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销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舊事》最为著名。她用女性所具有的温婉细腻创作造出一个个感人但不失烟火气息的故事,从而形成了淡雅温馨、朴素蕴藉的独特风格。本文主要对林海音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海音作品;第一人称叙事;分析
一、林海音不同于他人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
林海音是在台湾的文坛上算的上是祖母级的作家了,在长达几十年的写作中,用女性所具有的温婉细腻创作造出一个个感人但不失烟火气息的故事,从而形成了淡雅温馨、朴素蕴藉的独特风格。阅读过林海音的作品的人,会发现她相当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婚姻的故事》、《梦珠的旅程》、《城南旧事》及其他短篇,大多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来叙事,而且在林海音的作品中,用第一人称叙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我”在作品中的角色,还是“我”与作者的关系,其身份都会随着情节的改变而发生着转变,然后再用倒叙、日记体、插叙、书信体等多种写作技巧交叉使用,显得文章非常新颖别致、活泼多变,使小说的艺术审美效果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二、“我”在故事中的角色
作品中的叙述者“我”在故事中可扮演两种类型的角色。第一类就是“我”在故事中只是个见证人或者次要人物,例如《地坛乐园》、《穷汉养娇儿》、《贫非罪》等。第二类就是“我”就是故事中主人公,如《晓云》、《奔向光明》、《孟珠的旅程》与《继母心》等。这两种类型又可以划分的更加细致。
(一)“我”只是里面的一个次要人物
用小说《玫瑰》作为事例,上进单纯的秀惠因为所谓的养女制度最终不幸地沦为酒女,最后因为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严重矛盾而选择自杀来解脱。按“我”在这个故事中只是个次要人物,不必理会这些事,但作为她曾经的老师,“我们以书信维系着彼此的距离,我时常鼓励她,并想以精神的力量拯救她拔出泥潭”。也就是说“我”在秀惠的世界里就是她的精神导师。但是秀惠的自杀也和“我”平时对她灌输要自重自尊的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无力改变生存环境时,内心也得不到相应的平衡,就这样在矛盾中,一个美好的生命永远消逝了,而作为老师的“我”对平日的教育也产生了怀疑,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对这个社会有着强烈的批判性。
(二)“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
在故事中讲的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读者们更加乐意接受,以小说《晓云》作为事例,一个略带惆怅的少女用第一人称向读者讲述了她的一次非正常关系的恋爱。讲述出处在青春期中的女孩对爱情的迷茫和困惑。在这抒情色彩特别浓郁的长篇小说中,因为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让读者们觉得更加真实,能够更加直接表达出情感来。这样使读者们不但没有按照社会正常的道德观念来批判第三者插足,反而对晓云的遭遇生出几分同情与理解。
三、“我”的转换
林海音的第一人称的叙事形式创新、大胆而且多样,有时为了方便讲述故事,她会打破第一人称“我”固定一人的常规形式,将角色发生一定的转换。小说《初恋》就是个其中的典型事例。小说中的“我”由于生活被迫来到南部的一所学校,认识了宽仁、慈爱的老校长。“我”对老校长的私生活非常好奇,于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有了老校长和“我”长谈。与其说是交谈,不如说是老校长的自述。自然而然第一人称“我”就转变为了老校长,然后老校长的初恋故事随着他的回忆就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前者一个“我”起到介绍作品背景、引出关键人物;后者“我”负责讲述故事。前后两个“我”在作品中分工明显,采用的叙事角度也各不相同。第一个“我”是因为刚刚来学校,听说过好多关于老校长的个人生活,但是对老校长年轻时的事情完全不知情,所以使用的是限制性视角的叙述方式,使读者对老校长的故事充满了疑问与好奇。第二个“我”就是真正的主人公老校长,是回忆往事,所以在整个故事中有两个“我”,也夹杂着两种风格各异叙述方式。
四、结语
林海音在创作作品时既追求无意识的经验、无形式的集体的那种自由的快乐,也追求着无意识经验、有形式个体的那种自由的快乐,作品的叙事方式对塑造形象特别重要,即使是一样的题材,但是使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她的作品看似容易却艰辛、看似寻常却奇崛。有些人评价过鲁迅的作品“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句话来形容林海音的作品也不为过,林海音擅长按照不同的故事,使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即使是用同一人称叙述,也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变化。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表现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邓一梅.徘徊于反抗与回归之间——林海音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语文知识,2010(04).
[2] 黄轶.清丽的文字温婉的风韵——谈林海音《驴打滚儿》的话语魅力[J].语文知识,2001(03).
[3] 樊洛平.男权话语遮蔽下的婚姻真相揭示——试论林海音对台湾女性文学的开拓[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
作者简介:张悦婷,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林海音作品;第一人称叙事;分析
一、林海音不同于他人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
林海音是在台湾的文坛上算的上是祖母级的作家了,在长达几十年的写作中,用女性所具有的温婉细腻创作造出一个个感人但不失烟火气息的故事,从而形成了淡雅温馨、朴素蕴藉的独特风格。阅读过林海音的作品的人,会发现她相当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婚姻的故事》、《梦珠的旅程》、《城南旧事》及其他短篇,大多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来叙事,而且在林海音的作品中,用第一人称叙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我”在作品中的角色,还是“我”与作者的关系,其身份都会随着情节的改变而发生着转变,然后再用倒叙、日记体、插叙、书信体等多种写作技巧交叉使用,显得文章非常新颖别致、活泼多变,使小说的艺术审美效果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二、“我”在故事中的角色
作品中的叙述者“我”在故事中可扮演两种类型的角色。第一类就是“我”在故事中只是个见证人或者次要人物,例如《地坛乐园》、《穷汉养娇儿》、《贫非罪》等。第二类就是“我”就是故事中主人公,如《晓云》、《奔向光明》、《孟珠的旅程》与《继母心》等。这两种类型又可以划分的更加细致。
(一)“我”只是里面的一个次要人物
用小说《玫瑰》作为事例,上进单纯的秀惠因为所谓的养女制度最终不幸地沦为酒女,最后因为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严重矛盾而选择自杀来解脱。按“我”在这个故事中只是个次要人物,不必理会这些事,但作为她曾经的老师,“我们以书信维系着彼此的距离,我时常鼓励她,并想以精神的力量拯救她拔出泥潭”。也就是说“我”在秀惠的世界里就是她的精神导师。但是秀惠的自杀也和“我”平时对她灌输要自重自尊的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无力改变生存环境时,内心也得不到相应的平衡,就这样在矛盾中,一个美好的生命永远消逝了,而作为老师的“我”对平日的教育也产生了怀疑,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对这个社会有着强烈的批判性。
(二)“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
在故事中讲的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读者们更加乐意接受,以小说《晓云》作为事例,一个略带惆怅的少女用第一人称向读者讲述了她的一次非正常关系的恋爱。讲述出处在青春期中的女孩对爱情的迷茫和困惑。在这抒情色彩特别浓郁的长篇小说中,因为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让读者们觉得更加真实,能够更加直接表达出情感来。这样使读者们不但没有按照社会正常的道德观念来批判第三者插足,反而对晓云的遭遇生出几分同情与理解。
三、“我”的转换
林海音的第一人称的叙事形式创新、大胆而且多样,有时为了方便讲述故事,她会打破第一人称“我”固定一人的常规形式,将角色发生一定的转换。小说《初恋》就是个其中的典型事例。小说中的“我”由于生活被迫来到南部的一所学校,认识了宽仁、慈爱的老校长。“我”对老校长的私生活非常好奇,于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有了老校长和“我”长谈。与其说是交谈,不如说是老校长的自述。自然而然第一人称“我”就转变为了老校长,然后老校长的初恋故事随着他的回忆就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前者一个“我”起到介绍作品背景、引出关键人物;后者“我”负责讲述故事。前后两个“我”在作品中分工明显,采用的叙事角度也各不相同。第一个“我”是因为刚刚来学校,听说过好多关于老校长的个人生活,但是对老校长年轻时的事情完全不知情,所以使用的是限制性视角的叙述方式,使读者对老校长的故事充满了疑问与好奇。第二个“我”就是真正的主人公老校长,是回忆往事,所以在整个故事中有两个“我”,也夹杂着两种风格各异叙述方式。
四、结语
林海音在创作作品时既追求无意识的经验、无形式的集体的那种自由的快乐,也追求着无意识经验、有形式个体的那种自由的快乐,作品的叙事方式对塑造形象特别重要,即使是一样的题材,但是使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她的作品看似容易却艰辛、看似寻常却奇崛。有些人评价过鲁迅的作品“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句话来形容林海音的作品也不为过,林海音擅长按照不同的故事,使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即使是用同一人称叙述,也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变化。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表现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邓一梅.徘徊于反抗与回归之间——林海音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语文知识,2010(04).
[2] 黄轶.清丽的文字温婉的风韵——谈林海音《驴打滚儿》的话语魅力[J].语文知识,2001(03).
[3] 樊洛平.男权话语遮蔽下的婚姻真相揭示——试论林海音对台湾女性文学的开拓[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
作者简介:张悦婷,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