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呼唤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本文就职业教育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浅谈几方面的理解。
一、新型农民基本特征、基本素质、分类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
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具有“能创业”的特点。
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二)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有新观念主体观念、开拓创新观念、法律观念、诚信观念等。
要有新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要有新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特色农业能力等。
(三)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类
生产型职业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
服务型职业农民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
经营型职业农民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
二、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整个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职业教育举办初期就明确提出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一宗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只讲为当地经济服务已经不符合实际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已经转移出去的一批农民,在掌握了市场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后回乡创业也渐成趋势。更重要的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要求加快培养农村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包括为城市培养人才,更需要为本地、为农村培养人才。而“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提法,仅仅适应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具有局限性。因此,将“以就业为导向”改为“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更具激励性。
当前,农村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包括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农业专业户,无疑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新型农民的骨干。职业院校要切实调整为农服务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由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的,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对种养大户等骨干对象,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二是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从业培训,使之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三是对所有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经常性培训,使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认定管理。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明确认定条件。二是制定认定标准。三是实施动态管理。
扶持政策。制定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配套真正具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主要包括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
四、职业教育如何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將学生上来学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呼唤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本文就职业教育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浅谈几方面的理解。
一、新型农民基本特征、基本素质、分类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
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具有“能创业”的特点。
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二)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有新观念主体观念、开拓创新观念、法律观念、诚信观念等。
要有新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要有新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特色农业能力等。
(三)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类
生产型职业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
服务型职业农民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
经营型职业农民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
二、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整个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职业教育举办初期就明确提出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一宗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只讲为当地经济服务已经不符合实际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已经转移出去的一批农民,在掌握了市场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后回乡创业也渐成趋势。更重要的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要求加快培养农村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包括为城市培养人才,更需要为本地、为农村培养人才。而“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提法,仅仅适应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具有局限性。因此,将“以就业为导向”改为“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更具激励性。
当前,农村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包括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农业专业户,无疑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新型农民的骨干。职业院校要切实调整为农服务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由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的,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对种养大户等骨干对象,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二是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从业培训,使之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三是对所有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经常性培训,使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认定管理。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明确认定条件。二是制定认定标准。三是实施动态管理。
扶持政策。制定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配套真正具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主要包括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
四、职业教育如何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將学生上来学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