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情志为病 《内经》 朱丹溪 张景岳
祖国医学所谓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持有的七种情志变化。
一般说来,轻微的情志变化,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如果情志变化太大,精神刺激过久,扰乱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各种病变。
关于情志为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说“人有五脏配五气,以生喜怒悲优恐”;“肝志在怒,心志在喜,肺志在悲,脾志在思,肾志在恐”;“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肝悲衰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肋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详细地论述了七情太过,损伤人的脏腑、精神、形体的病理变化,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情志为病的病机,总离不开气机的失调。《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祖国医学认为,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依靠气作用的结果。气充满全身,鼓动血液,进行营养物质的输布,废料的排泄,以及饮食消化等生理活动。所以,气机的失调,必然会导致气血和营卫的不畅及脾脏阴阳的失调,引起各种疾病。
祖国医学理论中,还有“五志皆可化火”、“气有余便是火”的说法,因此,情志为病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化火生风,则变化多端,百病丛生。例如,临床中常见的脏躁、呕逆、虚劳、消渴、胃痛、眩晕、癫狂、猝厥等等疾病,大都与情志所伤有关。
元代医家朱丹溪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六郁之说,即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并把气郁看成最主要的病因。由于气郁不舒,可影响血、火、痰、湿、食的病理变化。他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他以此创立了“越鞠丸”,专治各种郁证。目前,“越鞠丸”在中医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他所著的《类经》中,将情志变化归统为情治病。并在此基础上将临床上常见的情志病,总结为怒、思、忧三郁,认为思郁是由于思则气结,伤肝及脾,而引起脾虚的一系列见证。治疗对根据病理变化阶段不同而辨证施治。患病初病程短,中气未伤,治宜开结顺气,用木香枳术丸治疗。久病中气已损伤,治宜赔补中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忧郁认为是由于衣食之累,利害之牵,戚戚悠悠,精神失常,神志不振,即所谓的阳消证。治疗时强调改变环境和性情,调气开郁用逍遥散和四君子汤治疗。怒郁是由于大怒伤肝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宜用舒肝理气、平肝等药物治疗。以上所谈及的郁病各种症状,只不过是情志为病的一部分。古代医家在治疗情志为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综合病人的全身情况,具体分析。若病人患常乐不能自主,则责之于心;郁郁寡欢不语者,责之于脾;暴躁狂怒者,责之于肝。又如对癫狂的治疗,有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法;平肝泻火法等等。这样从生理推及病理,进行辨证施治,颇有独特风格,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祖国医学也非常重视精神疗法。如《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让人们注意七情的调节,不要为物欲所诱惑,经常平心静气的将息,避免急躁情绪,永远保持乐观态度。这样才能精神饱满,身强体健,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说:“境缘不遇,营求不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这是对情志为病的最深刻的揭示。
祖国医学所谓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持有的七种情志变化。
一般说来,轻微的情志变化,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如果情志变化太大,精神刺激过久,扰乱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各种病变。
关于情志为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说“人有五脏配五气,以生喜怒悲优恐”;“肝志在怒,心志在喜,肺志在悲,脾志在思,肾志在恐”;“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肝悲衰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肋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详细地论述了七情太过,损伤人的脏腑、精神、形体的病理变化,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情志为病的病机,总离不开气机的失调。《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祖国医学认为,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依靠气作用的结果。气充满全身,鼓动血液,进行营养物质的输布,废料的排泄,以及饮食消化等生理活动。所以,气机的失调,必然会导致气血和营卫的不畅及脾脏阴阳的失调,引起各种疾病。
祖国医学理论中,还有“五志皆可化火”、“气有余便是火”的说法,因此,情志为病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化火生风,则变化多端,百病丛生。例如,临床中常见的脏躁、呕逆、虚劳、消渴、胃痛、眩晕、癫狂、猝厥等等疾病,大都与情志所伤有关。
元代医家朱丹溪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六郁之说,即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并把气郁看成最主要的病因。由于气郁不舒,可影响血、火、痰、湿、食的病理变化。他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他以此创立了“越鞠丸”,专治各种郁证。目前,“越鞠丸”在中医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他所著的《类经》中,将情志变化归统为情治病。并在此基础上将临床上常见的情志病,总结为怒、思、忧三郁,认为思郁是由于思则气结,伤肝及脾,而引起脾虚的一系列见证。治疗对根据病理变化阶段不同而辨证施治。患病初病程短,中气未伤,治宜开结顺气,用木香枳术丸治疗。久病中气已损伤,治宜赔补中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忧郁认为是由于衣食之累,利害之牵,戚戚悠悠,精神失常,神志不振,即所谓的阳消证。治疗时强调改变环境和性情,调气开郁用逍遥散和四君子汤治疗。怒郁是由于大怒伤肝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宜用舒肝理气、平肝等药物治疗。以上所谈及的郁病各种症状,只不过是情志为病的一部分。古代医家在治疗情志为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综合病人的全身情况,具体分析。若病人患常乐不能自主,则责之于心;郁郁寡欢不语者,责之于脾;暴躁狂怒者,责之于肝。又如对癫狂的治疗,有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法;平肝泻火法等等。这样从生理推及病理,进行辨证施治,颇有独特风格,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祖国医学也非常重视精神疗法。如《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让人们注意七情的调节,不要为物欲所诱惑,经常平心静气的将息,避免急躁情绪,永远保持乐观态度。这样才能精神饱满,身强体健,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说:“境缘不遇,营求不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这是对情志为病的最深刻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