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素质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当然,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德育教育领域是一个难点,在开展学生习惯教育需要去抓住关键问题,首先要去确定目标和任务,在学生阶段,要重点去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应该对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提高重视程度,对学生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引言:
在学校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一些学生在校园里不会乱扔垃圾,但是出了校门以后便开始随手乱丢。并且我们做公交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小学生满口脏话,不堪入耳。让人去反思,这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吗?当然,会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大部分的原因都来自家庭家培育,家庭教育是孩子行为养成的关键因素
一、家庭教育中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习惯是我们从小就会去培养的,我们在教育和生活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从小在家里生活,对家长的行为我们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进行模仿,比如家长吸烟,我们就会很好奇香烟的味道,就会去模仿家长的模样进行尝试,一次尝、两次尝试、三次尝试慢慢就会形成了习惯。去陪养一個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扮演起示范者的角色,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孩子受到良好习惯的行为影响,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孩子在一个行为不好的家庭中成长,孩子的身上会看到家长的很多缺点,因为孩子这种环境下成长他们并不觉得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因为没有人去教他们那里正确、那里不正确,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的问题上要做领头羊的角色。
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那些行为习惯
(一)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
在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自己身上都要去注意卫生,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会变得不值得一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是孩子行为培养上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创作整洁的环境,和合理的作息时间、科学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长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块抹布,让孩子也去打扫,逐步的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去打扫自己的房间,自己去洗自己的袜子,保持自己衣服的干净整洁,在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要都吃到身上,把衣服弄脏。不要对孩子过度的去保护,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二)良好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行为习惯上,家长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在行为举止、语言交流上要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做到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尊重教师等良好的行为素养,还要做到诚实守信不去欺骗家长、不去对教师撒谎做事专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家长要去告诉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要认真听课、上课时不去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课的时候不可以去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在课堂上要主动发言,不会的问题下课及时和教师沟通,在和同学交流时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团结合作、帮助学生。在放学回家应该先把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写完,并做好预期工作,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完作业的良好习惯。
(四)人际关系的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了礼貌代人、文明用语、尊重他人、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与教师,同学相处融洽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为自己去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会有很大帮助,要去维护同学之间的关系,多去为别人考虑,不要自私、自立、只单纯的去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在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班集体中才能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2]。
三、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没有足够的耐心
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对孩子都抱有望子成龙的想法,但是操之过急是达不到目的。良好的习惯是渐渐的培养形成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再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问题的时候,要冷静考虑、分析处理,根据孩子得到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耐心的指导,对不良行为进行慢慢改正,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孩子,这样孩子会有逆反心理,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没有帮助的[3]。
(二)采用正面引导教育
在生活中家长要多对孩子鼓励和赞扬,少对孩子进行责骂、和殴打,但是过于宽恕和过于严格都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有一个小男孩平时很乖巧、不淘气,生活学习都不需要家长操心,可是胆子很小,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会非常紧张,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以后我们的知道,孩子的爸爸对孩子特别严格,孩子的爸爸本身就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在他的思想中认为孩子就得打,必须要去严加管教。所以导致孩子在父亲面前不敢去做错事情,当孩子做的不好时爸爸就会去进行责骂,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爸爸也不会去表扬和赞赏,于是导致孩子做什么不敢去尝试,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心,不敢大胆的去表现自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去犯错误,但是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及其重要,家长要用道理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那里错了,应该在那里改正,这才是主要的目的。
(三)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示范作用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一些习惯可以在孩子的 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要去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避免把这些不良的行为传入给孩子。用良好的思想、品质去熏陶孩子、影响孩子,给孩子的良好行为树立优秀的榜样示范。比如,家长习惯躺着看电视,家长喜欢躺着在沙发上看书,这样会导致孩子也在沙发上看电视,沙发上躺着读书,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行为中不注意的现象,所以为了培养孩子优良的行为品质,家长的示范作用在培养孩子优良的习惯上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
“少年如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就像先天性生、与生俱来一样的稳固。我们要多去借鉴国内外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模式,去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去培养孩子优秀的行为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遇见事情解决和分析的能力。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纪华. 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N]. 日照日报,2019-05-11(A03).
[2] 杜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3] 杨茜. 通过班级建设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李晴,女,汉族,1990年。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引言:
在学校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一些学生在校园里不会乱扔垃圾,但是出了校门以后便开始随手乱丢。并且我们做公交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小学生满口脏话,不堪入耳。让人去反思,这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吗?当然,会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大部分的原因都来自家庭家培育,家庭教育是孩子行为养成的关键因素
一、家庭教育中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习惯是我们从小就会去培养的,我们在教育和生活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从小在家里生活,对家长的行为我们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进行模仿,比如家长吸烟,我们就会很好奇香烟的味道,就会去模仿家长的模样进行尝试,一次尝、两次尝试、三次尝试慢慢就会形成了习惯。去陪养一個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扮演起示范者的角色,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孩子受到良好习惯的行为影响,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孩子在一个行为不好的家庭中成长,孩子的身上会看到家长的很多缺点,因为孩子这种环境下成长他们并不觉得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因为没有人去教他们那里正确、那里不正确,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的问题上要做领头羊的角色。
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那些行为习惯
(一)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
在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自己身上都要去注意卫生,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会变得不值得一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是孩子行为培养上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创作整洁的环境,和合理的作息时间、科学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长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块抹布,让孩子也去打扫,逐步的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去打扫自己的房间,自己去洗自己的袜子,保持自己衣服的干净整洁,在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要都吃到身上,把衣服弄脏。不要对孩子过度的去保护,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二)良好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行为习惯上,家长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在行为举止、语言交流上要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做到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尊重教师等良好的行为素养,还要做到诚实守信不去欺骗家长、不去对教师撒谎做事专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家长要去告诉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要认真听课、上课时不去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课的时候不可以去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在课堂上要主动发言,不会的问题下课及时和教师沟通,在和同学交流时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团结合作、帮助学生。在放学回家应该先把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写完,并做好预期工作,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完作业的良好习惯。
(四)人际关系的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了礼貌代人、文明用语、尊重他人、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与教师,同学相处融洽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为自己去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会有很大帮助,要去维护同学之间的关系,多去为别人考虑,不要自私、自立、只单纯的去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在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班集体中才能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2]。
三、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没有足够的耐心
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对孩子都抱有望子成龙的想法,但是操之过急是达不到目的。良好的习惯是渐渐的培养形成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再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问题的时候,要冷静考虑、分析处理,根据孩子得到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耐心的指导,对不良行为进行慢慢改正,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孩子,这样孩子会有逆反心理,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没有帮助的[3]。
(二)采用正面引导教育
在生活中家长要多对孩子鼓励和赞扬,少对孩子进行责骂、和殴打,但是过于宽恕和过于严格都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有一个小男孩平时很乖巧、不淘气,生活学习都不需要家长操心,可是胆子很小,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会非常紧张,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以后我们的知道,孩子的爸爸对孩子特别严格,孩子的爸爸本身就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在他的思想中认为孩子就得打,必须要去严加管教。所以导致孩子在父亲面前不敢去做错事情,当孩子做的不好时爸爸就会去进行责骂,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爸爸也不会去表扬和赞赏,于是导致孩子做什么不敢去尝试,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心,不敢大胆的去表现自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去犯错误,但是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及其重要,家长要用道理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那里错了,应该在那里改正,这才是主要的目的。
(三)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示范作用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一些习惯可以在孩子的 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要去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避免把这些不良的行为传入给孩子。用良好的思想、品质去熏陶孩子、影响孩子,给孩子的良好行为树立优秀的榜样示范。比如,家长习惯躺着看电视,家长喜欢躺着在沙发上看书,这样会导致孩子也在沙发上看电视,沙发上躺着读书,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行为中不注意的现象,所以为了培养孩子优良的行为品质,家长的示范作用在培养孩子优良的习惯上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
“少年如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就像先天性生、与生俱来一样的稳固。我们要多去借鉴国内外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模式,去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去培养孩子优秀的行为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遇见事情解决和分析的能力。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纪华. 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N]. 日照日报,2019-05-11(A03).
[2] 杜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3] 杨茜. 通过班级建设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李晴,女,汉族,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