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与前几年相比大有“衰落”之势,学生学不进去,老师教不下去,流生很严重,学生最大的反响就是学不到东西,上时打游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不能不面对的現实。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
近年来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与前几年相比大有“衰落”之势,学生学不进去,老师教不下去,流生很严重,学生最大的反响就是学不到东西,上时打游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针对这种形象和教学困境,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
一是职业院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是应用人才,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二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薄弱很多。由此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三是现在不少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通病是:动手能力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亦既没有“学会学习”。而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这些弱点却是致命的。这一切我们并不能怪学生,而是我们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也就是教学上过于偏重语言和理论。四是偏爱计算机语言、计算机低层原理的教师本意并不是为了“授之以渔”,而是从自身的角度而非站在学生的角度和时代的角度考虑。上这些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压力相对小些,可以“不变应万变"。这么说似乎有点“同室操戈”,不过确实是事实,不少计算机教师讲起道理来条条是道,但面对计算机简单的故障,常常束手无策。
二、课程设置力争做到“三个面向”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才科学,那些课程含金量高,哪些是社会最需要而我们的学生又能达到社会所定的标准,而且我们的计算机教师又能胜任的,是我们计算机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去研究。一是学生,二是市场,三是教师。
1、面向学生
商家是把顾客当成上帝,而我们教师则常常把自己当成上帝,要学生绝对的服从我们、要学生迷信我们、要学生崇拜我们,我们不是上帝,也无法企及这个高度时,最后的法宝是不懂装懂。在我们的国家,有多少老师有勇气敢在学生面前说:我不知道,我不懂。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是没有学生的教学,教学的对象本来是学生,但却常常把学生“关在了门外”。学生成绩好,自然是老师教学有方,而学生成绩不好或无心向学,是由于学生的素质差。
2、面向市场
课程设置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社会上。普通中学可以不考虑市场,因为它盯的是高考指挥棒,学校、教师专心致志考虑是怎么考高分就行了。而职业教育院校不能不面向市场,因为它面向就业。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这一切,单纯的争论是无法解决的,而是要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人们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要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3、面向教师
我们把差不多被遗忘的学生招回来的同时,当然不能像猴子摘玉米,又把教师给落下了。教师并不是百宝箱,学生要什么就有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教师就可以教什么。作为计算机教师,他们的翅膀也相当沉重。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对计算机教师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每个计算机教师都要面对十倍速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会动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要了解、熟悉市场,否则他们的“产品”—学生,将不被市场接纳。不少单位、学校在投资买硬件上,“不愧为英雄的称号”,而投资软件(计算机软件、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则常常表现的心有不甘,因为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老师缺乏及时的培训,差不多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三、转变观念,提倡“柔性教育”
“柔性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采用弹性、灵活的教育方式,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教育效率的提高。柔性教育理念具体到中职计算机技能训练中,克服了过去那种只重视考试、不重视能力培养,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单一教学和训练模式。
1、采用柔性教学计划
近年来,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素质在不断下降,而且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各异,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也如此,因此,在制订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如中文输入、操作系统(Windows XP)、办公软件(Office 2000)这三门课程和了解学习期间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基础差异或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不同,在对待余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上,可分别实施教育。
2、注意培养学生可转移技能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各种软、硬件知识层出不穷,即使是同一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也会推出不同版本,因此,在教学上,应详细讲解某一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具体操作方法,要讲清易犯的错误操作以及预防方法,另外可适当涉及该内容的发展史和发展动态,为以后自学更高版本软件的操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3、充分利用网络,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网络是当代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生许多最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由于网络上查阅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方便地查到许多介绍技术的文章,因此对于不断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必须充分地利用网络,来扩大知识面,开阔学习的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注重模拟实践,提搞学生动手能力
所谓“模拟实践”就是在课堂给学生提供一种近似人们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怀境,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逐步地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打开思路,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教师应该了解目前阶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哪些软件,哪些计算机常识、哪些维护能力等等,把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重点联系上,从而让教学直接和社会需要挂钩。此外,教师还应及时掌握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清楚计算机技术人才需要哪些最基本的素质。这样才能科学高效的完成计算机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华胜.面临挑战 勇于改革 构建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2]吴晓义.柔性教育:美国高等改革的新动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
近年来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与前几年相比大有“衰落”之势,学生学不进去,老师教不下去,流生很严重,学生最大的反响就是学不到东西,上时打游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针对这种形象和教学困境,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
一是职业院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是应用人才,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二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薄弱很多。由此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三是现在不少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通病是:动手能力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亦既没有“学会学习”。而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这些弱点却是致命的。这一切我们并不能怪学生,而是我们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也就是教学上过于偏重语言和理论。四是偏爱计算机语言、计算机低层原理的教师本意并不是为了“授之以渔”,而是从自身的角度而非站在学生的角度和时代的角度考虑。上这些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压力相对小些,可以“不变应万变"。这么说似乎有点“同室操戈”,不过确实是事实,不少计算机教师讲起道理来条条是道,但面对计算机简单的故障,常常束手无策。
二、课程设置力争做到“三个面向”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才科学,那些课程含金量高,哪些是社会最需要而我们的学生又能达到社会所定的标准,而且我们的计算机教师又能胜任的,是我们计算机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去研究。一是学生,二是市场,三是教师。
1、面向学生
商家是把顾客当成上帝,而我们教师则常常把自己当成上帝,要学生绝对的服从我们、要学生迷信我们、要学生崇拜我们,我们不是上帝,也无法企及这个高度时,最后的法宝是不懂装懂。在我们的国家,有多少老师有勇气敢在学生面前说:我不知道,我不懂。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是没有学生的教学,教学的对象本来是学生,但却常常把学生“关在了门外”。学生成绩好,自然是老师教学有方,而学生成绩不好或无心向学,是由于学生的素质差。
2、面向市场
课程设置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社会上。普通中学可以不考虑市场,因为它盯的是高考指挥棒,学校、教师专心致志考虑是怎么考高分就行了。而职业教育院校不能不面向市场,因为它面向就业。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这一切,单纯的争论是无法解决的,而是要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人们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要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3、面向教师
我们把差不多被遗忘的学生招回来的同时,当然不能像猴子摘玉米,又把教师给落下了。教师并不是百宝箱,学生要什么就有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教师就可以教什么。作为计算机教师,他们的翅膀也相当沉重。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对计算机教师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每个计算机教师都要面对十倍速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会动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要了解、熟悉市场,否则他们的“产品”—学生,将不被市场接纳。不少单位、学校在投资买硬件上,“不愧为英雄的称号”,而投资软件(计算机软件、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则常常表现的心有不甘,因为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老师缺乏及时的培训,差不多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三、转变观念,提倡“柔性教育”
“柔性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采用弹性、灵活的教育方式,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教育效率的提高。柔性教育理念具体到中职计算机技能训练中,克服了过去那种只重视考试、不重视能力培养,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单一教学和训练模式。
1、采用柔性教学计划
近年来,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素质在不断下降,而且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各异,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也如此,因此,在制订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如中文输入、操作系统(Windows XP)、办公软件(Office 2000)这三门课程和了解学习期间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基础差异或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不同,在对待余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上,可分别实施教育。
2、注意培养学生可转移技能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各种软、硬件知识层出不穷,即使是同一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也会推出不同版本,因此,在教学上,应详细讲解某一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具体操作方法,要讲清易犯的错误操作以及预防方法,另外可适当涉及该内容的发展史和发展动态,为以后自学更高版本软件的操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3、充分利用网络,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网络是当代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生许多最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由于网络上查阅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方便地查到许多介绍技术的文章,因此对于不断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必须充分地利用网络,来扩大知识面,开阔学习的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注重模拟实践,提搞学生动手能力
所谓“模拟实践”就是在课堂给学生提供一种近似人们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怀境,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逐步地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打开思路,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教师应该了解目前阶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哪些软件,哪些计算机常识、哪些维护能力等等,把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重点联系上,从而让教学直接和社会需要挂钩。此外,教师还应及时掌握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清楚计算机技术人才需要哪些最基本的素质。这样才能科学高效的完成计算机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华胜.面临挑战 勇于改革 构建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2]吴晓义.柔性教育:美国高等改革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