验,TCR/lg基因重排。
诊断:ML临床表现多样,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现,其他系统受累或全身症状也可见。目前行之有效的筛查手段尚无,提高防癌意识是重要手段。临床疑似淋巴瘤患者,淋巴结或受侵组织/器官的穿刺或切取进行活检,病理学诊断。条件允许,还应做细胞遗传学检验,尽可能地明确病理类型。
治疗:放疗、化疗、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仅限组织活检或并发症)。
1.2 急性胆囊炎(cholecystitis):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急性感染。大概95%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即结石性胆囊炎;5%的患者未合并胆囊结石,即非结石性胆囊炎。
诊断:1.阵发性腹绞痛发作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
2.血常规白细胞数剧增,中性粒细胞增多。
3.B超,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能见结石影像。
治疗:卧床、禁食,严重者胃肠减压;中药治疗;解痉挛、镇痛治疗;抗菌(血培养和药敏实验为用药指導);如病情不能控制,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胆囊)。
预防:饮食清淡,大便通畅,多走多运动,避免久坐,心情保持舒畅。
2 3例恶性淋巴瘤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病历
2.1病历1:56岁男性,反复右上腹痛7天伴发热入院。查体:皮肤及黏膜无瘀点瘀斑,浅表肿大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上腹压痛,阳性莫菲征,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下未扪及,脾肋 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血常规:WBC(6.03×109/L,Hb(128g/L),N(0.837 ,PLT(78×109/L,嗜酸细胞(0.01×109/L。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型超声:肝区回声改变,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腹部平片:不全性肠梗阻。腹部增强 CT和MRI提示门静脉周边低密度,胆囊壁水肿,两下肺炎症感染,胸腔积液双侧,腹盆腔积液,后腹膜、盆腔多枚淋巴结显示。入院诊断:(1)急性胆囊炎;(2)两下肺感染;(3)双侧胸腔积液。
2.2 病历2:上腹疼痛 9天 ,以“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患者体健。体检: 体温36.8℃, 心率85次/min, 呼吸频率20次/min, 血压150/90 mm Hg( 20. 0—12. 0 kPa)。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软,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明显, 阳性莫菲征, 肌紧张征无,肝区叩痛,移动浊音阴性 ,肠鸣音3次/min。检验结果: CEA 4. 6ng /ml, AFP< 25 ng /ml,转氨酶 207 U /L。B超:胆囊6. 0cm×2. 1cm,壁厚0.6 cm,且不光滑,腔内可见回声团 ,最大直径约2.2cm。2001年 6月29日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顺利。胆囊壁约厚0.3cm,取出大小结石数十枚。
病理诊断: ( 1) 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 (大无裂细胞为主型 ); ( 2)胆囊结石。
本例胆囊颈旁标本未见肿瘤组织 ,应考虑早期 ,术后配合化疗效果好[1]。
2.3 病历3:68岁男性, 右上腹胀、不适伴肝区痛、乏力、食欲消退、消瘦半月,入院查体 :肝区叩痛, CT显示肝占位性病变 ,胆囊癌。全麻行胆囊切除术, 肝中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测。术中见胆囊大网膜包裹,囊壁增厚,质硬,并向肝脏浸润成4cm×4cm×4cm包块,胰头质硬,胆总管呈条索状。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胆囊及肝脏 MALT-ML(CCL 细胞型), 外科建议出院休息一段时间后化疗。术后失访,病历丢失[2]。
3 探讨
这三例患者都是因疑似急性胆囊炎入院(右上腹绞痛,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急性胆囊炎和恶性淋巴瘤,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如果患者因急性胆囊炎入院,医护人员忽略了可能提示恶性淋巴瘤的指征,就会造成病情延误。同时在外科手术中,对于切除物,务必活检,避免漏诊。
病历1入院初,浅表肿大淋巴结未扪及,以急性胆囊炎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说明诊断不明确。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左颈部、腹股沟多枚浅表淋巴结肿大,按照恶性淋巴瘤治疗,病情基本控制。
病历2 术后活检,发现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且未见肿瘤组织,术后配合化疗效果明显,外科手术取活检相当重要,发现HL于早期,争取到了治疗的时间。
病历3最终诊断为MALT-ML(CCL 细胞型),较罕见。
以急性胆囊炎入院的患者,不论是行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均应排除胆囊原发或继发淋巴瘤,手术后活检以及病情的密切观察,都很重要。一旦确诊淋巴瘤,及时做相应处理(体质和安全评估,放疗化疗,以及毒副反应的处理),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液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刘少逵,李义鹏,金健,陈玉山,胆囊恶性淋巴瘤 1例报告[J],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Vol. 17 No. 3 2002:172;
[2] 虞梅宁,徐天蓉,郑肇巽,胆囊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4 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 Jun;16(3):203-206;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急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26-02
1 相关资料
1.1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
M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
检查手段:血常规及其涂片,骨髓活检及其涂片,血液生化检查,脑脊液穿刺检验,组织病理检验,TCR/lg基因重排。
诊断:ML临床表现多样,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现,其他系统受累或全身症状也可见。目前行之有效的筛查手段尚无,提高防癌意识是重要手段。临床疑似淋巴瘤患者,淋巴结或受侵组织/器官的穿刺或切取进行活检,病理学诊断。条件允许,还应做细胞遗传学检验,尽可能地明确病理类型。
治疗:放疗、化疗、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仅限组织活检或并发症)。
1.2 急性胆囊炎(cholecystitis):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急性感染。大概95%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即结石性胆囊炎;5%的患者未合并胆囊结石,即非结石性胆囊炎。
诊断:1.阵发性腹绞痛发作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
2.血常规白细胞数剧增,中性粒细胞增多。
3.B超,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能见结石影像。
治疗:卧床、禁食,严重者胃肠减压;中药治疗;解痉挛、镇痛治疗;抗菌(血培养和药敏实验为用药指導);如病情不能控制,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胆囊)。
预防:饮食清淡,大便通畅,多走多运动,避免久坐,心情保持舒畅。
2 3例恶性淋巴瘤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病历
2.1病历1:56岁男性,反复右上腹痛7天伴发热入院。查体:皮肤及黏膜无瘀点瘀斑,浅表肿大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上腹压痛,阳性莫菲征,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下未扪及,脾肋 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血常规:WBC(6.03×109/L,Hb(128g/L),N(0.837 ,PLT(78×109/L,嗜酸细胞(0.01×109/L。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型超声:肝区回声改变,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腹部平片:不全性肠梗阻。腹部增强 CT和MRI提示门静脉周边低密度,胆囊壁水肿,两下肺炎症感染,胸腔积液双侧,腹盆腔积液,后腹膜、盆腔多枚淋巴结显示。入院诊断:(1)急性胆囊炎;(2)两下肺感染;(3)双侧胸腔积液。
2.2 病历2:上腹疼痛 9天 ,以“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患者体健。体检: 体温36.8℃, 心率85次/min, 呼吸频率20次/min, 血压150/90 mm Hg( 20. 0—12. 0 kPa)。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软,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明显, 阳性莫菲征, 肌紧张征无,肝区叩痛,移动浊音阴性 ,肠鸣音3次/min。检验结果: CEA 4. 6ng /ml, AFP< 25 ng /ml,转氨酶 207 U /L。B超:胆囊6. 0cm×2. 1cm,壁厚0.6 cm,且不光滑,腔内可见回声团 ,最大直径约2.2cm。2001年 6月29日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顺利。胆囊壁约厚0.3cm,取出大小结石数十枚。
病理诊断: ( 1) 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 (大无裂细胞为主型 ); ( 2)胆囊结石。
本例胆囊颈旁标本未见肿瘤组织 ,应考虑早期 ,术后配合化疗效果好[1]。
2.3 病历3:68岁男性, 右上腹胀、不适伴肝区痛、乏力、食欲消退、消瘦半月,入院查体 :肝区叩痛, CT显示肝占位性病变 ,胆囊癌。全麻行胆囊切除术, 肝中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测。术中见胆囊大网膜包裹,囊壁增厚,质硬,并向肝脏浸润成4cm×4cm×4cm包块,胰头质硬,胆总管呈条索状。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胆囊及肝脏 MALT-ML(CCL 细胞型), 外科建议出院休息一段时间后化疗。术后失访,病历丢失[2]。
3 探讨
这三例患者都是因疑似急性胆囊炎入院(右上腹绞痛,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急性胆囊炎和恶性淋巴瘤,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如果患者因急性胆囊炎入院,医护人员忽略了可能提示恶性淋巴瘤的指征,就会造成病情延误。同时在外科手术中,对于切除物,务必活检,避免漏诊。
病历1入院初,浅表肿大淋巴结未扪及,以急性胆囊炎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说明诊断不明确。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左颈部、腹股沟多枚浅表淋巴结肿大,按照恶性淋巴瘤治疗,病情基本控制。
病历2 术后活检,发现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且未见肿瘤组织,术后配合化疗效果明显,外科手术取活检相当重要,发现HL于早期,争取到了治疗的时间。
病历3最终诊断为MALT-ML(CCL 细胞型),较罕见。
以急性胆囊炎入院的患者,不论是行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均应排除胆囊原发或继发淋巴瘤,手术后活检以及病情的密切观察,都很重要。一旦确诊淋巴瘤,及时做相应处理(体质和安全评估,放疗化疗,以及毒副反应的处理),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液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刘少逵,李义鹏,金健,陈玉山,胆囊恶性淋巴瘤 1例报告[J],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Vol. 17 No. 3 2002:172;
[2] 虞梅宁,徐天蓉,郑肇巽,胆囊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4 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 Jun;16(3):2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