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多的多层建筑项目相继启动。为满足建筑防火防灾需求,必须对疏散楼梯进行合理设置,以便在灾情来临时,能够紧急疏散楼内居民,保障其人身安全。本文笔者首先对建筑楼梯的几种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对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展开深入探究,希望能为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的合理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
0引言
作为民用应急疏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散楼梯是否设置合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物内居民在突发危险事件来临时为引导人员安全、快速、有序的撤离,保证其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建筑疏散楼梯的防灾设计,可提升其防灾能力、增强其实用性、提高使用效率。下文笔者就结合多层建筑项目实际,探讨了建筑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进一步促進我国民用建筑使用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1建筑物中楼梯的不同设置形式
根据消防疏散要求,疏散楼梯通常分为四类:开放式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和室外疏散楼梯。
1.1开放式楼梯
开放式楼梯间是指由具有指定防火极限的墙壁隔开的未封闭空间,可与其他空间结合使用,空间是连通的,没有防烟楼梯设置,即三面围合,一面无墙、门。
1.2封闭楼梯
封闭楼梯间是指由建筑构件隔开的楼梯间,以防止烟雾和热量进入(即被三面包围,并在一侧设可自动开关的门)。
1.3防烟楼梯
防烟楼梯是指在楼梯间的入口处安装防烟前部空间,或在阳台或凹廊上安装排烟装置。通向前部空间的门均为B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即三面围合,一侧有防火门,并带有前室)。
1.4室外疏散楼梯
如果室外楼梯符合消防规定时,则可以用作疏散楼梯,即室外疏散楼梯。可以看出,开放式楼梯间、封闭式楼梯间和防烟楼梯是建筑物疏散楼梯的主要形式,开放式楼梯间和室外楼梯仅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作疏散楼梯。
2敞开楼梯能否作为疏散楼梯
对于室外楼梯能否用作疏散楼梯,建筑行业内部有着明确的对顶,对于允许不设封闭楼梯间的建筑来说,敞开楼梯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作为疏散楼梯,但在具体设置形式上,却没有提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具体实践当中,有些设计人员因没有准确计算疏散宽度,导致疏散效率不佳。敞开楼梯与敞开楼梯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运用规范时的区别却很大。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这种开口是不包括敞开楼梯间。因此,笔者认为可为以下两种情况。
如每层面积1000m2或600m24层作为办公楼使用建筑,建筑内设置敞开楼梯时,防火分区面积按该敞开楼梯贯通的各楼层面积叠加计算,即4000m2和2400m2,前者超出了《建规》允许的2500m2范围,后者则未超过。前者应该对该楼梯贯通部位进行防火分隔处理(如在第二或第三层连通部位采取类似中庭的处理办法,增设防火卷帘),使之形成有效防火分区,将楼层分隔成上下两个区域,每个分区2000m2。此时,这个敞开楼梯不应计人疏散宽度,即不作为疏散楼梯使用;后者可以直接计入疏散宽度,作为疏散楼梯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在允许不设封闭楼梯问的建筑中,当敞开楼梯所贯通的各楼层总面积未超出该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时,敞开楼梯可以用作疏散楼梯,否则,疏散楼梯应采用敞开楼梯问的形式。
3开放式外廊建筑的疏散楼梯形式
在特殊建筑形式下,笔者认为,虽然该建筑的楼梯形式属于室内楼梯,从具体参数上又达到了设置封闭楼梯间的规定,但是从防火实际出发,笔者认为不应对规范生搬硬套,理由如下。
(1)设置封闭楼梯间的用意就在于阻挡烟和热气,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但是对于
外走廊式的建筑而言,走廊为敞开形式,烟气容易排放到室外,不易在室内聚集,而且此类建筑的外走廊多均以挑梁形式构建,挑梁的高度一般会达到40~50cm,能够起到“挡烟垂壁”的作用,烟气不容易向起火房间的两侧扩散,也不容易进入楼梯间;
(2)在完全敞开的外走廊与楼梯间之间硬生生设置一道门,既影响美观又不方便
使用,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往往通行人数多且频繁,容易损坏。当然,对此类外走廊式建筑不采用封闭楼梯间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外走廊上不应附设其他影响烟气排放的构配件(如玻璃幕墙、铝合金窗等),而应为完全开放式。
4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
“高规”规定,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所以,很多高层建筑第十一层至十八层的住宅楼楼梯间设计成图1、图2形式。
就其楼梯间及户门的设计而言是满足规范要求的,但往往忽略了“高规”6.1.1.2条关于单元式住宅只设一个安全出口必须具备的条件:每个单元设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而在我国南方,相邻单元设连通阳台或凹廊是很不现实的,不符合人们的传统观念,绝大部分建设单位没有或不愿意设置连通阳台或凹廊,不符合只设一座疏散楼梯的要求,这个问题在建筑工程审核过程中经常碰到。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同行及设计人员把建筑按塔式住宅来考虑,即将疏散楼梯设计为防烟楼梯间,见图3。
我们认为这种建筑设置防烟楼梯间要求过高,下面提出一种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其可行性。其室内疏散楼梯仍按“高规”第6.2.3条执行,即10、11层的单元式住宅,当其开向楼梯间的户门为防火门时,其疏散楼梯为敞开楼梯间,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楼梯仍设为封闭楼梯间。用其它措施来弥补其不足:(1)在楼梯出入口处设置挡烟垂壁(10、11层)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2)将楼梯间靠外墙一侧设置通花栏杆,尽量扩大排烟的有效面积,如图4、图5。
提出上述措施是基于以下原因:在楼梯出入口处设置挡烟垂壁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是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早报警。火灾的初期,当烟气蔓延到住户门口时,挡烟垂壁能阻止烟气扩散,使感烟火灾探测器更易探测到烟气,从而达到早期报警的目的。另外,我们从工作得出经验,室外楼梯与防烟楼梯有同等效果的防烟功能,因为室外楼梯直接与室外空间接触,烟气流出到楼梯间很快就扩散到室外去,有良好的排烟效果。将楼梯间靠外墙一侧设置为通花栏杆,尽量扩大排烟的有效面积,目的是使其楼梯尽量向室外楼梯的形式靠近,达到较好的排烟效果。以上谈到两个问题,乃是规范不够明确之处,由于规范用词的不同,使设计单位和建审部门对规范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产生诸多分歧意见,以致影响工程的设计和审批,希望在规范修订时能够完善。
结束语
作为建筑安全设计中最主要环节,疏散楼梯是否设置合理,在保障灾情时段居民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俨然已成为建筑物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于疏散楼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空间狭小且、疏散路线长等,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极易造成人群混乱,导致人员伤亡事件。本研究所讲述的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科学设置形式,可很好地解决突发情况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疏散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相信通过本研究的提出,可进一步促进建筑安全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随时为疏散人员提供最优的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小鹭.对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23.
[2]潘健传、韩丽萍.浅谈建筑物中疏散楼梯设置形式的两点意见[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12)-25.
王玲 新疆现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新疆现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关键词: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
0引言
作为民用应急疏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散楼梯是否设置合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物内居民在突发危险事件来临时为引导人员安全、快速、有序的撤离,保证其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建筑疏散楼梯的防灾设计,可提升其防灾能力、增强其实用性、提高使用效率。下文笔者就结合多层建筑项目实际,探讨了建筑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进一步促進我国民用建筑使用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1建筑物中楼梯的不同设置形式
根据消防疏散要求,疏散楼梯通常分为四类:开放式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和室外疏散楼梯。
1.1开放式楼梯
开放式楼梯间是指由具有指定防火极限的墙壁隔开的未封闭空间,可与其他空间结合使用,空间是连通的,没有防烟楼梯设置,即三面围合,一面无墙、门。
1.2封闭楼梯
封闭楼梯间是指由建筑构件隔开的楼梯间,以防止烟雾和热量进入(即被三面包围,并在一侧设可自动开关的门)。
1.3防烟楼梯
防烟楼梯是指在楼梯间的入口处安装防烟前部空间,或在阳台或凹廊上安装排烟装置。通向前部空间的门均为B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即三面围合,一侧有防火门,并带有前室)。
1.4室外疏散楼梯
如果室外楼梯符合消防规定时,则可以用作疏散楼梯,即室外疏散楼梯。可以看出,开放式楼梯间、封闭式楼梯间和防烟楼梯是建筑物疏散楼梯的主要形式,开放式楼梯间和室外楼梯仅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作疏散楼梯。
2敞开楼梯能否作为疏散楼梯
对于室外楼梯能否用作疏散楼梯,建筑行业内部有着明确的对顶,对于允许不设封闭楼梯间的建筑来说,敞开楼梯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作为疏散楼梯,但在具体设置形式上,却没有提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具体实践当中,有些设计人员因没有准确计算疏散宽度,导致疏散效率不佳。敞开楼梯与敞开楼梯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运用规范时的区别却很大。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这种开口是不包括敞开楼梯间。因此,笔者认为可为以下两种情况。
如每层面积1000m2或600m24层作为办公楼使用建筑,建筑内设置敞开楼梯时,防火分区面积按该敞开楼梯贯通的各楼层面积叠加计算,即4000m2和2400m2,前者超出了《建规》允许的2500m2范围,后者则未超过。前者应该对该楼梯贯通部位进行防火分隔处理(如在第二或第三层连通部位采取类似中庭的处理办法,增设防火卷帘),使之形成有效防火分区,将楼层分隔成上下两个区域,每个分区2000m2。此时,这个敞开楼梯不应计人疏散宽度,即不作为疏散楼梯使用;后者可以直接计入疏散宽度,作为疏散楼梯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在允许不设封闭楼梯问的建筑中,当敞开楼梯所贯通的各楼层总面积未超出该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时,敞开楼梯可以用作疏散楼梯,否则,疏散楼梯应采用敞开楼梯问的形式。
3开放式外廊建筑的疏散楼梯形式
在特殊建筑形式下,笔者认为,虽然该建筑的楼梯形式属于室内楼梯,从具体参数上又达到了设置封闭楼梯间的规定,但是从防火实际出发,笔者认为不应对规范生搬硬套,理由如下。
(1)设置封闭楼梯间的用意就在于阻挡烟和热气,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但是对于
外走廊式的建筑而言,走廊为敞开形式,烟气容易排放到室外,不易在室内聚集,而且此类建筑的外走廊多均以挑梁形式构建,挑梁的高度一般会达到40~50cm,能够起到“挡烟垂壁”的作用,烟气不容易向起火房间的两侧扩散,也不容易进入楼梯间;
(2)在完全敞开的外走廊与楼梯间之间硬生生设置一道门,既影响美观又不方便
使用,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往往通行人数多且频繁,容易损坏。当然,对此类外走廊式建筑不采用封闭楼梯间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外走廊上不应附设其他影响烟气排放的构配件(如玻璃幕墙、铝合金窗等),而应为完全开放式。
4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
“高规”规定,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所以,很多高层建筑第十一层至十八层的住宅楼楼梯间设计成图1、图2形式。
就其楼梯间及户门的设计而言是满足规范要求的,但往往忽略了“高规”6.1.1.2条关于单元式住宅只设一个安全出口必须具备的条件:每个单元设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而在我国南方,相邻单元设连通阳台或凹廊是很不现实的,不符合人们的传统观念,绝大部分建设单位没有或不愿意设置连通阳台或凹廊,不符合只设一座疏散楼梯的要求,这个问题在建筑工程审核过程中经常碰到。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同行及设计人员把建筑按塔式住宅来考虑,即将疏散楼梯设计为防烟楼梯间,见图3。
我们认为这种建筑设置防烟楼梯间要求过高,下面提出一种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其可行性。其室内疏散楼梯仍按“高规”第6.2.3条执行,即10、11层的单元式住宅,当其开向楼梯间的户门为防火门时,其疏散楼梯为敞开楼梯间,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楼梯仍设为封闭楼梯间。用其它措施来弥补其不足:(1)在楼梯出入口处设置挡烟垂壁(10、11层)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2)将楼梯间靠外墙一侧设置通花栏杆,尽量扩大排烟的有效面积,如图4、图5。
提出上述措施是基于以下原因:在楼梯出入口处设置挡烟垂壁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是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早报警。火灾的初期,当烟气蔓延到住户门口时,挡烟垂壁能阻止烟气扩散,使感烟火灾探测器更易探测到烟气,从而达到早期报警的目的。另外,我们从工作得出经验,室外楼梯与防烟楼梯有同等效果的防烟功能,因为室外楼梯直接与室外空间接触,烟气流出到楼梯间很快就扩散到室外去,有良好的排烟效果。将楼梯间靠外墙一侧设置为通花栏杆,尽量扩大排烟的有效面积,目的是使其楼梯尽量向室外楼梯的形式靠近,达到较好的排烟效果。以上谈到两个问题,乃是规范不够明确之处,由于规范用词的不同,使设计单位和建审部门对规范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产生诸多分歧意见,以致影响工程的设计和审批,希望在规范修订时能够完善。
结束语
作为建筑安全设计中最主要环节,疏散楼梯是否设置合理,在保障灾情时段居民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俨然已成为建筑物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于疏散楼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空间狭小且、疏散路线长等,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极易造成人群混乱,导致人员伤亡事件。本研究所讲述的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科学设置形式,可很好地解决突发情况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疏散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相信通过本研究的提出,可进一步促进建筑安全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随时为疏散人员提供最优的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小鹭.对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形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23.
[2]潘健传、韩丽萍.浅谈建筑物中疏散楼梯设置形式的两点意见[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12)-25.
王玲 新疆现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新疆现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