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函数》教学导入设计为例,呈现五次不同执教实践过程,阐述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在比较中寻求精当合理,以揭示知识联系和提升数学思维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函数 导入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首要环节,特别是章节起始课。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兴趣,点燃思维火花。但并不是每一种导入都能使授课精当合理。笔者对《函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的起始课导入进行五次执教的行思,寻求精当导入方式,以期收获良好效果。
一、五次导入求精当,不厌行思寻合理
(一)常规引入,缺乏新意。首次设计采用最常见方式,即复习旧知做铺垫的基础上引入,顺势过渡和延伸。
设计1:观察课件中的图片(略),说出每个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1)汽车行驶路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2)气温随海拔而变化;(3)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
设计意图:展示三个变化过程,发现变量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际问题着手研究函数的初步知识。导入方式是承接上一学期变量关系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的生活实例,感受变量之间关系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体会研究函数的必要性。
实践反思:由七年级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入,以旧引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都能说出每个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有温故知新之意,但平铺直叙,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学生只能从这些图片中浅表地认识函数,而教师过于直接地抛出函数课题,让学生感到抽象,理解很困难。能否打破学生常规思维,从学生意想不到的现实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成了第二次执教的反复寻思。
(二)设疑激趣,缺乏趋向。设疑导入,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起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设计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云南玉龙雪山——师:同学们,你们到过云南的玉龙雪山吗?生:到过。(少数学生回答)师:你知道玉龙雪山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有积雪呢?(众生好奇,愕然,疑惑)生:因为玉龙雪山海拔很高。(个别学生回答)师:对,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所以温度很低。因为温度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数学上可以用函数来描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践反思:展示图片,学生都感叹自然景观的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但提问时,学生窃窃私语,很是疑惑。只有小部分学生亲身感受了雪山美景,还从旅游的过程中获知积雪缘由,于是很踊跃地回答是因为海拔高,所以温度低;而大部分同学虽好奇,但缺乏亲身体验,出现茫然。相对设计1,以疑问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同,缺乏感性认识,并不能引导趋向于数学的思维。因此,采用大部分学生都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是第三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情境精当,思维适合。情境导入,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图片、视频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诱发思维。以下呈现三次修改历程。
设计3:由电影《冰河世纪5》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师:那么最近上映的《冰河世纪5》你们看过吗?生:看过(半数同学回答)师:电影的主题是什么?生:星球碰撞。师:对,电影说的是一群动物为了拯救地球,它们不计前仇旧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最终阻止了一场星球毁灭之灾,所以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师:你们知道星球为什么会碰撞吗?这说明宇宙里的星球是一种什么状态?生:运动状态。师:没错,我们学习了物理就知道,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是不断在变化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数学上可以用函数来描述这种运动变化中的数量关系。
引入课题《函数》。从学生喜欢的电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
实践反思:由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观看电影导入,从中提取问题“星球为什么会碰撞”,从而得出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与设计2相比,情境更贴近学生实际,得到学生共鸣,课堂更为活跃。但少部分学生尚未观看,感到很茫然,不能激起全班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导入时间长,占据了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寻求一个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于是实施设计4。
设计4:观看视频:“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导入语:2016年9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成功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在“天宫二号”飞行期间,我们将时刻关注着“天宫二号”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数学上可以用函数来描述这种运动变化中的数量关系。这节课将带你进入函数的世界。
实践反思:这是笔者在观看“天宫二号”发射时萌发的想法,当时在想能否将其中的某种变化关系提炼出函数关系。但是比较困惑的是发射过程中的哪种变化关系是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思考再三,并与同行交流讨论,最终确定抽象出“天宫二号”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关系。在课堂上,当学生观看到发射口号时,全体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兴致盎然地观看视频,充分激发起学生要好好学习的热情,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整堂课学生都充满着高涨的求知欲望,积极探索函数概念,师生互动活跃,学生在轻松中掌握了函数知识。本节课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課一名师”录像课评比,获国家部级优课,导入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教学启示
启示1:导入要紧扣教科书内容。在导入教学中要紧扣教材,或是教学内容的必要知识准备和补充,或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切忌为了追求形式,而偏离了教学内容的本质,应多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启示2: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此,导入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生活背景,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导入才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入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陶国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J].中學数学教学参考,2005,(Z1).
【关键词】函数 导入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首要环节,特别是章节起始课。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兴趣,点燃思维火花。但并不是每一种导入都能使授课精当合理。笔者对《函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的起始课导入进行五次执教的行思,寻求精当导入方式,以期收获良好效果。
一、五次导入求精当,不厌行思寻合理
(一)常规引入,缺乏新意。首次设计采用最常见方式,即复习旧知做铺垫的基础上引入,顺势过渡和延伸。
设计1:观察课件中的图片(略),说出每个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1)汽车行驶路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2)气温随海拔而变化;(3)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
设计意图:展示三个变化过程,发现变量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际问题着手研究函数的初步知识。导入方式是承接上一学期变量关系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的生活实例,感受变量之间关系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体会研究函数的必要性。
实践反思:由七年级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入,以旧引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都能说出每个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有温故知新之意,但平铺直叙,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学生只能从这些图片中浅表地认识函数,而教师过于直接地抛出函数课题,让学生感到抽象,理解很困难。能否打破学生常规思维,从学生意想不到的现实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成了第二次执教的反复寻思。
(二)设疑激趣,缺乏趋向。设疑导入,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起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设计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云南玉龙雪山——师:同学们,你们到过云南的玉龙雪山吗?生:到过。(少数学生回答)师:你知道玉龙雪山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有积雪呢?(众生好奇,愕然,疑惑)生:因为玉龙雪山海拔很高。(个别学生回答)师:对,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所以温度很低。因为温度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数学上可以用函数来描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践反思:展示图片,学生都感叹自然景观的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但提问时,学生窃窃私语,很是疑惑。只有小部分学生亲身感受了雪山美景,还从旅游的过程中获知积雪缘由,于是很踊跃地回答是因为海拔高,所以温度低;而大部分同学虽好奇,但缺乏亲身体验,出现茫然。相对设计1,以疑问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同,缺乏感性认识,并不能引导趋向于数学的思维。因此,采用大部分学生都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是第三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情境精当,思维适合。情境导入,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图片、视频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诱发思维。以下呈现三次修改历程。
设计3:由电影《冰河世纪5》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师:那么最近上映的《冰河世纪5》你们看过吗?生:看过(半数同学回答)师:电影的主题是什么?生:星球碰撞。师:对,电影说的是一群动物为了拯救地球,它们不计前仇旧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最终阻止了一场星球毁灭之灾,所以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师:你们知道星球为什么会碰撞吗?这说明宇宙里的星球是一种什么状态?生:运动状态。师:没错,我们学习了物理就知道,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是不断在变化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数学上可以用函数来描述这种运动变化中的数量关系。
引入课题《函数》。从学生喜欢的电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
实践反思:由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观看电影导入,从中提取问题“星球为什么会碰撞”,从而得出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与设计2相比,情境更贴近学生实际,得到学生共鸣,课堂更为活跃。但少部分学生尚未观看,感到很茫然,不能激起全班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导入时间长,占据了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寻求一个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于是实施设计4。
设计4:观看视频:“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导入语:2016年9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成功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在“天宫二号”飞行期间,我们将时刻关注着“天宫二号”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数学上可以用函数来描述这种运动变化中的数量关系。这节课将带你进入函数的世界。
实践反思:这是笔者在观看“天宫二号”发射时萌发的想法,当时在想能否将其中的某种变化关系提炼出函数关系。但是比较困惑的是发射过程中的哪种变化关系是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思考再三,并与同行交流讨论,最终确定抽象出“天宫二号”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关系。在课堂上,当学生观看到发射口号时,全体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兴致盎然地观看视频,充分激发起学生要好好学习的热情,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整堂课学生都充满着高涨的求知欲望,积极探索函数概念,师生互动活跃,学生在轻松中掌握了函数知识。本节课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課一名师”录像课评比,获国家部级优课,导入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教学启示
启示1:导入要紧扣教科书内容。在导入教学中要紧扣教材,或是教学内容的必要知识准备和补充,或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切忌为了追求形式,而偏离了教学内容的本质,应多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启示2: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此,导入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生活背景,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导入才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入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陶国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J].中學数学教学参考,200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