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研究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政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是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课程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传播的主阵地,从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历史与现状来看,它需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研究宗旨,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的现实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持续、长效和健康发展。由李雪萍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16年11月1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系统归纳并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整合了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策略和方法,開拓了现代思政教育的课程设计视野,充分强调了思政教育教学在资源运用、教学创新、案例设计等方面的探索与变革,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实践策略变革中发挥着较强的启发作用。
  该书共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索”,突出了高校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开展的创新,以史为鉴,在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政教育课程的演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思政教育的探索方向与探索主题;第二部分是“建构”,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总结下,编者有力推动了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完善了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观内容、学生主体模式、师生新型关系等,建构并健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体系:第三部分是“拓展”,编者从人文传统教育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改革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该书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分析阐释、探索和创新应当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应当打破传统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积极吸纳新的价值观、思想观点和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更加贴近现实,深入响应大学生现在的生活方式、思维发展方式和实践应用方式,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效性。思政教育理论体系是长期历史探索与发展而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经典性,是指导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和德育工作的核心理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理论接受情况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在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传播教育中得到较好的效果,高校需要根据现实语境的变化,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思路,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全方位推进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深入现代生活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而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需要重新审视教学中“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更加显著的教育反响。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是长期以来秉持的教学理念,但是囿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单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应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挖掘和整合优质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增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特征,提高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进而让“教”与“学”的多边互动激发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程学习中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研究与教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三,跨学科交融的开放语境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需要在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下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结合大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现实需要,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更加丰富、生动和有效。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高校管理工作的联动是现代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体系中的一大创新点,是高校及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的一大创新板块。也就是说,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不必局限于思政教育的学科专业之内,而是可以广泛地吸收并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优化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践经验体系,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更趋于多元一体,切实贴合复杂形势下大学生思政理论教育的现实需求。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过程中,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思考与探索,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创新需要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实事求是地推进课程设计各个环节的优化与改革,包括教学观念的变迁、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跨学科的交融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继而从各个方面保障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研究与教学的有效性,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水准得到较大的提升。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地区跨界民族民俗文化创新转化研究”(19XMZ2037)]
  (谢娟,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味道是记忆最牢靠的载体,人们总能从不同的气味中唤起不同的回忆,而声音更是记忆最深刻的承载,人们总能在刻录着美好回忆的声音中获取力量。地处中国南边沿海的潮汕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近百年来,无数潮人漂洋过海,散落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无论身处何方,简单的几声方言,便能唤醒共同的记忆,拉近距离,达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无论身处何境
期刊
摘要: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年至2015年的数据,分别用经典和拓展Mincer模型进行计算,发现2008年后我国的个人毛教育收益率以及净教育收益率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整体下降趋势,这一结果扩展了此前多位学者关于21世纪初我国教育收益率增长趋势减缓并出现轻微降低迹象的结论。教育收益率变化的原因可能包括我国市场化进程停滞、劳动力结构改变、高等教育扩招、政府对低收入者的惠民政策等。  关
期刊
摘要:本研究利用全国毕业研究生抽样调查数据,围绕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满意度评价,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导师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生对学术导师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对学术导师职业指导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专业学位硕士生对实践导师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且对实践导师指导次数、质量及指导作用的满意度均较低。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导师指导、师资条件和实践条件等体现培养质量的过程性因素对导师满意
期刊
摘要:以慕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归纳出6个方面的核心范畴:科技支撑、技术变革、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6个核心范畴与经典理论TOE框架的逻辑范式吻合,通过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慕课的发展阐释、分析了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扎根理论;慕课  颠覆性
期刊
摘要:伴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开展,线上教学平台积累形成数量可观、类型丰富的学习过程数据。应用学习分析技术对这些学习过程数据作出分析有望能获得更为精准的学情,可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收集并分析一门大学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后的学习过程数据,挖掘了学习该课程的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整体学习路径,从学习风格和学业成绩两个方面挖掘形成了聚类学习路径。路径挖掘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应精细化
期刊
摘要:美国公立本科院校近年来面临生源下降、财政赤字以及学生巩固率下滑等问题,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生源的本地化人口特征与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导致了美国公立本科院校的生源逐年下降,办学经费来源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的相对脱节使得学生的巩固率下滑,美国公立本科院校的发展困难重重。面对这些冲击,美国公立本科院校从拓展生源渠道、提升院校完成度、提高学生保留率、加大院校间的合作等方面所做出了积极应对
期刊
摘要: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促进企业更好地参与校企合作,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采用Nvivo11.0进行编码,构建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与障碍理论模型。结果显示:校企合作由“意愿-情境-行为”共同作用。情感型动机和利益型动机是激发企业合作意愿的内在动力;高校资源能力和政策类型是激发企业合作意愿的外部驱动因素;政策感知对合作意愿向合作行为的转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然而,由于管理型、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148所大学2015-2019年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构建“准自然实验”研究,以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为处理组,以未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为对照组,检验评估两类“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16—2018年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中,“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却导致中
期刊
摘要:探索优质化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道路是提升我国高校跨学科科研水平、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攻关方向。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是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的典范,对斯坦福Bio-X计划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成熟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四条实践经验,即科研主导的管理模式,项目驱动的团队组建,产研互利的合作渠道以及制度规范的资助体系。斯坦福Bio-X计划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通过去行政化、跨域交互、融产促研、
期刊
摘要:建国70多年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性质历经了“革命化—精英化—大众化”的转变,同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也随之呈现鲜明的演变轨迹,即特殊主义的庇护选拔—普遍主义的绩效选拔—普惠主义的资格选拔。若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贯穿始终的是家庭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关系机制的相应衍化,本质上是一个资本代际转化、教育不平等嬗变的过程,而其又嵌入在“国家干预逻辑”和“市场理性逻辑”的历史耦合之中。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