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煤矿的正常的发展和运行来说,测量工作是很重要的,只有合理有效的对煤矿测量工作进行顺利的开展,保证未来的煤矿的安全建设。但是在煤矿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事故的问题,因此针对于本文中相关于煤矿测量的事故和工作失误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取得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全面保证煤矿测量工程后期的建设。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前言
煤矿测量工作对于整个煤矿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事故和事故,那么就会导致在整个煤矿测量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煤矿测量工作的失败,所以必须要对这些测量工作中的失误予以避免,尽可能的不要出现这些失误,要运用好预防失误的对策来有效的进行失误预防,才能够保证煤矿测量工作真正的有效。
1.煤矿测量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1.1、测量、计算的问题。(1)工作人员调动。在进行长期的测量工作中,往往会有人员的调动,在工作交接中由于不认真仔细,导致后来的测量人员没有全面的了解熟悉测量现场,无法切合实际情况进行测量。(2)中点线选择错误。在进行测量时,由于某种原因,或是由于经验误判,选错了中点线,或是由于两个测点间的延长线有障碍物,导致无法测量或测量错误。(3)新来的工作人员,由于计算不恰当或者是公式使用不熟悉,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1.2、记录不完全。在井下测量作业时,遇到生产单位急需运料或放炮要撤人时,测量人员为尽快完成测量任务,由于急躁、忙乱导致测量数据记录不全。如:仪器高、前视高、点距两帮数以及点前距等,特别是迎头点高,由于急着标定方位,往往记录不全,就撤走了,升井后导致内业计算无法推算点高。由于是在井下作业,现场标定,所以记录员要在记录的空隙进行水平角、倾角的推算,还要推算出本站的方位角、现场标定角等。偶尔马虎,推错了方位、标定角,当然在井下的现场标定肯定也错了。升井后,有时又不及时计算检查,对井下工程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有时甚至出现误透老巷、瓦斯超限等重大事故。
1.3、外业测量的错误。(1)测量的仪器没有有效的校正。在煤矿的实际测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际的测量工作,但是往往由于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没有有效的对测量所使用到的一些设备进行准确的校正也没有仔细的检查,所以就导致测量工作质量的下降与测量水准达不到要求,影响到测量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2)没有仔细的核查测点。因为煤矿的测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在测点进行测量,但是矿山开测的特殊性导致矿山受力情况会发生变化,所以测点控制点有时候也就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没有认真的对测点进行核查就直接进行测量,对于变化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了解,那么就容易出现测量的事故情况。(3)观测工作中的失误。一般来说矿山测量工作中仪器的对正水平还有仪器的数据获取就是观测工作的核心,但是实际的矿山测量工作中对于矿山观测工作不够重视,测量人员粗心大意就容易导致读取数据不准确导致记录工作不完善,从而导致矿山测量工作出现严重的失误出现事故。
2.加强煤矿测量事故预防的措施
2.1、外业测量的预防措施
(1)必须要让所有的测量工作参与人员都有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要提认识到测量工作中必须要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仔细的校对,也必须要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对所有的罗盘和测量仪器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设备没有问题才能够开始测量工作。(2)每一次测量之前都要对测量工作安全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要积极的进行工作校准设备以后,还要进行观测点的校准,必须要对观测点进行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测量,也要注意不要弄混弄错观测点。(3)观测工作必须要认真细致的完成,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观测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粗心大意必须要进行管理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失误的出现。
2.2、针对测量和计算的解决措施
(1)制定测量标准。对测量的一系列规范和方法进行统一的规定,将选点列为重要首要工作,正确安装和配置全站仪。同时对测量和量尺要建立统一的方法,避免出现方法杂乱现象。(2)建立高标准的检查制度。对于导线点,要及时进行延长,对于水平角必须进行检查,杜绝使用错误的导线点。对于主要的巷道,在进行贯通施工时必须进行二次测量,并且各自独立,在符合预计的误差情况下,另一人再次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中腰线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实时检查,及时调整发现的错误。对于计算结果,要至少有两个人进行各自的计算,双方都署名后方可使用。(3)分工责任制,杜绝工作散漫。团结协作在测量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小组人员要密切合作,分工协作,做好这项集体的细致工作。
2.3、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做好测量点
对井下巷道进行测量时,很多测量人员由于不细心可能将南北方向弄反,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发生,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以前,一定要保持认真的态度,运用手罗盘确定准南北方向。此外,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的同时,也要同时绘制测量草图,这样可以方便检查方位测量结果,如果以后发现方向弄反,可以在原来的测量方位上加上180度,纠正误差。测量坡度的时候,测量人员和记录人员都要注意角度的正负值,一旦测量人员读错数据,记录人员要及时指出错误。要正确使用手罗盘,这样才能使测量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人员进行井下测量时,在顶板上选择导线点时,应选择顶板比较牢固地方,防止导线点脱落。此外,为了避免导线点因为震动等原因出现移动,最好将导线点固定在顶板岩石稳定或者淋水少的顶板,这样可以防止定点发生移动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2.4、提高煤矿测量的准确性
完整精确的矿山测量图对煤矿开采有指导意义,煤矿测量图按比例绘制井上井下生产布置情况,能反映出矿区各生产阶段的状态,在绘图精度上应严格把握,尽量提高测量图的美观性和清晰度,不影响测量人员的读图效果。但我国大部分煤矿领导只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忽视了矿山测量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致使矿山测量图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提高矿山测量图的精确度,是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矿上测量图绘制内容要完整。严格遵照煤矿绘图标准绘图,不随意丢失矿山测量图内容,很多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就是测量图内容不完整,实际生产状况得不到准确反映。煤矿领导应让绘图人员经常下井,提高他们对井下环境的清晰度,这样才能保证绘制的矿山测量图精确度高。其次,做好碎部测量记录。矿山测量图由于比例尺关系,很多碎部测量因无法在图上反映出来而被忽略,例如迎头的躲避硐室、水窝、绞车房等,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并在图纸上做特殊标记,以便技术人员阅读图纸内容。最后,确保矿山测量图绘制的动态性。根据矿上开采实际情况,及时将采掘情况反映在1∶1000施工图纸上,对相邻矿区边界、瓦斯积聚区、老窑水处在图纸上进行特殊标注,并时刻关注这些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探讨,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在煤矿测量中事故的出现,尽可能的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的质量,尽量在煤矿测量的过程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全面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性的效果,不断地提升煤矿测量工作的正确性和技术性,要让未来的煤矿测量工作更加的科学和更加的完善,也才能够保证未来的煤矿测量工作得到一个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群,张孝鲁,马峻岭.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煤炭技术,2013,02:150-152.
[2]崔云龙.煤矿测量事故因素与预防方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5:120.
[3]任勇.煤矿测量事故的预防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3,22:150+184.
[4]郑金荣.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7:83-84.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前言
煤矿测量工作对于整个煤矿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事故和事故,那么就会导致在整个煤矿测量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煤矿测量工作的失败,所以必须要对这些测量工作中的失误予以避免,尽可能的不要出现这些失误,要运用好预防失误的对策来有效的进行失误预防,才能够保证煤矿测量工作真正的有效。
1.煤矿测量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1.1、测量、计算的问题。(1)工作人员调动。在进行长期的测量工作中,往往会有人员的调动,在工作交接中由于不认真仔细,导致后来的测量人员没有全面的了解熟悉测量现场,无法切合实际情况进行测量。(2)中点线选择错误。在进行测量时,由于某种原因,或是由于经验误判,选错了中点线,或是由于两个测点间的延长线有障碍物,导致无法测量或测量错误。(3)新来的工作人员,由于计算不恰当或者是公式使用不熟悉,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1.2、记录不完全。在井下测量作业时,遇到生产单位急需运料或放炮要撤人时,测量人员为尽快完成测量任务,由于急躁、忙乱导致测量数据记录不全。如:仪器高、前视高、点距两帮数以及点前距等,特别是迎头点高,由于急着标定方位,往往记录不全,就撤走了,升井后导致内业计算无法推算点高。由于是在井下作业,现场标定,所以记录员要在记录的空隙进行水平角、倾角的推算,还要推算出本站的方位角、现场标定角等。偶尔马虎,推错了方位、标定角,当然在井下的现场标定肯定也错了。升井后,有时又不及时计算检查,对井下工程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有时甚至出现误透老巷、瓦斯超限等重大事故。
1.3、外业测量的错误。(1)测量的仪器没有有效的校正。在煤矿的实际测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际的测量工作,但是往往由于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没有有效的对测量所使用到的一些设备进行准确的校正也没有仔细的检查,所以就导致测量工作质量的下降与测量水准达不到要求,影响到测量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2)没有仔细的核查测点。因为煤矿的测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在测点进行测量,但是矿山开测的特殊性导致矿山受力情况会发生变化,所以测点控制点有时候也就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没有认真的对测点进行核查就直接进行测量,对于变化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了解,那么就容易出现测量的事故情况。(3)观测工作中的失误。一般来说矿山测量工作中仪器的对正水平还有仪器的数据获取就是观测工作的核心,但是实际的矿山测量工作中对于矿山观测工作不够重视,测量人员粗心大意就容易导致读取数据不准确导致记录工作不完善,从而导致矿山测量工作出现严重的失误出现事故。
2.加强煤矿测量事故预防的措施
2.1、外业测量的预防措施
(1)必须要让所有的测量工作参与人员都有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要提认识到测量工作中必须要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仔细的校对,也必须要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对所有的罗盘和测量仪器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设备没有问题才能够开始测量工作。(2)每一次测量之前都要对测量工作安全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要积极的进行工作校准设备以后,还要进行观测点的校准,必须要对观测点进行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测量,也要注意不要弄混弄错观测点。(3)观测工作必须要认真细致的完成,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观测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粗心大意必须要进行管理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失误的出现。
2.2、针对测量和计算的解决措施
(1)制定测量标准。对测量的一系列规范和方法进行统一的规定,将选点列为重要首要工作,正确安装和配置全站仪。同时对测量和量尺要建立统一的方法,避免出现方法杂乱现象。(2)建立高标准的检查制度。对于导线点,要及时进行延长,对于水平角必须进行检查,杜绝使用错误的导线点。对于主要的巷道,在进行贯通施工时必须进行二次测量,并且各自独立,在符合预计的误差情况下,另一人再次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中腰线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实时检查,及时调整发现的错误。对于计算结果,要至少有两个人进行各自的计算,双方都署名后方可使用。(3)分工责任制,杜绝工作散漫。团结协作在测量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小组人员要密切合作,分工协作,做好这项集体的细致工作。
2.3、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做好测量点
对井下巷道进行测量时,很多测量人员由于不细心可能将南北方向弄反,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发生,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以前,一定要保持认真的态度,运用手罗盘确定准南北方向。此外,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的同时,也要同时绘制测量草图,这样可以方便检查方位测量结果,如果以后发现方向弄反,可以在原来的测量方位上加上180度,纠正误差。测量坡度的时候,测量人员和记录人员都要注意角度的正负值,一旦测量人员读错数据,记录人员要及时指出错误。要正确使用手罗盘,这样才能使测量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人员进行井下测量时,在顶板上选择导线点时,应选择顶板比较牢固地方,防止导线点脱落。此外,为了避免导线点因为震动等原因出现移动,最好将导线点固定在顶板岩石稳定或者淋水少的顶板,这样可以防止定点发生移动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2.4、提高煤矿测量的准确性
完整精确的矿山测量图对煤矿开采有指导意义,煤矿测量图按比例绘制井上井下生产布置情况,能反映出矿区各生产阶段的状态,在绘图精度上应严格把握,尽量提高测量图的美观性和清晰度,不影响测量人员的读图效果。但我国大部分煤矿领导只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忽视了矿山测量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致使矿山测量图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提高矿山测量图的精确度,是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矿上测量图绘制内容要完整。严格遵照煤矿绘图标准绘图,不随意丢失矿山测量图内容,很多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就是测量图内容不完整,实际生产状况得不到准确反映。煤矿领导应让绘图人员经常下井,提高他们对井下环境的清晰度,这样才能保证绘制的矿山测量图精确度高。其次,做好碎部测量记录。矿山测量图由于比例尺关系,很多碎部测量因无法在图上反映出来而被忽略,例如迎头的躲避硐室、水窝、绞车房等,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并在图纸上做特殊标记,以便技术人员阅读图纸内容。最后,确保矿山测量图绘制的动态性。根据矿上开采实际情况,及时将采掘情况反映在1∶1000施工图纸上,对相邻矿区边界、瓦斯积聚区、老窑水处在图纸上进行特殊标注,并时刻关注这些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探讨,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在煤矿测量中事故的出现,尽可能的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的质量,尽量在煤矿测量的过程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全面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性的效果,不断地提升煤矿测量工作的正确性和技术性,要让未来的煤矿测量工作更加的科学和更加的完善,也才能够保证未来的煤矿测量工作得到一个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群,张孝鲁,马峻岭.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煤炭技术,2013,02:150-152.
[2]崔云龙.煤矿测量事故因素与预防方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5:120.
[3]任勇.煤矿测量事故的预防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3,22:150+184.
[4]郑金荣.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