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说,相关科研缺失是控烟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及格——这是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5年来控烟成绩做出的评价。
1月9日中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满5周年。按照承诺,应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然而,从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近日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来看,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约100万人,这个数字在10年后将翻番;过去5年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我国目前烟草收入与治疗烟草疾病相比出现600亿元的负值,与1998年时的正1.5亿元差距惊人……
这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引来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人认为,烟草赋税带来的巨额利益是关键;有人说,缺乏国家级法律。我国控烟专家、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则表示,相关科研工作的缺失,也是导致我国控烟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戒烟技术研究薄弱
“科技可以对控制吸烟起到重要作用。”姜垣说,“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没有跟上。”
记者从《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简本)》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烟草科技主要集中在烟草农学和烟草工程学两个领域,所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烟草育种、烟草栽培、烟草有害生物与控制、烟草调制、烟草加工工艺、烟草化学、卷烟减害降焦、烟用香料、烟用材料、烟草机械与信息化等。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烟草行业已公开、公告的烟草技术类专利累计达到2891件。然而,这众多技术突破虽然推动了烟草经济的发展,在戒烟技术上却无贡献。
姜垣介绍说,当卷烟呈碱性,即pH值大于7时最易令人上瘾。这一特性最早被烟草公司发现并利用,“制造”了众多烟民。不过,美国辉瑞公司近年同样利用卷烟的成瘾性研发出非尼古丁戒烟处方药“畅沛”,被《美国烟草使用与依赖实践指南》推荐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戒烟治疗。
用于戒烟或减少香烟危害的科技产品还有不少。记者从互联网上获悉,法国研制的戒烟香水只需要在衣服或手帕上洒上一点,不论吸烟者的烟瘾有多大,都会对烟味感到厌恶;日本研制的卷烟滤嘴含有从大马哈鱼鱼白中提取的DNA,可以大幅降低吸烟者对有害物质的吸入,同时不会造成风味的损失。
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却十分薄弱。姜垣认为,目前国内相关产品大多缺乏长期、严格的追踪和验证,不具备说服力。
降焦减害?骗局!
记者了解到,近年国内烟草业掀起了一股“降焦减害”潮,甚至被称作是我国卷烟发展的主基调,国家有关部委也对此给予了支持。
但姜垣表示,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降焦”对“减害”并无效果,这样的宣传,其实是烟草行业导演的骗局。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焦油是卷烟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可引发多种癌症。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国家提出降低焦油含量,试图以此减少卷烟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姜垣介绍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自1967年开始根据相关协议检测烟草中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其检测方法是:用机器模拟人吸烟,每分钟吸一次,每次吸入烟雾35毫升,持续2秒钟,测量吸入烟雾中焦油的含量,并要求烟草公司把结果标注在烟盒上面。根据该标准,焦油量不超过6毫克的为超低焦油卷烟,7至14毫克的为低焦油卷烟,15毫克及以上的为普通卷烟。现在我国测定烟草焦油的标准也是如此。
“然而,烟草公司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以及应对公众对烟草的健康恐慌,不断改进卷烟加工工艺和设计,从而减低标准焦油量。”姜垣说,烟草公司首先为卷烟加上过滤嘴,声称这种过滤嘴能有效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随后又在过滤嘴周围打一圈或多圈透气孔,这样,在吸烟时,会有一部分外界的空气通过这些透气孔被吸入,从而稀释被吸入的烟草烟雾,降低机器所测得的焦油浓度。另外,烟草公司还不断减短卷烟可燃烧部分的长度,利用烟梗、碎片等来蓬松卷烟减轻其重量,这种方法也能降低机器测得的焦油浓度。
经过烟草公司几十年的努力,卷烟的标准焦油量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降低了近60%。可是,烟草所引发的疾病是否也大幅度下降了?
实际上,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烟草相關疾病的风险并没有下降。据介绍,一项对英国医生吸烟与肺癌的研究发现,1971年至1991年间的英国男性医生标化肺癌死亡率比1959年至1971年间的上升了19%,而同时期英国烟草的标准焦油量大幅度降低;2004年,研究人员又对参与美国癌症预防研究的90多万人在1982年至1988年间肺癌死亡情况与卷烟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吸15至21毫克标准焦油量卷烟的男性相比,吸低于14毫克标准焦油量卷烟的男性患肺癌的风险并没有显著降低。
同时,实验研究也从其他角度证明了低焦油卷烟不能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风险。2004年,研究人员对吸高、中、低焦油卷烟的三组人进行了尿检,发现其尿液所含致癌物质的水平几乎相同。“由此可见,低焦油卷烟对人体的危害并没有降低。”姜垣说。
她认为,之所以“降焦”不“减害”,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是吸烟者吸烟行为改变。有研究显示,当吸烟者转吸低焦油卷烟时,倾向于摄入更多的烟雾以维持体内尼古丁水平,这种行为被称为补偿行为。由于补偿行为的存在,吸烟者摄入焦油量远高于烟盒上标注的焦油量。
二是吸烟者戒烟意愿降低。根据美国1986年成人吸烟行为的现况调查研究显示,无论开始就吸低焦油卷烟还是转吸低焦油卷烟,其人群的戒烟率都低于吸普通卷烟的人。
此外,姜垣表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测试方法从1967年沿用至今,早已被烟草商找到了“对策”,其测试结果并不准确。
“近年来,国内烟草商打着‘科技创新’‘降焦减害’的旗号,通过醒目标注低焦油和尼古丁水平来消解吸烟者对健康风险的警觉,不少烟民都被这些谎言忽悠着。其实要想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戒烟。”姜垣说。
(付毅飞 赵雪)
(科技日报)
不及格——这是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5年来控烟成绩做出的评价。
1月9日中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满5周年。按照承诺,应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然而,从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近日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来看,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约100万人,这个数字在10年后将翻番;过去5年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我国目前烟草收入与治疗烟草疾病相比出现600亿元的负值,与1998年时的正1.5亿元差距惊人……
这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引来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人认为,烟草赋税带来的巨额利益是关键;有人说,缺乏国家级法律。我国控烟专家、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则表示,相关科研工作的缺失,也是导致我国控烟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戒烟技术研究薄弱
“科技可以对控制吸烟起到重要作用。”姜垣说,“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没有跟上。”
记者从《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简本)》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烟草科技主要集中在烟草农学和烟草工程学两个领域,所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烟草育种、烟草栽培、烟草有害生物与控制、烟草调制、烟草加工工艺、烟草化学、卷烟减害降焦、烟用香料、烟用材料、烟草机械与信息化等。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烟草行业已公开、公告的烟草技术类专利累计达到2891件。然而,这众多技术突破虽然推动了烟草经济的发展,在戒烟技术上却无贡献。
姜垣介绍说,当卷烟呈碱性,即pH值大于7时最易令人上瘾。这一特性最早被烟草公司发现并利用,“制造”了众多烟民。不过,美国辉瑞公司近年同样利用卷烟的成瘾性研发出非尼古丁戒烟处方药“畅沛”,被《美国烟草使用与依赖实践指南》推荐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戒烟治疗。
用于戒烟或减少香烟危害的科技产品还有不少。记者从互联网上获悉,法国研制的戒烟香水只需要在衣服或手帕上洒上一点,不论吸烟者的烟瘾有多大,都会对烟味感到厌恶;日本研制的卷烟滤嘴含有从大马哈鱼鱼白中提取的DNA,可以大幅降低吸烟者对有害物质的吸入,同时不会造成风味的损失。
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却十分薄弱。姜垣认为,目前国内相关产品大多缺乏长期、严格的追踪和验证,不具备说服力。
降焦减害?骗局!
记者了解到,近年国内烟草业掀起了一股“降焦减害”潮,甚至被称作是我国卷烟发展的主基调,国家有关部委也对此给予了支持。
但姜垣表示,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降焦”对“减害”并无效果,这样的宣传,其实是烟草行业导演的骗局。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焦油是卷烟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可引发多种癌症。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国家提出降低焦油含量,试图以此减少卷烟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姜垣介绍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自1967年开始根据相关协议检测烟草中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其检测方法是:用机器模拟人吸烟,每分钟吸一次,每次吸入烟雾35毫升,持续2秒钟,测量吸入烟雾中焦油的含量,并要求烟草公司把结果标注在烟盒上面。根据该标准,焦油量不超过6毫克的为超低焦油卷烟,7至14毫克的为低焦油卷烟,15毫克及以上的为普通卷烟。现在我国测定烟草焦油的标准也是如此。
“然而,烟草公司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以及应对公众对烟草的健康恐慌,不断改进卷烟加工工艺和设计,从而减低标准焦油量。”姜垣说,烟草公司首先为卷烟加上过滤嘴,声称这种过滤嘴能有效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随后又在过滤嘴周围打一圈或多圈透气孔,这样,在吸烟时,会有一部分外界的空气通过这些透气孔被吸入,从而稀释被吸入的烟草烟雾,降低机器所测得的焦油浓度。另外,烟草公司还不断减短卷烟可燃烧部分的长度,利用烟梗、碎片等来蓬松卷烟减轻其重量,这种方法也能降低机器测得的焦油浓度。
经过烟草公司几十年的努力,卷烟的标准焦油量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降低了近60%。可是,烟草所引发的疾病是否也大幅度下降了?
实际上,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烟草相關疾病的风险并没有下降。据介绍,一项对英国医生吸烟与肺癌的研究发现,1971年至1991年间的英国男性医生标化肺癌死亡率比1959年至1971年间的上升了19%,而同时期英国烟草的标准焦油量大幅度降低;2004年,研究人员又对参与美国癌症预防研究的90多万人在1982年至1988年间肺癌死亡情况与卷烟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吸15至21毫克标准焦油量卷烟的男性相比,吸低于14毫克标准焦油量卷烟的男性患肺癌的风险并没有显著降低。
同时,实验研究也从其他角度证明了低焦油卷烟不能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风险。2004年,研究人员对吸高、中、低焦油卷烟的三组人进行了尿检,发现其尿液所含致癌物质的水平几乎相同。“由此可见,低焦油卷烟对人体的危害并没有降低。”姜垣说。
她认为,之所以“降焦”不“减害”,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是吸烟者吸烟行为改变。有研究显示,当吸烟者转吸低焦油卷烟时,倾向于摄入更多的烟雾以维持体内尼古丁水平,这种行为被称为补偿行为。由于补偿行为的存在,吸烟者摄入焦油量远高于烟盒上标注的焦油量。
二是吸烟者戒烟意愿降低。根据美国1986年成人吸烟行为的现况调查研究显示,无论开始就吸低焦油卷烟还是转吸低焦油卷烟,其人群的戒烟率都低于吸普通卷烟的人。
此外,姜垣表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测试方法从1967年沿用至今,早已被烟草商找到了“对策”,其测试结果并不准确。
“近年来,国内烟草商打着‘科技创新’‘降焦减害’的旗号,通过醒目标注低焦油和尼古丁水平来消解吸烟者对健康风险的警觉,不少烟民都被这些谎言忽悠着。其实要想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戒烟。”姜垣说。
(付毅飞 赵雪)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