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天的台大校长——傅斯年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一日,必当积极为本校努力一日”】
  1950年12月20日下午,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在台湾省议会答复教育行政质询时,突患脑溢血,逝世于议场,享年55岁。时任“教育厅”厅长的陈雪屏曾目睹了这一过程:
  20日省参议会开会,一整天都是有关教育行政的询问,下午的会议中开始都由我答复,最后郭参议员国基提出台大招生放宽尺度及“教育部”存放台大的器材处理问题,须由孟真先生答复,他答复完毕为6时10分,走下发言台时我看到他步履不稳,上前扶持,他只说“不好……”便倒在我身上,立即昏迷。当时刘参议员传来(是一位医生)帮同把他扶卧在列席人员所坐的一排椅子上,我的公文包便做为枕头。从此他再未清醒,各种救急的治疗都无效果,延至当晚11时20分逝世。
  当时有“郭大炮(郭国基)骂死傅大炮”的说法。对于傅斯年是否确被郭国基在议会上炮轰而气死,陈雪屏有所澄清,他说:“郭参议员平日在议坛上对行政方面询问,往往盛气凌人,不留情面,故有‘大炮’之称。而他却非常敬佩孟真先生,视为前辈。当日所询问的两点本来很容易说明,5分钟便足以了事。孟真先生费了30分钟,主要在以教育家的态度,婉为解释大学的入学考试必须保持公平,杜绝情面,因而不便轻易降低标准,意欲使地方民意代表能透彻明了此点,故不惜费辞。无论问者、答者双方词意中均未掺杂火药气味。第二天,一部分台大学生包围省参议会要对郭国基有所行动,我曾赶到现场,和黄朝琴议长将当时实际情况说明,学生才散去。”可见“傅斯年被气死”的传闻证据不足,让人存疑。
  回顾1948年12月15日上午,行政院通过任命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为台大校长(傅于次年1月20日正式就职),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正好任职700天。刚接到教育部要他出任台湾大学校长通知时,傅斯年曾以病体未愈,医生嘱咐不能担任行政职务为由,严辞拒绝。在教育部部长朱家骅及多位友人的反复劝说下,经过三天的闭门深思,他作出了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接受任命。据跟随傅斯年从上海飞抵台北松山机场的秘书那廉君回忆:“当时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辞修在飞机场迎接他”,场面隆重;而当天台湾岛上曾发生轻微地震,傅斯年戏称:“我真不愧是一个要人,一到台湾,便有地下礼炮向我致敬。”幽默中不失本色。
  傅斯年接掌台大之初,即宣布:“斯年以久病之身,任此繁剧之事,兼以大局不能安定,意外事件又不敢必,故不能向诸位保证可以长久任职,但敢向诸位保证,在职一日,必当积极为本校努力一日。”而在议会中又郑重表示:“本人接掌台大,当尽绵力,以期成为第一流大学。”台湾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日据时代(1928年)的台北帝国大学,与傅斯年心目中“第一流大学”的蓝图尚有差距。傅斯年说:“日本人办这个大学的目的,不特不使这个大学负起台湾高等教育的责任来,相反的,他们想尽方法限制这个大学成为台湾人的大学,这自然是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的。”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即让台大真正成为台湾人的大学,担负起对高等教育应负的责任。
  【收罗优秀师资】
  傅斯年认为大学要办得好,首先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这和他当时倾全力进行“抢救大陆学人来台计划”有直接关系。例如他曾邀请气象学专家,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赴台任教。但竺可桢在1949年5月26日的日记中说:“谈及政局,农山与余意相合,以为国民党之失,乃国民党之所自取,在民国廿五、六年,蒋介石为国人众望所归。但十年来刚愎自私、包揽,放纵贪污,卒致身败名裂,不亦可惜乎。余谓唐明皇开元、天宝二个时(期)截然不同,有一杨国忠已足以偾事,何况如杨国忠者尚不止一人乎?”他提到的“农山”是著名动物学家秉志。这不仅是两位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共识,也是当时许多学者的一致看法。
  其时,众多大陆学者经过八年抗战,复员后才安居未久,不想再迁徙。也有人到台湾后,对现况并不满意。因此,傅斯年不但未能邀请到一些著名学者到台任教,连一些原在台大任教的著名学者也未能留住。如动物系系主任朱洗教授(1956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于1949年初寒假开始时回上海,未再返校;数学系姜立夫教授与土木系陶葆楷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土木系系主任)于1949年暑假开始时离台赴穗,任教岭南大学;政治系萧公权教授(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则于该年底前往美国;植物系系主任李惠林(1964年“中央研究院”院士)也于第二年暑假后前往美国。傅斯年曾给他的老友——傅夫人俞大綵女士的亲表兄陈寅恪发了聘书,并替他申请台湾入境证,陈寅恪却最终选择留在岭南大学。
  尽管如此,傅斯年还是尽力延揽优良的师资。据《台大校刊》记载,1949年2月底到校者,文学院史学系有张贵永、方豪、李济、姚从吾、刘崇鋐、劳干;中文系有董作宾、伍俶、毛子水、孙云遐;外文系有英千里、沈亦珍、张肖松;物理系有周长宁、陈尚义;法学院法律系有梅仲协、曾伯猷、林彬……傅斯年原有明文规定:台大教授不得在外兼课。后因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不和,多位教授相继辞职,眼看数学系就要开不成课了,傅斯年便跑到台湾师范学院,找院长刘真先生商量“借将”,于是延揽到了岳长奎、范传坡等几位教授。而台大教授如沈刚伯、台静农、劳干、屈万里等人,也开始到师院兼课。对于不能胜任教学的教授,傅斯年也有淘汰的办法,那就是转聘为图书馆编纂,聘期已满一年者,不再续聘。据统计,两年之间,先后有70余位台大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不再续聘。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大师是一校之魂,许多世界级的顶尖大学,全靠一批享誉全球、成就卓著的大师来支撑,傅斯年亦作此想。直至今日,访客们还可看到台湾大学仍保留着多年前的小小校门(现在的小学校门都比它大得多),细细回想,曾有多少大师在此驻足过……   【全力解决最基本的现实问题】
  当年的台大,学生宿舍极少,又残留二战轰炸的痕迹,为安顿学生,傅斯年决意广建宿舍。短短一年内,所建宿舍已能容纳1800余人,占当时全校学生之六成。而由台北帝国大学过渡到台湾大学,由于中、日学制不同,傅斯年发觉并没有可供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大教室,于是他多方争取预算,修建了15间大教室,11间小教室。当时普通教学仪器及一般图书等亦十分缺乏,傅斯年努力收购当年台大颇为匮乏的中国典籍(因日本人不太重视此类书籍),充实图书馆的藏书。此外,在大陆局势尚未变化前,教育部曾在美国订购一批理化仪器,在此时运到了台湾,拨交给台大、师院、省立工学院、省立农学院等四所院校平分使用。师院校长刘真请理化系主任陈可忠去台大参加分领仪器的会议,陈满腹委屈地回来向校长报告:“傅校长不肯把仪器分给原三所省立院校该分的部分,真不讲理。”傅斯年为了台大的发展,在此不免显现出有几分霸道,因他是省主席的好友,又是交通部部长俞大维的妹夫,他不将仪器分给其它三校,连教育部部长也无可奈何。
  此外,贫寒学生生活之救济,也是傅斯年着力解决的一大问题。他曾说:“本校为解决台籍清寒学生生活,过去并在经费中撙节一笔,设立‘台湾省籍清寒学生救济金’,工读生的津贴也由本校设法自筹,过去维持三百个名额。”“为了本校的教育建设。亦须首先全力解决这些最基本的现实问题,否则侈谈任何教育理想,都是空的”。
  傅斯年在台大校长任内的700天,为台大奠定了长远的制度者有三:一、首倡校务会议。鼓励教授参与校政,此项措施一直沿用至今。二、采取教员聘任审查制度,全面提高师资水平。资格不合者,拒绝任何说辞,这无形中提高了教授的社会地位,使教授成为人人敬重的角色。三、建立绝对公平的入学考试制度,首创“入闱制度”,不论是出题教授或是印题人员皆须进入密不透风的闱场。曾在这“临时监狱”里坐过三个整夜的屈万里教授回忆说:“他对于招收学生之认真,真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介绍学生而不由考试入学的事,固然绝对没有;但就考试说吧,出题时之审慎,和印题时关防之严密,迥非外人所能想象。印题的场所,门窗都糊得撒土不透,室外密布着岗警。有人用‘如临大敌’四个字来形容它,却恰到好处。”傅斯年又向学生提出“敦品、力学、爱国、爱人”的勉词,几年后校务会议通过改“力”为“励”,定这八个字为台大校训。
  而傅斯年对台湾人尤其是本土台湾人的贡献,更是功莫大焉。他破格任用本省人才,罗致台籍知识分子,采用“以资格处寻常之士,不以资格处非常之材”的原则,用人唯贤。毅然决然将台大医学院暨附设医院交给台籍教授来主持——日据时代即使你有一等头脑,也无法从政,只能学医,因此台籍学医者都是一流人才。本着同工同酬的原则,拉平本地与大陆来台教职员的待遇。重新调高台籍教职员薪资,使他们同工同酬,消除不满的心理。优先保障台籍教师及毕业生出国深造之机会;特设本省清寒学生奖学金,鼓励台籍青年升学。
  【“我为台大,已心力俱瘁”】
  出身于北大,又曾于抗战胜利后代理过北大校长的傅斯年,无疑把当年蔡元培创立的“北大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移植到了台大校园,从而融合成“台大精神”。傅斯年曾引述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一句格言,来诠释所谓“台大精神”的内涵,他说:“我们贡献这个大学于宇宙的精神”,并进一步解释:“台湾大学应该以寻求真理为目的,以人类尊严为人格,以扩充知识、利用天然、增厚民生,为工作的目标。”
  为达此目标,他可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侄傅乐成回忆说:“他(傅斯年)经常每日在校办公6小时以上,一进办公室,便无一分钟的休息,有时还须参加校外的集会……他那希望台大赶快办好的意念,竟使他坐卧不安。”
  秘书那廉君也回忆:
  傅校长说笑话,他说他的办公室不啻是一个杂货店。我觉得,要拿一个适当的比方,这个校长室却像是一个唱旧戏的戏台,真是“出将入相”,连续不断;有文有武,热闹非常……唱戏是唱完一本再一本,校长室则是一本未完,早又来了一本以至多本。在这种情形之下,加上傅故校长向来的事无巨细,躬亲而认真的作风……试想他在办公室里能够做多少事?早被那些不可想象的琐事把时间分夺去了,所以傅故校长对台大的计划以及重要章则和公文的起草,都是夜间在家里办的。
  屈万里则说:“台大六个学院,都还在整顿时期;加上图书馆,热带医学研究所,附设医院,实验林管理处等庞大的附设机构,经常的事务,已经繁剧不堪了。而两年以来,意外的事故,又层出不穷……尤其杨如萍的窃案(台湾大学保存了一批由大陆运出的教学器材,结果被台大保管股长杨如萍等人盗卖了一部分,后被侦破,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笔者注),使他伤透脑筋。他平生最恨贪污,却不料想台大里也有这种贪污事件之发生,他精神上已负了很大的创伤。而且,关于杨案的公文稿,很多是他亲自撰拟的,文稿之长有的达万字以上。‘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患血压过高病多年的孟真先生,怎么能受得住呢?”
  这对于有病在身的傅斯年,真如同他屡次对陈诚说的:“我为台大,已心力俱瘁,连我这条老命也要赔进去了。”
  傅斯年的清望硕学,世所少有。然因个性峻急又敢言,素有“傅大炮”之称。但这也引起不少非议,连国民党《中央日报》的名记者张力耕,也曾作连篇累牍的长文《够大的台大》,对之挞伐。傅斯年几乎全不理会,说他是一特立独行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儒家学者,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而张力耕后来说:“事后我自己也深深觉得批评得太过分,可是傅校长不但不生气,而且对我产生了特别好感,把我当做他的‘小朋友’。以后,每天我去台大采访新闻时,不管他怎样忙,总是把两腿高跷在桌上,衔起大烟斗,同我开谈,常常一谈就是二三小时;从做人到处事从国际大事到《哈姆雷特》影片的上演,他像老师教小学生一样待我,初去我总以为被称为大炮的傅斯年,一定是个倨傲万分的怪人。但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接触后,我才发现到他是一个最和蔼朴实而平民化的学者。”
  傅斯年早在1932年的《独立评论》发表的《教育崩溃的原因》一文中就说到:“校长不做上三年,办不出事业;教书不教上三年,做不成学问”,证诸他七百天的台大校长任期,毕竟时间太短了。他来台是以乱世余生的心情,为台大拼命做事的。
  胡适说:“孟真之死,真可痛惜。朋友之中,很少人能比他的天才之高,见事之敏锐,判断之深刻。他能做第一流的学术研究,同时又有过人的组织能力、办事能力,这样合治学治事于一人,最为难得,也最难企及。”诚哉斯言。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不同随访方式对哮喘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哮喘(缓解期)合并鼻炎的儿童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选择随访,按自愿方式进行分组:69例接受电话随访者为电话
通过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算法,针对色噪声环境下双基地MIM0雷达相干目标角度估计问题,基于双基地MIM0雷达的信号模型,利用MIM0
模式识别的技术核心就是特征提取,而特征融合则是对特征提取方法的强力补充,对于提高特征的识别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稀疏表示方法,将稀疏表示方法用到高维度空间,并利用核方法在高维度空间进行稀疏表示,用其计算核稀疏表示系数,同时研究了核稀疏保持投影算法(Kernel sparsity preserve projection,KSPP)。将KSPP引入到典型相关分析算法(Canonical corre
高维数据中许多特征之间互不相关或冗余,这给传统的学习算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特征选择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许多实际问题中数据存在多个视图而且数据的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医疗诊断工具,在成像过程中由于信号幅度的波动、压缩前后信号的解相关“误差”等原因,导致运动位移估计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在弹性图像中表现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外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997年8月-2006年10月经手术或尸检后确诊的32例肝外胆道闭锁和1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回
针对传统算法对边界模糊的图像分割效果不理想,分割结果多毛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图像边缘提取方法,主要由像素覆盖分割方法和Chan-Vese模型组成。将改进的覆盖分割方法和活动轮廓模型相结合,首先使用原始覆盖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利用多方向模糊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提取不同物体之间的边界;然后采用改进的像素覆盖分割方法给边界像素重新分配覆盖值;最后,运用活动轮廓算法进行细化的图像边界提取;分别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信号的非正交分解方法,通过对观测数据的二阶统计量所构成的矩阵进行正交变换,找到信号的特征空间,然后根据影响信号的实际因素,对信号进行非正交分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