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州国际摄影节上,给不在场的摄影家朋友发展览照片,收到的回复很有意思:“摄影不一定看原作,但摄影展是要有现场的。”
在举办了12年之后,第十三届连州国际摄影节今年有了永久性展馆:在原先的果仓展区,落成了连州国际摄影博物馆。粮仓和二鞋厂沧桑依旧,却更有味道,看得出展陈用了心思。在粮仓展区,挑高处搭建了二层空间,观众可以在增加出来的部分,远眺间空处的照片,从而获得不一样的空间感受。
今年摄影节的主题是“你的自拍杆”,但感受最突出的作品,却是关于身份、种族以及地缘政治的话题。美国观念摄影师巴耶特·罗斯·史密斯的《同族》,给他的模特穿上不同风格的衣服,在没有任何关于主人公个性背景描述的前提下,观者会不由自主地根据服装、种族和性别,把文化偏见投射到这些人身上。白人、黑人、黄种人、男人、女人……概莫能外。一个眼神疏离、嘴唇单薄的白人男子,表情始终如一,但西装革履就如高冷的投行精英,衬衣棒球帽仿佛疲倦的送货员,背心配扎头布像港口体力劳动者,帽衫遮脸又变成街头亚文化青年甚至惯犯……在貌似平等的政治正确之下,人的财富与教养,依然可以外化成皮囊物质的刻板印象。这不是换装游戏,而是一场关于身份的隐喻。巴耶特·罗斯·史密斯把这套语言向前推进一步,另一个系列《过境》,依然是把同一个模特儿,放在各国的过境签证之中,当代移民政治和民族血统赋予个人的烙印呼之欲出。
同样来自美国的数字艺术家乔希·贝格利,擅长利用网上现有图像数据进行创作,他的《跨越边界的人们,祝好运》是一部时长6分钟的纪录片,通过从谷歌地图下载的20万卫星图像,勾勒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长达3220公里的边界。俯冲镜头在这3220公里的边界上以疯狂的速度循环往复,边界两侧风物快速变幻,野风猎猎,野草丛生,夏去冬来,从繁茂到枯竭,如残酷的迁徙。这部短片主要是针对美国方面的一个政治提议:计划在美墨两国之间,修建一堵高墙,来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全球语境下,融合之浪正在经历退潮,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经露出隔离和分裂的险恶暗礁。艺术家不是政客,触及人心的艺术作品,远胜被高呼的标语。
陈旻的《殖民地的相册》,来自艺术家在巴黎热带农艺园的图书馆里发现的一本19世纪末的相册,是法国农艺学家Emile Prudhomme在马达加斯加考察期间拍摄的照片。陈旻对老照片进行了处理,将人物从画面中抹掉,只留下他们白色的身影,并配上原始图说,关于植物类目和地理位置。照片呈现出一种含蓄而迷人的韵味:殖民者消失了。他们变成了白色的幽灵,出没在那些被详细记录的风景和植被之中。
关于身份,我们可以说得更多。摄影师阿丽娅·阿里拍摄了一组由面料包裹的女人,这些布料上携带着信息,而主人公的肢体已经被蒙蔽了,伊斯兰的纹样,俗艳的家常大花布,刺绣的亚麻蕾丝,下面是或匍匐或倨傲或挣扎的身体,没有面目。
埃及的多媒体艺术家赫芭·卡利法是一个叙事者,她正在脸书上做一个让妇女分享感情和私人故事的项目,她们谈论如何因为她们拥有这具身体而必须生活在压力之下。这些妇女最终勇敢地站了出来愿意接受公开拍摄,赫芭让她们穿上紧身衣,坦诚亮出肉身的难堪与脆弱,并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进行摆拍:一位一周工作六天的单身妈妈靠表演杂技来养活她的女儿,女儿像共生植物一样从她身上长出来,她们被一个呼啦圈箍住,身后的墙壁上是涂鸦的太阳。一位永远生活在对流产的恐惧中的埃及女性,裤子上沾满鲜血,在墙壁上涂鸦受伤的子宫和卵巢。
波兰摄影师亚当·潘卓克拍摄了一组被称为Karcezeby的农民,这是一个混合了波兰语和白俄罗斯的方言词汇,描述“树木砍伐之后根依然卡在土地里”,通常用来称呼那些与土地有着深厚联系的当地人,他们赤手空拳清理森林,种植庄稼,在斯大林政权时期,他们付出了自由与生命的代价,死后被匆忙埋葬在農田里,成为他们所热爱的土壤的一部分,被后代继续耕种。这些或执火种,或抱大鹅,或披着兽皮,或浑身被树藤纠缠的农人,站在空无一人的土地上,散发出圣徒般的冷静光辉。
在唐浩武的《呓语之重》里,另外一群饱受生活重压、日常完全处于失语状态的人们,拥有自己的书写体系。在唐浩武的镜头中有一座奇异的烂尾楼,风格介于伊斯兰圆顶寺庙和俄罗斯宫殿之间,房子旁还有四座尖顶塔柱。不知道当初的主人是如何异想天开建起了这幢房子,又因为什么抛弃了它。无处安居的农民工很快占领了这个废弃的城堡,他们寒伧困窘的临时床铺,密密麻麻地铺在恢弘堂皇的巨大圆型穹顶之下。艺术家收集了他们在墙壁上的涂鸦文字,跟他们的生活肖像重叠在一起。这些涂鸦中大多数是性的宣泄,比如“天天想美女”、“一二三四五,做爱真幸苦”。也有广告,“要鸡就找梁大爷!”有些涂鸦充满古典的凌云壮志,“将相本无种”,“飞鸟尽,良弓藏”,“还我同胞”。有些书写得情意绵绵:“小姐你希望找一个让你开心的男朋友吗,请打电话,长期有效”;另一些则咬牙切齿:“用一小时爱上你,用一辈子来恨你”,“爱恨杀”,“还我血汗钱!”还有一些诗意文雅得令人瞠目:“知己对也”,“乱楼羞见客,萋凉野草丛。”诗人还题了落款:江边鸟。
我着迷的一组作品,是来自苏黎世的艺术家组合乔亚金·柯蒂斯和亚德里安·索德瑞格的《Icons》。他们在工作室里构建三维立体模型,用来还原我们集体记忆中那些经典的摄影作品,同时用另外一张摄影作品拍出这种逼真的虚拟场景。比如布列松在1932年拍摄的那张闻名遐迩的《圣·拉扎尔车站后》,两位艺术家用小景搭出倒影,人偶在水面上跳过,获得了跟布列松当年真实图景一模一样的效果。只有旁边的胶水、刻刀、钢丝、布景框等工具,剧透了这是一场伪装。另外一张著名的海啸图片,被海水打湿的椰子树叶是绿色羽毛,悬崖一般扑面而来的惊天海啸是沾了褐色泡沫的棉花,巨大的灾难,变成桌上迷你的手工作业。在这一系列作品里,切·格瓦拉、莱特兄弟等偶像都变成了玩偶,大场面变成了小游戏。在幽默感的背后,它在提示每个观者,幻象与实体的互侵,如一场共谋。在今天的世界里,在技术手段、观看角度、媒介渗透的背后,我们是否还能掌握真相?以及什么才是可以确认的真实?
走出二鞋厂废弃厂房改建的展厅,透过一扇破旧的窗口,看到远处簇新的摩天高楼,及至走近,发现那大楼只不过是嵌贴在窗户里的逼真喷绘。这种戏仿令人莞尔,真假莫辨的幻觉在连州反复出现,步行经过连州老旧街道上一家成人用品店时,瞥见硅胶做成的娃娃面对街道打开怀抱,旁边写着:真爱欢迎你!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来袭,即使肉身为虚假,爱却真实不欺,这可真没准儿。
在举办了12年之后,第十三届连州国际摄影节今年有了永久性展馆:在原先的果仓展区,落成了连州国际摄影博物馆。粮仓和二鞋厂沧桑依旧,却更有味道,看得出展陈用了心思。在粮仓展区,挑高处搭建了二层空间,观众可以在增加出来的部分,远眺间空处的照片,从而获得不一样的空间感受。
今年摄影节的主题是“你的自拍杆”,但感受最突出的作品,却是关于身份、种族以及地缘政治的话题。美国观念摄影师巴耶特·罗斯·史密斯的《同族》,给他的模特穿上不同风格的衣服,在没有任何关于主人公个性背景描述的前提下,观者会不由自主地根据服装、种族和性别,把文化偏见投射到这些人身上。白人、黑人、黄种人、男人、女人……概莫能外。一个眼神疏离、嘴唇单薄的白人男子,表情始终如一,但西装革履就如高冷的投行精英,衬衣棒球帽仿佛疲倦的送货员,背心配扎头布像港口体力劳动者,帽衫遮脸又变成街头亚文化青年甚至惯犯……在貌似平等的政治正确之下,人的财富与教养,依然可以外化成皮囊物质的刻板印象。这不是换装游戏,而是一场关于身份的隐喻。巴耶特·罗斯·史密斯把这套语言向前推进一步,另一个系列《过境》,依然是把同一个模特儿,放在各国的过境签证之中,当代移民政治和民族血统赋予个人的烙印呼之欲出。
同样来自美国的数字艺术家乔希·贝格利,擅长利用网上现有图像数据进行创作,他的《跨越边界的人们,祝好运》是一部时长6分钟的纪录片,通过从谷歌地图下载的20万卫星图像,勾勒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长达3220公里的边界。俯冲镜头在这3220公里的边界上以疯狂的速度循环往复,边界两侧风物快速变幻,野风猎猎,野草丛生,夏去冬来,从繁茂到枯竭,如残酷的迁徙。这部短片主要是针对美国方面的一个政治提议:计划在美墨两国之间,修建一堵高墙,来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全球语境下,融合之浪正在经历退潮,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经露出隔离和分裂的险恶暗礁。艺术家不是政客,触及人心的艺术作品,远胜被高呼的标语。
陈旻的《殖民地的相册》,来自艺术家在巴黎热带农艺园的图书馆里发现的一本19世纪末的相册,是法国农艺学家Emile Prudhomme在马达加斯加考察期间拍摄的照片。陈旻对老照片进行了处理,将人物从画面中抹掉,只留下他们白色的身影,并配上原始图说,关于植物类目和地理位置。照片呈现出一种含蓄而迷人的韵味:殖民者消失了。他们变成了白色的幽灵,出没在那些被详细记录的风景和植被之中。
关于身份,我们可以说得更多。摄影师阿丽娅·阿里拍摄了一组由面料包裹的女人,这些布料上携带着信息,而主人公的肢体已经被蒙蔽了,伊斯兰的纹样,俗艳的家常大花布,刺绣的亚麻蕾丝,下面是或匍匐或倨傲或挣扎的身体,没有面目。
埃及的多媒体艺术家赫芭·卡利法是一个叙事者,她正在脸书上做一个让妇女分享感情和私人故事的项目,她们谈论如何因为她们拥有这具身体而必须生活在压力之下。这些妇女最终勇敢地站了出来愿意接受公开拍摄,赫芭让她们穿上紧身衣,坦诚亮出肉身的难堪与脆弱,并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进行摆拍:一位一周工作六天的单身妈妈靠表演杂技来养活她的女儿,女儿像共生植物一样从她身上长出来,她们被一个呼啦圈箍住,身后的墙壁上是涂鸦的太阳。一位永远生活在对流产的恐惧中的埃及女性,裤子上沾满鲜血,在墙壁上涂鸦受伤的子宫和卵巢。
波兰摄影师亚当·潘卓克拍摄了一组被称为Karcezeby的农民,这是一个混合了波兰语和白俄罗斯的方言词汇,描述“树木砍伐之后根依然卡在土地里”,通常用来称呼那些与土地有着深厚联系的当地人,他们赤手空拳清理森林,种植庄稼,在斯大林政权时期,他们付出了自由与生命的代价,死后被匆忙埋葬在農田里,成为他们所热爱的土壤的一部分,被后代继续耕种。这些或执火种,或抱大鹅,或披着兽皮,或浑身被树藤纠缠的农人,站在空无一人的土地上,散发出圣徒般的冷静光辉。
在唐浩武的《呓语之重》里,另外一群饱受生活重压、日常完全处于失语状态的人们,拥有自己的书写体系。在唐浩武的镜头中有一座奇异的烂尾楼,风格介于伊斯兰圆顶寺庙和俄罗斯宫殿之间,房子旁还有四座尖顶塔柱。不知道当初的主人是如何异想天开建起了这幢房子,又因为什么抛弃了它。无处安居的农民工很快占领了这个废弃的城堡,他们寒伧困窘的临时床铺,密密麻麻地铺在恢弘堂皇的巨大圆型穹顶之下。艺术家收集了他们在墙壁上的涂鸦文字,跟他们的生活肖像重叠在一起。这些涂鸦中大多数是性的宣泄,比如“天天想美女”、“一二三四五,做爱真幸苦”。也有广告,“要鸡就找梁大爷!”有些涂鸦充满古典的凌云壮志,“将相本无种”,“飞鸟尽,良弓藏”,“还我同胞”。有些书写得情意绵绵:“小姐你希望找一个让你开心的男朋友吗,请打电话,长期有效”;另一些则咬牙切齿:“用一小时爱上你,用一辈子来恨你”,“爱恨杀”,“还我血汗钱!”还有一些诗意文雅得令人瞠目:“知己对也”,“乱楼羞见客,萋凉野草丛。”诗人还题了落款:江边鸟。
我着迷的一组作品,是来自苏黎世的艺术家组合乔亚金·柯蒂斯和亚德里安·索德瑞格的《Icons》。他们在工作室里构建三维立体模型,用来还原我们集体记忆中那些经典的摄影作品,同时用另外一张摄影作品拍出这种逼真的虚拟场景。比如布列松在1932年拍摄的那张闻名遐迩的《圣·拉扎尔车站后》,两位艺术家用小景搭出倒影,人偶在水面上跳过,获得了跟布列松当年真实图景一模一样的效果。只有旁边的胶水、刻刀、钢丝、布景框等工具,剧透了这是一场伪装。另外一张著名的海啸图片,被海水打湿的椰子树叶是绿色羽毛,悬崖一般扑面而来的惊天海啸是沾了褐色泡沫的棉花,巨大的灾难,变成桌上迷你的手工作业。在这一系列作品里,切·格瓦拉、莱特兄弟等偶像都变成了玩偶,大场面变成了小游戏。在幽默感的背后,它在提示每个观者,幻象与实体的互侵,如一场共谋。在今天的世界里,在技术手段、观看角度、媒介渗透的背后,我们是否还能掌握真相?以及什么才是可以确认的真实?
走出二鞋厂废弃厂房改建的展厅,透过一扇破旧的窗口,看到远处簇新的摩天高楼,及至走近,发现那大楼只不过是嵌贴在窗户里的逼真喷绘。这种戏仿令人莞尔,真假莫辨的幻觉在连州反复出现,步行经过连州老旧街道上一家成人用品店时,瞥见硅胶做成的娃娃面对街道打开怀抱,旁边写着:真爱欢迎你!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来袭,即使肉身为虚假,爱却真实不欺,这可真没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