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稻作音乐,顾名思义,离不开农田的农耕细作,农田是其音乐文化产生的重要依托。左江流域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的生计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要的生活依托,让人们在农田的耕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形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族古代文化遗产广西左江崖壁画是壮族先民举行巫术祭祀时极为壮观的舞蹈场面等等,由这些风俗而衍生的有关人民在生活中口头创作、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民族民间音乐。
[关键词]农耕; 种植水稻; 音乐文化; 稻作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46-03
[收稿日期]2015-12-26
[作者简介]李 雪(1982- ),女,广西崇左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系讲师。(崇左 532200)
左江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很多少数民族,比如壮族、苗族、水族、土家族等等都在此地聚集、繁衍,让左江地区的发展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包括之前我国领导人,很多也是在此地真正走上红军革命的道路。这片红土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促成了原生歌曲和本土歌曲,这些音乐是勤劳善良的左江人民在美丽南疆的生活写照,散发着独有的民族光彩。左江稻作音乐创始于左江流域,是人们在农耕时节所产生的音乐文化,是人们对于劳动心情的表达,是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耕稻作时候的文化内涵丰富,但是其更多的是围绕农耕事宜而产生的,比如选秧、栽秧、除虫、归仓等等。不同阶段的风俗仪式都融入音乐文化中,形成了左江流域独具特色的稻作音乐形式。左江是壮族“那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宁明盆地是左江流域最大的稻作区,花山壁画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其花山壁画也同样凝结着左江流域稻作音乐的丰富形式和内涵,其中的春耕舞、夏种舞、秋收舞、冬藏舞、春堂舞、插秧舞等等,都是为了表现农耕时节人们的愉快情感和浓郁的欢乐气氛而创作并保留下来的重要形式。
稻作音乐,顾名思义,离不开农田的农耕细作,农田是其音乐文化产生的重要依托。左江流域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的生计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要的生活依托,让人们在农田的耕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形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族古代文化遗产广西左江崖壁画是壮族先民举行巫术祭祀时极为壮观的舞蹈场面等等,由这些风俗而衍生的有关人民在生活中口头创作、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民族民间音乐。本人将从左江流域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仪式音乐等几个方面入手,整理分析左江流域的稻作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民歌的形式
左江流域稻作民歌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语言精练,与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相契合。其壮族人民朴实的个性、自然纯朴的民风造就了其当地民歌歌词简练,强调自然,符合田间耕作的特点。左江流域的民歌其感情真挚,具有清新流畅的民族特点,与汉族民歌的深沉、雄厚、精神有很大区别。左江流域的稻作民歌因其地域性而产生了自己民歌的特殊性。左江流域的民歌承载了其民族音乐的大部分内容,其坚持民族特色,蕴含生命与灵魂,无论其艺术思维、形式还是手法的运用均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体现民族感情。
左江流域民歌形式大多以清唱为主,很少有乐器的伴奏,这主要是因为壮族人能歌善舞,在平时所唱的民歌以自娱自乐为主,如果遇有固定的“歌圩”则更加是一展歌喉的好时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三月初三等壮族传统节日,左江流域的壮族群众都集群结队赶歌圩唱山歌。左江流域的稻作民歌是人们在农耕时候所进行的情感表达形式,其音乐形式已经成为壮族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插秧、拔秧、除草、车水、翻地等等一系列农耕生活,是人们即兴创作的一种民歌载体。农民在稻田中所进行的劳动,非常辛苦,多季稻子播种过程中让人们渴望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劳动中所产生的疲劳感,让烦躁的情绪得到释放。因此,稻作音乐的形成更多的是农民的一种习惯和当地的一种风俗。比如,大新高腔诗雷、宁明劳作山歌,龙州旦歌等等,每逢喜庆日子,或山间,或地头,三五成群以歌会友,围绕着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形成独特的壮族山歌。稻作民歌中包括“领”、“合”形式、“领”与轮流接唱形式和分组对歌形式,与号子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像号子具有极强烈的节奏感,节拍方面也深受劳动节奏的限制和支配,其没有统一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劳动歌词,其形式多样,速度舒缓、随性而至,不需要进行教授,有感而发自然形成。从这方面来说,其与山歌有很大的相像之处,因此,可以说稻作民歌介乎于号子与山歌之间,是一种民歌题材。其主旋律基本固定,如果歌唱者嗓音具有特殊性也会根据其嗓音进行自由发挥,歌唱的歌词随意、随性,涉及面广,完全为兴之所至,没有任何限制。很多时候,歌唱者在歌唱的过程中还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很多既有情趣的生活内容,一方面将自己的疲劳感能够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此歌唱方式与其他歌唱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左江流域的民歌形式多样,歌唱内容丰富,还可以搭配上歌唱人员的各种形体动作,极富生动性。
二、歌舞音乐
歌舞音乐与民歌一样,同样是人们为了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其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是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歌舞以人体律动的方式映射人们的内心世界,歌舞音乐与歌舞形式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在稻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歌舞音乐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其最原始的状态是为宗教祭祀而创设,随同时代的进步,其从最初的神秘含混走到了对世俗人情的深入了解。歌舞音乐表现形式中,更多的在于突出舞者的表现力,在于通过舞者生动的身体展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正因为歌舞音乐的此种特点,让其成为各大节日庆典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形式。将其融入百姓生活中,加入生活的元素,表达舞者的丰富情感能够更加突出其表现力,让其舞蹈形式更加多样化,并得到观众的喜爱。
左江流域的歌舞以模拟舞蹈为雏形,左江崖壁画中的种种图案便是对其模拟舞蹈最好的诠释,因左江流域民族信封蛙神的存在,因此,在舞蹈中有很多模仿田间青蛙动作的舞蹈,处处体现了对蛙神的崇拜。伴随其舞蹈的音乐也以乡间稻田的自然声音为主,音乐中处处存在的均是对自然声音的模仿,没有繁多的、累赘的音乐做陪衬,衬托出其舞蹈与自然的融合,音乐与自然的交融、统一。此种音乐方式在舞蹈“提榔舞”中表现突出,其舞蹈形式是由四到十名妇女进行,双手握住扁担的中间位置,将扁担的两端作为乐器,遵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敲打,形成十分有节拍的韵律。同时伴有妇女的歌声:“提榔,提榔,扁担敲起提榔响,提榔提榔,提榔当当糯禾香。”其歌舞音乐的伴奏,让听众有一种仿若回到田间,看到插秧、打谷、舂米、赶牛、打水的劳动画面。由此可见,左江流域的稻作歌舞音乐特点主要就是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所有音乐的灵感均来自于田间或者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其所演奏的音乐韵律简单,富有节奏感,在节奏中表现劳动,体现生活,既简单又形象,极富生动性。 三、戏曲音乐
壮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盛行的戏曲音乐,其历史源远流长,特点鲜明。壮族戏曲根据其地域、演唱运用的语言、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等划分为不同的剧目。一般来说壮族戏曲分为壮诗剧(亦称壮族师公戏)、壮族木偶戏(或称靖西木偶戏,壮族地区只有这种木偶戏,故称)、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四个种类。左江流域盛行的戏曲一般为壮诗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随着稻作过程的推演,其对于戏曲音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吸取了民间耕作的日常生活特点,在戏曲中进行夸张与演绎,使得戏剧中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均具有浓郁的稻作特点,其“土戏”的成型也让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不断增加。
壮诗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作为左江流域的主流戏曲音乐,具有共同的特征,其根植于民间音乐文化的沃土中,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而形成,其唱腔均从当地的民歌形式发展而来。因此,可以说左江流域的戏曲音乐与民歌具有同出一辙之效,是民歌形式的更高层级的发展与创造。调试音阶是壮剧唱腔调式构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其戏曲风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正是因为壮剧的这个特点,使左江流域的戏曲音乐风格彼此不同,北路壮剧唱腔多为带微变宫音的六声宫调式;南路壮剧唱腔多为含清角的六声徵调式;壮师剧唱腔多为五声羽调式。各自的调性色彩都有一定的区别。戏曲中的伴奏也各有差别,戏曲曲目一样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有月琴、壮笛、三弦、竹笛、土胡等乐器,武场有大钹、脆鼓、文锣、小钹等乐器,在武场方面,南北路壮剧差不不大,文场方面,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南路壮剧文场方面所使用的乐器包括丝竹乐器、清胡(后改用骨胡)、土胡、月琴、三弦、二胡、竹笛及唢呐,北路壮剧所使用的乐器包括骨胡、葫芦胡(后改用土胡)、月琴、三弦、壮笛,偶尔插入木叶。壮师剧戏曲原本没有文场,1949年之后才逐渐加入乐器的使用,一般是用蜂鼓配一破一整两个高边锣,其目的是使戏曲在演绎的过程中更加诙谐、有趣。戏曲音乐的发展立足于民间的劳动,其乐器的使用也是从民间手边物品发展而来,其发展离不开稻作文化,更需要稻作文化的推动。
四、仪式音乐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以稻米为主要粮食,由此可以看出稻米农耕的重要作用。左江流域在稻田的更重过程中所产生的稻作文化,不仅对其流域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在田间耕种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得丰收,每年在一定时节会举行祭祀仪式,用以祈求天上的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保佑稻米的辛勤耕作换来丰硕的成果。而在新人结婚、孩子满月的时候所举行的仪式等均有不同的音乐,这使得左江流域的仪式音乐独具特色。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此类民俗中,充满了祭、庆兼容,往往是通过民歌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逢出生、婚嫁、建屋等人生喜事,都要择吉日并进行祷告、拜神、歌唱等活动,以求神灵降福。在壮族民间诸神当中,社公和土地公香火最盛。为的是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壮族祭祀音乐以僧公祭祀音乐为主,主要分为人声与器乐两类。人声主要指的是僧公所发出的诵读经文、驱魔除鬼、呼唤亡灵等声音,其没有明显的音律高低,也没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基本比较平稳,但是充满敬畏之心。器乐指的是法器、乐器等发出得声音,其一般来说声音单调、空灵、余音绵长。伴随木鱼得轻敲声音,妮妮喃喃,似悦耳动听,历久弥新。左江流域的壮族村寨里建有社公庙和土地公庙,社祭主要为全村居民集体崇拜,这样的祭祀为“社公”、“社神”。大型祭祀通常一年两次,分别设置在一年中最美季节的春天和丰收的季节秋天。春天的祭祀期盼的是风调雨顺,秋天的祭祀在于期盼丰收,两者相结合体现了农民单纯、简单的渴望,也突出了农民农耕的热烈渴望。祭祀过程中主要是对土地公的祭拜,因为农民主要是以土地为生活,土地是人们生活的依靠,与人们的祸福安危关系重大。大新雷平镇的板价村每逢正月初十、六月插秧、农历七月都举行祭拜活动,意为全村人畜禽和农作保平安、保丰收。婚礼仪式和满月仪式是人生的大事,其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大多使用唢呐为主奏乐器,辅以大号铜管乐器,并配合锣鼓、钹等打击乐器组成的一种吹打乐形式,整个场景以吉庆、热闹主,使用山歌对新人或者婴儿进行祝福。
左江流域的仪式音乐同样来自于人们的习俗、文化、情感,与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宗教信仰相关,因此,在仪式音乐的形式较多样,不同的祭拜所呈现的音乐特点不同。
结 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稻作文化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产生的稻作音乐的民族性、传唱性的作用不容小觑。我们要深入挖掘音乐的根源,探讨其文化现状及价值,从而对地方民族音乐做到更加细致的了解。不仅充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稻作音乐本身更好地发展与传播。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农耕; 种植水稻; 音乐文化; 稻作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46-03
[收稿日期]2015-12-26
[作者简介]李 雪(1982- ),女,广西崇左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系讲师。(崇左 532200)
左江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很多少数民族,比如壮族、苗族、水族、土家族等等都在此地聚集、繁衍,让左江地区的发展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包括之前我国领导人,很多也是在此地真正走上红军革命的道路。这片红土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促成了原生歌曲和本土歌曲,这些音乐是勤劳善良的左江人民在美丽南疆的生活写照,散发着独有的民族光彩。左江稻作音乐创始于左江流域,是人们在农耕时节所产生的音乐文化,是人们对于劳动心情的表达,是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耕稻作时候的文化内涵丰富,但是其更多的是围绕农耕事宜而产生的,比如选秧、栽秧、除虫、归仓等等。不同阶段的风俗仪式都融入音乐文化中,形成了左江流域独具特色的稻作音乐形式。左江是壮族“那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宁明盆地是左江流域最大的稻作区,花山壁画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其花山壁画也同样凝结着左江流域稻作音乐的丰富形式和内涵,其中的春耕舞、夏种舞、秋收舞、冬藏舞、春堂舞、插秧舞等等,都是为了表现农耕时节人们的愉快情感和浓郁的欢乐气氛而创作并保留下来的重要形式。
稻作音乐,顾名思义,离不开农田的农耕细作,农田是其音乐文化产生的重要依托。左江流域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的生计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要的生活依托,让人们在农田的耕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形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族古代文化遗产广西左江崖壁画是壮族先民举行巫术祭祀时极为壮观的舞蹈场面等等,由这些风俗而衍生的有关人民在生活中口头创作、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民族民间音乐。本人将从左江流域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仪式音乐等几个方面入手,整理分析左江流域的稻作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民歌的形式
左江流域稻作民歌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语言精练,与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相契合。其壮族人民朴实的个性、自然纯朴的民风造就了其当地民歌歌词简练,强调自然,符合田间耕作的特点。左江流域的民歌其感情真挚,具有清新流畅的民族特点,与汉族民歌的深沉、雄厚、精神有很大区别。左江流域的稻作民歌因其地域性而产生了自己民歌的特殊性。左江流域的民歌承载了其民族音乐的大部分内容,其坚持民族特色,蕴含生命与灵魂,无论其艺术思维、形式还是手法的运用均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体现民族感情。
左江流域民歌形式大多以清唱为主,很少有乐器的伴奏,这主要是因为壮族人能歌善舞,在平时所唱的民歌以自娱自乐为主,如果遇有固定的“歌圩”则更加是一展歌喉的好时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三月初三等壮族传统节日,左江流域的壮族群众都集群结队赶歌圩唱山歌。左江流域的稻作民歌是人们在农耕时候所进行的情感表达形式,其音乐形式已经成为壮族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插秧、拔秧、除草、车水、翻地等等一系列农耕生活,是人们即兴创作的一种民歌载体。农民在稻田中所进行的劳动,非常辛苦,多季稻子播种过程中让人们渴望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劳动中所产生的疲劳感,让烦躁的情绪得到释放。因此,稻作音乐的形成更多的是农民的一种习惯和当地的一种风俗。比如,大新高腔诗雷、宁明劳作山歌,龙州旦歌等等,每逢喜庆日子,或山间,或地头,三五成群以歌会友,围绕着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形成独特的壮族山歌。稻作民歌中包括“领”、“合”形式、“领”与轮流接唱形式和分组对歌形式,与号子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像号子具有极强烈的节奏感,节拍方面也深受劳动节奏的限制和支配,其没有统一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劳动歌词,其形式多样,速度舒缓、随性而至,不需要进行教授,有感而发自然形成。从这方面来说,其与山歌有很大的相像之处,因此,可以说稻作民歌介乎于号子与山歌之间,是一种民歌题材。其主旋律基本固定,如果歌唱者嗓音具有特殊性也会根据其嗓音进行自由发挥,歌唱的歌词随意、随性,涉及面广,完全为兴之所至,没有任何限制。很多时候,歌唱者在歌唱的过程中还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很多既有情趣的生活内容,一方面将自己的疲劳感能够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此歌唱方式与其他歌唱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左江流域的民歌形式多样,歌唱内容丰富,还可以搭配上歌唱人员的各种形体动作,极富生动性。
二、歌舞音乐
歌舞音乐与民歌一样,同样是人们为了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其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是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歌舞以人体律动的方式映射人们的内心世界,歌舞音乐与歌舞形式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在稻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歌舞音乐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其最原始的状态是为宗教祭祀而创设,随同时代的进步,其从最初的神秘含混走到了对世俗人情的深入了解。歌舞音乐表现形式中,更多的在于突出舞者的表现力,在于通过舞者生动的身体展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正因为歌舞音乐的此种特点,让其成为各大节日庆典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形式。将其融入百姓生活中,加入生活的元素,表达舞者的丰富情感能够更加突出其表现力,让其舞蹈形式更加多样化,并得到观众的喜爱。
左江流域的歌舞以模拟舞蹈为雏形,左江崖壁画中的种种图案便是对其模拟舞蹈最好的诠释,因左江流域民族信封蛙神的存在,因此,在舞蹈中有很多模仿田间青蛙动作的舞蹈,处处体现了对蛙神的崇拜。伴随其舞蹈的音乐也以乡间稻田的自然声音为主,音乐中处处存在的均是对自然声音的模仿,没有繁多的、累赘的音乐做陪衬,衬托出其舞蹈与自然的融合,音乐与自然的交融、统一。此种音乐方式在舞蹈“提榔舞”中表现突出,其舞蹈形式是由四到十名妇女进行,双手握住扁担的中间位置,将扁担的两端作为乐器,遵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敲打,形成十分有节拍的韵律。同时伴有妇女的歌声:“提榔,提榔,扁担敲起提榔响,提榔提榔,提榔当当糯禾香。”其歌舞音乐的伴奏,让听众有一种仿若回到田间,看到插秧、打谷、舂米、赶牛、打水的劳动画面。由此可见,左江流域的稻作歌舞音乐特点主要就是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所有音乐的灵感均来自于田间或者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其所演奏的音乐韵律简单,富有节奏感,在节奏中表现劳动,体现生活,既简单又形象,极富生动性。 三、戏曲音乐
壮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盛行的戏曲音乐,其历史源远流长,特点鲜明。壮族戏曲根据其地域、演唱运用的语言、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等划分为不同的剧目。一般来说壮族戏曲分为壮诗剧(亦称壮族师公戏)、壮族木偶戏(或称靖西木偶戏,壮族地区只有这种木偶戏,故称)、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四个种类。左江流域盛行的戏曲一般为壮诗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随着稻作过程的推演,其对于戏曲音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吸取了民间耕作的日常生活特点,在戏曲中进行夸张与演绎,使得戏剧中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均具有浓郁的稻作特点,其“土戏”的成型也让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不断增加。
壮诗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作为左江流域的主流戏曲音乐,具有共同的特征,其根植于民间音乐文化的沃土中,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而形成,其唱腔均从当地的民歌形式发展而来。因此,可以说左江流域的戏曲音乐与民歌具有同出一辙之效,是民歌形式的更高层级的发展与创造。调试音阶是壮剧唱腔调式构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其戏曲风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正是因为壮剧的这个特点,使左江流域的戏曲音乐风格彼此不同,北路壮剧唱腔多为带微变宫音的六声宫调式;南路壮剧唱腔多为含清角的六声徵调式;壮师剧唱腔多为五声羽调式。各自的调性色彩都有一定的区别。戏曲中的伴奏也各有差别,戏曲曲目一样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有月琴、壮笛、三弦、竹笛、土胡等乐器,武场有大钹、脆鼓、文锣、小钹等乐器,在武场方面,南北路壮剧差不不大,文场方面,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南路壮剧文场方面所使用的乐器包括丝竹乐器、清胡(后改用骨胡)、土胡、月琴、三弦、二胡、竹笛及唢呐,北路壮剧所使用的乐器包括骨胡、葫芦胡(后改用土胡)、月琴、三弦、壮笛,偶尔插入木叶。壮师剧戏曲原本没有文场,1949年之后才逐渐加入乐器的使用,一般是用蜂鼓配一破一整两个高边锣,其目的是使戏曲在演绎的过程中更加诙谐、有趣。戏曲音乐的发展立足于民间的劳动,其乐器的使用也是从民间手边物品发展而来,其发展离不开稻作文化,更需要稻作文化的推动。
四、仪式音乐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以稻米为主要粮食,由此可以看出稻米农耕的重要作用。左江流域在稻田的更重过程中所产生的稻作文化,不仅对其流域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在田间耕种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得丰收,每年在一定时节会举行祭祀仪式,用以祈求天上的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保佑稻米的辛勤耕作换来丰硕的成果。而在新人结婚、孩子满月的时候所举行的仪式等均有不同的音乐,这使得左江流域的仪式音乐独具特色。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此类民俗中,充满了祭、庆兼容,往往是通过民歌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逢出生、婚嫁、建屋等人生喜事,都要择吉日并进行祷告、拜神、歌唱等活动,以求神灵降福。在壮族民间诸神当中,社公和土地公香火最盛。为的是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壮族祭祀音乐以僧公祭祀音乐为主,主要分为人声与器乐两类。人声主要指的是僧公所发出的诵读经文、驱魔除鬼、呼唤亡灵等声音,其没有明显的音律高低,也没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基本比较平稳,但是充满敬畏之心。器乐指的是法器、乐器等发出得声音,其一般来说声音单调、空灵、余音绵长。伴随木鱼得轻敲声音,妮妮喃喃,似悦耳动听,历久弥新。左江流域的壮族村寨里建有社公庙和土地公庙,社祭主要为全村居民集体崇拜,这样的祭祀为“社公”、“社神”。大型祭祀通常一年两次,分别设置在一年中最美季节的春天和丰收的季节秋天。春天的祭祀期盼的是风调雨顺,秋天的祭祀在于期盼丰收,两者相结合体现了农民单纯、简单的渴望,也突出了农民农耕的热烈渴望。祭祀过程中主要是对土地公的祭拜,因为农民主要是以土地为生活,土地是人们生活的依靠,与人们的祸福安危关系重大。大新雷平镇的板价村每逢正月初十、六月插秧、农历七月都举行祭拜活动,意为全村人畜禽和农作保平安、保丰收。婚礼仪式和满月仪式是人生的大事,其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大多使用唢呐为主奏乐器,辅以大号铜管乐器,并配合锣鼓、钹等打击乐器组成的一种吹打乐形式,整个场景以吉庆、热闹主,使用山歌对新人或者婴儿进行祝福。
左江流域的仪式音乐同样来自于人们的习俗、文化、情感,与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宗教信仰相关,因此,在仪式音乐的形式较多样,不同的祭拜所呈现的音乐特点不同。
结 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稻作文化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产生的稻作音乐的民族性、传唱性的作用不容小觑。我们要深入挖掘音乐的根源,探讨其文化现状及价值,从而对地方民族音乐做到更加细致的了解。不仅充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稻作音乐本身更好地发展与传播。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