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大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衣足食了,都市的居民们有了在陶盆瓦缸里,侍弄花草树木的雅兴。于是,从者众多,业态兴隆。
   盆景族从山谷中挖来一株兰草,从山岭上刨出一束映山红,从平原乡下移植来一根葡藤,从苗圃里买回一棵幼松,小心翼翼地植入那些彩绘过的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的盆中缸里,扶正苗木,虔心敬意地培土、浇水,而后摆放于狭小的庭院和局促的屋室里。从此,盆景的主人依四季之更替,将花盆在室内室外搬进搬出;随时令的变迁,适时地对苗木施肥修剪,打杈捆扎……为消酷暑焦渴,“三伏天”早晚两浇水;为御严寒冰冻,“三九天”昼夜开暖气。真可谓“日日频顾惜,夜夜不能忘”,用心良苦,关爱有加。盆景族期待着盆中花草叶绿花艳,葳蕤生辉;盼望着缸中树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遗憾的是:盆景中花木成全养花人者甚少,辜负养花人者甚多。空谷幽兰的雅致,映山红花的壮丽,挂满葡萄的藤架,苍翠挺拔的劲松,在养花人眼前并未有太多的真实呈现,往往是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一堆盆装的僵土死木,丢弃在院子里的墙角,无人问津。功夫白搭,失望沮丧,是多数盆景族不愉快的结局。
   何以有这样不愉快的结局?这个问号在我心中悬了多年。苦思冥想之后,我豁然开朗:花木根植于盆土,定会与大地隔阂,不接地气,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叶衰花败;根植于大地,才会气韵流畅,青枝绿叶,生机勃勃。浑厚的大地,蕴含着丰富的氮、磷、钾无机肥,腐殖质、微生物有机肥,为花木的生长储备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深厚的大地,厚德载物,为花木的盘根错节,留足了回旋的余地;宽广的大地之上,空旷辽阔,给花木茎秆枝叶的拔节伸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家院的葡藤,不用施肥,金秋时节也会挂满“玛瑙”;空谷的幽兰,不用护理,也会暗香浮动,风姿优雅;山岭上的映山红,无人关爱,年年春天也会烂漫山野;黄山上的迎客松,无人修剪、造型,却成了黄山的剪影和象征;沙漠胡杨,更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英雄树”气概,令世人惊叹不已。区区瓦缸陶盆,贫土寡壤,其中所植花草根须肤浅,缺水少肥,岂不“面黄肌瘦”?树木“蜗居”于闭塞之盆缸,气息不通,根盘茎曲,何能清荣俊茂?纵有手艺高超的农艺师来料理,也只多能料理出花木的“病态之美”,绝难长成栋梁之材和壮观的风景。
   苍茫大地,蒸腾着生生不息的神秘地气;扎根大地,生命便会荡气回肠,丰盈蓬勃。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只有根植于肥田沃土的大地,才能根深蒂固,茁壯成长,树高千尺,华盖如云;文学艺术之树,只有根植于诗书文字的大地,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才能吐故纳新,万古长青;国家民族之树,只有根植于百姓民众的大地,与“草根”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长治久安、江山永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情真意切的问答,在我的耳际萦绕不休。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山野里正是兰花盛开的时候,有时在路上走着,那幽幽的兰香便不经意间突袭而来。   正是采兰的最佳时候。兰长在茫茫山野里,怎么才能找到它们呢?最好的方法,便是循著兰花的香气了。寻兰,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明明闻着香味了,可就是找不着。“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其实,这不是寻香时不香了,而是恰恰靠近了兰花,香味太浓,便无法判断香味的方向了。   去年,一个放牛的老乡送我一丛兰花,据他说,是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单身,生活倒也逍遥。我所在的企业,正在三江汇合处,即洞庭湖、荆江、长江在城陵矶汇合,每到下班后,吃过晚饭,我便揣着收音机,沿着江边走,那叫个凉爽。航标灯在对岸的沙渚上,陸续亮起,顺江而下的一条条江轮也亮着灯,鸣着汽笛,向码头行举手礼。灯光辉煌中,许多人站在甲板上眺望,有的还向擦肩而过的船挥手致意,他们将要驶向武汉、芜湖、南京、上海——多么令人向往。   老乡见我单身,便为我介
期刊
很小的时候,对雷雨是怕的。  每当乌云密布,隐隐传来轰隆隆的打雷声时,老远就能听到大人们焦急地喊“响雷啦”,孩子们便收了贪玩的心,畏缩缩地往家里撤。那时住的房还是土坯墙,茅屋顶,小小的平房是那么弱小,仿佛一场暴雨就能掀倒整座房屋,再顽皮的孩子也怕。躲进堂屋,几声闷雷响过,隔着门缝,瞅见那干燥的泥地已经透湿,又随着一道闪电,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呼啦啦的狂风直往屋里涌,吹得两扇门上搭着的铁钩哐啷直
期刊
无数次因为看望在外地读书的儿子,从家乡的小城驱车到省城合肥。路遇的景致很多,春天的鲜花、秋天的落叶……却独独难忘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林,更难忘那树林间高耸于树梢的鸟巢。   上世纪60年代,时值24岁的父亲从合肥体校毕业去阜阳地区太和县的太和中学实习,因为踏实能干,被太中校长强留在实习的地方(父亲说老校长惜才,硬是把父亲档案扣留在太中)。父亲因此没能实现回自己家乡(蚌埠)任教的夙愿,直到认识我的母亲
期刊
从水韵茶庄出来,是落日晚霞的傍晚,在抬头之际,偶见一缕轻云。  转而,乌云连天。忽然,我不敢直视这样的天空,它竟然如此孤独,忧郁。车还没拐弯,那乌云就从头顶压来,砸向心头。正如闲言碎语一般,让我无法忽略。生活是自己的,何须理会?可是,真的做得到不必理会吗?虽明知不必计较,却又不可能不在意。   在等红绿灯切换之时,心情亦随着那乌云一样,愈来愈沉。   倏而,大滴大滴的雨,从空中坠落。我慌忙冲向
期刊
幼时无知,常常把小豆娘唤作蜻蜓,闹出几许笑话,比如,认定那纤弱的小豆娘就是女蜻蜓,至于真正的蜻蜓,看着它面目凶恶怪异,便界定为男蜻蜓。再比如,我们用男女蜻蜓玩“过家家”“女嫁郎”的游戏,其形式是一群光屁股孩儿在河边地畔上疯跑一圈后,人人手里就多了几只小飞虫,于是凑在一起比对,若恰有女孩子捉了“女蜻蜓”,而男孩子又恰巧捉了“男蜻蜓”的,便成了天定的姻缘,先交换手里愣笃笃的飞虫,而后各上各轿,轿子自然
期刊
终于熬到老皮塘的水见了底,荷叶紧紧伏在了淤泥上。   趁大家刚进入午休,我抄起一个空的油漆桶,从村后小路一口气跑到老皮塘。八月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直往脸上、脖子和一切裸露在外的皮肤里钻。顾不得抹去汗水,凉鞋朝柳树下一丢,提桶便下了塘。   塘边的水仅仅淹没脚脖子。捞过手边最大的一片荷叶,掏空底,往脑袋上一扣,便是一顶天然的遮阳帽子,且可完全遮住头和脸。再往池塘中间蹚两步,水已很少,有时一脚下去
期刊
乡村的田地在渐渐减少,辛勤劳作的农民也在减少。一些得心应手的农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地被抛弃。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田分给了各家各户。有了田,镰刀确实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割麦子、割稻子时,是镰刀最显身手的时候。广阔的田野一片金黄,农人们早起,在磨刀砖上“霍霍”地把镰刀磨得锋利,割起麦子、稻子来,只听见“唰唰唰”“唰唰唰”的声音,麦子与稻子齐齐地倒在农人的臂弯里
期刊
订婚   1985年正月十五那天上午,天空中飘飘洒洒地下着小雪,我和几个同学在离家不远的打麦场上学骑自行车。   我们轮换着学,个个都把外边的小棉袄脱了下来,只穿了一件红红的秋衣。正当我们学得汗流浃背时,母亲叫我回去。啥事?我很不情愿地问了一句。回去你就知道了,母亲笑着说。母亲说,咱对门的你杨叔,给你介绍了个对象,人家想见见你,走,回家换一件衣服再去。换啥呢,我去了。说着,我已走进杨叔
期刊
我爱喝酒,这习惯是母亲培养出来的。   以前,母亲是从不喝酒的,之所以后来学会了喝酒,要从我外公说起:父母亲结婚第二年,父亲过生日,便把外公请过来吃饭,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弄了一桌子菜,爷爷奶奶特意作陪,因爷爷奶奶和父母都不喝酒,所以就忘了去小卖铺打酒,吃饭时外公也没做声,饭一吃完就回去了,爷爷奶奶和父母留他吃晚饭后再走,但是留不住。那天舅舅刚好去公社开会,傍晚到我家吃晚饭了才回去。舅舅一进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