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其学习的主要形式。幼儿在游戏中显现出来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是成人不可估量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任不顾。由于幼儿的年龄局限,他们需要教师的从旁协助与指导。教师则应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在不影响幼儿游戏自主性、愉悦性的情况下,隐性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为其提供适宜的游戏指导。
在幼儿园的众多游戏之中,游戏种类繁多,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孩子们对积木爱不释手,无论是晨间桌面游戏还是进行区域游戏时,孩子们对搭建积木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针对孩子们对积木游戏表现出来的热情,我们学习“教师在区域游戏的隐性指导策略”,并将其应用到本班(大班)幼儿平时的积木游戏中,在不断地观察、指导与实践中,取得一些成效。
一、静静关注,适宜介入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地、随意地为其提供帮助。这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幼儿确实无法继续游戏时才给予一定的支持。
在一次区域游戏时,小豪和欣欣在很认真地配合着搭建积木,我本想问他们:“你们搭的什么呀?”又一想,还是再看看吧。只见他们一边搭一边嘀咕:“这边需要三角形积木!”“再给我一个正方形!”看到他们建构完毕,在那边自我欣赏时,我忍不住上前问道:“你们搭的什么呢?”“这是迷宫!必须从这里进去,才能开始进行闯关游戏!”欣欣一边说一边用手示意。小豪兴奋地接着说:“是啊,老师!闯关成功就能到达我们的搭好的城堡啦!”我们一起欣赏着这件作品,我还特意给他们和作品留了合影,并在游戏结束后请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作了分享。
二、平行游戏,适当指导
在游戏活动时,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幼儿的附近和他们玩着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自己的行动及游戏的语言或材料暗示幼儿的行为,引导幼儿在无意中模仿教师的游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经验。
在一次区域建构游戏中,参加建构游戏的晶晶和小涵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这次参加建构游戏,她们有点手足无措。于是我悄悄走进建构区,坐下来,拿起一块积木就开始搭起来,并说:“真想搭个大大的幼儿园,可惜一个人搭太慢了!”晶晶和小涵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学着我的样子开始找各种形状的积木搭建起来。她们建造了很多的房间,还模仿班级环境,造了各种区角,但是她们把各个区角都造得很小。我一边看一边疑惑地说:“哎,我们小朋友这么多,这么小的区角,肯定待不下了,真可惜!”晶晶和小涵互相看了看,又开始动起手来。“老师,这样呢?”她们把每个“区角”扩建了,而且选择了不同形状的积木装饰“区角”门口,以区分各个区角的不同。“老师,我想小便。”担当“顾客”的小欣跑过来对我说,我答应着回过头来,只看到晶晶和小涵又忙着搭起什么来。我连忙问:“我们还要搭什么吗?”“厕所啊!”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样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游戏,在与幼儿共同游戏时,不知不觉地指导幼儿游戏,较大程度地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这样的指导方式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三、言行暗示,适时点拨
当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缺乏目的、不知所措时,教师可以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从而促进游戏活动顺利开展。
在建构游戏《我们的住宅区》中,启鸣、阳阳、佳佳一起合作,用大的长方体等拼搭了房子、围墙,但在最后组合时,孩子们觉得不好看,于是启鸣着急地向我求助:“老师,我们搭的小区怎么不像啊?”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反过来问他:“你们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启鸣马上领会了我的意思,一边动手一边分配起来:“佳佳,你来搭个公园,我和阳阳再搭个大型停车场。”任务分配好以后,大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佳佳是个有想法的小姑娘,她搭建的公园很逼真:有小圆桌、小椅子,有树、花和小路,还有圆形的、长方形的运动器械……不一会儿,错落有致的小区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孩子们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满足地与同伴分享。我用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回忆、想象自己居住的小区中的建构设施,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中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赏识激励,适度回应
有的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突出,如能遵守游戏规则、可以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和同伴一起分享游戏中的快乐等。这时,教师的赏识激励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在建构游戏《我眼中的道路交通》中,我问“总工程师”俊宇:“发生交通事故了,堵车该怎么办呀?”俊宇回答:“要么等,要么……再造一条路!”“是啊!我见过高架桥,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严重堵车的情况啊!”听了孩子们一串串来自生活经验的话语,我感动地回应道:“你说得真好,真是一位有主见的‘工程师’,相信有你,不会让道路上的交通轻易地发生堵塞!”我的回应既肯定了幼儿的表述,又帮助其他幼儿了解了道路上是有高架桥的,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因此,在接下来的建构游戏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乐趣,他们都在动脑筋搭建高架桥。在游戏中认真进行创建活动、遵守规则的幼儿,我总会在集体面前表扬,对孩子们这种认真的态度、良好的品质及坚持性给予高度的赞扬,也对其他幼儿给予暗示。
在积木游戏中,幼儿的发现、需求、想法等会在不经意间流露,教师要做个有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在幼儿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组织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就如《纲要》中所提到的那样,游戏中的教育就是回应性教育,只有深入地关注和了解幼儿,教师才能恰到好处地给予回应,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当然,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关键在于一个“隐”字,即适宜介入、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回应。
在幼儿园的众多游戏之中,游戏种类繁多,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孩子们对积木爱不释手,无论是晨间桌面游戏还是进行区域游戏时,孩子们对搭建积木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针对孩子们对积木游戏表现出来的热情,我们学习“教师在区域游戏的隐性指导策略”,并将其应用到本班(大班)幼儿平时的积木游戏中,在不断地观察、指导与实践中,取得一些成效。
一、静静关注,适宜介入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地、随意地为其提供帮助。这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幼儿确实无法继续游戏时才给予一定的支持。
在一次区域游戏时,小豪和欣欣在很认真地配合着搭建积木,我本想问他们:“你们搭的什么呀?”又一想,还是再看看吧。只见他们一边搭一边嘀咕:“这边需要三角形积木!”“再给我一个正方形!”看到他们建构完毕,在那边自我欣赏时,我忍不住上前问道:“你们搭的什么呢?”“这是迷宫!必须从这里进去,才能开始进行闯关游戏!”欣欣一边说一边用手示意。小豪兴奋地接着说:“是啊,老师!闯关成功就能到达我们的搭好的城堡啦!”我们一起欣赏着这件作品,我还特意给他们和作品留了合影,并在游戏结束后请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作了分享。
二、平行游戏,适当指导
在游戏活动时,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幼儿的附近和他们玩着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自己的行动及游戏的语言或材料暗示幼儿的行为,引导幼儿在无意中模仿教师的游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经验。
在一次区域建构游戏中,参加建构游戏的晶晶和小涵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这次参加建构游戏,她们有点手足无措。于是我悄悄走进建构区,坐下来,拿起一块积木就开始搭起来,并说:“真想搭个大大的幼儿园,可惜一个人搭太慢了!”晶晶和小涵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学着我的样子开始找各种形状的积木搭建起来。她们建造了很多的房间,还模仿班级环境,造了各种区角,但是她们把各个区角都造得很小。我一边看一边疑惑地说:“哎,我们小朋友这么多,这么小的区角,肯定待不下了,真可惜!”晶晶和小涵互相看了看,又开始动起手来。“老师,这样呢?”她们把每个“区角”扩建了,而且选择了不同形状的积木装饰“区角”门口,以区分各个区角的不同。“老师,我想小便。”担当“顾客”的小欣跑过来对我说,我答应着回过头来,只看到晶晶和小涵又忙着搭起什么来。我连忙问:“我们还要搭什么吗?”“厕所啊!”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样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游戏,在与幼儿共同游戏时,不知不觉地指导幼儿游戏,较大程度地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这样的指导方式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三、言行暗示,适时点拨
当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缺乏目的、不知所措时,教师可以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从而促进游戏活动顺利开展。
在建构游戏《我们的住宅区》中,启鸣、阳阳、佳佳一起合作,用大的长方体等拼搭了房子、围墙,但在最后组合时,孩子们觉得不好看,于是启鸣着急地向我求助:“老师,我们搭的小区怎么不像啊?”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反过来问他:“你们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启鸣马上领会了我的意思,一边动手一边分配起来:“佳佳,你来搭个公园,我和阳阳再搭个大型停车场。”任务分配好以后,大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佳佳是个有想法的小姑娘,她搭建的公园很逼真:有小圆桌、小椅子,有树、花和小路,还有圆形的、长方形的运动器械……不一会儿,错落有致的小区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孩子们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满足地与同伴分享。我用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回忆、想象自己居住的小区中的建构设施,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中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赏识激励,适度回应
有的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突出,如能遵守游戏规则、可以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和同伴一起分享游戏中的快乐等。这时,教师的赏识激励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在建构游戏《我眼中的道路交通》中,我问“总工程师”俊宇:“发生交通事故了,堵车该怎么办呀?”俊宇回答:“要么等,要么……再造一条路!”“是啊!我见过高架桥,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严重堵车的情况啊!”听了孩子们一串串来自生活经验的话语,我感动地回应道:“你说得真好,真是一位有主见的‘工程师’,相信有你,不会让道路上的交通轻易地发生堵塞!”我的回应既肯定了幼儿的表述,又帮助其他幼儿了解了道路上是有高架桥的,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因此,在接下来的建构游戏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乐趣,他们都在动脑筋搭建高架桥。在游戏中认真进行创建活动、遵守规则的幼儿,我总会在集体面前表扬,对孩子们这种认真的态度、良好的品质及坚持性给予高度的赞扬,也对其他幼儿给予暗示。
在积木游戏中,幼儿的发现、需求、想法等会在不经意间流露,教师要做个有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在幼儿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组织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就如《纲要》中所提到的那样,游戏中的教育就是回应性教育,只有深入地关注和了解幼儿,教师才能恰到好处地给予回应,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当然,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关键在于一个“隐”字,即适宜介入、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