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创新,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会出现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我们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进而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情境;营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亦是促使国家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于教育,尤其在于对学生习惯培养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为学生营造创新意识发展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去探求认知的一种心理取向。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的感受。”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只要自己有想法就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表达,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类似于“ 你真聪明”“ 你回答得真好”“ 相信自己,继续努力”这样的话要适时应用。其次,在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和谐、融洽的课堂大环境以后,还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小环境。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比如,在学习“ 倒数”时,学生知道倒数的意义之后,教师说:“ 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分数,老师可以马上说出这个分数的倒数。”教师的精彩回答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增,学习效果很好。我想这就是巧设疑问的魅力吧!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兴奋时的创造力是最高的,我们教师应通过故事引题、巧设悬念、实例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引导,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要求特别强烈,促使他非常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而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不是像过去那样认真地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交流,从而找到合理的做题方法,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而往往学生的做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想这是自由的创造,在自由创造中去发展他们的创造意识。再比如,我在教学“ 圆柱的认识”时,为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按照教材要求,应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是将展开的方法直接明确指出,也就是纵向垂直展开。其实这样是在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做了一次手工操作。而我在教学时则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 这样学生对圆柱侧面的展开方法出现了五花八门, 经过一番探讨, 最终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虽然过程看似繁琐, 实际在此过程中却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探索的习惯,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三、重视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要求学生去设计发明什么高级精良的产品,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去。比如,在复习“ 圆”这一单元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道题: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木匠专家。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请他做了一个案板,形状要圆形,但不能拼割,面积必须在3~4 平方米之间,请同学们来为鲁班想办法,怎样判断一棵树是否符合要求。再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体育考试时,三年级36 名同学有18 人优秀,12 人达标,有6 人不达标。老师想把84 块糖分给这36 名同学。同学们能不能运用一下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帮助三年级的体育老师解决这一问题呢? 经过一番思考和交流,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糖全部分完,而且各有各的理由。课标中指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是说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精心设计创造性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它除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外,还起着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按照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任务要求,应注重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薄,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教学中、实践中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情境。为我们的祖国培养一代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情境;营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亦是促使国家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于教育,尤其在于对学生习惯培养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为学生营造创新意识发展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去探求认知的一种心理取向。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的感受。”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只要自己有想法就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表达,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类似于“ 你真聪明”“ 你回答得真好”“ 相信自己,继续努力”这样的话要适时应用。其次,在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和谐、融洽的课堂大环境以后,还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小环境。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比如,在学习“ 倒数”时,学生知道倒数的意义之后,教师说:“ 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分数,老师可以马上说出这个分数的倒数。”教师的精彩回答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增,学习效果很好。我想这就是巧设疑问的魅力吧!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兴奋时的创造力是最高的,我们教师应通过故事引题、巧设悬念、实例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引导,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要求特别强烈,促使他非常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而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不是像过去那样认真地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交流,从而找到合理的做题方法,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而往往学生的做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想这是自由的创造,在自由创造中去发展他们的创造意识。再比如,我在教学“ 圆柱的认识”时,为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按照教材要求,应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是将展开的方法直接明确指出,也就是纵向垂直展开。其实这样是在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做了一次手工操作。而我在教学时则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 这样学生对圆柱侧面的展开方法出现了五花八门, 经过一番探讨, 最终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虽然过程看似繁琐, 实际在此过程中却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探索的习惯,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三、重视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要求学生去设计发明什么高级精良的产品,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去。比如,在复习“ 圆”这一单元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道题: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木匠专家。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请他做了一个案板,形状要圆形,但不能拼割,面积必须在3~4 平方米之间,请同学们来为鲁班想办法,怎样判断一棵树是否符合要求。再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体育考试时,三年级36 名同学有18 人优秀,12 人达标,有6 人不达标。老师想把84 块糖分给这36 名同学。同学们能不能运用一下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帮助三年级的体育老师解决这一问题呢? 经过一番思考和交流,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糖全部分完,而且各有各的理由。课标中指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是说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精心设计创造性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它除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外,还起着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按照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任务要求,应注重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薄,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教学中、实践中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情境。为我们的祖国培养一代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