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逸夫家在这边,包玉刚家在那边”馆长王辉伸长手臂一一指给记者看,“张济民、应行久的家也都在这边上。”
他所站的地方,是刚开馆半年的宁波帮博物馆,坐落在宁波的镇海县。这里是甬江的人海口,既是古代丝绸之路和启航港,也是众多海外宁波帮的故乡。
宁波帮,指的是宁波商帮,崛起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到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扩展至全国各大商埠。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里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宁波帮在近代航运、金融、商业、制造等领域创造了无数的第一。
宁波帮活跃在港台和海外,涌现了许多拥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英,例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和董浩云、影视巨擎邵逸夫、港龙航空公司创始人曹光彪、台湾水泥大王张敏钰、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美国侨领应行久、美国“新加州地产大王”张济民等等。
而真正让宁波帮蜚声海内外的,是1984年8月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宁波对外交流情况时说的一句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从此,“宁波帮”成为海外华人支持祖国建设的典范。
让它们回家乡吧
2006年6月,宁波帮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成立时,没有一件现成的展品,只有从区文广系统临时借调的3名工作人员。拍过纪录片《宁波商帮》的王辉,就在那时投入这项新的工作。
为了搭建起这个博物馆,3年多来,王辉和同事们如同经历了一次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
光在宁波和香港两地,王辉往返就不下10次。拜访乡贤,表达政府筹建博物馆的意愿,搜集各种史料和物品,十分奔波劳碌。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常务理事张乾源曾说,每次碰到王辉,他总是满头大汗,非常非常疲乏,但是没有一点怨言。
其他同事的工作也十分紧张,一边进行宁波帮的学术研究,一边辗转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青岛等历史上宁波帮活动集中的城市,发掘遗存,征集藏品。
这些努力感动了很多人。不少海外宁波帮人士及收藏者主动和他们取得联系,或是捐赠物品,或是提供线索。
包玉刚长女包陪庆得知筹建博物馆的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了70多件父亲生前物品进行捐赠。
宁波旅日、旅港、台北同乡会送来了会旗和各种珍贵的史料。范徐丽泰带着儿子儿媳专程来看建设中的博物馆之后,派儿子送来自己获得的两枚勋章,以及香港特区区徽及吉祥物。
香港浙江同乡会会长李达三则对王辉说:“王辉,你要的你就自己挑。我走了这个东西也就没用了,还是让它们回到家乡吧。”
积少成多,垒沙成塔。
一张《19世纪中叶甬江人海口》老明信片,一只“三星牌”国货蚊香盒,一张邵氏电影的老海报……在海外宁波帮的支持下,到博物馆开馆前,筹建办公室已征集到各类史料、实物1000多件,跨越了宁波帮发展的各个时期,已能逐渐勾勒出宁波帮一个半世纪来的风起云涌的历史。同时,这也是一个商帮如同海鸥逐浪融入现代走向全球,却又心系乡梓的历史。
见证历史时刻
有那样一些展品,虽然看似寻常,却因为带着特殊的历史烙印,显得格外珍贵。
放在一个红漆木匣子里的,是船王包玉刚“世谊号”船舶的仪舵器。这只看似平常的仪舵器,见证了香港回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上个世纪80年代,中英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包玉剐前往英国会见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并为她带去了两样意外的礼物,其中一样,便是向英国订购船舶。这让撒切尔十分惊喜——因为当时英国船舶制造业已日趋萧条,世界船王愿意订购船舶是个十足的好消息。
随后,包玉刚邀请撒切尔夫人前往上海,为他的“世谊号”主持下船典礼,也顺便看看上海,希望她不要因为香港失去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
撒切尔夫人答应了并如约而至。她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中国,并与上海市的领导进行了会谈。这次访问给中英谈判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而另外一张发黄的老式信纸,承载的不止是历史,更有一份海外宁波帮的家国情怀。
它是曾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王宽诚1951年6月9日写给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盛丕华的信,提出要为抗美援朝“自愿捐赠飞机一架”,开创了海外宁波帮捐赠的先河。
早在新中国成立时,王宽诚就带领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抗美援朝期间,他不止捐赠了一架战斗机,还购买了相当于2000两黄金的爱国公债,以实际行动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祖国的建设。
1985年,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半资产——1亿美元捐给国家,设立选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的“王宽诚教育基金”。
展品里最气派的,莫过于那辆车牌为“YING888”的劳斯莱斯汽车。它的主人是美国华商总会创始人、著名爱国侨领应行久。
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前往美国访问及参加联合国大会,坐的都是这辆车。此后,它还陆续接送过朱镕基、万里等多位访美的国家领导,见证了中美之间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一个商帮的财富观
讲述一个商帮的历史,总是绕不开一个“钱”字。在搜集藏品的过程中,对王辉触动最大的,也是这个字。
“这个字很俗,但也很难。”王辉说,“有钱难,如何花钱,更难。从这些长辈身上,我看到不只是经营观,更是人生观;尤其是他们那份对家乡的情感,完全没有功利,而且是骨子里的。这也让我对金钱和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
宁波帮一直都有回馈乡梓的传统,特别是在邓小平发出号召之后,许多海外宁波帮对大陆的慈善十分热心踊跃。
世界船王包玉刚及其兄妹,仅宁波当地就捐赠了7000多万元。邵逸夫捐助内地教育事业已超过20亿元。而香港著名实业家陈廷骅,捐建了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区的600多所希望小学,被称为“希望工程捐助第一人”。
其中,最让王辉感动的,是早年拍纪录片时结识的香港商人赵安中。
王辉说,相比于那些赫赫有名的富豪,赵安中只能算中小老板,生活也是俭朴到了极点。
“有一次去看他,我戴的是一只大概千八百元的普通手表。他看到了,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戴的表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手表只有四十港币。”
这个发现让王辉又感动又惭愧。老人解释说,“我现在不是缺钱,而是要花钱的时候。以前赚钱的时候我戴的是江诗丹顿,但现在没必要了。”
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前后给希望工程捐献了上亿元,在全国建160多个希望小学,而且每个学校都亲自去看过。他甚至还用心良苦地率领祖孙三代参与“希望工程”,希望这一份对家乡和国家的归属感能够延续。
十多年的结识,让王辉和老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在所有的展品里,王辉最有感情的便是赵安中的遗物:一条经年陈旧的皮带,一只贴满了纸条的老箱子,一件普通的条纹衬衫和一件破旧的毛衣。
“毛衣的领子、袖子都已经磨得很破很破了,但他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却是一个接一个地捐几百万的项目。”
2007年,89岁高龄的赵安中回到宁波母校参加校庆时病故,弥留之际王辉就在他的身边。
“他当时身上插着很多管,已经光膀子了,就盖着被子,神智也已经开始模糊,但他还认得我,拉着我的手亲了我一下,放在胸前,说:王辉,我们不能做朋友了,我要走了。”回忆起这段往事,王辉依然会哽咽。
在开馆的前一天晚上,王辉为了一个临时的调整忙到深夜。当他看到赵安中那件破旧的毛衣时,心中突然止不住地伤感。
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你
在王辉的办公室里,就存放着许多未来得及展出的藏品。无论大小,王辉整理时都小心翼翼。
王辉说,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让他更加严谨和中性,以前在媒体时喜欢说宁波帮“敢为天下先”,但现在就不会。因为,当博物馆这一平台搭建起来以后,许多论断还需要做大量的学术研究。
在一堆待整理的藏品中,有一个特别的大袋子,里边装的全是赵安中和希望小学学生们的书信。
在一封信里,孩子告诉赵安中:“爷爷,谢谢你帮我们建了学校。但是我有些偏科,数学成绩不好。”老人认真地给他回了信:“那我教你,你要努力,每天都要背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他把乘法口诀一个不落地、工整地写在了信上。
这封信让王辉在感动之余,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了多一份的坚定。
“等到我们国家若干年后不需要希望工程时,再回头来看这些书信。它的历史意义就会显现出来。这是一种行为,更有一种精神在里边,成为若干年后最鲜活的东西。我想,这也是博物馆的功能所在。”
虽然已经开馆了,但宁波帮的相关物品仍然在征集中。每隔一阵子,都有新的老物件送到这里。
尽管相比于大博物馆,这些藏品略显零碎和单薄,可是正如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所说:“我们没有镇馆之宝,但我们有许多故事。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你。”
他所站的地方,是刚开馆半年的宁波帮博物馆,坐落在宁波的镇海县。这里是甬江的人海口,既是古代丝绸之路和启航港,也是众多海外宁波帮的故乡。
宁波帮,指的是宁波商帮,崛起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到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扩展至全国各大商埠。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里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宁波帮在近代航运、金融、商业、制造等领域创造了无数的第一。
宁波帮活跃在港台和海外,涌现了许多拥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英,例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和董浩云、影视巨擎邵逸夫、港龙航空公司创始人曹光彪、台湾水泥大王张敏钰、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美国侨领应行久、美国“新加州地产大王”张济民等等。
而真正让宁波帮蜚声海内外的,是1984年8月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宁波对外交流情况时说的一句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从此,“宁波帮”成为海外华人支持祖国建设的典范。
让它们回家乡吧
2006年6月,宁波帮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成立时,没有一件现成的展品,只有从区文广系统临时借调的3名工作人员。拍过纪录片《宁波商帮》的王辉,就在那时投入这项新的工作。
为了搭建起这个博物馆,3年多来,王辉和同事们如同经历了一次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
光在宁波和香港两地,王辉往返就不下10次。拜访乡贤,表达政府筹建博物馆的意愿,搜集各种史料和物品,十分奔波劳碌。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常务理事张乾源曾说,每次碰到王辉,他总是满头大汗,非常非常疲乏,但是没有一点怨言。
其他同事的工作也十分紧张,一边进行宁波帮的学术研究,一边辗转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青岛等历史上宁波帮活动集中的城市,发掘遗存,征集藏品。
这些努力感动了很多人。不少海外宁波帮人士及收藏者主动和他们取得联系,或是捐赠物品,或是提供线索。
包玉刚长女包陪庆得知筹建博物馆的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了70多件父亲生前物品进行捐赠。
宁波旅日、旅港、台北同乡会送来了会旗和各种珍贵的史料。范徐丽泰带着儿子儿媳专程来看建设中的博物馆之后,派儿子送来自己获得的两枚勋章,以及香港特区区徽及吉祥物。
香港浙江同乡会会长李达三则对王辉说:“王辉,你要的你就自己挑。我走了这个东西也就没用了,还是让它们回到家乡吧。”
积少成多,垒沙成塔。
一张《19世纪中叶甬江人海口》老明信片,一只“三星牌”国货蚊香盒,一张邵氏电影的老海报……在海外宁波帮的支持下,到博物馆开馆前,筹建办公室已征集到各类史料、实物1000多件,跨越了宁波帮发展的各个时期,已能逐渐勾勒出宁波帮一个半世纪来的风起云涌的历史。同时,这也是一个商帮如同海鸥逐浪融入现代走向全球,却又心系乡梓的历史。
见证历史时刻
有那样一些展品,虽然看似寻常,却因为带着特殊的历史烙印,显得格外珍贵。
放在一个红漆木匣子里的,是船王包玉刚“世谊号”船舶的仪舵器。这只看似平常的仪舵器,见证了香港回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上个世纪80年代,中英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包玉剐前往英国会见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并为她带去了两样意外的礼物,其中一样,便是向英国订购船舶。这让撒切尔十分惊喜——因为当时英国船舶制造业已日趋萧条,世界船王愿意订购船舶是个十足的好消息。
随后,包玉刚邀请撒切尔夫人前往上海,为他的“世谊号”主持下船典礼,也顺便看看上海,希望她不要因为香港失去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
撒切尔夫人答应了并如约而至。她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中国,并与上海市的领导进行了会谈。这次访问给中英谈判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而另外一张发黄的老式信纸,承载的不止是历史,更有一份海外宁波帮的家国情怀。
它是曾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王宽诚1951年6月9日写给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盛丕华的信,提出要为抗美援朝“自愿捐赠飞机一架”,开创了海外宁波帮捐赠的先河。
早在新中国成立时,王宽诚就带领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抗美援朝期间,他不止捐赠了一架战斗机,还购买了相当于2000两黄金的爱国公债,以实际行动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祖国的建设。
1985年,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半资产——1亿美元捐给国家,设立选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的“王宽诚教育基金”。
展品里最气派的,莫过于那辆车牌为“YING888”的劳斯莱斯汽车。它的主人是美国华商总会创始人、著名爱国侨领应行久。
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前往美国访问及参加联合国大会,坐的都是这辆车。此后,它还陆续接送过朱镕基、万里等多位访美的国家领导,见证了中美之间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一个商帮的财富观
讲述一个商帮的历史,总是绕不开一个“钱”字。在搜集藏品的过程中,对王辉触动最大的,也是这个字。
“这个字很俗,但也很难。”王辉说,“有钱难,如何花钱,更难。从这些长辈身上,我看到不只是经营观,更是人生观;尤其是他们那份对家乡的情感,完全没有功利,而且是骨子里的。这也让我对金钱和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
宁波帮一直都有回馈乡梓的传统,特别是在邓小平发出号召之后,许多海外宁波帮对大陆的慈善十分热心踊跃。
世界船王包玉刚及其兄妹,仅宁波当地就捐赠了7000多万元。邵逸夫捐助内地教育事业已超过20亿元。而香港著名实业家陈廷骅,捐建了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区的600多所希望小学,被称为“希望工程捐助第一人”。
其中,最让王辉感动的,是早年拍纪录片时结识的香港商人赵安中。
王辉说,相比于那些赫赫有名的富豪,赵安中只能算中小老板,生活也是俭朴到了极点。
“有一次去看他,我戴的是一只大概千八百元的普通手表。他看到了,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戴的表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手表只有四十港币。”
这个发现让王辉又感动又惭愧。老人解释说,“我现在不是缺钱,而是要花钱的时候。以前赚钱的时候我戴的是江诗丹顿,但现在没必要了。”
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前后给希望工程捐献了上亿元,在全国建160多个希望小学,而且每个学校都亲自去看过。他甚至还用心良苦地率领祖孙三代参与“希望工程”,希望这一份对家乡和国家的归属感能够延续。
十多年的结识,让王辉和老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在所有的展品里,王辉最有感情的便是赵安中的遗物:一条经年陈旧的皮带,一只贴满了纸条的老箱子,一件普通的条纹衬衫和一件破旧的毛衣。
“毛衣的领子、袖子都已经磨得很破很破了,但他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却是一个接一个地捐几百万的项目。”
2007年,89岁高龄的赵安中回到宁波母校参加校庆时病故,弥留之际王辉就在他的身边。
“他当时身上插着很多管,已经光膀子了,就盖着被子,神智也已经开始模糊,但他还认得我,拉着我的手亲了我一下,放在胸前,说:王辉,我们不能做朋友了,我要走了。”回忆起这段往事,王辉依然会哽咽。
在开馆的前一天晚上,王辉为了一个临时的调整忙到深夜。当他看到赵安中那件破旧的毛衣时,心中突然止不住地伤感。
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你
在王辉的办公室里,就存放着许多未来得及展出的藏品。无论大小,王辉整理时都小心翼翼。
王辉说,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让他更加严谨和中性,以前在媒体时喜欢说宁波帮“敢为天下先”,但现在就不会。因为,当博物馆这一平台搭建起来以后,许多论断还需要做大量的学术研究。
在一堆待整理的藏品中,有一个特别的大袋子,里边装的全是赵安中和希望小学学生们的书信。
在一封信里,孩子告诉赵安中:“爷爷,谢谢你帮我们建了学校。但是我有些偏科,数学成绩不好。”老人认真地给他回了信:“那我教你,你要努力,每天都要背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他把乘法口诀一个不落地、工整地写在了信上。
这封信让王辉在感动之余,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了多一份的坚定。
“等到我们国家若干年后不需要希望工程时,再回头来看这些书信。它的历史意义就会显现出来。这是一种行为,更有一种精神在里边,成为若干年后最鲜活的东西。我想,这也是博物馆的功能所在。”
虽然已经开馆了,但宁波帮的相关物品仍然在征集中。每隔一阵子,都有新的老物件送到这里。
尽管相比于大博物馆,这些藏品略显零碎和单薄,可是正如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所说:“我们没有镇馆之宝,但我们有许多故事。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