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把身边的生活引入数学教学来,才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课本是人的生活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小学数学更是贴近生活,往往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是创设学习情境,再现生活场面,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如何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来思考的。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与数学相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与孩子熟悉并关注的事件,巧妙与引出数学知识。如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开支,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是數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2、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许多方面也与数学联系紧密,教师要善于发掘其中的数学价值。如学校“文体艺术”节中,同学们拍球比赛,教师就结合教学进度引入数学课堂:第一小队五人在规定时间内拍球个数下:121、118、125、106、133,平均每人拍几个?
学生解答后,把条件改成:已知女生总个数和男生总个数,求平均数;再改成:已知女生平均数和男生总个数,求平均数等等。从基本的开始,经过几次改编和对比,使学生在变与不变的比较辨析中,牢固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概念、原理、法则)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生活化,不断更新手段,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5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2、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5条小船,每船乘4个人,结果还有15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4、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可创设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1、让学生自愿扮演售货员、顾客纷纷到“超市”买铅笔、橡皮等。在付钱、找钱的具体情境中,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2、分组讨论,购物方案(每支铅笔2角钱,每块橡皮5角钱,每把尺1元钱),请同学们用3元钱买这几种学习用品,每种学习用品至少买一件,可以怎样买呢?学生都激烈地讨论起来,想出五种购物方案。这样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了运用数学的角色。另外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钱数来设计购物方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有了创造空间,因而能应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数学意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基础和前提,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关键。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让孩子快乐成长。
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课本是人的生活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小学数学更是贴近生活,往往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是创设学习情境,再现生活场面,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如何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来思考的。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与数学相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与孩子熟悉并关注的事件,巧妙与引出数学知识。如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开支,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是數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2、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许多方面也与数学联系紧密,教师要善于发掘其中的数学价值。如学校“文体艺术”节中,同学们拍球比赛,教师就结合教学进度引入数学课堂:第一小队五人在规定时间内拍球个数下:121、118、125、106、133,平均每人拍几个?
学生解答后,把条件改成:已知女生总个数和男生总个数,求平均数;再改成:已知女生平均数和男生总个数,求平均数等等。从基本的开始,经过几次改编和对比,使学生在变与不变的比较辨析中,牢固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概念、原理、法则)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生活化,不断更新手段,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5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2、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5条小船,每船乘4个人,结果还有15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4、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可创设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1、让学生自愿扮演售货员、顾客纷纷到“超市”买铅笔、橡皮等。在付钱、找钱的具体情境中,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2、分组讨论,购物方案(每支铅笔2角钱,每块橡皮5角钱,每把尺1元钱),请同学们用3元钱买这几种学习用品,每种学习用品至少买一件,可以怎样买呢?学生都激烈地讨论起来,想出五种购物方案。这样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了运用数学的角色。另外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钱数来设计购物方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有了创造空间,因而能应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数学意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基础和前提,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关键。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让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