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给生活按下暂停键,“宅在家”一时成了流行。但人类“求知”的欲望借力科学技术终是突破桎梏,带我们走上“线上教学”之路。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使得我进一步思考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通过多样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促进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这一个命题。
关键词:学习;教学;学习
以往的线下学习有着一些巨大的优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的体验,能够在集体教育的智慧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而在活动中互相的合作交流以语言、眼神、肢体为载体进行传达和锻炼。当然,线下也有缺點,如果把时间和精力看作一种资源,受时空所限这种资源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如此。但是线上的学习却能打破这种限制,促进相对更加公平的学习环境,例如: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我们可以录播统一的视频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观看、研究。然而隔着屏幕的教学,其效率和效果却建立在学生的自律性上,那么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又多了许多。为找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共生”,教育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我也做了一些努力。
一、张嘴“说一说”,产生“真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作为课堂参与、合作交流的载体,“说一说”尤其重要。
(一)“不变”何以应“万变”
平时的线下教学,我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但总因为课堂时间、学生主动性、学生自信心等原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线上学习则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拍摄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说一说”的机会,即便“说不好”“说错了”也可以重来,不再窘迫和尴尬。在学到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位数除法后,我就是先录音示范,再让学生模仿着“说”试商的过程,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商是怎么来的,初商太大要怎么做,太小又要怎么做。
(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为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在之后每一次布置“说一说”的练习时,我都会将发言设置成互相可见,还鼓励学生相互倾听,一时间安静的讨论区一下子“炸开了锅”。他们带着“猎奇”的心态一个个点开同学们的发言,通过语音、文字、表情包等方式尽情地表达。在“相互”的作用下,学生提交语音、视频的积极性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单一的“说”,到“说”和“听”的双向练习,无形中提高了锻炼的效果,还增加了学习的愉悦感。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根据以往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将班级里42个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主要从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考量分配。每个小组自行选出小组长,围绕老师提供的“导学策略”查找资料,共享交流,分类整理出预习中已解决的问题和仍然存在的困惑,进行提交。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间互动互助,老师适时参与引导,大家在团队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线上“大富翁”
线上“大富翁”通过抢“星”的方式展开,融入线上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课前的小组预习中,凡是参与提供有效共享资料、发表有效观点、准确表达困惑、分类整理问题等小组活动的学生,都能获得1颗“星星”,多项贡献者“星星”颗数可以累计;课中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个环节中的学生,也都能获得1颗“星星”,多项参与者“星星”颗数也可以累计;课后的说话练习中,完成基本说话任务获得1颗“星星”,最终获选进入班级展示的同学获得3颗“星星”。对应不同“星星”的颗数还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
二、亲身“做和玩”,获得“真体验”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尤其注重抽象思维的培养,而在抽象逻辑思维产生之前,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借助动作来完成,所以课前、课中、课后的“做一做”也必不可少。
(一)“小老师”初体验
在尝到线上“大富翁”游戏的甜头之后,我将视角转向一些有利于课堂学习的“操作”活动,思索着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同时,加深其体验感。在上到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大胆创新设计了“小老师课堂”,效果还不错。
(二) “亲子游戏”玩中学
在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我设计了一个“超市大购物”游戏:给身边的各种物品定下不同的价格,小朋友和父母轮流担任营业员和顾客。顾客买东西要挑选合适面值的人民币付钱,营业员则要根据物品价格和付的钱数来找回相应的钱数。身边没有人民币,可以用白纸写上相应面值代替。人民币的使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授,不仅浪费了很好的生活资源,还会让学生感觉无趣,学习效果反不如游戏中玩着学来的好。如果课堂中没有条件进行游戏的家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课前、课后经常“玩一玩”。
三、实践反思与展望
从“超市大购物”游戏出发进一步思考,这样的游戏是否也适合放在小组内部、家庭之间去共同完成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线上小组,我们将一个个学生、一个个家庭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线上平台,我们还可以将一个个学校也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会比线下教学时期更加紧密,减少了时空的束缚。为此,借助信息科技技术,我们为教育教学开辟了一个“小社会”。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并归于生活。
教育教学也需要进一步发展,要学会主动“拥抱变化”,以跟上信息技术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设计等都需要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有很多信息技术不能做到位的地方,需要我们立足于教育教学本身进行开发和思考,以便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相信这些“难题”的解决,就是加速“互联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提升教学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效能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线上教育教学的定位重构与组织实施——浙江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行与思[J].王小平.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5)
[2]“互联网+”下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和用情雕琢[J]. 何波,钦兰云,李景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0)
关键词:学习;教学;学习
以往的线下学习有着一些巨大的优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的体验,能够在集体教育的智慧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而在活动中互相的合作交流以语言、眼神、肢体为载体进行传达和锻炼。当然,线下也有缺點,如果把时间和精力看作一种资源,受时空所限这种资源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如此。但是线上的学习却能打破这种限制,促进相对更加公平的学习环境,例如: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我们可以录播统一的视频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观看、研究。然而隔着屏幕的教学,其效率和效果却建立在学生的自律性上,那么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又多了许多。为找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共生”,教育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我也做了一些努力。
一、张嘴“说一说”,产生“真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作为课堂参与、合作交流的载体,“说一说”尤其重要。
(一)“不变”何以应“万变”
平时的线下教学,我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但总因为课堂时间、学生主动性、学生自信心等原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线上学习则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拍摄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说一说”的机会,即便“说不好”“说错了”也可以重来,不再窘迫和尴尬。在学到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位数除法后,我就是先录音示范,再让学生模仿着“说”试商的过程,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商是怎么来的,初商太大要怎么做,太小又要怎么做。
(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为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在之后每一次布置“说一说”的练习时,我都会将发言设置成互相可见,还鼓励学生相互倾听,一时间安静的讨论区一下子“炸开了锅”。他们带着“猎奇”的心态一个个点开同学们的发言,通过语音、文字、表情包等方式尽情地表达。在“相互”的作用下,学生提交语音、视频的积极性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单一的“说”,到“说”和“听”的双向练习,无形中提高了锻炼的效果,还增加了学习的愉悦感。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根据以往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将班级里42个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主要从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考量分配。每个小组自行选出小组长,围绕老师提供的“导学策略”查找资料,共享交流,分类整理出预习中已解决的问题和仍然存在的困惑,进行提交。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间互动互助,老师适时参与引导,大家在团队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线上“大富翁”
线上“大富翁”通过抢“星”的方式展开,融入线上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课前的小组预习中,凡是参与提供有效共享资料、发表有效观点、准确表达困惑、分类整理问题等小组活动的学生,都能获得1颗“星星”,多项贡献者“星星”颗数可以累计;课中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个环节中的学生,也都能获得1颗“星星”,多项参与者“星星”颗数也可以累计;课后的说话练习中,完成基本说话任务获得1颗“星星”,最终获选进入班级展示的同学获得3颗“星星”。对应不同“星星”的颗数还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
二、亲身“做和玩”,获得“真体验”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尤其注重抽象思维的培养,而在抽象逻辑思维产生之前,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借助动作来完成,所以课前、课中、课后的“做一做”也必不可少。
(一)“小老师”初体验
在尝到线上“大富翁”游戏的甜头之后,我将视角转向一些有利于课堂学习的“操作”活动,思索着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同时,加深其体验感。在上到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大胆创新设计了“小老师课堂”,效果还不错。
(二) “亲子游戏”玩中学
在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我设计了一个“超市大购物”游戏:给身边的各种物品定下不同的价格,小朋友和父母轮流担任营业员和顾客。顾客买东西要挑选合适面值的人民币付钱,营业员则要根据物品价格和付的钱数来找回相应的钱数。身边没有人民币,可以用白纸写上相应面值代替。人民币的使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授,不仅浪费了很好的生活资源,还会让学生感觉无趣,学习效果反不如游戏中玩着学来的好。如果课堂中没有条件进行游戏的家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课前、课后经常“玩一玩”。
三、实践反思与展望
从“超市大购物”游戏出发进一步思考,这样的游戏是否也适合放在小组内部、家庭之间去共同完成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线上小组,我们将一个个学生、一个个家庭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线上平台,我们还可以将一个个学校也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会比线下教学时期更加紧密,减少了时空的束缚。为此,借助信息科技技术,我们为教育教学开辟了一个“小社会”。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并归于生活。
教育教学也需要进一步发展,要学会主动“拥抱变化”,以跟上信息技术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设计等都需要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有很多信息技术不能做到位的地方,需要我们立足于教育教学本身进行开发和思考,以便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相信这些“难题”的解决,就是加速“互联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提升教学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效能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线上教育教学的定位重构与组织实施——浙江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行与思[J].王小平.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5)
[2]“互联网+”下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和用情雕琢[J]. 何波,钦兰云,李景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